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2-1619/C
国际标准刊号:1009-7902
主办单位:南京晓庄学院
主管单位:南京晓庄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五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是由南京市教育局主管、南京晓庄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广泛吸收国内外高质量的来稿,强调学术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宗旨为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以促进文化交流,繁荣学术研究,为科教兴国做出贡献。主要反映本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刊发学术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交流科教学术信息,促进科教学术的繁荣发展。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陶行知研究、六朝研究、近代书院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文化与传媒外语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书院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陶行知诗歌价值论析 钟玖英

  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与实践及其现实意义 程功群

  六朝建康城研究的新阶段 楼劲

  “六朝建康城东方大都会”国际高层论坛会议总结 张学锋

  略论六朝建康与江南社会的发展 中村圭尔

  六朝建康城与日本藤原京 佐川英治

  试论马克思《大纲》中的国家空间思想 袁久红,吴耀国

  哲学螺旋与科学螺旋的对应、贯通--以“多←→二←→一(0)”与DNA双螺旋结构为重心作探讨 陈满铭

  尼采与反犹太主义 闵抗生

  论牟宗三对唯识学的判释及科学问题 刘奉祯

  早期现代新儒家科技观的价值超越--基于科学价值认识增殖的理论 赵培军

  奥克肖特理性主义政治批判的价值及启示 陈红英

  “小学教育研究”栏目稿约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编辑部

  小学数学“间隔排列”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 朱春香

  立足学生发展,设计规律教学--例谈小学数学中“探索规律”的教学策略 刘娟娟

  2005年以来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本刊“小学教育研究”文章一览

  大班幼儿对声音现象的朴素认知 袁宗金,纪晓丹

  社会认知发展研究观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启示 李煜

  文学核心期刊: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陶艺

  论文关键词:现代艺术思潮,现代陶艺,本土性,文学核心期刊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中国现代陶艺表现形式的本土性,并分别从艳俗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装置艺术风格的超越性、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命题。

  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当代多样化的艺术创作风格,以及多元化的评判体系。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城市环境的浮躁,以及人们心灵深处对纯朴的自然、恬静的生活环境的渴望更加强烈,于是现代设计艺术出现了“返朴归真”的趋势。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有着完备审美体系的中国现代陶艺,正在由一代新人进行着现代追求和改造,使其具有现代感,又具有我们民族自己的特色。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生活教育”视域下的身体教育:内涵、实质及其实施————作者:李忠;周子玉;

摘要:“生活教育”视域下的身体教育,认为身体感知是知识学习的载体和连接个体与世界的桥梁,强调身体感知在认知、学习与发展中的基础性与主体性作用。其实质在于以具身教育超越离身教育引发的弊端,通过学生的身体行动促进知识获取、认知发展与能力提升,实现知识的内化和个体的全面发展。“生活教育”视域下身体教育的实现,需要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设计丰富的教育活动,关注学生在身体教育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在生活...

核心素养视域下三版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与代数”的发展研究————作者:孟英博;李晓雯;郭青青;杨慧娟;

摘要: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其在课程标准中的变化反映了数学教育的发展脉络和逐步深化的改革方向。在核心素养的统领下,该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新世纪以来三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课程内容的变化,如主题进行的结构化整合、新增的内容要求、部分内容的学段调整等进行梳理研究,得到启示与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关注数学本质的探寻;善于捕捉真实情境中的数学;重新认识运算的地位与价值

小学校园欺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1502名学生的调研分析————作者:刘丽君;李春燕;李艳玮;刘晓明;

摘要:为了解小学校园欺凌的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某小学1502名6—12岁学生进行整体取样,使用分层线性回归法探究了小学校园欺凌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现:(1)班级和学校适应:女生比男生更喜欢自己的班级,男生比女生更觉得学校生活有趣;年级越低的学生越觉得学校生活有趣;家庭收入负向预测学生对学校生活有趣度的评价;亲子亲密、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正向预测学生对班级的喜爱程度、对学校生活有趣度的评价。(...

儿童意外伤害的评估与预防:基于PRECEDE-PROCEED模型————作者:田腾;俞桂芳;胡成英;

摘要:PRECEDE-PROCEED模型分为规划(PRECEDE第一至四阶段)和评估(PROCEED第五至八阶段)两个部分,具体包括社会评估、流行病学及行为和环境评估、教育组织评估,政策管理评估,实施、过程、影响以及结果评估,这一模式旨在识别问题行为并设计健康教育规划。该文在对该模式内涵解析的基础上,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工作提供一些启发与建议,即根据影响因素把握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工作的规律和重难点;重视政策...

