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人文研究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德语人文研究

德语人文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半年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0-1069/S
国际标准刊号:2095-6150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上一本期杂志:野草古代文学论文发表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北大史学历史研究期刊

   《德语人文研究》的前身是《德语学习》。《德语学习》自1979年创刊以来,作为全国唯一的德语学习辅助刊物,对我国德语教学和德语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普及、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学习平台的兴起,各类学习材料的增加,《德语学习》作为德语教学辅助刊物的必要性降低了。

  办刊宗旨:

  《德语人文研究》以人文学科前沿研究为基本导向,收录德语语言文学及相关人文学科的原创高质量论文。《德语人文研究》从2013年起正式出版发行,每年出版2期,出版时间为6月与12月。语言以中文为主,适当刊登德文论文。刊物设中、德文目录。

  期刊栏目:

  文学思索、语言研究、教学探讨、文化阐释、人文纵横、书评

  期刊收录:

  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德语人文研究杂志社征稿要求:

  德语人文研究论文应为原创学术论文,篇幅在5000-10000字之间。

  1.德语人文研究文档标准:正文使用Word文档、五号宋体;引文超过120字(外文5行)(引诗超过10行)另起、用五号仿体。注释用小五号宋体。

  2.内容提要:中文稿的中文提要著录于正文前,德文提要于正文后;德文稿的德文提要著录于正文前,中文提要于正文后。中文内容提要篇幅一般在300字以内;德文内容提要(含德文标题)在150个德文单词以内。

  3.关键词:著录于内容提要下,一般为3—8个。

  4.注释:注释均采用脚注,正文中以上标方式“1”标明,通篇连续;脚注中相应以“1”排序。

  阅读推荐:北大荒文学

  《北大荒文学》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德语人文研究》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德语人文研究》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德语人文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我们的杂志————作者:冯亚琳;

摘要:<正>尊敬的《德语人文研究》编辑部的老师们,亲爱的炳钧主编,各位同学,各位同仁:记得有一位高校领导曾经说过,办好一份学术刊物的重要性不亚于办好一所大学,我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可比性,但不容置疑的是,一份学术杂志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对于学术交流、对于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的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语人文研究》在十年前正式问世是我国德语语言文学学科的一大幸事,是从事德语文学、语言学...

“十年磨一剑,四海无不识”————作者:贾涵斐;

摘要:<正>尊敬的《德语人文研究》编辑部成员,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同仁,各位学友:大家上午好!在《德语人文研究》创刊十周年庆典之际,我感到万分荣幸,能够作为读者兼作者,献上热烈的祝贺和真诚的谢意。借此仪式,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点自己的心声。众所周知,《德语人文研究》的前身是《德语学习》。2009年7月,我曾有幸参加《德语学习》创刊三十周年庆祝会,并协助整理会议纪要。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德语学习》的创...

主体构建的典范?——汉斯·布鲁门贝格读恩斯特·荣格尔————作者:刘宇辰;

摘要:德国哲学家汉斯·布鲁门贝格的思想史书写兼具历史现象学和为个体生存辩护的维度。人类理论和文化的创造,在他看来无一不是人在充满威胁的现实中搭起的符号庇荫。令人意外的是,他对于恩斯特·荣格尔这位充满争议的作家有着浓厚的兴趣。荣格尔不论是叙事作品、日记还是杂文,都以冷漠、疏离、狂狷的方式见证历史,他对暴力、恐惧、灾难入木三分的刻画,也充满残酷的美学和诗意,游走在道德边缘。荣格尔之于布鲁门贝格,无疑构成了一...

文化学关键词:游戏————作者:张舒;

摘要:作为人的基础行为,游戏不仅充盈了日常闲暇时间,对人的自我建构和文化建构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纵观游戏话语的发展历程,对游戏的定位与人对自己的构想密切相关:游戏或是被置于真实、严肃、无聊等概念的对立面,或是被视为审美教育的手段、人的理想形态,或是被用以观察人际交往模式、人类文明进程,游戏概念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可见一斑。在高度数字化的当今社会,游戏一方面以或虚拟或实体的方式进一步拓宽了人的行为模式和存在方式...

德国电视荧屏50年华人影像建构——基于罪案剧《案发现场》的分析————作者:周海霞;

摘要:已走过50余年的高收视率罪案剧《案发现场》有“德国社会现实小说”之誉,该剧涉华影片的华人角色呈现和影像建构在德国具有高度代表性和典型性。50余年间出现的华人角色可以归为短期赴德人员、长居德国的普通华人、在德华人中的违法犯罪群体、女性华人群体等4个组别聚类。群像分析和历时分析显示,华人影像整体呈现边缘化、非主流特征。华人角色鲜少有主动追求融入当地社会文化者,华人社区的突出特点为自我封闭性。影片重复使...

