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发表该校文科各系所以及校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文艺、编辑学等。还设有党建研究、书评等栏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哲学、论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文艺、编辑学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时势之必需,学术之新境——谈谈开启语言生态伦理研究的重要意义与学理基础 杨彬
2. 语言生态伦理概念提出的实践必要与知识前提 潘世松
3. 谈谈语言生态规划及其原则 冯广艺
4. 当下官场话语与生态文明建设 祝克懿
5. 中国敬语生态伦理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刘超班,陈跃
6. 谁是朝鲜战争的胜利者? 吴家庆,李风华,WU Jia-qing,LI Feng-hua
7. 网络政治社团兴起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及对策——以新浪微博微群为例 龙太江,周光俊,LONG Tai-jiang,ZHOU Guang-jun
8. 中国共产党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历史考察 彭正德,罗绍松,PENG Zheng-de,LUO Shao-song
9. 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际经验与长株潭选择 卢爱国,LU Ai-guo
10. 共和的变迁与法治的成长——一种国家形象的视角 韩春晖,HAN Chun-hui
11. 住房体制改革与改善民生——以几种典型低收入群体为例 陈成文,黄诚,秦继伟,CHEN Cheng-wen,HUANG Cheng,QIN Ji-wei
12. 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问题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孙建娥,王慧,SUN Jian-e,WANG Hui
13. 网络社会人际关系嬗变对政府行动的影响——以扩散性动员为视角 朱海龙,彭鑫,ZHU Hai-long,PENG Xin
14. 组织公平感视角下高校教师薪酬水平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李军,刘曼,李汉,LI Jun,LIU Man,LI Han
15. 后世对庄子形象之解读与重构 李生龙,LI Sheng-long
16. 比较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 李清良,夏亚平,LI Qing-liang,XIA Ya-ping
17. 刘向、刘歆父子的五行灾异说和新德运观 丁四新,DING Si-xin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投稿: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新词特点
【摘要】本文从构词方式、词性分布、词语长度三个方面,以近两年流行的网络新词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理想认知模型、隐喻视角、概念整合理论三个方面分析网络新词生成的方式、发展特点和趋势,有助于推动汉语语言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新词,认知理论,特点
一、网络新词
网络新词多为风靡的非正式语言,来源多为方言词、外来词,相较传统汉语最大的优势是新奇便捷,能够生动及时反映新生事物和时代潮流。由于每年年末都会进行网络新词评选,加之媒体的聚焦,人们对其认可度逐年增加,并日益成为流行的社会现象。本文选取近两年的网络新词,经对比、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丝路纪行:13—14世纪中国与世界的文学镜像————作者:邱江宁;
摘要:13世纪蒙古人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同时还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世界史全面打开、文明互鉴的关挈点所在。13—14世纪丝路纪行作品在这个时间段大量出现,其数量远超汉至宋的9个多世纪所有纪行创作数量的总和。突出“13—14世纪”这一时间范畴,实际是力图突破国家王朝的限制,将这个时间段的中国文学放置在全球和世界“东张西望”的视阈下进行观察和讨论;而丝路纪行作为这个时期的...
成为赛博格:“自救者”及其自建的“人-机-身”交流通道————作者:张微;
摘要:智能传播时代,机器和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控制论赛博格从实验室走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控制论赛博格指数字智能技术不只是局限于模仿和辅助肢体,而是直接连接和进入人类身体内部系统,形成“第二大脑”和人体及机体之间的独立交流与反馈回路。通过对必须体外输注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民族志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经历了从“手动给药”到数字化“给药”、自动化“给药”和智能化“给药”的技术变迁,形成...
中国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聚:典型特征与理论解析————作者:欧阳峣;谢北辰;
摘要:高新技术园区是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和改革措施的试验区,也是高新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实证研究表明:高新技术园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了区域内高新产业的集聚水平;高新技术园区对高新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划分下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高新技术园区通过创新人才集聚、技术研发集聚和孵化平台集聚等方式,推动了产业集聚的发展。高新技术园区作为我国产业政策的重要载体,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显著提高了高新产业集聚的发...
生态共同体的现代化构建:价值、主体与路径————作者:王宝智;肖琴;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全面深化,纵深推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依托中国式现代化构建生态共同体,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打破西方资本价值,选择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是构建生态共同体的价值选择;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构建生态共同体的主体要求;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坚持绿色发展模式,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是...
