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中国比较文学

中国比较文学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1-1694/I
国际标准刊号:1006-6101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主管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查看中国比较文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音乐探索音乐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做人与处世期刊发表

   《中国比较文学文学期刊投稿,创刊于1984年,是中国大陆唯一的比较文学专业期刊。

  《中国比较文学》关注国内外文学理论、思潮、流派、作家及作品的研究;致力于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研究;关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翻译研究、跨学科研究及比较文学教学研究;及时反映中外比较学界研究和出版的最新动态和信息。

  《中国比较文学》被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栏目设置

  专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中外文学关系、作家与作品、翻译研究、比较文学教学、一家言、国外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中国比较文学》创刊于1984年,是中国大陆唯一的比较文学专业期刊。关注国内外文学理论、思潮、流派、作家及作品的研究;致力于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研究;关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翻译研究、跨学科研究及比较文学教学研究;及时反映中外比较学界研究和出版的最新动态和信息。

  中国比较文学内容方面,须在“中国比较文学”范围之内,且选题新颖,论述严谨,有较高学术价值;篇幅方面,以10000字以内为佳;格式方面,请参考本刊最新出版所采用的文章体式。

  另外,我刊处理来稿的周期为5个月;5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者,可另行处理。因人手有限,恕不一一回复。如果录用,即寄刊物。除约稿,我刊一般不发放稿费,亦不接受版面交易。

  阅读推荐:青少年文学

  《青少年文学》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中国比较文学最新期刊目录

Tragedy and Modernity:Two Misconstrued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s————作者:Ding Ersu;

摘要:“悲剧”与“现代性”通常被视为两个互不相干的概念,前者泛指展现人间苦难的文学作品,后者标识人类文明演变的最新阶段,但在20世纪初期和中期,有不少中外学者曾在这两者之间做出因果连接。乔治·斯坦纳及其追随者认为,现代社会崇尚科学理性,导致悲剧艺术在17世纪之后一蹶不振;胡适和许多同时代其他学人则将现代性在中国姗姗来迟部分归咎于悲剧的缺失。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现在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两个论断其实都站不住脚...

走入西南:当代中国文学的地方诗学、风物和歧路————作者:陈济舟;

摘要:本文聚焦于当代中国西南文学与文化,通过阐释地方诗学、风物和歧路学三个核心概念,探讨西南作为文化弹性边地的多重意涵。文章首先梳理“西南”概念在文学传统、语言、地缘政治、历史、地形、宗教和族群等方面呈现的驳杂多元。在此基础上,强调将“地方诗学”理解为一个跨媒介的实体,关注地形地貌的拓扑空间以及文学主体与环境的互动张力。其次,在“华夷风土”论述下提出“风物”概念来审视西南文学。最后,受库尔特·勒温路径学...

文明互鉴视阈下现当代东北文学在俄罗斯的译介与阐释————作者:于家民;

摘要:俄罗斯文学界将现代以来反映东北地域文化生活的中国文学作品统称为东北文学。因与俄罗斯文学和文化思想的深厚渊源,东北文学从诸多区域文学中脱颖而出,对其进行译介与研究成为中俄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内容。东北文学的俄译历程始于20世纪30年代,受中俄两国关系和文化政策影响,呈间歇起伏趋势。随着几代东北作家的作品陆续得到译介,东北文学在俄罗斯的视野中逐渐从单一的抗日文学典型转变为多元文化生活的反映,展现了中...

主持人的话————作者:季进 ;王德威;

摘要:<正>近年来,海外中国文学研究界流行的“华语语系研究”颇显疲态,其所追求的跨越意识形态、消解汉语霸权、彰显少数民族文学的诉求,亦未见实质性的成果,有的研究反而暴露出自身的狭隘与不见。我们认为,与其高谈阔论,不如真正进入种种区域、族群、语言、文化等边缘地带,体认华语研究的能量应该在于“观察这边与那边,此地与彼地的你来我往,想象另类华夷之‘变’的可能”(见本期王德威文章)

华语边地文学:问题与方法————作者:王德威;

摘要:边地位于内与外、我者与他者的接壤或分野区域,是本土通向异邦的门户,也是防止外力渗透或入侵的要冲。但边地的含义并不止于政治地理的限定,更延伸为一种心理闳域,一种族群、文化、经贸的接触、交错或隔离的情境,甚至一种想像时空的投射。本文即以此为重点,提供以下四个论述方向,并以当代华语/中文叙事文学——从东北到西南,从蒙藏到台湾,甚至境外的南洋——作为实例。第一,从拓扑学角度,以内外、华夷、风土作为切入点,...

