《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音乐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由天津音乐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音乐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被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收录。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杂志栏目设置
音乐史学、体系音乐学、民族音乐研究、音乐表演理论与教学、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剑桥科学文摘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杂志社征稿要求
1.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
2.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
3.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4.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5.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阅读推荐:北方音乐
《北方音乐》艺术期刊,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办,国家二类期刊、黑龙江省省一类刊物。全文上《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本刊立足“以人为本、老少兼顾、注重实用、突出服务”的宗旨,以“发现和挖掘大批优秀音乐人才”为己任。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再论历史学与心理学视阈下作曲家传记写作的三个“真实”————作者:唐纯;
摘要:在传记写作中一个长期的困惑就是传记史料的“真实”问题。本文通过历史学视野的角度探讨“重构论”“建构论”与“解构论”对历史的“真实”的态度以及它与“解释”之间的关系与冲突问题,分析传记史料不可避免的主观性、不确定性与虚构性;同时又从心理学视野审思作曲家传记史料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从而提出传记写作中三个不同层次的“真实”:“事实的真实”“叙述的真实”与“心灵的真实”,进而探索将心理学方法与历史学方法深...
以“声态”绘“生态”——艾夫斯《黑暗中的中央公园》的声景思维————作者:银慧军;
摘要:当“声景”的概念被移植于音乐艺术中,维系传统音乐创作表达与审美感知的平台将被重新建构与组织,在形式与内容连接过程中将生成更为多元的艺术变量组合。加拿大作曲家默里·谢弗提出的“声景”理论为音乐创作与分析研究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与途径。本文将引鉴此概念,对作曲家查尔斯·艾夫斯基于“声音化”创作实践的典型之作——《黑暗中的中央公园》进行研究,通过对作品基础材料形态、音响造型手法、整体结构的分析,探讨作品乐...
明代早、中期琴谱“调意”指法例释——以《神奇秘谱》《风宣玄品》《梧冈琴谱》“徴”“羽”调意为例————作者:邱桐;
摘要:古琴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得益于唐代曹柔减字谱的发明,我们至今仍可见到几百年前琴曲乐谱的原貌。但由于年代、谱本、传抄、传承等因素差异,使得部分指法存在写法不同而用法相近,或写法相似而用法不同的现象。笔者在对明代早、中期琴谱《事林广记》《神奇秘谱》《风宣玄品》《梧冈琴谱》的“宫、商、角、徴、羽”五音调中“徴”“羽”调意做打谱梳理工作时,发现以上问题。因《事林广记》调意打谱过...
我校应邀赴马来西亚访问交流
摘要:<正>2025年2月3—6日,王宏伟院长率团赴马来西亚访问交流,期间我校与思特雅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并成功举办大师课和“天津音乐学院之夜交流音乐会”
学术交流及演出活动
摘要:<正>~
“天音精品课大讲堂”系列学术活动
摘要:<正>~
获奖资讯
摘要:<正>~
昆班“新乐府”(1927—1931)演出市场探赜————作者:徐苓铱;
摘要:浙江昆剧《十五贯》作为新中国戏曲史上首个轰动全国的里程碑式剧目,其核心演员群体“传”字辈早在1925年便已在上海登台献艺。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传”字辈于民国十六年创立的“新乐府”戏班的演出实况,并将其多次辍演现象放置在整个戏曲消费市场中,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阐述
从崇古守旧到无谓中西——民国时期的三种礼乐思想————作者:许芮;
摘要:1914年袁世凯借传统礼乐标榜个人地位后,礼乐重回大众视野,礼乐思想也随社会变迁发展出新的形态。民国时期的礼乐思想大致可分为复古派礼乐思想、中国文化本位派礼乐思想以及新生活派礼乐思想,三种思想各有其侧重,也存在着某种关联。整体来说,礼乐思想经历了由崇尚古礼到借助西方理论完备中国礼乐,再到无谓中西的巨大转变
明代藩王辑谱中的琴乐美学思想探析————作者:上官文金;
摘要:明代藩王中有不少通晓音律,其刻书著作关涉到古琴曲谱。朱权辑《神奇秘谱》《浙音释字琴谱》、朱厚爝辑《风宣玄品》、朱珵坦辑《五音琴谱》和朱常淓所辑《古音正宗》,五本琴谱的序言、跋、琴论文章、曲目及题解,乃至指法、手势图等内容展现出藩王们琴技与琴道统一的琴学观念,且以琴道为核心,构建了以“禁、正、古”为内核的古琴艺术本源与精神,并折射出“和美、雅正、简淡”的琴乐审美趣味,更以致用的态度表达了“娱情、养德...
从民族歌剧《山海情》谈文艺作品的“人民性”导向————作者:吴少卿;赵梦僖;
摘要:“人民性”是我国文艺创作宗旨和导向,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应该来自人民、表现人民、为了人民。本文以民族歌剧《山海情》为例,从题材选择、主题思想、表现形式、内在意蕴、社会效应等方面入手,探讨其内在的“人民性”本质,以期给新时期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提供参考
新时代中国铜管乐艺术“双创”理论研究与路径探寻————作者:朱玮;
摘要:铜管乐是西方器乐文化的代表,历史悠久,艺术表现力丰富。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后,中国铜管乐经过民族化改造,成功实现了在中国的落地生根与开花结果,并对世界铜管乐艺术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但是与其它类型的音乐文化相比,铜管乐艺术在作品数量、演奏水平、普及传播等方面都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对此应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双创”理念为指引,通过其创作、演奏、教学、传播等多个环节的革新,实现新时代中国铜...
