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档案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北京档案

《北京档案》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CN11-2783/G2
国际标准刊号:1002-1051
主办单位:北京市档案局;北京市档案学会
主管单位:北京市档案局
查看北京档案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贵州民族研究》社科类北大CSSCI核心期刊火热
下一本期杂志:《古典文学知识》省级文学期刊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为客户提供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的相关信息以及相关渠道的中介服务。本站并非北京档案杂志的官方网站,与《北京档案》等同类优秀期刊杂志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负责合作期刊的推荐、征稿、信息整理收录等工作。网站本着用心为客户服务的原则,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及稿 件特点,可以在数千家期刊中,推荐最适合您的论文发表的正规期刊,帮助客户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论文发表的成功率。   

  期刊简介:《北京档案》是创于1984年的档案专业月刊,它主要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研究、探讨档案学理论与技术。它的内容涉及档案学、文秘学等方面,传播档案学、文书学知识,报道北京档案工作动态,开展学术研究。它的阅读群主要面向档案、文秘和史学工作者。该刊有英文目次和提要。

  栏目设置:每期评论、新闻月报、学者纵笔、业务天地、档海钩沉、报刊集萃、域外采风。

  收录情况:中国知网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维普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2004年度核心期刊、2008年度核心期刊、2011年度核心期刊。




  北京档案最新期刊目录

人工智能赋能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技术异化风险及其防控——基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分析————作者:熊文景;蒋愉晴;

摘要: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关于技术异化的本质透析,分析人工智能赋能档案事业创新发展可能存在的异化风险,包括:技术认知偏差,使档案事业转型升级面临困境;责任主体缺失,使档案内容安全风险与日俱增;自主性削弱,使档案工作者对职业身份无所适从。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通过坚守档案工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技互构”观,筑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的档案数据安全防线,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工作应用中的自主研发...

采招电子文件可信归档实践探索与策略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作者:刘淑妮;赵杨培;吕青;王华泾;张华岳;

摘要:在数字中国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加快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采招全流程无纸化、电子化、数字化管理的逐步开展,采招电子文件单套归档已成为现实迫切所需。论文分析了现阶段采招电子文件的特点、归档存在的问题,并立足业务实践,基于前端控制、全程管控和可信归档的视角,阐释了西安交通大学采招电子文件在线可信单套归档的实践案例,同时从组织保障、制度建设、系统升级、一体化平台构建、技术支持五个方面提出了关键性实施策略

集团型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路径研究————作者:冯叶;

摘要:数字时代,集团型企业建设数字档案馆(室)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论文从集团型企业三种不同的档案管理模式入手,比较建设数字档案馆(室)的成本投入,提供优选方案,同时通过分析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从顶层设计、接口建设、科技赋能、安全防护等角度出发,提出建设策略,以供集团型企业参考

人工智能在档案事业中的伦理审视————作者:加小双;姚静;韦雪茹;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引发的伦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其次,基于政策分析、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总结了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伦理挑战,涵盖社会、经济、技术、法律与哲学五个层面;最后,从宏观的政策与治理框架、中观的机构与流程管理以及微观的技术与操作标准三个层次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筑牢档案数字资源安全管理基石——《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实施规范》解读————作者:钱毅;安新宇;

摘要:2025年2月1日,档案领域专门规范备份工作的第一部行业标准《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实施规范》(DA/T 99—2024)(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本文从编制起草的专业视角出发,对《规范》出台的意义进行解读,结合备份工作原则,总结了《规范》在规划、管理、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备份工作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挖掘《规范》的理论深度,解析其概念框架和工作形式,强调了《规范》的业务属性和立足托管、面向管护、走向容灾...

档案馆赋能文化养老的现实困难和解决对策————作者:黃霄羽;李沐紫;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问题将会成为“养老”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文化养老”作为一种积极的养老观念,不仅体现出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求,而且反映着当前社会对养老问题的人文关怀。档案馆作为社会文化事业机构,应当从中寻找赋能文化养老的可行之路

数字时代赋能型档案服务的概念内涵、理论图景与价值阐释————作者:靳文君;黄霄羽;

摘要:档案高质量服务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洞察数字时代档案服务的赋能转型趋向,首先基于数字时代之社会背景、“赋能”内蕴之前瞻取向、档案服务之专业旨归、档案赋能之理论表征四个维度,层析“数字时代赋能型档案服务”的概念。然后勾勒中外赋能型档案服务的理论图景,挖掘档案机构开展赋能型档案服务的理论土壤。最后全方位阐释数字时代档案机构顺势而为开展赋能型档案服务的现实价值,认为其是锚定国际档案赋能发展新动向...

新质生产力赋能档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机理与路径探索————作者:朱天梅;杨曦;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数字化时代先进生产力的质态跃迁,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档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核心动能。发挥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系统性整合并高效利用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及新质劳动对象,从而构筑起档案文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智力引擎、动力源泉与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探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档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种路径:以优质文化资源为根基,以数字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多维业...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红色档案文化传播的逻辑理路、传播向度与实践进路————作者:邢变变;李真儿;

摘要:红色档案作为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文化最为真实原始的资料库。面向新时代,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红色档案文化传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从情感、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为红色档案文化传播提供逻辑支撑,其具体内涵还与传播学“5W模式”相契合,分别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与传播效果五个向度为红色档案文化传播实践提供科学的发展方向与系统的行...

