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市场》电影文学杂志,创刊于1951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管。
《中国电影市场》宣传党和政府关于电影发行放映的方针政策,交流国内外电影市场信息,宣传行业干部职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交流业务、技术经验。
《中国电影市场》被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中国电影市场杂志栏目设置
特别报道、市场扫描、市场回眸、影人论坛、营销与策划、案例分析、中外影业比较、影院建设、专题研究、艺术在线、农村电影市场、大家谈、市场传真、制片动态
中国电影市场杂志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电影市场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中国电影市场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中国电影市场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中国电影市场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阅读推荐:当代电影
《当代电影》为电影理论和评论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4年7月。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坚持当代性、学术性的办刊特点,鼓励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艺术创新精神,提倡思想活跃、观点新锐、内容厚实、态度严谨的学术风气,关注和评介国内外电影艺术最新发展趋势,追踪和研讨国内外电影(文化艺术)理论研究最新动向和学术成果,为促进国产电影创作繁荣,为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电影理论体系服务。读者群定位:主要针对各大电影院校的老师和学生。
中国电影市场最新期刊目录
在结构性发展困境中突破求变——2024年度电影市场生态洞察————作者:张锐;孙艺珈;
摘要:2024年中国电影产业面对复杂市场环境,积极应对以谋发展。但电影市场增长停滞、疲态初现,产业内部生态失衡问题显露。本文通过深入剖析2024年电影市场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旨在为构建健康的电影产业生态、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洞见
2024年短剧市场观察————作者:邓萌;
摘要: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用户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行业迈向精品化、规范化与多元化新阶段。监管政策与创新实践双轮驱动,推动短剧生态在内容质量、商业模式、市场格局等方面全面升级。政策层面,通过备案管理、版权保护和品牌融合等举措,强化行业规范,促进优质内容创作;市场层面,短剧与文旅融合、“银发经济”、情感题材崛起为新增长点,IAA模式与AI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速行业创新。本文重点探讨横屏短剧市场...
技与艺:AIGC时代电影艺术与AI技术之辨————作者:张佳男;
摘要: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一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当前以势如破竹的态势不断向前涌进。由于AIGC在图文以及动态视频生成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势必将会对整个电影产业的格局和未来发展路径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那么探明AIGC的工作原理和能力界限,同时厘清其技术发展对电影行业以及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双面效应是非常必要的
多维进阶与生态变革——AIGC驱动下的影游融合————作者:甄铎;
摘要:当媒介融合成为一种生存现实和文化日常,影游融合的发展也逐渐走向深化,成为学界和业界日益重视的文化现象与产业业态。本文以AIGC技术在影视领域和游戏领域的创新性应用为思路阐发,以影游融合的演化历程为研究起点,立足于当下影游融合的发展瓶颈,探索影游从当下的“形式共存”走向“深度共生”的实践进路,期望AIGC与影游融合下文本模式、交互模态、生产流程等维度的变革与重构
去伪存真 破茧重构——2024年中国电影营销市场盘点————作者:孙俨斌;王溪鸣;
摘要: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环境的变化提升了营销环节在电影产业链的重要性。电影营销热度和营销投入有所降低,破圈与拉新效果减弱。首映礼营造破次元狂欢,路演趋于轻量化,点映数量增多;线上营销活跃度和精准度提高,抖音短视频营销投放力度不减,进口电影新媒体营销入乡随俗,播客、闲鱼等新营销平台方兴未艾。用户媒介实用技能提升,UGC用户贡献内容增加,电影营销去伪归真,更注重情绪价值的提供、真诚媒介语境的营造,以及为...