严修与清末天津音乐教育起步关联考述————作者:杨慧;
摘要:清末,天津教育家严修在赴日教育考察后开始关注音乐教育。他在访日期间数次与日本音乐教育家伊泽修二会谈,意识到音乐教育在培养国民爱国思想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他实地观摩考察了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的音乐课程,并多次现场聆听学校音乐会。该经历启发严修意识到音乐在培养人品性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他注意到日本多所女子学校开设的音乐课程,并意识到音乐可以有效用于宣传中国的妇女解放思想、促进女性参与国家建设。回国后,...
“十七年”时期大调曲子、板头曲录音活动考论————作者:王斐斐;
摘要:本文通过对“十七年”时期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大调曲子、板头曲录音活动的考证,梳理了曹东扶、王省吾、谢克宗等六人录音活动的具体过程,论述了早期大调曲子、板头曲录音的时代意义和审美价值。录音活动的开展,不仅存留了大调曲子和板头曲的早期样貌,而且发掘了曹东扶的音乐才能,使其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最早的古筝专业教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古筝演奏家,并最早将民间音乐的教学带入专业音乐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里程...
征稿启事
摘要:<正>本刊是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的综合学术期刊。本刊为2017-2018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LFD)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重庆维普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台湾华艺(CEPS)收录期刊。本刊将继续秉承“为新论立言,为新人铺路”的办刊宗旨,祈盼新老作者赐稿
1886—1901年天津“飞地”外侨音乐生活研究————作者:冯曦瑶;洛秦;
摘要:本文以《中国时报》(The Chinese Times)和《京津泰晤士报》(Peking and Tientsin Times)为主要史料来源,探讨、解读1886—1901年间天津“飞地”内外侨音乐生活的内容及其发生存在的必然性及特殊性。笔者认为,该时期天津“飞地”内呈现出“完全娱乐化和社交化”的音乐生活特征。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纽带和社交方式在“飞地”中出现,外侨开展音乐活动时采取的沙龙方式和“飞地...
“一曲多变”在民间丧礼道教仪式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作者:潘江;
摘要:东汉魏晋时期,道教音韵或已出现于丧礼之中。至隋,僧道斋醮的丧俗开始跨国流传。自宋至明清,民间丧礼僧道斋醮、作乐娱灵的现象普遍存在。至今,湖南平江县民间丧礼道教仪式音乐依旧活态传承,其结构宏大、内涵丰富,是地区传统音乐的重要构成。笔者采录仪式音乐,记写乐谱,解析法器合奏、歌乐唱腔的艺术特征,探究“一曲多变”在民间丧礼道教仪式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中国音乐西传欧美——研究概述与文献资源(1779—1949)(下)————作者:宫宏宇;
摘要:中国音乐文化在欧美的传播始于16世纪末来华西人,经过18世纪末“耶稣会士时段”、19世纪中后期的“基督教传教士汉学时段”“外交官时段”和20世纪上半叶开始的“专业汉学家时段”的学科发展及演变,至今已有近250年的流播史。本文拟通过追溯中国音乐在欧美1779年至1949年这170年的流播过程,对欧美各阶段中国音乐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及代表性人物进行探究及评估,旨在显明欧美中国音乐研究的资料来源、传播范围...
学术交流及演出活动
摘要:<正>~
郭树群试析手风琴音乐教育家王域平先生的学术思想————作者:郭树群;
摘要:<正>王域平先生离开我们已近5年,先生对于我国手风琴音乐艺术的卓越贡献一直影响着手风琴专业的学科发展。拜读先生生前发表的为数不多的珍贵文稿,笔者不禁感叹:这些文字不仅承载着先生的学识广为传播,其间更深潜着先生光彩的学术思想。斯人已去,思想流芳,笔者不揣浅薄之心试析一二,以慰因先生早逝留给笔者的深深怀念之情。先生生前发表的文稿不多,有几篇笔者曾帮忙修订,但是当时并没有感受到文字间深邃的思想流露,时至...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国家级《啄木鸟》
- 北大核心《中国翻译》
- 省级《散文选刊》
- 省级时代文学
- 国家级中国文化遗产
- 国家级新文化史料
- 省级《少年文艺》(上半月)
- 省级《社团管理研究》
- 省级山海经
- 省级《企业文化》
- 省级《西湖》
- 北大核心《回族研究》
- 北大核心《北方文物》
- 北大核心中国比较文学
- 北大核心《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省级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国家图书馆学刊》
- 国家级对外传播
- 省级青海学刊
- 国家级《湖南文史》
- 省级潇洒
- 省级星星
- 省级职业女性
- 省级 新闻传播
- 国家级人民音乐评论
- 省级文学教育
- 省级《美与时代·城市版》
- 省级《攀登》
- 省级《体育师友》
- 省级小说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