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创刊于1999年10月,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目前已基本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刊风格和较高水平的科研质量的学术刊物。
本刊的作者大多具有高级专业学术职称,编辑部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使得办刊质量不断提高。
本刊的刊物特色:(1)多样性。充分体现以财经类为主,经、管、文、法兼容的综合性学术研究的特点,全面反映综合社会学科的科研成果。(2)服务性。学报力图为培育科研新生力量提供一个服务平台,为社会人文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服务。(3)应用性。着重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获中国学术期刊编辑委员会颁发的“《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现为CSSCI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论资本逻辑的基本内涵 鲁品越;王珊; 3-9
2 经济周期的实体经济诱因与虚拟经济诱因——基于理论发展线索的探究 杨培雷; 10-17
3 古典经济学消费思想的演化与成果 王玉霞;罗晰文; 18-24
4 “需要—欲望”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解读及其当代发现——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为路径 王文臣; 25-32
5 国家对个人所有文化财产出口控制的法律分析 孙南申;彭岳; 33-40+56
6 论信托财产权的三重二元结构 符琪; 41-48
7 现代反垄断法语境中的消费者保护 陈兵; 49-56
8 工资性收入不平等:基于户籍歧视的分析 郭震; 57-64+72
9 技术进步方向及其劳动收入分配效应检验 董直庆;戴杰;陈锐; 65-72
10 我国区域间税负差异与生产要素流动的相关性分析 王鲁宁;胡怡建; 73-80+88
11 城市住房价格的空间相关性、影响因素与传递效应——基于区域市场关系层面的实证研究 刘志平;陈智平; 81-88
12 我国餐饮废油“能源化”的资源潜力与引导政策 吴方卫;付畅; 89-96
13 上海财经大学中青年学者 97
文史哲
(3)学说史视阈中马克思的早期经济学研究 王峰明
(11)第三配置规避公共信用市场风险的隐性逻辑 严清华 程垒
(19)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经济伦理意蕴 龚天平
特殊教育论文范文:党员领导干部在纪律践行中面临的惑与解
摘 要: 我党管党治党的丰富实践证明:纪律,是确保政党思想统一、行动一致、任务完成的重要利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一方面需要依托完备的制度、有力的监督、坚决的执行,另一方面需要党员发自内心对纪律、规矩强烈认同。因此,探寻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在纪律践行中存在的疑虑与困惑,答疑解惑,打开心结,已然成为统一思想,提高纪律认同感和遵从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形势,党员领导干部,纪律践行,惑与解
党的纪律简称“党纪”,即所有为保证全党行动一致,巩固党的纪律,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所作的规定。党纪涉及党内生活各个方面,既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又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任务的保证。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新质生产力发展视阈下的会计盈余披露改进研究——基于CAS盈余与Non-CAS盈余功用的实证检验————作者:王霞;李泰珉;吴佳琪;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当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会计盈余信息作为利益相关者进行判断和决策的依据,是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引导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手段,充分有效的会计盈余信息披露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但是,随着企业在科技创新推动下不断发展新业态、新产业,传统的会计准则已经滞后于复杂的经济形势。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现行会计准则下的盈余(CAS盈余)无法包含新质生产力发展程度高的企业未来业绩改善的信息增...
从流动到安居:住房保障制度与城乡融合发展——基于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视角————作者:王诗勇;刘丹丹;孙伟增;王洪卫;
摘要:高质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基本要求和方向。文章基于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视角,采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通过模糊断点回归实证研究了公租房政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公租房政策显著缓解了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入困境,对城乡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二,机制检验表明,货币补贴直接带来的收入补偿效应和实物补贴间接产生的需求创造效应共同发挥作用...
数字政务服务对人工智能企业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作者:刘传明;李子腾;贾蕊;
摘要:数字政务服务是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数字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重要举措,对激发人工智能企业创业活力、因地制宜布局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5—2021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将信息惠民国家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数字政务服务与人工智能企业创业活力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政务服务显著提升了人工智能企业创业活力,这一结论经过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政务服务通过交易成...