活动理论视角的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与应用——以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为例————作者:艾丽娟;朱彩兰;

摘要:为了更好地设计跨学科主题活动,研究依据活动理论构建了跨学科主题活动教学模式,该模式关注跨学科主题活动中的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分工等活动要素,强调活动设计的整体性。为验证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以南京市K小学四年级三个平行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开展教学实践。在每一轮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观察表、学生作品及作品评分细则,多角度展开学习评价,根据反馈不断优化形成最终的跨学...

建构主义视角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策略探析——以统编版五上《忆读书》教学为例————作者:宋尚琴;

摘要:该文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与策略,聚焦于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针对融合过程中面临的技术应用表面化、学生认知负荷加重等问题提出具体策略:精准定位信息技术角色、转学成教以激发学生主动建构、利用情景再现深化理解与情感共鸣,以及采用多元动态评价促进高阶思维

孤独症儿童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进展————作者:吴彦;周红;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接受融合教育,学界对于学龄段孤独症儿童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沟通和社交技能,对其学业的关注也在持续增加。2010年以来,国外针对孤独症儿童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主要有基于图式的教学、认知策略教学、图形组织者以及基于概念模型的问题解决等四种方法。虽然理论基础不同,但这四种方法均强调通过教学方法来弥补孤独症儿童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缺陷,提升其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已有研究显示,这些方法对孤独症儿童...

幼儿问题行为干预O2O模式的构建————作者:张金芳;单爱慧;

摘要:家庭教育不良和感统失调是幼儿问题行为的两大主要危险因素。当前的幼儿问题行为干预中,间接干预因家长工作繁忙、时间短缺等原因效果低下;直接干预因特殊环境和专业疗法给幼儿带来精神和心理压力。为克服上述问题,该研究将新媒体技术引入幼儿问题行为干预领域,以成人学习理论、感觉统合治疗理论和新媒体传播理论为基础,架构幼儿问题行为干预的O2O模式,并通过组建专业高效的干预团队,线上开发样态丰富的幼儿问题行为干预科...

基于Apriori算法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关联性研究————作者:汪雨晨;杨冰;

摘要:为探寻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之间的潜在关联与相互影响规律,采用Apriori算法对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的成绩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间存在内在联系,同类型课程的关联性尤为显著;《儿童发展》和《学前卫生学》对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起到奠基作用;专业技能课程展现出高度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各学习阶段紧密关联。研究结果不仅能为学前教育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优化提供量化依据,也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

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市场乱象形成因素研究————作者:赵庆洋;尹华光;王妍;

摘要:为分析旅游市场乱象的形成因素,提出有效可行的治理措施。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游客游记中有关旅游市场乱象的评论进行解析,归纳总结出旅游市场乱象形成因素的4个核心范畴为:从业门槛低、利益驱动、内部管理松懈、外部监管不力,并对这4个核心范畴进行具体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善用社交媒体披露、引进旅游电商平台治理、构建一体化平台、成立网络舆情监管小组等治理措施,以期有效治理旅游市场乱象,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数智时代师范生智能素养培养:社会逻辑、现实困境与发展进路————作者:许玲;张海萍;

摘要:在大语言模型和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智能素养的提升成为职前教师培养的重要议题。基于嵌入性理论分析发现,师范生智能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认知嵌入、文化嵌入、情境嵌入及结构嵌入不足的现实困境,为了更好地提升师范生智能素养,对地方师范类院校发展提出四点建议:培育智能文化生态,丰富智能体验;强化基础规律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打造多元实践平台,促进知行合一;增强智能伦理教育,塑造...