全球视域下的边地经验——以迟子建《东北故事集》为中心————作者:季进;

摘要:本文借用唐丽园“全球世界文学”的概念和医疗人文的理念,通过重新阐释迟子建《东北故事集》来讨论全球视域下的“边地经验”与“边地书写”。迟子建的东北故事虚实结合,将故事的展开置于疫情的语境之中,呈现了现实对历史的激活,使历史成为一种全球性疗愈方案。“全球”表明作品内容上的包容性与跨越性,而“世界”则表明作品所具有的流通性。《东北故事集》的流通性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流通方案;二是呈现出强烈...

迁徙民族志与越界的诗学:论李娟的边地书写————作者:臧晴;

摘要:本文通过讨论李娟创作中的迁徙,分析其使用的民族志实践法,挖掘隐含的跨民族主义视角,探索边地书写中的越界诗学及其意义。李娟的“牧场系列”用深描法来记录哈萨克族的转场生活,呈现出跨越主客界限的异己意识。牧场之外的叙事则显示出对边界的模糊、游离和突破,这种越界的诗学内生于李娟的边地经验,也是世界范围内认知结构变化在书写景观中的映射。迁徙是对各类边界的逾越,达成了不同文化的交接;越界则是对生命含混、暧昧、...

越境之虎——全球东亚文学与边地动物诗学初探————作者:黄丁如;

摘要:当我们并置人与非人物种的文学旅程时,会从中发现什么?动物如何呼应或挑战了人类叙事的路径?除了象征与寓言,动物诗学是否存在其他可能?为了尝试回应上述问题,本文将对读四位有离散经验的作家作品:流亡中国东北的白俄作家拜阔夫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猎虎叙事、日本作家中岛敦基于日据朝鲜生活经验写作的小说“虎狩”,以及由两位亚裔女性作家创作的后现代虎传奇——旅德日本作家多和田叶子的《飞魂》和华裔美国作家张欣明的《...

戏剧中的生存伦理——论本雅明对守护神的阐释————作者:叶仁杰;

摘要:本雅明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总是容易被冠以“虚无主义”的标签,但1920年代前后的本雅明在戏剧研究中构想了在世生存的“幸福”伦理学。本文试图说明,古希腊的守护神在本雅明的语境中有两个相反面向:令人可怖的恶魔式命运或自由的天才。德国近代以来的诗学一直深陷于这二者的纠结,歌德其人其著就是代表。对本雅明而言,戏剧中品性和行动的优先关系区分了二者:“恶魔”存在于行动优先的古典悲剧和基督教命运剧,生命陷入罪责偿...

王安石诗歌在古代韩国的流播与经典化————作者:崔雄权;

摘要:王安石诗歌在古代韩国的流播与接受可分为高丽朝中后期的登陆期、朝鲜朝初期的兴盛期、朝鲜朝中期的沉潜期以及朝鲜朝后期的中兴期。古代韩国接受王安石诗歌,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慕仿到效仿再到创变,二是始于政治视阈又与文学视阈交融的理性认知与接受,三是契合韩民族的美学情感。王安石诗歌的读者受众经历了从士大夫到中人阶层再到民间的扩散,进而融入韩国古代诗歌文学的主流,以“梅花”“泊船瓜洲”“元日”为代表的经典诗...

赫尔德的18个中国故事及在欧洲的传播————作者:李夏菲;

摘要:1801年,赫尔德开始出版独立撰稿的季刊《阿德剌斯忒亚》。这是赫尔德生命中最后一部作品,他称之为“自白”。赫尔德从大量材料里精心拣选并在季刊第七、八和11期连载了18个中国故事,将之命名为“时下典范”。本文经仔细考证发现,其中八个故事转译自法语和拉丁语文献,10个选自《中华帝国全志》德译本,对应的中国原典则出自春秋战国直至明代的10余部典籍。经赫尔德的介绍,它们在德国和欧洲得到广泛而持久的传播,其...

“海洋性感觉”及其左转——罗曼·罗兰对现代中国学人的情感教育————作者:乔敏;

摘要:罗曼·罗兰阐发的“海洋性感觉”,以澎湃的情感书写和对心灵世界的挖掘为首要特点,为现代中国的“人道主义”概念提供了新面向,也为理解盛成、敬隐渔、梁宗岱及傅雷等中国作家和学人的“新浪漫主义”文学审美和情感结构提供了路径。而“海洋性感觉”虽然驱动罗兰认同左翼理念,但他的思想终究无法与左翼政治理想和文艺要求相合,他的情感表达越是激烈,他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越受质疑。最终,罗兰对中国青年学人的影响仍在于其...