新亮点 新技术 新挑战:解析2024年国内纪录电影市场————作者:李智;汪泓;
摘要:2024年,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整体出现下滑的情况下,院线纪录电影在产量与票房方面取得“回暖”,同时展现出全新的市场格局。纪录电影尽管在全年院线市场份额占比很小,但在头部影片质量、题材丰富度及传播方式等方面都有显著突破。本文回顾2024年中国内地纪录电影的市场特征,梳理年度纪录电影行业的新兴动态,定位纪录电影进入影院的价值所在,并分析当下院线纪录电影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进一步探讨其突围路径
人工智能背景下美国影视行业劳动样态的转型与启示————作者:张冬梅;戴歆航;
摘要:美国影视行业由于人工智能发展出现去技能化趋势,2023年美国演员和广播电视艺人联合工会与美国编剧工会分别与美国电影电视制片人联盟提出的包括人工智能使用条款在内的相关协议进行重新谈判。协议通过明确人工智能的工具属性、增加人工智能的使用成本以及重视影视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保障了从业者能够获取工作机会并拥有稳定收入水平,表明再技能化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实现对于劳动者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的两条可行路...
《中国电影市场》征稿、征订启事
摘要:<正>《中国电影市场》杂志是由国家电影局主管,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主办的全国唯一电影经济类期刊。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创刊以来,深受广大电影工作者、优秀作者和热心读者的支持、信赖。我们期待广大热爱中国电影、关注中国电影产业的读者、作者以《中国电影市场》杂志为平台,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不吝赐稿。我们更诚恳期待您的批评与建议。谢谢
影院节支增收的运营策略探析————作者:余熙;
摘要:随着电影放映业的快速发展,影院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本文旨在探讨降低影院成本和增加收益的有效运营策略及途径,通过对影院运营成本及收入构成的分析,提出从优化场地租赁与布局、采购与设备维护、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策略,以及引入数字化技术等方面入手,实现影院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升,为影院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中国微短剧研究综述————作者:康思齐;张聪;
摘要:微短剧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兴起的新兴媒介形态,近年来取得了迅猛发展,引发了业界与学界的重要关注,涌现出四大类研究成果:定义与分类层面,微短剧的定义相对明晰,但具体分类却尚未成型;产业层面,其整体市场规模处于迅猛扩张之中,但商业模式仍待优化;创作层面,它是一种以“爽感”为核心的微型叙事,具有高度的模式化甚至套路化特点,横屏与竖屏的形式尚未明确分出高下;传播层面,微短剧与文旅行业存在着强耦合关系,同时微短...
《中国电影市场》征稿、征订启事
摘要:<正>《中国电影市场》杂志是由国家电影局主管,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主办的全国唯一电影经济类期刊。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创刊以来,深受广大电影工作者、优秀作者和热心读者的支持、信赖。我们期待广大热爱中国电影、关注中国电影产业的读者、作者以《中国电影市场》杂志为平台,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不吝赐稿。我们更诚恳期待您的批评与建议。谢谢!欢迎投稿:1.稿件以关注、研究中国电影市场、电影产业为主,字数不限。...
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研究报告
摘要:<正>2024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425.02亿,同比2023年下降22.6%;观影人次10.1亿,同比下降22.3%;放映场次1.4亿场,同比增长8.4%。档期表现来看,假日档期依赖性增强。春节档、清明档、五一档等假日档期均获得不俗市场表现;而以暑期档、贺岁档为代表的非假日档期以及普通非档期票房严重失利。单日大盘爆发力偏弱。其中,日票房2亿以上天数49天,较去年减少34天。日票房3000万以...
从大银幕到小屏幕:横店影视城在微短剧时代的变化与适应————作者:郑平熹;
摘要:随着短视频的井喷式增长,其影响力正深刻触及并重塑着传统影视行业的格局,催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影视表现形式——微短剧。这一新兴模式以精炼的内容、快速的迭代速度挑战着传统影视制作与消费模式,成为推动行业创新与升级的重要力量。横店影视城作为中国影视产业的标志性基地与风向标,其面对微短剧的战略布局与转型举措对影视行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在对横店影视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研究方法,细致剖析...
