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文史类期刊征稿,创刊于1991年,是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文化刊物。
《炎黄春秋》是以史为主的综合性纪实月刊。该刊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团结炎黄子孙,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栏目有特稿、一家言、群言堂、他山石、亲历记、求实篇、怀人篇、殒星篇、英杰谱、往事录、深思录、春秋笔、人物志、海外事、古镜台、编读窗等。
炎黄春秋杂志栏目设置
开篇、殒星篇、求实篇、英杰谱、人海浪、文荟苑、群言堂、古镜台
炎黄春秋杂志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炎黄春秋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本刊重点关注重大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特别关注亲历者的叙述。
二,内容真实可靠,不可有任何虚构。文中重要引语,请注明出处。
三,篇幅不要过长,一般四五千字,长篇最好在八千字之内。
四,原则上一稿一投。如一稿多投,请予说明。
五,投稿三个月以上,未接到采用通知,请作者另行处理。作者请自留底稿,本刊无力退稿。
阅读推荐:民国春秋
《民国春秋》文化职称发表期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炎黄春秋最新期刊目录
毛泽东在抗战时期所作题词祝词和挽词————作者:黄国雄;
摘要:<正>毛泽东是文章大家,亦擅书法。抗战时期间,毛泽东用他的如椽之笔,作了诸多题词、祝词、挽词。这些题字深入人心,鼓舞了人民,记录了历史。今日读来,依旧让人心潮澎湃,充满力量。一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面对国民党消极抗战,华北即将陷落敌手的危急形势,毛泽东于7月13日发表题词:“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保卫全国,同日本帝国主义坚决打到底。”这是全面抗战开始后毛泽东的首份题词,...
流失海外的玉带■见证大唐的开放与民族融合————作者:李珂珂;周霄霁;
摘要:<正>流失海外的唐代胡人乐伎纹玉带■,因见证了“夷夏”交融和大唐的开放与民族融合,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这件玉带■是新疆和田7—8世纪早期的文物,现存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编号为1992.165.22 a-j[1]。这一组装饰性带■套组(见图1),由9块带■和1块铊尾组成,带■和铊尾由新疆和田玉制成,每块带■近正方形,尺寸为5.7厘米×5.7厘米;铊尾为圆首矩形,尺寸...
毛泽东是否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正式题写过校名————作者:曾珺;
摘要:<正>从1914年2月到1918年6月,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49年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一师”)度过了4年多的师范生生活。从一师毕业后,毛泽东多次回忆起在母校的时光,并赞一师“是个好学校”。从这个角度看,毛泽东为一师题写校名是情理之中的事。在一些有关毛泽东手迹的图书中,也收录了“第一师范”这个题名。所以,毛泽东为一师题写校名看起来是一件无需讨论的事情。但是,通过研读一些...
文徵明和他的“贺年卡”
摘要:<正>春节将至,问候信息满天飞,其中多有转发而不改落款者,叫人啼笑皆非。一些人嫌烦,又不得不发,便想起数年前的贺年卡。对比起来,贺年卡图案精美兼亲笔文字,虽亦有“不得不”之俗,似乎更有温情
谢觉哉的“推荐函”
摘要:<正>1952年12月3日,谢觉哉给邓洪写了一封信。谢觉哉,“延安五老”之一,时任内务部部长。该年评级工作中,25人列行政四级,谢觉哉即其中之一。谢老以爱才著称,长征到达陕北,他任陕甘宁边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常将“司法是专门业务,要专门人才”“司法人员必须有学问、有才干”“行政官不一定长于司法”挂在嘴边。1948年8月,谢老任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部长,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办司法人才训练班
以“中国面孔”读懂中国(系列七)
摘要:<正>憨厚的中介人这件1974年青海乐都柳湾出土的裸体浮雕彩陶壶,集浮雕和绘画于一身。彩陶壶腹部装饰黑彩图案纹饰,特征和同时期常见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壶装饰差别不大。值得关注的是壶身彩绘之间,捏塑出一个裸体人像。人像呈站立状,头位于壶的颈部,国字脸,五官俱备,耳阔,看上去有着西北汉子的豪放、粗犷和憨厚。人像双手置于腹前,乳头用黑彩加以点绘,在人像下腹处生殖器夸张地塑造出男女同体的阴阳人形象。人像的背面...
