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2-1285/I
国际标准刊号:1674-5442
主办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杂志编辑部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杂志论文

  杂志简介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办刊宗旨:坚持“双百”方针,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文化艺术的主旨,重点探讨跨世纪的高等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把学报办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厚、质量上乘、富含学术价值的高品位艺术类综合学术刊物。

  读者对象

  国内外艺术工作者、艺术院校师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学术经纬、教学视窗、丹青引、点击世界动画、东北戏剧史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学术经纬_音乐与舞蹈学

  意向性:音乐表演艺术的哲学身份 徐科锐2-4+39

  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探析 李丽莉5-8

  皖西民间音乐文化生态研究 喻林9-13

  析中音长号《降B大调协奏曲》的不同演绎 李今鹏14-18

  学术经纬_美术与设计学

  东北文化与当代东北民间文艺的互动关系——以东丰农民画为例 周青民;李秀云19-22

  从晚清《点石斋画报》透视19世纪末西洋女装 冯鸣阳;华雯23-30

  与其打造画派,不如塑造品牌——试析中原绘画的发展之路 范少鹏;吴海峰31-34

  潮汕粿印纹样之模因探究 杜营;王小青35-39

  瓦尔瓦拉•斯捷潘诺娃与构成主义纺织品设计 田豐;芭尤洛娃•玛丽娜•亚历山大罗夫娜40-43+63

  置于玩味表象下的产品设计童趣文化 白淼44-47

  学术经纬_戏剧与影视学

  论元代北曲杂剧的“散曲意识” 赵璐;甄洪永48-50+47

  《她比烟花寂寞》之日神酒神理论研究 牛丽军51-53

  当下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基本特征 胡泊54-56

  美•真•善:论奇观元素打造的《最强大脑》 张娟57-59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投稿:国外服装原型的比较

  摘要:分析和比较有代表性的各国原型设计方法,包括俄国EMKO、法国LinJaqe、德国Mueller、意大利Sitam和日本文化原型等设计方法。这些方法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在满足不同的审美和各国人体体型的基础上,发挥着各自的长处和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服装原型,国外原型,原型设计方法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守正创新:关于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发展方向及学生培养的几点思考————作者:谢大京;杨于衡;

摘要:新政策背景下,对艺术管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十九届艺术管理教育年会重点探讨了艺术管理教育如何与新兴科技、文化产业以及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共同围绕艺术管理教育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趋势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展示了艺术管理教育在新时代下的新面貌

基于机器学习的日用陶瓷装饰设计应用研究——以敦煌壁画为例————作者:陈正凯;徐婷;刘亚文;

摘要:日用陶瓷产业随着数字时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与发展,从传统手工业方式逐渐转向日用陶瓷生产智能化、机械化、自动化。同时,面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个性化、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借助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日用陶瓷装饰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莫高窟壁画为研究对象,阐述敦煌壁画与日用陶瓷装饰设计的关联,梳理装饰元素的提取及机器学习模型的方法,分析关于机器学习与日用陶瓷装饰设计相结合的可行性、优势、创新性,提出针对日...

浅论版画创作方法论中复数性在不同时代创作语境下的体现————作者:武鹏;

摘要:版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复数性和间接性是版画的核心方法论,此两种创作方法论运用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与彼时的文化和技术相结合后就会产生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同样版画创作的方法论应用到不同的创作媒介中或不同于平面艺术的创作语境中也会生成别样的作品。在一些现当代艺术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版画复数性方法论的应用,多媒体艺术和行为艺术都有复数性方法论的运用,虽然这些作品和传统的版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大相径庭,但其...

暗箱的观看与隐喻——重新解读绘画《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作者:钟书洋;雀宁;

摘要: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视觉认知模式建立在“观看”的基础之上。因观看的改变,艺术的视觉再现和认知模式也因此而改变。17世纪,暗箱的发明使以暗箱为主导的视觉观看机制取代了之前以透视为主导的视觉机制。观看的改变对于当时的科学认知和绘画再现都有着巨大的影响。17世纪的画家维米尔以暗箱辅助绘画闻名遐迩,其绘画《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就深受该机制的影响。维米尔对暗箱的运用首先表现在空间构图上,即利用暗箱机制...