国产系列电影消费者忠诚度提升策略研究————作者:刘思聪;丁智才;
摘要:系列电影是中国电影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在近年来表现亮眼,不断创造票房奇迹,成为中国电影关键词之一。消费者作为系列电影发展的原动力,与系列电影长期践行着一种严肃的隐性心理契约,这要求系列电影要“以人为本”,站在受众角度探求系列品牌的创作原则和发展路径。本文在心理契约理论视域下,以消费者忠诚度为考量标准,分析消费者从陌生到忠诚的心理契约构建过程,探索消费者忠诚度破坏的影响因素,力图发现问题并提出建...
AIGC电影对观众情感结构的影响研究————作者:李璧彤;李雨谏;
摘要:在当代电影制作中,人工智能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对电影生产流程的高度重塑,而且潜移默化地介入到了影片叙事当中,进而影响了电影观众的情绪感知、审美体验乃至情感结构。情感结构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情感取向,而AIGC技术通过虚拟现实、互动式叙事和个性化情感生成,正在塑造一种个性化、互动化和技术驱动的社会情感结构。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分析人工智能时代电影观众情感结构在AIGC影响下的变化,探究技术...
2024年12月影院票房排名(前100名)
摘要:<正>~
电影:人工智能与人本智能——2024年金鸡电影论坛·学术论坛综述————作者:杨柳;
摘要:<正>11月14日, 2024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电影论坛学术论坛在福建厦门召开。与会嘉宾围绕论坛主题“电影:人工智能和人本智能”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共同探讨了AI和人本智能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对电影产业的深刻影响,展望是否可以迎来保有人本主义精神的AI电影未来。学术论坛分为上午的金鸡年度演讲和下午的金鸡学术论坛两部分,分别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洋和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电影艺术...
数字技术融合视角下水墨动画的创作趋势————作者:徐锦博;
摘要:在数字技术融合的背景下,传统水墨动画凭借AI技术、网络游戏引擎以及网络媒介等现代创作平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作活力与叙事创新。具体而言,AIGC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水墨动画在制作效率、艺术风格、叙事体验以及行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提升,为受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观感;水墨动画通过与网络游戏机制深度融合,在增强玩家对传统文化审美认知的同时,也为之提供了全新的身份价值认同;网络媒介创作平台方...
重塑电影未来:AIGC技术下电影产业生态变革的内在逻辑与趋势轨迹————作者:帅立伟;
摘要:大语言模型(LLM)的崛起,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从传统的“决策导向”迈向“创生驱动”的新纪元,为影视创作领域引入了人机协作的深刻变革。作为新质生产力,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正引领电影产业走向技术密集、效能提升与品质飞跃的发展路径。AIGC技术不仅革新了剧本共创、视听效果仿真等创作手段,还极大地丰富了影视内容的表现维度与创作边界。然而,作为一项前沿技术,AIGC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实践应用中亦遭遇多重...
AIGC赋能电影虚拟角色的影像生产力——基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考察————作者:王之若;杨云添;
摘要:本文基于计算机图形学及相关技术,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如何赋能虚拟角色的影像生产力。通过梳理虚拟角色的发展历程,本文首先分析了从早期CG技术到当前AI生成内容的应用演变,讨论了虚拟角色从辅助角色到独立存在的变化;随后聚焦于虚拟角色的形象设计与生成过程,包括概念设计、三维建模以及AIGC工具的多元协同作用。本文还论述了虚拟角色在动画演绎中的实现手段,涵盖AI如何作用于动捕技术与关键帧动画。...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宁夏史志
- 北大核心《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电影评介》
- 省级《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 省级经典阅读
- 省级《安全》
- 省级意林文汇
- 国家级《歌曲》
- 国家级图书情报导刊
- 北大核心《满族研究》
- 省级《青年作家》
- 省级娘子关
- 省级《浙江大学学报》
- 省级《上海艺术家》
- 国家级《网友世界》
- 省级时尚北京
- 国家级记者摇篮
- 省级《绿风》
- 省级中国摄影家
- 北大核心《民族文学研究》
- 省级荆楚学刊
- 国家级军营文化天地
- 省级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 省级《当代图书馆》
- 省级《江南论坛》
- 省级《凉山文学》
- 北大核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作家》文学期刊
- 省级《社会观察》
- 省级现代妇女幸福生活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