班婕妤的“妇道”和“副道”
摘要:<正>班婕妤,《汉书》著作人班固祖姑,名不详,名气大。因文采斐然,钟嵘列之十八位上品诗人中。博玄赞曰:“斌斌婕妤,履正修文。进辞同辇,以礼匡君。纳侍显德,谠对解纷。退身避害,云邈浮云。”婕妤,皇帝嫔妃称号,武帝设,系皇后以下最高等,元帝改在皇后和昭仪下。班婕妤是成帝嫔妃,这个皇帝喜新厌旧,他的著名女人没一个有好下场,唯班婕妤例外,秘诀被博玄说了,“以礼匡君”,这是妇道;“退身避害”,这是副道。班婕...
抗美援朝中的坑道战————作者:崔家胜;王彦龙;
摘要:<正>坑道战术,是进攻者用以隐蔽自己,出奇制胜的战法;也是防御者利用地形隐蔽自己,抗击敌人的有效手段。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对坑道战术的创新、运用和发展,不仅在保持有生力量和有效消灭敌人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也为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
遵义会议的永恒价值————作者:王新生;
摘要:<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党的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站在新世纪的今天,回看90年前召开的遵义会议,探讨其永恒价值,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走好新长征之路有着重要意义
“七君子事件”未刊档案考析————作者:冯杰;
摘要:<正>南京国民政府的档案分别收藏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主要馆藏机构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台北“国史馆”。关于抗日救亡运动“七君子事件”的文献史料刊布不在少数,但以往出版的史料辑录,多缺乏台湾地区馆藏档案。笔者以“沈钧儒”为关键词检索台北“国史馆”,剔除重复内容,发现仍有大量档案未刊布(以下简称“未刊档案”),本文选取部分加以考析,以丰富以往没有关切到的“七君子事件”的一些细节
陈嘉庚为南侨机工奔走呼告————作者:朱小平;
摘要:<正>中华民族浴血抗战期间,陈嘉庚先生号召3000多名东南亚华侨汽车司机及修理技术人员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简称“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战。他们无数次穿过滇缅公路,将军需物资运输至抗战前线,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未曾料到的是,南侨机工为抗战作出牺牲、经历战争苦难的同时,竟然还遭受着国民党管理部门极其不公平的待遇。陈嘉庚先生为此专程回国与主管单位—西...
新中国首部战争大片《南征北战》————作者:余泳;
摘要:<正>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文化部电影局有关领导看到话剧《战线》,决定将其搬上大银幕。这部话剧是由时任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宣传部文艺科科长沈西蒙主持创作的。沈西蒙得令后,随即力邀话剧《战线》的编剧沈默君和导演顾宝璋,共同组成创作团队,写出了电影剧本《南征北战》。195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完成拍摄,甫一上映,便引发观影热潮,成为新中国第一部具有史诗意义的战争片。沈西蒙、沈默君和顾宝璋这三位此后又分别写出...
“根扎在连队 花开在舞台”的战线剧社————作者:杜意娜;
摘要:<正>1949年7月2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在7月19日的闭幕式上,大会给会议期间参加演出的每个文艺工作团队都赠送了一面锦旗,其中一面是赠给战线文工团的,上面绣着十个字:“根扎在连队花开在舞台”。战线文工团原名战线剧社,初建于1931年,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在烽火漫天的革命岁月,它紧跟党的宣传政策和主张,运用各种文艺形式鼓舞士气、动员群...