复杂性视角下中央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组态路径研究——来自中证中央企业100指数成分股的经验证据————作者:徐鹏;李悦;
摘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中央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职能、引领产业技术突破、抢占科技竞争与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引擎。文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资源、能力、环境条件对推动中央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联动效应。研究发现:中央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具有“多重并发”与“殊途同归”的特点,任何单一因素均不能构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必要条件;存在五条驱动路径推动中央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可归纳为四种范...
和谐共生:数字消费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研究————作者:张边秀;陈明华;谢琳霄;李倩;
摘要:数字消费为推动包容性绿色增长带来了时代契机。文章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21年中国25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EBM模型测度包容性绿色增长效率,并借助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深入剖析数字消费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消费显著促进了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在排除其他政策影响、重设双重机器学习模型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消费通过...
论企业数据交易的所得税法适用————作者:李乔彧;欧颖;
摘要:随着企业数据交易规模的扩张,如何对企业之间数据交易的所得课税逐渐成为税法学界的研究重点,其核心在于适格税目的选取问题。鉴于数据交易的客体并非所有权而系使用权的观点渐成共识,适用“转让财产收入”税目对企业数据交易所得课税将有悖于该税目的适用逻辑。因此,在企业数据交易尚未常态化时,可以适用兜底条款对企业数据交易所得进行税法评价;随着企业数据交易的常态化发展,可以由立法机关进行“转让数据收入”的税目提取...
数据资产信息披露与企业合作文化————作者:陈晓珊;李晗菲;刘洪铎;
摘要: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背景下,数据资产作为企业一种新的战略资源,为企业文化革新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崭新的活力。基于此,文章结合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系统考察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对企业合作文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据资产信息披露能够增强企业合作文化。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资产信息披露通过提升企业价值、抑制管理层短视和提高信息透明度,进而增强企业合作文化。进一步...
重新认识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党的两个“三中全会”划时代的关系新论————作者:马拥军;安连新;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一条道路,一条从初级阶段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为世界谋大同的道路。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文化都以这条道路为基础,因此,坚定“四个自信”需要有辩证思维。作为这条道路的开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本身是中国能够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前提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它的根据是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八...
我国反垄断领域单一经济实体原则适用研究:法律实践和规则构造————作者:任超;吴佳;
摘要:单一经济实体原则作为反垄断法重要理论,正确适用单一经济实体原则对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提升反垄断法威慑力、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于单一经济实体原则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缺少系统性研究。从单一经济实体原则主要适用范围,即域外效力、垄断行为认定、垄断责任归属来看,该原则存在标准不一、理论混淆、归责不清、规定与实践错位等问题,而且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行政处罚领域,对于比重不断上升的私人诉讼缺乏关注...
数字资产的本质属性及其物权法定位————作者:陈雪萍;
摘要:作为数字革命产物的数字资产,不属于任何现有的法律类别,国内外立法和实践对其属性采取不同的对待,造成法律的不确定性,对其法律运作也存有争议。数字资产的属性如何、可否成为物权的客体、所有权的公示原则以及法律定位等诸多问题尚待厘清。两大法系有关数字资产属性之判断标准存在差异。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国将财产统一概括到“物”的概念之中,而德国物权法则规定财产与物不可以等同。英美等国立法和实务界以及多国学者对数字...
消费端碳普惠数据的治理逻辑与规范构造————作者:翟巍;
摘要:消费端碳普惠是一种数据驱动型的后发性和创新性的自愿碳减排机制,它是绿色消费理念与数智治理模式深度融合的产物。从顶层设计视角出发,依据消费端碳普惠数据呈现样态与应用场景的差异,对此类数据负载的不同法益类型进行界分,可以深度发掘此类数据的实践应用价值。依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消费端碳普惠数据治理可分为前后相续的两阶段。在近期阶段,亟待通过对现行法律释读及续造方式,防范此类数据被滥用和被误用的风险,...
企业创新信息披露与耐心资本认同——基于机构投资者结构的经验证据————作者:张悦;汪顺;周泽将;
摘要:基于长期价值投资原则,耐心资本往往更注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然而创新是一项周期长、风险大的投资活动,信息不对称程度极高,难以准确反映企业的投资价值。因此,探究如何有效缓解创新信息不对称,进而吸引更多的耐心资本投资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基于上市公司创新文本信息数据,从机构投资者结构的视角,考察了企业创新信息披露对耐心资本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信息披露能够通过优化信息环...
