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研究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清史研究

清史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765/K
国际标准刊号:1002-8587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主管单位:教育部
查看清史研究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北极光黑龙江省文学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民国档案核心期刊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清史研究》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上百家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期刊简介:

  《清史研究》(季刊)创刊于1992年,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是国内外清史研究领域惟一定期出版(季刊)的刊物,是全国历史类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

  办刊宗旨:

  《清史研究》作为国内外清史研究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欢迎所有与清代历史研究有关的稿件,常设的栏目有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学术文化、边疆民族、人物专题、读史札记、书评、动态等,尤其欢迎选题新颖、观点创新以及挖掘新材料的优秀稿件。以“学术性、资料性、信息性”为办刊宗旨,成为国内外清史研究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对诸如“清史修篡”等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都曾有专门讨论,极大地推动了清史研究的发展。

  《清史研究》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收录。

  期刊栏目:

  政治军事、社会文化、边疆民族、动态书评

  期刊收录: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社科双效期刊

  清史研究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清史研究来稿要求

  清史研究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的高水平学术刊物,为国内外清史研究领域唯一定期出版的期刊(季刊)。凡与清史相关的论文、评论皆在接收之列,优先选用选题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的学术论文,尤其欢迎有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和跨学科的研究成果。

  二、投稿方式

  清史研究已建立网上投稿系统。请通过该系统上传您的大作,请勿将稿件转寄个人,以免丢失,影响对稿件的及时处理。该网站是本刊唯一投稿处理平台,其他任何冒用本刊名号,以帮助快速发表为名,收取各种费用的机构和个人均为非法,请各位作者提高警惕。一经发现,请尽快向本刊举报,本刊保留对这些机构和个人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三、投稿要求

  清史研究审稿实行双向匿名制,论文正文中请勿出现可能显示作者信息的文字。请作者另行提供两份文档:一是作者详细信息,包括作者姓名、投稿题目、单位、职称、详细联系地址、邮编、电子邮箱、联系电话、基金项目、已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等;二是与来稿相关的学术界已有的重要成果目录评介,申明本稿在相关问题的递进性研究中具有的学术价值。

  阅读期刊: 安徽史学

  《安徽史学》主要刊登安徽历史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涉及对安徽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非安徽籍的重要历史人物对安徽的影响等方面。杂志始终坚持学术性、高品位的宗旨,获得广泛好评。

  清史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清嘉道时期盐斤加价归公与盐税变革————作者:刘文远;

摘要:“盐斤加价”是指在盐价确定后,为实现“恤商”或“裕课”等目标而提高盐斤售价。嘉庆朝以前,加价主要用于弥补盐商亏损;嘉庆年间,为筹措治河经费,盐斤加价从“归商”转向“归公”。这一转变是清廷在坚持“永不加赋”国策背景下应对财政困境的重要举措,其本质属于广义的“借资民力”,并以“受益原则”强化其正当性。加价归公缓解了短期财政压力,但由于缺乏制度约束,其在晚清逐渐失控,成为最重要的附加税之一,凸显了传统财...

光绪中期海防捐开办与财源分配研究(1884—1887)————作者:许存健;

摘要:光绪十年因中法战争清廷开办海防捐,户部、海军衙门、各省对海防捐款、办捐权限展开争夺。开办初期,户部希望专办海防捐,要求各省赈捐、军务捐停止,各省所收海防捐款听候部拨。执行过程中,各省纷纷请求截留海防捐款,以用于本省防务、善后、赈济等;同时部分省份还复开本省捐输,以求重新获得收捐权限,其中赈捐收捐价格甚至低于海防捐。战争结束后,海军衙门将海防捐从军务改为北洋水师建设。央地关系是影响晚清财政演变的重要...

清代汉人世爵世职制考论————作者:黄裕茂;

摘要:汉人世爵世职制的创立在八旗爵制之后,以八旗爵制的主要框架为蓝本,不断完善又有所创新。汉人在袭次上比八旗少,获得世袭和恩骑尉特权的时间较晚;在培养上不如八旗规范;仕途也不如八旗广阔。作为核心流程的汉人世爵世职承袭的制度和实践,也随着时代形势的变化不断演变。尽管统治者数次调整旗、民爵制差异,但清代官僚体制“爵本位”的品位结构已十分衰弱,汉人世爵世职在首崇满洲、旗民有别的特殊体制下始终面临困境

《行政纲目》的制定与清末官制改革————作者:刘文华;

摘要:官制改革是清末新政中贯穿始终的内容,更是建立近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必要之义。《行政纲目》的制定与颁行是清末官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宣统二年二月,宪政编查馆上奏《行政事务明定权限酌拟办法折》,拟制了《行政纲目》,咨送京内各部院衙门签注,各部院随即纷纷回复意见。同年十月,宪政编查馆整合各部签注意见,厘订《行政纲目》,再次上奏,奉旨允行。《行政纲目》的影响巨大,成为京内外各衙门权限划分的依据,亦因未涉及根本...