我国干部交流研究:核心议题及未来展望————作者:谢吉晨;

摘要:干部交流是中国特色干部培养的重要环节,更是干部研究的重要议题。国内干部交流研究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发展,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但总体来说,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存且实证研究日趋兴盛、研究议题的集中性与理论的分散性并存、作为“主角”的干部普遍“不在场”等特点。新时代干部交流研究必须在多学科之间的交融对话、研究内容的不断扩展、实证研究的规范性等方面加以努力

胡尚志烈士革命活动与遗作释读————作者:姚群民;嵇娟娟;

摘要:从深受国共合作大革命影响的进步青年学生到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胡尚志先后经历了武汉求学和湖北地区从事农民运动工作的历练。1929年考入晓庄学校后,他积极参加中共南京市委领导的革命工作和晓庄党组织开展的面向青年学生和农民的教育宣传活动。1930年春在北平新农农业学校考察期间,结合自己的学习和革命经历,在清华大学《现代中学生》发表有关中国革命和青年学生人生道路选择等主题文章多篇,体现了他对中国革...

陶行知乡村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探究————作者:郝思宁;谢慧盈;

摘要:新时代乡村教师是乡村振兴、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灵魂”,乡村教师学习教育家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才能认同乡村文化,扎根乡土社会教书育人。陶行知的乡村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中西杂糅的特点,考量了我国乡村社会的实际需求,其内涵包括了农民化的乡土情怀、改造乡村的职业信念、爱满天下的教师精神和扎根本土的活教育理念,并从强调榜样作用、注重专业训练、推行艺友制、加强业界联络来落实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深入挖掘陶行知乡...

国家记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审视及实践思考————作者:高婴婴;刘畅;

摘要:国家记忆是在意识形态主导下,以国家力量使社会成员对集体记忆产生认知、认可、认同,是一种集体性的记忆。国家记忆具有集体性和整体性、承载性和象征性,其自身的内涵特点决定了国家记忆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逻辑关联。国家记忆具有传播意识形态、凝聚人心的基本作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创新发展,运用国家记忆进行符号表意、凝聚共识、价值引导,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新时代党组织自我革命能力评价指标的建构————作者:于敏;

摘要:自我革命是新时代党组织不断提高自身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的必由之路。党组织自我革命能力直接关乎其自身建设的水平、能力与成效,因而,党组织自我革命能力何以衡量,理应成为值得研思的议题。由党组织自我革命能力评价指标建构的必要性入手,研思党组织自我革命能力评价指标建构的设计理路,以动态发展性思维,探索党组织自我革命能力评价指标的可能性模型,旨在建构可视化、可量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于更加科学、全面、...

论乡村民俗的文化空间与保护传承——以高淳薛城花台会为例————作者:丁津津;

摘要:乡村民俗承载着地域历史文化传统,与当地民众生产生活紧密相连,随着社会发展更迭给乡土环境带来深远影响,乡村民俗的传承发展受到了一定威胁。基于民俗的综合文化特性,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文化空间的三重构成要素对高淳薛城花台会进行案例分析,发现文化空间是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集中显现,重塑乡村民俗文化空间对于提升乡村民俗的内生动力、推动保护传承有积极作用。由此,从尊重民众主体地位、依靠关键团体组织引领、维...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启示————作者:王珏;陆韵;宁兰儿;

摘要:陶行知于20世纪30年代末立足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紧密关联。该理论蕴含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思想,包括明确育人目标、强调生活教育理念,构建协同机制、发挥家校社联动性,实施协同活动、聚焦生活教育实践,持续评估反馈、优化协同育人效果。陶行知思想对当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带来如下启示:通过“授人以渔”和尊重沟通,家校社协同培养“真人格”;通过“面向生活”和课程改革,家...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关键要素与践行路径————作者:徐萌萌;

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讲好中国故事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效助力及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要素包括故事素材的积累与充实、教学情境的创设与选择、故事方法的变革与创新、故事听众的了解与共通。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从全面准备“讲好中国故事”的系列素材、充分挖掘中国故事背后的中国理论、注重故事载体与方法的综合运用、提升思政课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能...

中国三大城市群高铁可达性格局及其空间公平性对比研究————作者:马国强;谢青原;戴妍璐;赵阳阳;韩艳红;

摘要:不同城市群高铁运营网络对区域可达性格局的影响不同,其空间公平性特征必然有较大差异,城市群之间的比较非常必要。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例,基于可达性方法,通过定量测度高铁相对可达性、全域空间公平性、空间相对公平性,对比分析三大城市群交通可达性格局和空间公平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三大城市群高铁可达性格局差异明显。京津冀城市群呈孤岛状格局,珠三角城市群呈圈层状格局低,长三角城市群呈多...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5306.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