《炎黄春秋》2024年总目录
摘要:<正>~
1929年“废止中医案”和中医界大抗争————作者:潘前芝;
摘要:<正>废止中医之说,始自晚清。其时,随着国力羸弱、国运衰微,寻求救亡的人们将原因归于中国在制度和文化上的落后,于是一方面西方政治、科技文明备受推崇,另一方面传统文化遭到批判和否定,中医也成为被“讨伐”的对象之一。1904年,中医出身的丁福保率先“开炮”,在其创办的《医学报》上大力提倡引进西医,声讨中医。辛亥之后,民国政府在订立学制时,将中医排除在外,颜福庆、余云岫等一批具有西方医学背景的医生,又纷...
1934年日本驻南京副领事失踪事件————作者:龚鑫;
摘要:<正>1933年初,日本侵略者以伪满洲国为根据地,大举进攻中国长城各口,中国军民奋起抗击。5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和日本侵略者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至延庆、通州、宝坻、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以上地区以北、以东至长城沿线为非武装区,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对东北、热河的占领,同时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地区。《塘沽协定》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北敞开了大门,暴露了蒋汪合作的南京...
中共历史上的三所劳动大学————作者:杨田;
摘要:<正>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三所劳动大学:第一所是位于莫斯科的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又称“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成立于大革命时期,结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量优秀干部。第二所是位于北京香山的中国人民劳动大学,存在于党中央进驻北平初期,是在隐蔽斗争残酷且激烈的特殊时期,为保卫党中央所采取的一种特殊举措,在党的保卫工作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第三所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被...
奠边府战役中的中国军事顾问团————作者:董峰;
摘要:<正>越南抗法战争后期,法军以集团据点群的方式与越军进行对抗,制定了以奠边府为基地,18个月内歼灭越军主力,夺回战场主动权的计划。越南人民军炮兵火力弱,加之缺乏攻坚战术,不仅难以消灭敌人,而且伤亡较大。为帮助越南人民军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军事顾问团报请中央军委同意,为越南人民军装备和训练部队,以增强地面炮兵和对空射击的能力,同时开展部队攻坚战术的训练,增强部队军事指挥能力和整体作战能力。由于当时...
中共二大海外党员考证————作者:赵金飞;房冰洁;
摘要:<正>1922年6月30日,在中共二大召开前夕,陈独秀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的名义向共产国际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对中共党员在国内外的分布情况有一段表述:“去年(一九二一)开常会时,只有党员五十余人,现在党员人数计上海五十人,长沙三十人,广东三十二人,湖北二十人,北京二十人,山东九人,郑州八人,四川三人,留俄国八人,留日本四人,留法国二人,留德国八人,留美国一人,共计一百九十五人;内有女子四人
十六勇士守边关——老爷庙边防站建站始末————作者:李德尧 ;张洋;宋磊;朱佳煊;王惠;
摘要:<正>人物简介:李德尧,男,汉族,陕西蒲城人,1936年12月22日出生,1955年10月入伍,曾率一支由16名官兵组成的小分队,深入戈壁寻找并抢占老爷庙遗址,为中蒙边界的划定和老爷庙边防站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1964年转业后,李德尧在新疆哈密红山农场工作了十多年,后调到哈密市人防办、东河区街道党工委等单位工作,直至退休。“守纪自律、守志自洁、守土有责、守防有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边防团老爷庙边...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敦煌学辑刊》
- 省级《神州民俗》
- 省级 古典文学知识
- 省级《凉山文学》
- 省级《沈阳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学术月刊》
- 国家级《中国民政》
- 省级文化时空
- 省级炎黄纵横
- 北大核心《燕山大学学报》
- 省级《设计艺术研究》
- 北大核心《俄罗斯文艺》
- 省级《美术教育研究》
- 省级新青年珍情
- 省级《郭沫若学刊》
- 省级南京史志
- 北大核心《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 省级云南画报
- 国家级文博
- 省级艺术生活
- 省级《沧桑》
- 省级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 省级对外大传播
- 省级黄金时代
- 省级炎黄春秋
- 省级青年发展论坛杂志
- 北大核心《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 省级《编辑学报》
- 国家级中国报道
- 省级野草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