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文化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文学与文化

文学与文化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2-1415/I
国际标准刊号:1674-912X
主办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主管单位:南开大学
上一本期杂志:抗日战争研究历史研究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古典文献研究省级文学期刊

   《文学与文化》文学征稿投稿,创刊于2010年,是由南开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以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为宗旨的中文学术刊物,由南开大学陈洪教授担任主编。现为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本刊秉承开发而严谨的学术品格,以深入研究古今中外文学为核心主旨,同时注重突出文学与文化的关联性。创刊后,刊物得到了诸多学界同仁的鼎力支持,海内外众多文学文化研究者不断赐稿,多篇文章为《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所节录或转载,获得了良好的学术影响。

  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期刊收录:

  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文学与文化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文学与文化》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文学与文化》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文学与文化》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文学与文化》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阅读推荐:骏马

  《骏马》省级文学期刊投稿,创刊于1980年,是由呼伦贝尔市文联主管、主办的文学刊物。坚持“二为”方向,体现“双百”方针,面向青少年和大众读者,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展现时代精神,突出文化特色,培养健康高尚的审品味,团结、培养、扶掖“三少”民族作者,繁荣民族文学创作。《骏马》文学期刊,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注册,内蒙古新闻出版局批准,呼伦贝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文学与文化》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文学与文化》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文学与文化最新期刊目录

汉魏六朝尺牍套语论(下)————作者:赵树功;

摘要:尺牍行文多呈套语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礼仪的直接产物。其核心表现就是行之久远,用之广泛。一般套语大致可分为三类:具礼套语、常行套语、流行套语。具礼套语、常行套语是附丽于尺牍、具有文体表征意义的文化存在。流行套语则与文化思潮、士人风尚密切相关,因时而变。尺牍套语酝酿于先秦,初步成形于秦汉,普及拓展于三国两晋,齐梁时期达到全面成熟。套语的出现,使古代尺牍完成了文字的格式化结构与礼仪的修辞...

《南宋四名臣词》版本小札————作者:倪博洋;

摘要:“:南宋四名臣词”的版本发展各具特点,本文对李光、李纲、赵鼎、胡铨四人词集的现有版本搜罗对校,总结各词集的版本关系,并由此发现《全宋词》尚存选本未善、文字舛讹、收词未全等疏失

主持人语————作者:罗振亚;

摘要:<正>本期四篇文章的研究视域、路径与风格各异。陈仲义的《现代诗学:文本元素“自定义”》以对神秘、超验、神性等本体内核与经验、体验等基质以及诸多“吸引子”等修辞技艺元素的重释,彰显出诗学理念的独特,开掘深入,新意频出;鄢冬的《大众诗语中的人民映像——以〈一个人,也要活成一个春天〉为中心》通过一本诗集的“破圈”透视当下诗坛生态,紧密扣合新世纪创作的脉动,立论新鲜,理论色彩浓郁;刘波的《自然书写与新世纪...

主持人语————作者:景李斌;

摘要:<正>欧阳予倩是中国近现代戏剧史上的著名戏剧家。本栏目的三篇论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阳予倩文献深度发掘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批准号:21&ZD350)的阶段成果。伏涤修的论文梳理了欧阳予倩的戏曲历史剧创作,并从历史剧和戏剧、历史的关系,和现实关系,和历史材料的关系,以及历史剧如何“古为今用”方面,深入剖析了欧阳予倩的史剧创作观;蒋春红通过考察欧阳予倩的戏剧《潘金莲》的创作、演出情况以及历...

主持人语————作者:陈洪;

摘要:<正>“古典新识:文学与文化青年论坛”始自2023年,每年一会,以活跃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氛围,推动学术创新。本年度论坛以“文体·文献·学术史”为中心议题,赞襄者踊跃,提交文章妙论多多。本期栏目刊发其中的三篇,系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年轻学者的风格。张昊苏的论文探讨《枣窗闲笔》涉及“脂本”的歧见。这是红学的热门话题,也是有较大难度的问题。以往研究仅从相似性出发,判定裕瑞所见抄本与甲戌本同源,但结合对细节的相...

欧阳予倩的戏曲历史剧创作及其史剧创作观————作者:伏涤修;

摘要:欧阳予倩的戏曲历史剧创作经历了从个人化创作到为抗战服务的变化,他的戏曲历史剧对前人剧作、原有故事多有改创甚至翻案,其戏曲历史剧在题材选择、女性和动摇软弱文人形象塑造上特色鲜明。欧阳予倩的史剧创作观主要有:在历史剧和戏剧、历史的关系上,认为历史剧本质上是剧不是史;在历史剧和现实关系的认识上,经历了从反对将戏剧作为宣传工具到主张以史剧为抗战服务的变化;在历史剧如何“古为今用”上,认为一要重视选材,二要...