语义的确定:误表征问题与米利肯解法————作者:何洋;
摘要:通过因果刺激作用确定表征内容的表征理论,无法区分错误与正确表征,形成析取问题(disjunction problem)。为防止析取问题的出现,功能主义者提出以功能来确定表征内容。然而,不确定问题(indeterminacy problem),即功能应如何确定成为新的问题。析取问题和不确定问题的出现使得目的论语义学对表征的解释效力受到质疑。面对质疑,米利肯重述生物功能主义,并以消费者侧理论解决了功能...
晚清民国通俗小说中《红楼梦》说唱的功能与意义————作者:刘衍青;
摘要:晚清民国通俗小说中出现多篇《红楼梦》说唱书段,涉及扬州清曲、弹词开篇、大鼓书等曲种。这些说唱有的是小说作者独创,后被收录或发表;有的是当时十分流行的“红楼”书段;有的则至今未被发掘整理,仍沉寂于小说之中。它们在小说中至少有三重功能,一是具有塑造人物、推动情节的叙事功能;二是具有丰富《红楼梦》说唱文学的功能;三是无形中起到了传播“红楼”故事的作用。从小说描写看,这些“红楼”书段被不同阶层的人们喜爱,...
做伦理学的基本方法及其应有选择————作者:江畅;李雨欣;
摘要:在中西伦理思想史上,做伦理学先后创造和使用过思辨方法、经验方法、直觉方法、语言分析方法和评价方法五种基本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它们大多可以互补,但以哪一种方法为基本方法对于伦理学理论的学科性质和价值取向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伦理学者必须慎重选择做伦理学的基本方法。作为哲学分支学科,伦理学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应当是哲学的思辨方法,而且只有运用这种方法才能使伦理学体现哲学所特有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
论《淮南子·道应训》的故事编改及其文学史意义————作者:张海英;陈嘉灿;
摘要:《淮南子·道应训》主要文本内容为一系列说理故事,其故事主要来源于先秦典籍。《道应训》并非简单抄录原先的故事,而是出于自身体裁与说理的实际需要,对原有故事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编改。这些编改行为主要有选编故事情节、修改故事的不合理成分和增删故事细节等。《道应训》的积极创作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它不仅为后世提供了简洁但完整的故事版本,也展现了一种同时注重故事性与说理性的故事模式,同时也蕴含了其求真求实...
理解马克思道德观应把握的六个命题————作者:李培超;田逸辰;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道德观不是零散的个别结论,而是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完整的思想演进脉络。马克思的道德观以追随启蒙伦理为逻辑起点,在对道德与利益关系的思考中实现初步转折;通过“解剖”市民社会确立了道德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明确了无产阶级对人类解放的使命担当;以异化劳动批判揭示了无产阶级的现实地位,揭示了人的本质实现的政治条件;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建构明确了思考道德问题的立场、观点...
赛博格身体如何影响我们的生存————作者:彭兰;
摘要:身体的赛博格化是人类发展的趋势。赛博格身体带来了自我形象的新呈现方式,也带来了人感知能力的变化、意向性的某些转变,以及人与“物”的关系变化。赛博格身体强化了基于数据的自我传播,它也是外部数据的供给者,以及重要的数据连接单元。赛博格身体还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感知与记录,带来了多重的空间参与状态与体验。赛博格等人类增强技术也促使人们对人机边界重新进行审视
开发区设立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基于284个城市的准自然实验分析————作者:湛泳;周佳丽;廖婷婷;
摘要:开发区设立通过区域导向性政策对周边要素资源产生“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基于全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系统评估开发区设立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开发区设立能有效带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存在强化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进入、增进技术创新三种作用渠道;开发区设立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不存在地理条件限制,在与地区资源禀赋和主导产业匹配的前提下,无论是东部、中部、...
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入典”的证立与构想————作者:孙佑海;王甜甜;
摘要:新污染物引发的环境风险成为阻滞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难点,然而反观立法实际,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面临着立法理念偏颇、规制依据不足以及立法层级低的困境。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时代背景下,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入典”既是完善新污染物治理立法的迫切性需求,也是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体系性需求。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新污染物治理的政策指引、中央和地方的立法实践以及域外的经验借鉴为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入典”奠定了重...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运行:结构变迁与场景构建————作者:陈波;陈立豪;
摘要: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运行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国家权力、内外部资源与空间主体的复杂互动。在结构论与互动论的视角下,公共性的再生产、集体行动的重塑及国家基础性权力的建设是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面临人口流动、制度与实践脱节、资本下乡导致的空间异化等结构变迁带来的挑战。为应对以上挑战,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运行场景,强化集体角色的合法性,促...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新农人短视频研究————作者:蔡骐;刘瑞麒;
摘要:新农人短视频作为推动乡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对于乡村发展的意义需要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之下去理解和把握。从现代化演进逻辑来看,不同于西方国家乡村从属于城市、农业补给工业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牢牢立足于“小农大国”的基本国情,坚持乡村优先发展。新农人短视频在此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致力于促进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转型,推动形成一支充满活力的新农人队伍,助力农业的信息化变革,进而培育出乡村发...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重大风险”司法限缩认定模式之提倡————作者:冷罗生;韩康宁;
摘要:“重大风险”作为不确定法律概念,需经司法具体化以妥善适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重大风险”的司法认定呈现出扩张化趋向,在立法的框架下针对个案予以情景化和差异化的判断。现有多样化的认定模式,偏离司法规范性要求,忽视“科学评估”与“价值评价”的内在统一性。通过审视“重大风险”司法认定模式的法律规范属性,对综合标准认定模式进行限缩研究,以实现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的有机整合。司法应当摒弃形式化的机械认定或恣意...
