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论丛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东岳论丛

东岳论丛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7-1062/C
国际标准刊号:1003-8353
主办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
主管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
查看东岳论丛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美术艺术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牡丹文学杂志

   《东岳论丛文史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刊物最初为双月刊,自2009年起改为月刊。荣获华东地区最佳期刊、山东省十佳期刊。

  从创刊至今,《东岳论丛》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既定的办刊宗旨,立足于当代中国文化学术研究的最前沿,追踪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关注当代中国和山东社会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及社会现实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组织刊发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原创性、前沿性的科研成果和关涉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办刊水准和学术品位,办出了在全国有影响的品牌栏目,形成了自己独具的办刊特色,成为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颇有影响的优秀期刊。

  东岳论丛杂志栏目设置

  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文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历史学研究、儒学研究

  东岳论丛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社科双效期刊

  东岳论丛杂志社征稿要求

  1、本刊欢迎作者通过网络邮箱投稿,可将稿件投向编辑部工作邮箱,亦可根据本须知附录中列出的各栏目投稿邮箱进行投稿。向本编辑部邮寄打印稿或者手写稿者,请同时发送稿件电子版一份。来稿要求文风平朴,内容充实,观点新颖,逻辑严密,引文准确,注释规范(符合本刊要求)。

  2、来稿请提供论文的中文篇名、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6个)。摘要需能简明扼要、客观准确地体现出论文的主要观点,不要出现“本文”字样。关键词要以分号分隔并列。

  3、请提供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详细通讯地址(包括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

  4、若文章的产出有资助背景,应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含代号)。

  5、本刊谢绝一稿多投。因编辑部人力、经费所限,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从收稿之日起三个月内未接到本刊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稿件如不予采用,编辑部不再另行通知。本刊对采用的稿件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来稿中申明。来稿一经采用,即寄付稿酬及样刊两本。

  6、作者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本刊刊发的文章,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一次性付清,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转载,请在来稿时申明。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凡向本刊投稿者皆被认定接受并遵守上述规定。

  阅读推荐: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文化杂志投稿,1981年创刊,信息丰富,角度独特,以关注青年的谋生与发展为主题--黄金视点:重大社会事件及人物的深度报道;漂的一代:在广东寻求发展的有志青年及全国"漂一族"的生存状态;男女调频:异彩纷呈的两性话题及情感故事;还有时尚潮流、环球动态。

  东岳论丛最新期刊目录

货币政策、企业生产率与资产负债表衰退问题研究——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作者:孙国茂;陈国文;

摘要:中国是否面临“资产负债表衰退”风险这一问题引发了各界对货币政策是否仍能有效调控经济的担忧。以制造业上市公司(2016—2023)为样本,探究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影响的有效性、以及对不同杠杆率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利用营业收入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比例衡量企业生产率,以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杠杆率,以国债期货价格作为国债收益率的工具变量,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居民和企业部门贷款总额仍在...

人工智能的文明危崖及其应对————作者:刘永谋;孙瑞璇;

摘要:全球性危机频繁出现,文明危崖问题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在智能社会中,AI导致生存性风险的可能性越来越大。AI武器失控与超级AI失控可能会导致全人类的毁灭,而AI被专制滥用则有可能导致文明不可挽回的衰退。具体而言,AI生存性风险的情形体现于AI主导、AI缺位以及人类主导三种人与AI的关系中,分别对应着技术乐观主义、技术悲观主义以及技术工具论的立场。应对文明危崖问题,关键在于坚持协同发展的总体策略,即坚...

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学理研究————作者:彭凤莲;

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不仅具有法治中国的家国情怀,而且也具有推动形成国际法治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胸怀。全面依法治国,不仅要建设法治中国,还要推动建设法治世界。国内的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都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价值追求。人民性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人民主体性、人民目的性、人民评价性是法治建设人民性的核心内涵。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将党内...