典籍译介的语文学范式——以沃特斯译《大唐西域记》内副文本为中心————作者:贺琳;

摘要:《大唐西域记》影响深远,19世纪以降,该书伴随着殖民扩张而成为东西方文明对话的载体。本文通过描述托马斯·沃特斯译《大唐西域记》内副文本中“语文学范式”的具体表征,阐发该译本的建构肇因,发掘其“语文学范式”背后的译介规范。沃特斯在将《大唐西域记》译成英语的过程中,注重对源文本的版本与名物概念的词源性考证,重视与相关文献的横向比较和勘误,以此来展现对所译文本的认识,从而赋予译本更多的阐释意义。其副文本...

张爱玲的美国世相摹写——“广阔性”景观、族裔文化、性革命————作者:陆洋;

摘要:在张爱玲的后期作品里,“美国”是现象与概念、具象与抽象的混合体。美国书写的对象有搅动观者万千思绪的异地景观,也有族裔混合社群里的刻板印象和角色扮演,还有在变革浪潮冲击下政治、文化共同体的裂变与自我调整。张爱玲后期关于美国社会现状的探索辐射了全球性的地理空间和人类文明交流的历史跨度,以及由前后期创作中的对应主题串联起来的个人知识与经验总量。张爱玲的美国世相摹写融合了异国生活的再社会化体验,凸显了观察...

流动的上海:海外汉语文学中的上海叙事————作者:王小平;

摘要:海外汉语文学中的上海叙事体现了上海城市书写的域外生长,在整体上与国内上海叙事具有一定差异,且构成互动关系。其叙事在主题书写方面,主要指向流动性视域下的“记忆之场”建构,包括市民日常生活记忆的海外延伸、都市民间虚拟记忆的跨域转化、身份记忆与城市记忆的同构书写等。同时,海外作家又将跨文化视角引入上海城市文化表现,以跨域流动性空间叙事彰显城市内部交融共生、彼此消长的不同文化脉络。这一叙事又回流至国内,引...

南方的讽喻:论陈东东“巴洛克书写”的两个面向————作者:彭英龙;

摘要:陈东东在诗学随笔及诗作中多次使用“巴洛克”一词,或可用“巴洛克书写”指称其长达40余年的创作。以西学为参照,陈东东的“巴洛克书写”呈现出两个面向:其一,如库尔提乌斯等人所主张的,“巴洛克”乃是源远流长的“矫饰主义”的体现,而陈东东的创作上承南方诗歌的传统,其美学特质与之吻合;其二,如本雅明带有历史哲学维度的研究所示,“巴洛克”预示了现代派诗人、作家的写作方式,而陈东东也力图将本土的现代性经验转化为...

文学禳灾功能的再探索——《禳灾与救劫:宝卷叙述的人类学研究》的新拓展————作者:叶舒宪;

摘要:<正>继《禳灾与记忆》(2016)、《文化大传统的文学人类学视野》(2019)、《古典文学的大传统视角》(2020)、《海外中国宝卷收藏与研究导论》(2023)等文学人类学理论研究著作之后,李永平教授又推出新作《禳灾与救劫:宝卷叙述的人类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以下简称《禳灾与救劫》)。该著作分“禳灾救劫与天书传统”“禳灾叙述的神话观念与文类传统”“宝卷信仰中的禳灾叙述结构”“斋供、斋醮...

东风拂动西岸柳——钱兆明《跨越与创新:西方现代主义的东方元素》————作者:虞建华;

摘要:<正>钱兆明教授佳作迭出,都聚焦中国文化和西方现代主义的交集,论述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和贡献,如《东方主义与现代主义》《中国美术与现代主义》《庞德的中国朋友》《东西交流与后期现代主义》等。但这些著作都用英文撰写,在海外出版(1),国内读者可能相对陌生。钱先生长期任教于美国杜兰大学和新奥尔良大学,一直是外国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学者。他新近推出中文书写的《跨越与创新——西方现...

中英关系史中的翻译问题——评《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作者:曹翠云;

摘要:<正>香港中文大学王宏志教授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从翻译视角重新考察了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这一重要中英外交历史事件,并于2022、2023年先后出版了代表性成果《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以下简称《龙与狮》)的繁体字版和简体字版。学界对《龙与狮》的学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知名历史学者黄克武教授认为:“无论在议题选择、史料搜集、分析手法、观点提出等方面,本书都可谓翻译史研究的典范之作。”(转...

突破与创新:跨文化视阈下的中国比较文学——“第14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作者:华媛媛;

摘要:<正>中国比较文学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应运而生,与新时代的中国同向而行,40年来立足中国,对话世界,在新时代的变局中不断突破创新。2024年8月17日至20日,第14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年会主题为“新文科建设与跨文化视阈中的比较文学”,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葡萄牙、巴西等10个国家近200所高校的4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本次会议会期三天,下设三场主旨...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中国比较文学文学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6422.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