裕瑞未见《红楼梦》甲戌本考论————作者:张昊苏;

摘要:学界此前多认为《枣窗闲笔》提及的脂砚斋评本为甲戌本或其同源本,这一说法不能成立。《枣窗闲笔》称小说名为《红楼梦》;认为《风月宝鉴》即《石头记》,且由脂砚斋更名为《红楼梦》;认为曹雪芹已拟出《红楼梦》后四十回回目;认为小说中贾宝玉是曹雪芹之叔辈而非本人写照,均与甲戌本题名、正文、批语抵牾。《枣窗闲笔》与甲戌本相合的“原应叹息”批语,裕瑞自述来自“闻”而非“见”。综观《枣窗闲笔》全书,裕瑞对自己认为重...

主持人语————作者:张峰屹;

摘要:<正>本组三篇论文为辞赋研究,共同特点是追求新知新解。《东汉后期辞赋创作的新风貌》描述东汉后期辞赋创作不再延续讽谏颂美传统,而普遍转向抒情述志、逞才游艺的史实,并揭橥其文学思想意义,提供了汉代赋史的一种新认知。《论宋代法律与辞赋的互动》从法律与辞赋互动这个独特视角,别开生面地揭示了宋代辞赋创作的另一种面貌,开拓了文学史研究的新维度。《汉晋〈士不遇赋〉书写范式与意旨考论》对文学史上耳熟能详的“士不遇...

深切缅怀叶嘉莹先生

摘要:<正>叶嘉莹先生(1924—2024),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教育家、诗人。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曾任台湾大学专任教授。1969年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201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叶嘉莹先生精研中国古典文学,尤于诗学、词学有独到建树。她以会通中西的研究方法、深刻的文学洞察力,结合对生命的感悟,提出了以“...

论宋代法律与辞赋的互动————作者:丁涵;

摘要:宋代是法律儒家化过程的总结时代,其法制文明成就颇高,且特色鲜明。当此之际,大量承载着宋代儒法合流思想或反映当时法制生态的辞赋应运而生。宋人从法律的设计者、施行者、拥护者、反对者、得益者、获咎者的多重视角出发,运用赋体文学体裁形成一套相应的文学表述模式。其核心内容涉及维护皇权、改革官制、攻讦政敌、调节经济、解决民讼等多个方面,渗透了天人相与、德主刑辅、保民而王、以孝为先等诸种儒家思想。宋代涉法辞赋的...

汉晋《士不遇赋》书写范式与意旨考论————作者:黎梦圆;

摘要: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和陶渊明《感士不遇赋》,隐含着约定俗成的书写范式,传达出对政治的疏离及皈依道家思想的主旨“。士不遇”主题的书写,可分为“宁戚系”和“夷齐系”,前者隐含忠君意旨,以《离骚》《九辩》为代表;后者表达与政治的疏离,以《士不遇赋》为代表。从“宁戚系”到“夷齐系”的转变,体现出战国至西汉士人心态的变化。陶渊明的“夷齐系”书写,说明其“忠晋”一说并不成立,暗示士人“名教...

当代诗自然书写的生命维度————作者:张德明;

摘要:新世纪以来,书写自然、表现生态意识的诗歌创作成为一种重要的写作潮流,当下诸多的优秀诗人都在这一题材领域集中发力,向诗坛提交了许多优秀的诗歌文本。当代诗在抒写自然时,往往呈现着人文的光照和生命的温度,似乎可以说,生命维度已然构成当代诗在自然书写中必然会呈现的一个基本维度,甚至可能是观照自然世界众多维度中最为关键和最有力量的思维与精神维度

南宋都城科举士子与朝士的文学交游及其书写策略————作者:王欣悦;

摘要:都城科举士子在应试前后,通过投贽、拜谢等活动与朝中科举诸官交往,这在南宋诸多文体中都有书写呈现。向科举诸官投贽行卷催生了科举社会的文学干谒、奔竞之风;中试谢启作为答谢科举诸官的礼仪性载体,形成了“自叙“”颂德”相对举、抑扬相合的写作模式;诗歌与诸多散文则流露出中试礼仪程序之外更加生动丰富的感知视角与心态。这些文本由此折射出科举士子对上行性交游的心理态度及其影响下的文学书写倾向