多层次医疗保障调节再分配的法律变迁及优化————作者:孙淑云;牛一淳;

摘要:多层次医疗保障针对社会成员多元化的医疗保障需求,遵循收入再分配机制,立法筹集医疗保障资金,向不同群体提供特定的医疗、医药服务。总结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调节再分配的法律现状,目前初步形成了筹资制度、待遇支付制度以及体系结构三方面的再分配法律调整机制,其变迁过程呈现“从配套改革到追求社会公平、从初级社会化筹资到基本社会化筹资、从初级保障到基本多层保障、从碎片化到体系化”的趋势。当前推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

通用人工智能奇点批判的工艺史定位————作者:刘方喜;周小权;

摘要:从批判的工艺史看,在人创造并使用外在于自身的生产工具以征服自然力的劳动发展进程中,智能的人工性与自然性要素比例逐渐增大,趋于无限大所引发的就是通用人工智能奇点。个人大脑自然智能是自然进化史的产物,而原始人石制工具所代表的手工物质造形智能,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智能。文字等脑工符号造形智能累积性发展,锻造出自然科学所代表的强大的非自然性、非个人性的社会智力,并物化为蒸汽机等机器物质造形智能,使自然力被初...

国家健康治理:逻辑基点、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作者:黄泽成;郭彩琴;

摘要:国家健康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公共健康领域的具象化。中国国家健康治理蕴含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历史逻辑,以中国式健康治理体系为框架的理论逻辑,以健康素养与健康促进为核心技术路径的现实逻辑。当前,我国健康治理面临着价值失范,体系化程度不足,健康与卫生“异步化”等现实问题。为此,应当强化价值理念嵌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守正与创新;加快治理结构升级,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参与体系;优化治理机制手段,以国家行...

控制与辩证:人工智能时代的行为哲学研究————作者:陶锋;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人的实在与本质需要建立在其行为之上。行为哲学以行为作为思考的起点和主要内容,探索人与人工智能行为的本质区别。人工智能对人的行为的模拟是一种功能模拟,人工智能本身的行为是生产行为。而人类除了生产行为,还有创造行为、诗意行为等。对行为的研究需要一种新型的控制论,行为的辩证法是其核心。参考康德为认知划界,我们也需要为人类行为划界,超出人类行为界限去做事,会产生一系列悖论,导致人类对人工智能...

理殊道联:中西方现代化叙事逻辑之辨————作者:李金哲;

摘要: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冲击之下被动进入的,是在“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中走向现代化的,但它绝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而是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从而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西方学术界套用自身经验误解、曲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逻辑,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乱,其根源就在于“现代化=西方化”的执念。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破解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成为西方附庸的宿命,并初步...

形式主义的哲学实质、涂层物化与实践克服————作者:陈忠;

摘要:形式同本质具体统一,形式对对象的现实存在以及人的认识、行为具有基础作用、重要影响。形式主义割裂了本质与形式的统一,将形式与本质进行人为错配。形式主义是对形式的操纵、利用,是特定主体出于特定目的,为谋求不当利益,以营造有利于自身的特定形式。形式主义的生成同文明与社会发展不完善、社会关系不合理、等级与特权等问题密切相关,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心理、行为、文明等方面的综合危害。文明在推进,形式主义也在不...

环境规制能够倒逼产业结构升级吗?——基于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证分析————作者:郑冯忆;丁松;

摘要:基于中国23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低碳城市”建设试点政策为切入点,通过双重差分法聚焦探讨环境规制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与异质性分析。研究显示:低碳城市建设会显著抑制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与质,其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的抑制作用仅存在于中西部地区,而在东北地区呈现促进作用,其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质的抑制作用仅存在于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此外,实施低碳城市政策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阻碍作用仅存在于低等级...

司法协同与企业现金持有——基于跨域立案改革的经验证据————作者:李学尧;张倩;苗妙;

摘要:跨域司法协同在提升司法可得性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企业诉讼风险的增加。基于我国2012—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以跨域立案政策的渐进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交错DID模型系统检验了其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结果发现,跨域立案政策增加了企业现金持有,这一结果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企业诉讼风险的增加,导致企业更可能面临负面报道和外部融资约束,并基于预防性动机出售金融资产以增加...

农村人口空心化:多维内涵、潜在风险与治理策略————作者:杨素雯;齐鹏;

摘要:农村人口空心化具有多维内涵,如农村常住人口规模大幅缩减、农村常住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农村人口布局日趋分散、农村人口共同体属性逐渐退变等。农村人口空心化可能会给农村发展带来诸多潜在风险,如乡村振兴主体力量削弱风险、乡村治理主体整体性虚化退化风险、农业发展后继乏人与老年化风险、农村老人生活照料弱化甚至缺位风险、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困境甚至断代风险等。有效应对和积极防控这些风险,需要以整体性、前瞻性、系统...