《清史》史表编纂要略————作者:郝秉键;郑永华;

摘要:<正>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业已推进20多个年头,其编纂缘起、编纂思路以及编纂进展状况已屡见于报刊,但目前成稿情况如何,则鲜为人知。值此《清史》进入最后编修阶段,姑且先将史表编纂中若干要事略加陈述,以供读者参考。一、《清史》为何设立史表?史表创自《史记》而为《汉书》所沿用,但自《后汉书》至《旧五代史》等诸多正史,史表却始终未获一见。直到《新唐书》问世,史表才重新进入正史编纂领域

清雍乾之际勇健营兴废考————作者:吴昌连;

摘要:<正>在平定准噶尔蒙古的过程中,民人并非清朝的作战主力,但在雍正九年(1731),清廷也曾从各省召募强悍民人进京学习技艺,组成勇健营,并将其作为八旗兵、绿营兵的补充力量,送往西北军前效力。不过,勇健营在乾隆元年(1736)便被取消了建制,此后再未得到重新组建。勇健营存在时间不长,是目前所见清朝利用民人军团参与平准战争的唯一一次尝试

清代内阁大学士兼任军机大臣考论————作者:刘洋;

摘要:<正>在清代中枢机构中,学界长期以来惯以二元对立视角审视内阁与军机处之间此消彼长的权力关系,这主要缘于军机处设立后大学士参预机务权力被剥夺的固有认知。近些年来,部分学者着眼于内阁与军机处之间的人事联系,将军机大臣这一重要兼职纳入到大学士日常职能讨论之中,为我们重新审视其在清代国家治理中的角色与作用提供了新视野。(1)尽管如此,学界对于阁臣入值军机这一人事运作方式本身仍有待细致...

清前期献俘受俘礼仪与“大一统”国家观————作者:王敬雅;

摘要:献俘、受俘礼是由三代而始的传统礼仪。清代此礼始于康熙时期,雍正遵行前代,制定了详细规范的礼仪流程。乾隆一朝行献俘、受俘礼四次,流程上承袭前代,细节上做出颇多调整,反映了乾隆帝对儒家统治理想的追求。受俘礼中,刑部在形式上负责接收和审判战俘,但实际处置中差别极大。部分战俘被豢养京城;部分被圈禁或执行死刑;部分战俘被制成法器,供奉格鲁派“战神”。这些战俘处理措施与皇帝对战争区域的界定紧密相关,也反映了其...

乡约与清中后期山西差徭征派的变动————作者:王超宇;

摘要:康熙“永不加赋”政策提出后,山西各地差徭未能尽除,反而在清中后期愈发繁冗,成为正供之外的负担。多数有驿州县为克服里甲轮役的宿弊,以保甲村牌划定各村支差负担,并建立起统辖村落的应役单位“约”,乡约成为管理差徭的职役人员。由于缺乏定额化的约束,乡约、胥吏的侵渔屡禁不止。光绪丁戊奇荒后,山西开展差徭改革,促进其定额化、税收化,乡约办差逐渐成为故事。乡约办差的兴替、重组、嬗蜕展现了近代中国构建基层行政系统...

清朝功臣爵制的改革与演变——以满汉元素在国家制度的互构统合为线索————作者:黄旭;

摘要:因统治者的族群身份与疆土的区域特性,清朝内部同时存在着满洲旧制、汉地传统和边地社会传统等多元因素,而清朝功臣封爵正是满汉元素互构于同一制度的代表。本文通过职衔制与爵制在天命时期的来源构造,皇太极时期的爵制改革与满洲特色塑造,满汉元素重组与清入关后的爵制变化等专题探究,梳理清朝功臣爵制的演变脉络,考察满汉元素被互构统合至同一制度架构的历时性过程,从而对清朝整体政治动向在入关前后的关联与国家构建路径相...

法祖与节流:道光年间“木兰秋狝”家法的退场————作者:常越男;

摘要:木兰秋狝是清代皇帝定期行围的国家典礼,盛行于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倡导满洲骑射传统,被视为“祖宗家法”。道光年间,清廷一方面利用“木兰秋狝”话题,宣扬祖宗成宪,另一方面却压缩对热河行宫的维护、减少对藏传佛教寺庙的资助,以致行围一再展缓,“法祖”让位于“节流”。围绕“木兰秋狝”的说法与做法的不一致,体现了这一时期统治者维护“祖宗家法”的无力感,也包含了对满洲骑射的宣传困境。法祖的话语表述与实践的差异...