东汉后期辞赋创作的新风貌————作者:张峰屹;

摘要:东汉后期的辞赋创作,呈现出耳目一新的风貌:直书政治观感和理念的讽谏或颂美的创作,不再是辞赋创作的主流;代之而起的,是遍布赋坛的抒情述志或逞才游艺的创作。抒写个性化的人生实感,表现一己的生活情趣,甚至炫耀才学、逞竞作文艺术,成为这个时期辞赋创作的普遍现象。这一创作倾向转变的文学思想意义在于:文学创作突破了有汉以来强大的美刺传统,摆脱了政治和经学的桎梏,回归文学自身从而走向独立自足

大众诗语中的人民映像:以《一个人,也要活成一个春天》为中心————作者:鄢冬;

摘要:王计兵的爆红和诗集《一个人,也要活成一个春天》的“破圈”,是近年诗坛值得关注的两个文化事件。与王计兵带有偶然性的出圈现象不同,《一个人,也要活成一个春天》堪称人民群众主动寻求跨媒介传播的典范代表。各阶层的劳动者以快手短视频为主要媒介创作并传播诗歌,丰富了短视频的表现域,体现出面向新媒介技术的积极写作姿态,让人们对大众文化与诗歌、图像与文字的关系有了更多的思考“,人民诗歌”发出当下诗坛稀缺的铁血之音...

自然书写与新世纪诗歌的生态美学转向————作者:刘波;

摘要:与古典诗歌对山水田园的书写不同,现代诗歌在处理自然题材时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为综合的现代性美学转向。新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诗人们笔下的自然,一方面被城市工业所侵蚀和异化,另一方面,也被现代语言和技术所规训,如此呈现出来的自然,就变成了被“内在的人”所发明的风景。而在自然被现代城市与工业“伤害”的同时,环境与生态问题相应地突显了出来。因此,诗人书写自然,也就由文学审美功能微妙...

欧阳予倩与广东《戏剧》周刊、《戏剧》杂志——兼谈其缘何批评梅兰芳————作者:景李斌;

摘要:论文考察了广东《戏剧》周刊、《戏剧》杂志创办的有关情况,细致梳理了欧阳予倩在这两份刊物上发表的作品。欧阳予倩偶尔有一稿发在这两份刊物上的现象,《欧阳予倩全集》收录这些作品时,并未认真核实,往往模糊或错误地标注发表的时间及刊物。《欧阳予倩全集》还遗漏了《戏剧》周刊上两篇署名“予倩”的文章《幻灭》《〈有家室的人〉上演琐记》以及署名“兮庵”的《对于梅兰芳到美国的感想》。这几篇佚作是了解当时欧阳予倩文艺活...

“潘金莲”何以成为“新潘金莲”——以欧阳予倩《潘金莲》为中心————作者:蒋春红;

摘要:本文从新的视角分析了欧阳予倩《潘金莲》一剧的创作中传统“潘金莲”形象如何成为“新潘金莲”,即这部作品如何从各个方面实现全面创新,包括思想意识方面宣扬“爱”的主题以及对“力与美”的崇拜,内容方面书写场景的重新选择和清晰的剧种意识,人物形象方面潘金莲形象的去淫化和主体意识以及其他角色的改编,表演方面白话剧化影剧化以及大胆的动作设计,形式方面分幕制、舞台布景的写实化以及话剧语言的口语化等

现代诗学:文本元素“自定义”————作者:陈仲义;

摘要:在现代诗形式化结构图景里,如果文本元素可以自定义的话,那么,那些“沉淀”在本体内核的虚大元素如神秘、超验、神性等,通常作为文本的精神背景与导向;那些活跃在基质里的重磅元素,作为内形式的主要承载物,承载现代经验与现代体验;而密布于“外围”与“底层”的各种修辞技艺,属于文本完型的奇异“吸引子”

六朝志怪中的“太守叙事”————作者:尹策;

摘要:六朝志怪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太守的故事,这一方面与太守的身份、职责有关,另一方面还缘于志怪作者(含其家人)大多有出任太守的经历,记录太守们的故事,就是记录作者的身边事,一定程度上也是记录他们自己的人生体验。志怪作者将太守们的升迁荣辱、生死存亡与神仙鬼怪之事相结合,以谶纬的方式表现了他们对人生命途的观照,故事记述的背后透漏出他们强烈的忧患意识。此类故事还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突出反映了当时动乱的社会现...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文学与文化文学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6063.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