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交史研究》国家级文史期刊征稿,创刊于1978年,由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主办。
办刊宗旨:
《海交史研究》宗旨是: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观开展学术研究,着眼于历史,服务于现实,以海外交通史这一特殊的学术领域,弘扬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海洋文明。内容涵盖航海造船史、港口贸易史、中外关系史、科技文化交流史、外来宗教、海外移民、海交民俗、海交文献等诸多领域,对高校社科研究人员具有很高的专业参考价值。
《海交史研究》是福建省社科期刊学术理论类一级刊物(94-95)、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统计与分析研究》数据统计系统确认为核心期刊(96)。
期刊栏目:
古代海交史热点专题研究、相关主题评介
期刊收录: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海交史研究杂志社征稿要求:
海交史研究投稿要求参考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海交史研究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阅读推荐:抗日战争研究
《抗日战争研究》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前提下,以繁荣历史研究,总结历史经验,宣传爱国主义为办刊宗旨;以倡导实事求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办刊方针;以学术教育界及其他社会各界关注中国近代史、抗日战争史、中日关系史的人士为读者对象。本刊研究内容包括日本侵华战争史和中国抗日战争史。凡战时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社会以及战后遗留问题,均列入本刊研究范畴。本刊自创刊迄今,承蒙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厚爱支持,得以发表在学界及其他各界产生影响的一批研究成果,逐渐步入该史学领域的研究前沿。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海交史研究》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海交史研究》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海交史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赵晓东:《中国西南陆海走廊——先秦汉晋南方丝绸之路东线出海通道研究》————作者:万晋;
摘要:<正>(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3年,653页)海上丝绸之路在唐贞元年间宰相贾耽的记录里被分为“南航线”与“北航线”,前者指“广州通海夷道”,即从广州出发,经今越南南部、马六甲海峡、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尼科巴群岛、斯里兰卡、印度,到达阿拉伯世界的航路;后者指“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即从登州(今山东蓬莱)出发,经渤海至朝鲜半岛和日本的航线。而其他研究中使用过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东海丝绸...
明代福建巡海道发微————作者:吴舒岚;
摘要:巡海道是明朝政府为巡视海域而设置的机构,是海防体系的重要一环。根据现存史料,正统年间福建首次出现巡海道的记载。嘉靖九年因备倭之故,巡海道公署由省城移至漳州府城。且因加强权责、淘汰冗员及划一事权等缘由,巡海道始加兵备衔。早期巡海道职能调整频繁。嘉靖中后期,由于朱纨的倚重及其加兵备衔,此道职权不断扩大,除去海防等传统职责外,也在赋役改革中承担起了财政审核等职能。万历以后随着福建分守道的广泛设立,巡海道...
我国南瓜传入与早期传播续说——评李昕升先生相关论说————作者:程杰;
摘要:南瓜的传入与早期传播是我国南瓜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说法多认为在东部由广东、福建、浙江传入并逐步向北传播,在西部则由云南传入,经四川、贵州逐步北传。然而明朝110多种地方志相关记载显示的情况则完全相反,有着北方早于南方,多于南方,南瓜由北向南逐步传播的明显迹象。李昕升先生《中国南瓜史》无视这种矛盾现象,违背方志记载的时间先后,以附合传统说法。2018—2019年间,笔者共发表三篇论文,就相关问题展...
杭行:《东亚海域的冲突与商贸:郑氏家族与近代世界的形塑》————作者:李柏乐;
摘要:<正>(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15年,332页)一、郑氏研究的多重面相回顾21世纪以来关于郑氏集团的历史研究,会发现2010年代初是一个新著迭出的时段。在2011至2015年间,海内外学界接连出版了4部聚焦于郑氏集团的著作,分别是欧阳泰(Tonio Andrade)的《失去的殖民地:未被讲述的中国对西方的首场大捷》、郑维中的《17世纪中国海域的战争、贸易与海上劫掠》、杭行的《东亚海域的冲突与商...