“四元”式变与中国诗学话语的兼构方式————作者:潘链钰;
摘要:外观中国诗学的四个元区间能察其范型式变,内观则能达其话语的兼构方式。体式之变、三教之宗与人格范式是顺视“四元”范型式变之三要。逆求“四元”的诗学话语兼构之法亦有三端:一是发挥经学余热,以政治带动诗学;二是结合“我观”的效用,提炼个性命题;三是平衡同侪的诗学视野,进行观念的互补。“四元”式变及其话语兼构成为中国诗学话语生成之缩影
再现、嬗变与反思:阎真小说创作的三个维度————作者:王蓉;
摘要:阎真是当代知名的学者型作家,他创作的反映知识分子成长经历的长篇小说影响较大。他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审美倾向和学者气质,体现了文学性和学术性的交融。整体而言,他追求文学真实再现社会现实,展现当代社会规则的失序和道德人格的堕落;又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让饱受打击的主人公不断反思自身的存在方式,剖析社会的运行规则,追问坚守本真还是和光同尘。在现实冲击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小说人物多发生或大或小的精神嬗变。阎真...
机器之眼的“见证”:监控类短视频新闻生产的创新实践————作者:吴果中;颜星;余宏;
摘要:“见证”在新闻传播领域意味着身体在场、记录现场和传递价值。随着监控设备的广泛应用,监控所生产的图像成为短视频新闻的主要信源和支撑材料。监控设备被赋予了“见证者”的重要角色,接管了原本由记者提供的视听体验,催生了监控类短视频新闻这一新型媒介综合体。基于新闻生产中见证者身份的重要转变,以“见证”的三要素为分析框架,围绕见证主体的身份、见证的呈现方式和新闻的价值取向问题展开研究,发现监控作为非人行动者参...
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从文化路向说到文明结合论————作者:王强;李青屏;
摘要: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天道观动摇了,民族国家的精神发展也陷入了被动,历经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蒙尘。在梯度式的现代转型中,“古今中西之争”成为从现代视角看待中华文明出路的逻辑起点。文化觉悟与精神觉醒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这在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中集中体现。但是,个体化、主观性的精神觉悟并未进入“世界历史”客观进程中,必然陷入文化主体性与现代化道路(西化)的两难困境。引入马克思列宁主义之...
政治信任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基于国外文献的研究回顾与展望————作者:罗忠勇;
摘要:政治信任和政治参与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政治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基于对该领域国外新近英文文献的分析,发现关于政治信任和政治参与(不管是制度化政治参与还是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间关系的经验研究结果均是混合的,促进说、抑制说和无关说三种观点相互竞争,呈现出该领域研究多元复杂的样态。这种混合发现样态可能是其关系本身的复杂性、指标选择的不一致性、统计模型的差异性和全球政治文化的多样性等多种因素引致的,未来的研...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文化博览》
- 省级《战略决策研究》
- 省级《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 省级《上海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 省级《决策》
- 国家级《历史档案》
- 省级《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当代电影》
- 省级地方文化研究
- 北大核心《黄钟》
- 省级《厦门文学》
- 国家级新闻采编
- 省级《探求》
- 北大核心北京文学
- 省级《创新》
- 北大核心《外国文学》
- 省级流行歌曲(艺考)杂志
- 省级时代文学(上半月)
- 省级《青岛文学》
- 省级山东图书馆学刊
- 省级《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 省级南风
- 省级小溪流
- 省级人文中国学报
- 省级江门文艺
- 省级《金山》
- 南大核心扬子江评论杂志
- 北大核心《大家》文学期刊
- 省级中国画画刊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