作为自我技术的书写——论启蒙时期德语平民作家乌利齐·布拉克自我书写实践————作者:陈敏;

摘要:自我关注是福柯晚年思考的一个重要主题,而书写则是关注自我的诸多自我技术—如自省、冥想、沉默、倾听、书写—中最直观的一种。通过书写,个体能够达到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改变和自我超越的目的,而日记和自传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书写方式。本文以18世纪瑞士德语区平民作家乌利齐·布拉克的日记及自传《这个托肯堡可怜人(穷人)的人生故事与自然冒险》(1789)为主要考察文本,结合福柯在诸如《自我书写》(1983)...

书写与收集:《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作为档案小说————作者:冯亚琳;

摘要:作为文化技术,书写与收集在歌德的老年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中得到了多层面、多维度的体现:在情节层面上,《漫游时代》中的主人公们均有一种罕见的书写和收集欲;在文本建构层面上,小说采用归档原则,把不同来源、不同体裁的文本块茎收集组合在一起;在意义层面上,书写既涉及集体记忆,又关乎个体反思;它本应服务于双向交往,却又凸显身体不在场的无奈;书写积累知识,也记录谈话;与书写揭示秘密、又不断制造秘密相...

以灰烬和石头盛放幽暗——策兰诗中的死亡书写————作者:贾涵斐;

摘要:策兰的诗一向以隐晦艰深而著称,其中幽微破碎的语词既留有身体的痕迹,也承载了个人与历史的沉重伤痛。诗人试图用书写容纳并抵抗沉默,读者可以从“诗闭,诗开”中窥见文字的裂缝与伤痕,也可以体会到飘荡在“灰黑色荒地上空”的艰难书写历程。从早期的“死是来自德国的大师”到晚期的“没有声音,只有死亡之光”,策兰笔下的死亡与回忆、情感、身体、物质等元素交织在一起,也与黑暗和沉默相连。本文拟探究策兰诗中的死亡书写,结...

在语言批判中构建新的语言——霍夫曼斯塔尔《一封信》新解————作者:刘永强;

摘要:霍夫曼斯塔尔的《一封信》历来被视作20世纪初语言危机的佐证和语言批判的经典。本研究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试图对既有研究进行拓展和更新。本文的核心观点为,《一封信》不仅表达了现代社会的语言危机与语言批评,它同时也以文学书写的方式践行了一种新的语言,进而实现新的感知模式与认知形态,并在最终提出了超越语言危机的诗学方案。这种新的语言表现为一种“事物符号”,它摆脱了传统符号理论的功能,不是模仿、再现、指涉语...

汉德克的卡夫卡阅读程式研究————作者:林晓萍;

摘要:卡夫卡作为彼得·汉德克创作生涯中举足轻重的文学先驱之一,对汉德克中期乃至后期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卡夫卡式写作风格中,汉德克逐步经历了从模仿接受到批判否定的演变,并最终发展出独立于卡夫卡的文学概念。在对卡夫卡的重复性书写中,他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学理念。汉德克在与卡夫卡之间所形成的家族档案式的关联中,完成了对卡夫卡的阅读,并在这种解构与重复书写的过程中与卡夫卡之间形成了一种“共同体”

“亲爱的怪物,我拥抱你”——关于英格博格·巴赫曼与马克斯·弗里施的通信————作者:蕾娜特·朗格;

摘要:奥地利女作家英格博格·巴赫曼与瑞士作家马克斯·弗里施之间的通信在封存的档案中沉睡了数十年,即便是出于研究目的也难以接近。2022年,这些通信被结集成书出版,甫一面世就引发了轰动,尽管其出版的伦理合法性有时仍遭质疑。这近三百封信件纠正了一些神话。许多信件表明,男性施害者弗里施和女性受害者巴赫曼—这一尤其在巴赫曼的读者群体中广为流传的简单模型并不符合事实。这段关系从1958年延续至1962年,它的瓦解...

德国18世纪末的阅读文化对交往模式的影响——以歌德的小说《亲和力》为例————作者:莫光华;汪子楠;

摘要:18世纪下半叶是德国社会的大变动时期,一场阅读革命席卷了社会各阶层。当时的阅读方式、阅读载体和阅读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进而对德国人的行为与交往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细读《亲和力》中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与书写方式,结合德国阅读文化发展史,并借助麦克卢汉的感官延伸论和科朔克的18世纪媒介论,探讨了作品中阅读对几位主人公交往模式的影响

危险的知识阈限——《浮士德书》(1587)和《瓦格纳书》(1593)中魔法与航海的隐喻————作者:魏子扬;

摘要: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片,随之而来的是全球知识与权力不平等关系的凸显。德语小说《浮士德书》(Faustbuch,1587)与《瓦格纳书》(Wagnerbuch,1593)反映了这些时代问题,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是在当时兴盛的魔法话语中对此进行反映的。本文以近代早期的(元)知识批判为背景,以这两部明写魔法、暗写航海的小说为例,揭示“航海”与“魔法”的相似性与互喻性,并融合近代早期的知识批判与福...