陈奉林:《东方外交史研究》————作者:戚昱明;
摘要:<正>(北京:商务印书馆,2024年,609页)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作为“世界经济力量中心”之一的崛起,与苏联解体、冷战终结一起被学者并称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而对东亚复兴缘由的理解与探寻,则要求研究者从“更广、更长的动态区间”以及统一、完整的区域视角,对作为“世界区域”的东亚历史变迁加以深入把握。[1]与此同时,强调“联系、互动、影响”[2] [韩]李镇汉:《高丽与中国的海上交流(918—1392)》————作者:常宗政; 摘要:<正>(宋文志、李廷青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年,239页)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繁荣阶段,亦是中国对外交流逐渐全面走向海洋的重要时代。诚如陈高华先生所言,“(宋元时期)我国的海外贸易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同海外联系的地区之广,进出口货物的品种以及数量之多,都远远超过了前代。”[1]长久以来,学界对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史的研究不断推进,成果斐然[2]... 黄光昇、俞大猷、萧腾凤——澳门开埠前后与澳门关系密切的三位福建晋江人————作者:汤开建
;田映霞; 摘要:多种档案文献表明,黄光昇、俞大猷、萧腾凤三位福建晋江人在澳门开埠前后与澳门有着密切的关系。黄光昇为澳门的“开澳者”,俞大猷则借澳门葡船平定柘林叛兵,萧腾凤出任南海知县后即发表了“处濠镜之夷”的报告,制定了应对澳门葡萄牙人的政策。此三人均为澳门开埠前后对澳门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通过上述人物与澳门关系的钩沉考证,进一步论证了明代福建人在澳门的重要地位 《海交史研究》2024年总目录 摘要:<正>~ 明朝禁钱政策、铜钱危机对15世纪琉球货币的影响————作者:郝洪熠; 摘要:明朝禁钱政策与铜钱危机不仅深刻影响了国内的铜钱流通,也促使15世纪琉球货币发生演化。明初禁钱政策的颁布标志着单一宝钞体制的形成,对明朝铜钱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约束力,限制了铜钱流通规模,并导致明朝货币制度构建的失序和铜钱危机的孕育。在海禁朝贡制度及禁钱政策的背景下,洪武、永乐通宝等明朝铜钱通过各种贸易渠道被大量输出到琉球,确立了明朝铜钱在琉球货币流通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正统朝以来,随着朝贡体系的逐渐... “世子”来朝:明代中朝交往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作者:章豪; 摘要:元朝施行“六事”外交原则,历任高丽世子多久居于大都。元明鼎革、丽鲜易代的先后发生,改变了旧有的东北亚格局。“世子”入朝在明朝初年的演变并未得到学界的重视。高丽末期,为对抗国内以李成桂为代表的新兴武人集团,以李穑、郑梦周为代表的高丽士大夫试图通过国王、世子亲朝的方式获得明廷的支持。可朱元璋对朝鲜半岛的局势基本持不干预姿态,尽管定城君王奭亲朝后,明廷认可了恭让王王瑶的地位,但明廷依然坐视丽鲜更迭的发生... 张爽、薛海波:《丝路视域下拜占庭、中介民族与中国关系研究》————作者:赵大旺; 摘要:<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295页)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丝绸之路研究就是世界关注的学术领域。名家辈出、成果丰硕,也使得丝路研究领域进一步推进的难度加大。张爽、薛海波的新著《丝路视域下拜占庭、中介民族与中国关系研究》在大量占有中外文资料的基础上,将欧亚丝路贸易连贯叙述,展示丝路东、西段的联动及中介民族的作用,在诸多方面推动丝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该书既是丝路贸易研究的专门论著,也是... 《东方外交史研究》 摘要:<正>作者:陈奉林出版发行: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4年7月内容简介:东方外交史是东方历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与内涵,具有世界任何其他地区外交史所不可比拟性。对于如此悠久、丰富的外交实践活动仅以政治史或文化史的视角来解释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到长时段、跨时空和国家与民族间多层次外交行为当中去理解与把握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输日佛教石刻研究》 摘要:<正>作者:刘恒武袁颖出版发行: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1月内容简介:本书在宋代佛教石刻整体坐标中考察宋代舶载输日佛教石刻的形制谱系及雕造年代,以日本现存宋代输日佛教石刻为研究核心,以浙闽沿海宋代佛教石刻遗存为比照对象,对日藏宋制佛教石刻进行了跨海溯源。