艺管高端人才培养与一体两翼模式探索————作者:林宏鸣;

摘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高等学校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高素质应用型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培养需要,在“一体两翼”思想指导下,通过具体的案例,详细介绍“专业研讨课”“行走的课堂”等内容,为艺术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进行生动地解读,强调艺术管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北朝碑刻隶书楷化影响研究————作者:黎学锐;李婕;

摘要:在书法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同字体之间的演变关系错综复杂。在研究篆隶楷行草各体发展进程时,应当注意彼此间的联系与过渡阶段,尤其是一些经常被忽略的书体杂糅时期的作品更需要挖掘研究。魏晋南北朝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重要时期,隶楷文字多出现在北朝碑刻之上,故北朝碑刻是研究隶书楷化的重要资料。北朝碑刻波磔翻挑的变形是对当时正统书风的挑战,其文字形态、间架结构、笔画形式以及美学风格等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创新特征。北...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绘画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作者:刘一洲;周睿;

摘要:近现代中国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女性觉醒的图像缩影,也是展现女性在复杂历史境遇和社会进程中构建性别身份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的特殊方式。这些形象既折射了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认知变化,也反映了近现代百年来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文化性别语境为基底,观照20世纪20—30年代女性权利在社会变迁中的觉醒,通过作品分析和现象描述展现这个时期女性从他塑中初步脱离的成长境遇

文化资源化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实践探析——以“南京云锦”为例————作者:李子涵;于师号;

摘要:随着文旅部对非遗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非遗作为一种服务于经济发展与文化诉求的资源正被日益强调。非遗传播成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未来课题,尤其是资源化过程中各传播要素发生的变化对非遗传播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南京云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传播能力建设还不足以应对数字化浪潮的冲击和文旅融合背景下对于经济与文化双重效益的挑战,在传播主体、渠道、内容和受众层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文化资源化角度论...

艺术类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现状与挑战————作者:马颖;

摘要:采用量化为主的研究方法,以艺术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法、测量法、访谈法开展艺术类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旨在揭示艺术类大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及教学启示。目前,艺术类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整体处于较低的初中水平,未能达到大学要求,且专业类别、教学策略和语言因素对其影响显著;其语用能力培养存在水平偏低、目标与内容单一、实践不足、评价体系薄弱、语言环境有限及个体差异未...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画报》对人民军队形象的塑造与宣传————作者:牛晨乐;李世辉;

摘要: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画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发行的刊物,以刊载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为主,始终同社会革命形势发展同频共振,充分发挥着配合党的中心任务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东北画报》通过刊登反映人民解放军在行军途中、作战前线和整训期间优秀事迹的艺术作品,成功塑造了其骁勇善战、捷报频传的战斗者形象,为民服务、遵纪爱民的守卫者形象和宽大为怀、优待俘虏的友善者形象,起到了坚定信心、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探析...

东北秧歌“沙拉鸡”艺术实践与保护传承————作者:马娜;徐子淇;

摘要:通过挖掘“沙拉鸡”历史发展及道具特点,详解“沙拉鸡”道具“板”与“棍”的结构形态,以及“沙拉鸡”舞蹈中拉打、拨打、磕打、碎打、花打、轮指转花、开花转板的表演技巧,阐释“顿中有蹭,蹭中有拧”“赶中有花,花中有颤”“情中有韵,韵中有声”的表演风格特征。通过深入研究东北秧歌舞蹈中独具特色的视听觉效果于一体的表演形式,以继承、开拓与创新的方式进一步发展“沙拉鸡”舞蹈艺术,让优秀传统舞蹈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吉剧《江姐》艺术特征探析————作者:陈思;胡子希;

摘要:吉剧《江姐》作为中国红色经典题材的地方戏剧代表作,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成功再现了江姐在革命斗争中的坚毅精神。该剧在剧本创作、舞台表演、音乐唱腔和舞美设计等多方面,均融合了地方戏曲与舞台剧的相关艺术特色。同时,在对红色题材的深刻探讨中,吉剧《江姐》诠释了女性革命英雄的光辉形象,并结合文本叙事和舞台设计,展现了地方戏曲在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中的艺术表现独特性,为红色经典在新时代的传播和创...