权利保护训练作用下的保护绩效:来自版权诉讼的证据————作者:魏建;田燕梅;

摘要:权利保护训练有助于推动法定权利向现实权利转化,但这一因素却被忽视。反复多次的诉讼过程是一个权利保护的训练过程。基于2015—2021年著作权侵权司法判决书数据信息,对不同类型诉讼者的版权保护绩效进行比较后发现:经过权利保护训练的集体代理保护者及平台商业保护者在金额效率、倾向效率、时间效率三个方面均高于自我保护者,具有较高的维权效率和版权保护水平。新闻事件的冲击也没有改变上述基本格局。集体代理保护者...

共同富裕背景下低保标准的统筹协调策略————作者:蒋卓余;张翔;方珂;

摘要: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推动城乡低保并标、市域低保并标甚至省域低保并标,大大缩小了低保标准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但由于我国城乡和地区之间在生活成本方面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城乡和地区使用统一的低保标准并不等同于实现城乡和地区间救助标准的公平,相反这往往会带来低生活成本地区的低保标准过快增长,引发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劳动激励下降、普通群众不公平感增加、部分欠发达地区县市财政负担沉重等意外后果。共同富裕背景下...

税制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与居民消费升级————作者:辛冲冲;董浩然;黄春元;

摘要:基于2008—2021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税制结构优化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制结构优化有助于消费升级,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与此同时,财政支出结构调整能够强化税制结构优化对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支出结构偏向性在税制结构优化影响消费升级中呈现差异化作用。其中,财政支出结构中的人力资本支出会弱化税制结构优...

仿身、仿智与仿生:一段未完待续的仿人机器文化史————作者:程林;

摘要:让机器仿人是人类难以抑制的思维惯式,也是一段充满争论的文化史。机器仿人在整体上可分为仿身、仿智、仿生三阶段,分别对应仿人自动机、机器智能与人工智能以及仿生机器人和虚拟人。结合历史文献,依托现实与科幻中的思想实验,即关于人机趋同与异质的标准与测试,在广义文化史视域下考察三种仿人机器的内涵、争议与发展趋势。仿人机器的发展进程映射了人之自我认知的演变,大语言模型等仿智与仿生机器仍在不断考验着人们理解人机...

数字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作者:冯苑;陈志;吴蒙;

摘要: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已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中国200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是双重的,当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低时,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是负向的,当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超过临界值后影响是正向的。数字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先降低、后上升的“U型”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技术...

迈向社会融入:基层社会救助的路径探索与理念优化————作者:张浩淼;高晨;

摘要:基层社会救助蕴含一线救助工作的实践经验,是实现社会救助制度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托实验主义治理和情感治理理论构建分析框架,运用嵌入式多案例比较分析法对典型案例进行串联对比,发现基层社会救助正在逐步调整政社关系与主客体关系,创新社会救助方式,实现从“兜底保障”到“发展支持”的模式转化,使多元行动主体超越身份边界迈向社会融入。为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救助的理念优化,应凝聚社会救助共同体完善组织基础,创新服...

自拍·围观·凝视:论数字时代的观看实践与社会影响————作者:梁君健;

摘要:数字技术给观看带来了两个最基本的变化。其一是观看与肉眼在场的持续分离,以及观看者与观看对象双方的虚拟化;这让观看从一种双方或单方的物理在场转变为不同时空下的虚拟在场。其二是视觉文本的迅速增殖,数字观看同时也是视觉文本生产,巨量视觉文本进一步地渗透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述两方面的变化,不仅影响了个体如何进行观看和如何选择观看对象,而且也建立了新的连接、话语和信息形态,重塑了个体主体性、社会交往和共...

从审美的私人化到观看的去公共性:反思数字视听环境下的“主动受众论”————作者:何天平;徐辰烨;

摘要:媒介技术的更迭引发观看方式的变革,进而重塑了受众通过观看建构的主体性,这进一步壮大了“主动受众”的观念。然而,面对数字时代“人—技”关系的不确定性,却可能导致“主动受众”的理论设想与具体实践之间存在分野,有必要对数字视听环境下的“主动受众论”展开理论反思:当媒介技术的私有化促成审美的私人化,这种变化究竟是进一步释放还是压抑了受众观看实践的能动性?研究发现,数字时代的观看在观看时空、观看关系和权力结...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东岳论丛文史杂志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6661.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