供应链多元化配置、公共治理水平与股票流动性————作者:曹哲涵;
摘要: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和供应链配置的经济后果是近年来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问题。文章构建了供应链多元化配置影响股票流动性的理论框架,并以2007—2020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供应链多元化配置改善了股票流动性,表明资本市场对供应链多元化配置的优势予以了关注;(2)当公司所处环境的公共治理水平较低时(以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信任水平和法律环境为度量),供应链多元化配置对个...
超额商誉与金融资产配置:资源替代抑或功能补充————作者:董馨格;董盈厚;
摘要:近年来,我国实体企业战略投资中高溢价并购的超额商誉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同时非战略投资的金融化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文章选取2009—2023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超额商誉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影响。研究发现,超额商誉会抑制金融资产配置,两者呈资源替代关系。机制检验发现,超额商誉占用资源、债务约束与非控股大股东治理效应推动促进了两者替代关系;融券交易、内部人减持动机及商业信用融资约束力下降,削弱了...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社会保险缴费————作者:宋经翔;金刚;武传昊;范璐璐;
摘要: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的时代背景下,从数字化转型的视角探讨其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冲击,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实际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社保缴费率,且这一效应主要通过人力资本升级效应和企业规模扩大效应实现。进一步分解表明,社保缴费、工资水平以及员工人数均呈...
双循环参与、数据要素流动与制造业比较优势跃迁————作者:方慧;姜春宇;吕美静;
摘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为数据要素自由流动创造了良好环境,赋予中国制造业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跃迁的全新动力。文章利用2012—2017年中国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合并数据,从省份-行业层面考察了制造业参与双循环对产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及数据要素流动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参与内、外双循环均能促进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提升,但国际循环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一般贸易的参与方式上,以加工贸易方式参与国际循环则存在基于技术吸...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下劳动力再生产与健康保障————作者:谢地;武晓岚;
摘要:健康的劳动者是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和维系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实现基础。健康问题对劳动力再生产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还体现在劳动力再生产质量引致的不同社会的生产关系再生产属性。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党和国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人民健康放在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不断探索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道路,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健康保障体系。随...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否推动企业去僵尸化?————作者:李靖;毕茜;
摘要:政府滥用行政权力导致的要素资源错配和竞争机制缺乏是僵尸企业长期存续的根源之一,因此,规制政府行政垄断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对于僵尸企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借助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的准自然实验,以2011—2022年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该制度对僵尸企业的治理效应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去僵尸化,减少企业过度获得的政府补助、银行信贷...
住房公积金制度参与能够缓解消费不平等吗?————作者:吴义东;张伦;王先柱;
摘要:缩小消费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作为支持居民基本住房消费的重要政策性金融工具,住房公积金制度能否缓解居民消费压力对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意义重大。文章选取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研究个体层面住房公积金制度参与对消费不平等即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住房公积金制度参与会显著缓解消费相对剥夺,财富效应、收入效应和储蓄效应是其主要影响机制。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社会...
财政数字化转型与新型城镇化:影响与机制————作者:于文广;孙榕;黄玉娟;
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2016—2022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数字化转型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数字化转型对新型城镇化存在正向推动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和提高财政透明度是财政数字化转型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两条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完成经济增长目标、财政汲取能力更强以及财政...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浙江学刊
- 省级祝你幸福(知心)
- 省级岁月
- 省级西藏人文地理
- 省级《齐鲁珠坛》
- 省级《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文史博览(理论)
- 省级当代旅游中旬刊
- 省级《岭南学刊》
- 省级福建文博
- 北大核心《河北大学学报》
- 南大核心音乐研究
- 省级漫客小说绘
- 省级杂文选刊
- 省级《大家》
- 省级新视觉艺术
- 学报《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好家长》
- 省级《南方文物》
- 国家级《文艺研究》
- 省级北方音乐
- 省级报刊管理
- 省级《青年探索》
- 省级《中华手工》
- 国家级中国文字学报
- 国家级国家人文历史
- 省级《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新疆地方志》
- 国家级《中国黄金珠宝》
- 北大核心美术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