咸丰年间山西捐输问题研究————作者:刘锦增;袁润龙;

摘要:咸丰年间,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作为清廷税赋重地的南方诸省相继陷入财政困境。战争损耗清廷重要财源的同时,也对清廷财政协济能力提出严峻挑战。战争之初,为预筹军费,清廷谕令广开捐输,将筹措军饷、维持财政运转的希望寄托于山西等少数省份。咸丰时期山西官绅商民累计捐输828余万两,其中咸丰三年开办的河东盐商捐输共收款303万余两之巨,绅商群体成为咸丰年间山西捐输的主体力量。山西捐输所得款项大部分解交部库及协济...

重观清朝——北美清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作者:梅尔清;郑羽双;

摘要:<正>作为在北美致力于清史研究的学者,我们通常以英文发表学术成果。我们所处的学术社群,主要是非中国史领域的学者所构成。我们所服务的机构、发表文章的期刊以及获取资助的组织,正日益要求我们的研究成果不仅要超越中国研究的范畴,还需与更广泛的学术社群建立联系,或至少确保我们的研究能被其他领域的学者所理解。鉴于此,我们重视并参与本学系内关于种族、科技、信息、法律、帝国主义、医疗、性别以及环境等流行话题的讨论...

明末清初土默特蒙古在青海的退缩与归宿——从二世噶勒丹锡哷图身世说起————作者:呼和;

摘要:二世噶勒丹锡哷图·罗布桑丹毕尼玛系清代驻京八大呼图克图之一,对雍乾两朝政教事务影响深远。其父额尔克卫征,是青海蒙藏诸部共奉上师三世察罕诺们汗之兄长。本文首次考出,罗布桑丹毕尼玛家族实为明朝中期入据西海的土默特蒙古后裔。土默特蒙古在统治西海时期的驻牧地为黄河南岸的莽剌、捏工二川。17世纪前半叶,和硕特蒙古迁入青藏高原,土默特蒙古受其制约,以致势力退缩。然而,18世纪初,该家族再度活跃,尤其三世察罕诺...

“敕封第六辈达赖喇嘛”益西嘉措生平考略————作者:宝音特古斯;

摘要:1706年拉藏汗奉旨将“假”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送往内地后,着手寻找五世达赖喇嘛“真”灵童,1707年经班禅、拉穆吹忠认定后,将益西嘉措请坐达赖喇嘛之床。关于益西嘉措的生平事迹,史料记载很少,因而相关研究也未能深入。本文充分利用清代满蒙藏文档案,考述了益西嘉措身世、坐床和册封的经过以及结局,纠正了前辈学者的一些错误观点,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1

清代外省捐监与国家财政汲取能力嬗变(1644—1861)————作者:何永智;

摘要:捐监是清朝补给财政的经济手段。与户部捐监(部捐)相对应,外省捐监(外捐)是清朝基于“大一统”疆域格局与经费筹济的实际需要而对捐监制度的灵活调整。清初以来,外捐广泛用于军需、拯荒等临时性筹款,自乾隆朝纳谷捐监,开办渐趋常态化。嘉道以降,外捐因筹补直省封贮银而被大规模推广,演变为清廷拓展岁入汲取、缓解财政危机的创收工具。至咸丰军兴,财匮、战乱、捐例迭兴等多重因素导致外捐运行紊乱,收益空间不断萎缩,汲取...

《清史研究》征稿简则

摘要:<正>《清史研究》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承办的高水平学术刊物,以“学术性、资料性、信息性”为办刊宗旨,始终致力于推出清代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获得国内外学界广泛支持。本刊设有构建清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清史研究前沿、学术专论、学术评论、读史札记等栏目,是国际清史研究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王闿运全集》出版

摘要:<正>王闿运(1833—1916),湖南湘潭人,晚清著名经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亲历清末民初众多重大政治事件,结交众多朝野重要人物,著述宏富,遍及经史子集四部,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学者。王闿运生前及故后,其著作曾多次结集,其中规模较大、收书较全的有两次:一是光绪、宣统间以衡阳东洲讲舍为主陆续刊行《湘绮楼全书》,收书19种243卷;二是1923年王氏后人汇印《王湘绮先生全集》,收书26...

“点校本《清史稿》修订工程”工作会议简讯

摘要:<正>2025年2月15-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的“点校本《清史稿》修订工程”工作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国家版本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朱浒、中华书局副总编辑俞国林、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胡恒分别致辞。“点校本《清史稿》修订工程”主持人黄爱平教授、中华书局《二十四史...

清代新疆船运考述————作者:吴华峰;

摘要:清朝曾利用新疆各地的水利资源发展船运,以运送物资、渡运行人、传递文报。伊犁地区作为全疆政治经济的核心,船运最为集中,管理也相对规范,塔尔巴哈台及南疆各地的船运分布则较为分散。受自然、地理、社会因素影响,以及时代条件的制约,新疆船运始终难以形成规模,清代中后期全疆风云变幻的政治形势也对船运发展有所冲击。随着民国以来全疆公路、桥梁建设的兴起,船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它在特定时期内,对清代的新疆治理发挥...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