在此基础上,由“物”及“场”,由“场”及“人”,由“人”及“史”,采用文物考古调查与文献史料解读相结合的研究路线,对石刻的存置场域、关... 朝鲜明宗时期漂民处置中的权变政策初探——以华重庆漂流事件为例————作者:张新朋;马昊天; 摘要:朝鲜明宗时期,明人华重庆等遭到日本倭人劫掠,漂流至朝鲜,后在朝鲜方面的帮助下顺利回国。在朝鲜时,华重庆一行人得到了同时期漂流民不曾有过的待遇,不仅受到朝鲜国王接见,还在回国前获国王设宴饯行,并获赠衣服、礼物。华重庆一行人受到超规格待遇,其中固然有朝鲜“事大至诚”政策的原因,也与华氏的特殊身份——为曾出使朝鲜的使者华察的族人有关。朝鲜方面的这一做法属于突破常规送还模式的权变处置,反映了朝鲜王廷在处理... [日]松浦章:《清代中国商人与海商及其活动》————作者:崔金铭; 摘要:<正>明代晚期以后,海禁政策逐渐松弛,加之白银成为合法货币促进了货币经济发展,使中国商人愈发活跃,在激发本国经济活力的同时也推动了东亚地区的交流互动。对于这一历史时期,万明曾评价:“16世纪是全球化的开端,通过与全球的互动,明代中国白银货币化最终奠定,整个国家与社会加速走向货币经济化,处于转型之中,与全球走向近代的历史发展方向趋同,形成了晚明中国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1]关于这一变革时期的民间贸... 道咸时期长江下游沙船的地域分布————作者:方健;郑海涛; 摘要:沙船作为清代北洋航海运输的主要商船类型之一,在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有关长江下游沙船地域分布的记载,却较为笼统。通过分析商船出海管理以及道咸时期三次海运登记的沙船字号,试图呈现长江下游地区沙船地域分布的情况。从空间上看,沿娄江—刘河—长江口的州县是沙船地域分布的核心区域,由此向其他州县散布,表现出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从时间上看,同一州县参与三次海运的沙船数量比重存在差异性特征。沙船... 明初浙江卫所文书所见军船建造活动————作者:尹敏志; 摘要: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汉书》纸背,保存9件洪武六年台州卫与温州卫文书,记载沿海地区的军船建造活动。明初浙江、福建频繁遭到倭寇袭击,卫所缺乏战船,洪武五年明太祖下令添造海舟与多橹快船。由纸背文书可见,台州卫建造军船时,船体木材由军人砍办,造船所用苫盖、铁猫(锚)、棕缆等物料及贡具由台州府或杭兴府供给。温州卫雇佣工匠打造军船,口粮每五日或十日一结,由作头或付手预算,总旗或小旗带领工匠赴温州府仓关领,再进行... 《南朝梁元帝职贡图题记释文校证》 摘要:<正>作者:赵灿鹏,出版发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月,内容简介:南朝梁元帝萧绎所作《职贡图》画像与题记,是研究南北朝时期中外关系与周边国家部族历史地理文化的重要史料。本书对《职贡图》绘纂过程、流传版本、内容体制等问题进行梳理,将《职贡图》北宋摹本残卷题记,以及近代书画资料著录清张庚摹本题记,包括唐宋佛教典籍等文献所见佚文、序赞、疑伪等内容,进行汇录整理校释。书后纂集历代书画著... 屈大均《洋舶》篇辨正————作者:谭玉华; 摘要:屈大均《洋舶》是记录明清之际来华西洋船的长篇重要文献,其内容可析作上下两篇。上篇记西洋船舶技术,源于与屈大均交谊颇深的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五之“洋舫”条、“洋船钉”条;下篇侧重西洋船舶史事,源于康熙初年高兆《荷兰使舶歌》《红毛行》长诗,经屈大均增删润色,缀合成文。屈大均《洋舶》记载西洋船陋误频现,存在诸多难解与不合事实常理之处,对后世困扰颇深,亟需辨正 胡素萍:《南海通商史》————作者:杨倩; 摘要:<正>(海口:南方出版社,2022年,265页)南海历史文化研究近年来渐成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方向。由于南海争端问题以及战后南海区域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史学界对南海历史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学术关怀,以往的南洋史研究、东南亚史研究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南海史的研究就应运而生了。胡素萍教授新作《南海通商史》(南方出版社,2022年版,以下引文均出自该版)视角独特,堪称一部研究南海历史新...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