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策略研究——基于“迈向国家宝藏·虚拟利物浦双年展”项目的启示————作者:田国庆;周文泓;

摘要: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典型案例进行调查,旨在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方法与策略,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数字转型的理论研究。通过案例分析,从项目背景、目标、主体和成果四个方面对英国“迈向国家宝藏·虚拟利物浦双年展”项目展开分析,解析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可参考的要点。由此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可在本土文化创新与全球视野下进行应用场景构建、数据要素化...

《招标投标电子文件归档规范》(DA/T 103—2024)内容解读与思考————作者:孟焕;黄峰;

摘要:2024年8月16日印发的《招标投标电子文件归档规范》(DA/T 103—2024)为招标投标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电子档案的管理提供了切实遵循。通过对该文件主要内容的分析解读,发现其具有“逻辑框架与具体内容缜密有序“”管理环节与参与主体考量全面“”科学指导与灵活应用协调统一”的显著特点。同时,还发现其在格式转化、保密管理的部分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并提出了相应优化完善建议

综合档案馆“四度创作”策展方式探究——以北京市档案馆为例————作者:郭毅;

摘要:档案展览的丰富性往往逊色于博物展览和美术展览。鉴于此,档案策展要转变重“展前创作”、轻“展后创作”的思路,将作为策展主体的展陈部门、作为制作主体的展览公司、作为讲述主体的讲解员,以及作为融合主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组织者紧密联系起来,打造工作四方同参与、展陈成果共创造的全新策展方式

科研档案数据共享的契机、难点与策略————作者:王玮;苗运卫;

摘要:科研档案数据共享具有拓展科研档案数据赋能场景、深化科研档案数据服务效能的重要意义。论文基于科研档案数据共享的现实契机,针对当前科研档案数据共享中存在的主体协同、权利保护及责任监管等难点问题,以推进多元主体协同、落实权利内容保护、完善责任监管机制为策略进行回应,进一步促进科研档案数据共享服务潜能的释放

《北京市档案馆接收档案工作规范》主要修订内容及实施思路————作者:程建华;

摘要:<正>档案接收是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2004年,《北京市档案馆接收档案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由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该文件实施20年来对于保障首都档案接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齐全完整保存国家珍贵的历史记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档案管理数字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及时修订档案接收工作规范显得尤为重要。2023年,北京市档...

制度分析视角下英国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率高之原因探究————作者:王巧玲;杨佳琪;

摘要:档案开放对档案价值的实现与档案事业走向现代化有着重要影响。现有研究对档案开放的关注度很高,但对作为衡量档案开放情况重要指标的档案开放率的讨论却很鲜见。本文在调研获取一手数据证实英国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率高的基础上,从权责分配和操作规则两个层面对其档案开放率高的制度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指出制度目标指向明确与制度体系化特征明显,是英国经验对我国治理实践最重要的启示

平郊抗日根据地的平民英雄————作者:贾变变;

摘要:<正>北平沦陷后,八路军在平西、平北开辟了抗日根据地,并以平西为基地挺进冀东,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根据地的老百姓自发支援八路军打击日本侵略者,涌现出不少平民英雄。他们中有九死一生、舍命保护八路军机要文件的农家妇女;有全家齐上阵照顾八路军伤病员的抗战“堡垒户”;有为抗日联合政府搜集情报、护送干部的普通村民与民兵……他们的感人事迹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彰显了朴素的爱国情怀和伟大的抗战精神。一...

《乾隆南巡图》所绘清代京畿景物考————作者:林硕;

摘要:<正>《乾隆南巡图》凡12卷,乃是宫廷画师徐扬奉旨恭绘,以清高宗弘历的12首御制诗为依据,刻画出乾隆十六年(1751)首次南巡的恢宏场景:金碧辉煌的行宫别苑,雄伟高大的城垣楼阁,车水马龙的市廛商肆,忠实反映出18世纪中叶北京的社会风貌与旖旎山川。画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北京中轴线上的众多建筑,台阔基厚,规制俨然,充分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与古都的历史文脉

卷首语————作者:魏文静;

摘要:<正>岁逢乙巳,律回春渐,万象更新,生机盎然!2025年1月13日至14日,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科学谋划“十五五...

满族家谱世系的内容、特点及史料价值————作者:孙明;张晶;

摘要:世系是家谱构成的核心要素,满族家谱作为中华谱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系内容及特点不仅呈现了我国传统家谱编撰的习惯,且充分体现了清代满汉文化融合的历史趋势。满族家谱世系反映了清代满族姓氏、婚姻观念及任官当差等方面变化,对研究清代满汉关系、职官制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数字叙事赋能湘鄂赣红色档案可视化研究————作者:任婷;何振;尹梦熙;黄瑶;

摘要:湘鄂赣红色档案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数字叙事的赋能下,其可视化研究展现出新的活力与可能性。论文在分析湘鄂赣红色档案可视化面临的问题与数字叙事赋能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研究构建“整合—开发—展示”三维模型框架,通过资源体系的系统化整合、叙事维度的多模态拓展及传播矩阵的多媒介覆盖,以期有效破解传统档案展示的局限,实现湘鄂赣红色档案可视化从静态陈列到动态交互的跨越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北京档案》北大核心档案类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583.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