共同富裕视域下“和美生活”境界的实现:以艺术管理工作方法为发力点————作者:张朝霞;

摘要: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以来,政策耦合带来的新机遇,催生了城乡社区内不断裂变衍生的文化新空间、新业态,城乡社区文化的供给与消费由表及里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在文旅深度融合趋势下,各类新空间的一体化、一站式艺术赋能解决方案开始启动。另一方面,依托高新技术应用和高品质艺术社区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生活”场景不断涌现。基于此,共同富裕视域下,应该充分发挥艺术管理的结构性功能,以艺术介入和跨...

“2024年全国十八省市木版年画传承创新联展暨学术交流活动”在吉林艺术学院隆重举行

摘要:<正>2024年11月14日,“中国年礼—溯源·创新—2024年全国十八省市木版年画传承创新联展暨学术交流活动”在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活动由吉林艺术学院主办,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承办,旨在让木版年画艺术回归新年、回归现代生活,让传统民俗重生活力与生机。展览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木版年画精品与新作共计300余件,古板与创作雕刻木板90块。开幕式后...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摘要:<正>《吉林艺术学院学报》是全国公开发行的省级正规期刊(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22-1285/I;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5442。本刊主要发表与艺术学专业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与教学、科研理论成果,内容涵盖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与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新媒体艺术学等专业领域,以及艺术类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反映国内外前沿学术水平和学术动态

“白山松水·守艺传薪——东北美术文脉精品巡展”作品选登

摘要:<正>“白山松水·守艺传薪——东北美术文脉精品巡展”是吉林艺术学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该项目以20世纪以来诞生于“白山松水”间的吉林美术为示范,集中展示东北美术文脉历史发展与成就,是吉林艺术学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积极举措。2024年10月20日,巡展在延安鲁艺文化中心开幕,11月16日在昆明市博物馆拉开巡展第二站的帷幕

从书法“正体”观念形成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作者:张炬;

摘要:书法正、草书体的生成是以文字为根,伴随着书体演进和流变在文明史中既有判析分野,又有济通杂糅。书法“正体”观念的形成,就是在书法正、草书体的历史互动中,从多样性与统一性对立转化的审美实践,体现出大一统的人心根基和“守正”价值取向。其形成有着重要的社会历史动因。外部看,诸多要素中,与文化的大一统传统、政治统一、教育考课的时代之需有重要关系;内部看,正体与草体的历史性伴生和正、草兼通是二者在发展中呈现书...

“粉雪奇缘-冰雪题材美术与摄影作品巡展”作品选登

摘要:<正>“粉雪奇缘——冰雪题材美术与摄影作品巡展”是吉林艺术学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该项目以粉雪为灵感,汇集了吉林和新疆两地的146件(套)绘画与摄影作品,以及新疆阿勒泰地区十二位艺术家的60余件作品。项目旨在缩短4100公里的距离,通过艺术的力量跨越地理上的距离让不同地域的人们共享文化之美。2024年11月8日,巡展在吉林省美术馆开幕

“艺术学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学术周”活动在吉林艺术学院成功举办

摘要:<正>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为推动艺术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吉林艺术学院成功举办了“艺术学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学术周”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理论专业委员会指导、吉林艺术学院主办、艺术研究院承办。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艺术学理论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分别是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廷...

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艺术创作与工艺美术设计的三个案例探索艺术管理新未来————作者:单增;

摘要: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进行艺术创新的内涵、特征及实践路径,通过艺术创作与工艺美术创新的三个案例,总结其在新时代召唤下的文化形态转型方式和创新经验,进而分析艺术产业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跨界融合等实践路径,以探索传统文化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化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为数字时代艺术文创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可行性路径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吉林艺术学院学报》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5183.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