德国选择党的反全球化图像传播策略————作者:冯颖懿;

摘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AfD)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在欧洲政坛迅速崛起。当前学界鲜有对西方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反全球化的视觉传播研究。本文旨在探究德国选择党在社交媒体的反全球化图像传播内容和策略。笔者采用德国传播传媒学领域最新的政治图像研究方法——图像志和图像学,对德国选择党在脸书上发布的图像作质量型分析。经实证研究厘清,德国右翼民粹主义社会运动如何利用全球化进程给西方社会带来的矛盾,在图像层面构...

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学叙述——《共产党宣言》与欧洲文学的视域融合————作者:聂馨蕾;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德文原著《共产党宣言》与欧洲文学的视域融合,确立了经典文本诗与思合一的叙述方法。在叙述线“资产者”的情节高潮与转折点,马克思、恩格斯化用希伯来文学《圣经》和德意志诗人歌德的《魔术学徒》,分别以创世神话、转世神迹和魔性隐喻阐述资本主义的主体性创造,昭示其沉亡的定局以及主体向无产者的易位。与欧洲文学的视域融合构成《共产党宣言》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学叙述,揭示了马恩理论书写中概念演绎与图像彰显...

文化学关键词:修养————作者:宋佳露;

摘要:“修养(Bildung)”作为德国近代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核心概念之一,自18世纪70年代起受到德国市民知识分子的广泛推崇,其思想内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复杂性以及特殊的历史性,深刻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特色。伴随着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发展,“修养”也经历了自身的兴衰。本文主要从思想史与社会史的视角,对不同历史语境下的“修养”概念及其思想内涵进行了梳理与探究

电影《青年马克思》中马克思的多模态形象构建————作者:陈劲草;

摘要:本文以人物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为研究语料,运用基于话语分析理论中对模式化表达的研究形成的多模态形象分析方法,对影片中的马克思形象在图像与文字模态上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两者结合,总结出两个模态协同构建出的马克思形象:“众人陪伴与支持的马克思”“年轻气盛的马克思”“创作的马克思”“成长的马克思”“被资本家排斥的马克思”和“作为希望的马克思”。对这部同时受到中西方欢迎的影片中马克思形象的分析...

《帕西法尔》的中世纪骑士修养教育————作者:张晖;

摘要:中世纪宫廷骑士史诗《帕西法尔》讲述了同名主人公走出森林、成长为亚瑟王的圆桌骑士、冒险寻找圣杯的故事。该作品成书于13世纪初,与《尼伯龙人之歌》几乎同时,因此在德语文学研究界被普遍认为属于最早的一批发展小说。宫廷骑士史诗是了解中世纪骑士精神和宫廷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帕西法尔》同样也蕴含着关于中世纪骑士阶层修养教育的丰富细节,这令其兼具修养小说的种种属性。通过对《帕西法尔》的人物分析,以及和同时期其...

从“修齐治平”到独善其身——德语修养小说的演变————作者:任卫东;

摘要:德语修养小说最重要的主题是个体在自我成长过程中与世界的关系。从修养小说的特点出发,本文回顾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修养小说发展,并结合同时期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发展进程,重点关注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施蒂夫特的《晚夏》、凯勒的《绿衣亨利》、黑塞的《悉达多》等几部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修养小说,分析其修养理念、修养道路和目标的变化,探究在“长19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对...

介于平庸与神韵之间的诗歌——作为青年歌德开路人的约翰·彼得·乌兹与阿那克里翁派————作者:Benjamin van Well;蒋雨峰;

摘要:约翰·彼得·乌兹(Johann Peter Uz)是18世纪备受推崇的诗人,被同时代人誉为德国的贺拉斯。然而在生前他的名声就已衰退:人们认为他阿那克里翁派的洛可可诗歌过于平庸、缺乏特点。随着“狂飙突进”诗歌(Sturm-und-Drang-Lyrik)日益取代他的地位,1782年,乌兹本人得出结论:自己作为一个诗人已经过时了。然而他的诗作中也有一些成分得到流传:青年歌德在他的“狂飙突进”诗歌中沿用...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德语人文研究文化期刊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6075.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