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3-1315/Z
国际标准刊号:1672-2795
主办单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主管单位:浙江省文化厅
上一本期杂志:《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杂志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吉林艺术学院学报》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科学、求实、创新的态度办刊,促进艺术科研发展,展示艺术教育成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服务。本刊关注艺术领域的新观点、新艺术形式,对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形态加以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特色。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首届全国职业技术院校优秀学报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曲艺杂技、影视技术、艺术教育、文化管理。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论古典戏曲旧体制的突破与革新 李晓,LI Xiao

  乾隆南巡视域下的江南文人承应戏 王汉民,郭晓彤,WANG Hanmin,GUO Xiaotong

  永康醒感戏考略 徐宏图,XU Hongtu

  中国古典悲剧的类型与特质——以 "悲剧性" 问题为核心 董宇宇,DONG Yuyu

  微电影数字拍摄的工具实践 孙婧,SUN Jing

  近五年中国内地女性电影的转型与表征 郑燕,ZHENG Yan

  京房易学的纳甲、 纳支法及其阴阳五行与"六十律" 的生律法 谷杰,GU Jie

  孙文明两首二胡作品的版本研究 周辰,ZHOU Chen

  印度尼西亚 "哇扬" 的传承特色 王乙好,WANG Yihao

  越剧舞台语言的语音学解释 张平治,ZHANG Pingzhi

  浙地琴学研究文献综述 王姿妮,WANG Zini

  身体书写的文化——当代舞剧创作走向 陈雪飞,CHEN Xuefei

  吴晓邦 "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 的实验追求与当代启示 袁艺,YUAN Yi

  中国画文本的功能及实施 周毅,ZHOU Yi

  制造业转型背景下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战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郑桂玉,马青,ZHENG Guiyu,MA Qing

  德国设计附加值的可持续性 方华,FANG Hua

  "辨名——明义"——蒋希均 《书会悟道•序》 洛地,LUO Di

  电影的美学思考与文化愚乐——从同期上映的 《三枪拍案惊奇》 《十月围城》 《阿凡达》 说开去 傅守祥,FU Shouxiang

  中国综合性大学艺术院系的角色变迁与发展趋向 熊晓辉,XIONG Xiaohui

  艺术论文发表:表演在舞蹈艺术展现中的包装作用

  【摘 要】在舞蹈艺术展现中,服装的装饰能够提高舞蹈作品整体表演的张力,更能突出表演作品的艺术风格,且对人物的刻画具有重要的塑型作用。舞蹈艺术的表演,对服饰的选择和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恰当的服装搭配能够增加舞蹈艺术表演的美感,提高表演的可观赏性。而且,服装作为舞蹈艺术包装中的关键一环,对整个舞蹈艺术表演的包装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表演,舞蹈艺术,包装

  引言

  舞蹈服装作为舞蹈艺术表演包装因素中的关键一环,对整个舞蹈艺术表演的舞台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舞蹈艺术表演包装因素中是首当其冲的,给广大的观众带来的是视觉上的冲击力,在满足广大观众的视觉欣赏需求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推进其他因素的全面配合,带动整个舞蹈艺术表演效果的提升,且服装在舞蹈艺术表演中具有刻画人物形象、富含人物思想情感的重要使命。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文旅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探究————作者:陈佳妮;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授课,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在文旅大融合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已成为高校文化和旅游人才高质量培养的有效载体。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表演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开发特色化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推动校企互聘师资队伍建设等方法深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果

首届

摘要:<正

晋姜鼎“铸前作铭”的制作与书手身份蠡测————作者:贺思谦;

摘要:晋姜鼎是春秋时期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鼎,其铭文的铸造技术继承了西周晚期长篇铭文的传统工艺特点。晋姜鼎铭文,可能采用“铸前作铭”的制作形式铸造成文。这一过程涉及草拟铭文底稿、制范、刻画、翻范、浇铸、打磨等复杂的工艺程序。铭文底稿通常由专业的书手或书写史官负责草拟,并在泥模上绘制;随后由铸刻工匠依据铭文底稿精细刻画铭文。负责草拟晋姜鼎铭文的书手,隶属于晋国的官方机构直接管理,他们的职责与身份在当时的社会...

变革发展,传承创新——新中国70年福建戏曲发展回顾————作者:王汉民;

摘要:新中国70年的戏曲发展史是一部在探索中发展的戏曲史。从“推陈出新”到全盘否定,再到全面弘扬,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传统戏曲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新中国福建戏曲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包括戏曲观念、管理体制和生产方式的转变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期待戏曲艺术继续发挥宣传教育作用,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思想内涵的作品,为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刺点”与焦虑:清末摄影中“辫子”的视觉现代性————作者:刘奡;

摘要:清末,中国人辫子的含义被挪用篡改,成为西方观看中国、中国人自观的符号,进而催生国内剪辫运动。这场里程碑式的运动标志着中国由旧而新,自传统走向现代。在此过程中,辫子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延伸,它不止成为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形象的“刺点”,亦成为中国个体焦虑的催化剂。最终,随剪辫运动的落幕,照片中的“辫子”完成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成为世界近现代视觉图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晚清至“五四”时期新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特点研究————作者:刘雪姣;

摘要:晚清以降,随着西方印刷技术和设计理念被引入国内,书籍封面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对于书籍封面的功能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印刷技术的革新使封面设计孕育出更多的可能性,过去受限于技术条件的窘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同时外来文化带来的理念创新,打破了长期形成的思维固化,给文学类书籍的封面设计带来了“春天”。自此开始,书籍装帧中涉及到的开本、衬扉、版式、插图、纸张的运用以及装订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逐渐呈现...

明末弹词抄本《新编白蛇传雷峰塔》考论————作者:解璐;

摘要:“白蛇传”故事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历代多有文艺改编。明末弹词抄本《新编白蛇传雷峰塔》在“白蛇传”相关故事发展史中处于过渡性位置,且属于早期弹词,具有弹词史与“白蛇传”故事史的双重研究价值。该弹词抄本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情节故事对后世“白蛇传”相关的戏曲作品等影响很大,甚至起到了奠基作用;该弹词抄本属于早期的叙事体弹词,应为文人记录的艺人演出本,深深扎根于民间百姓间,体现了民间说唱文学的早期特...

浙江传统经典书画名作图录 北宋沈辽《秋杪帖》————作者:郑利权;

摘要:<正>“唐尚法,宋尚意”,在由法到意的转捩过程中,钱塘沈辽的书法在北宋中期短暂辉煌,犹如流星划过,书界对于沈辽的书法研究较少。说起沈辽的书法,因米芾《海岳名言》中有“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而闻名。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族侄。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熙宁初(...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基于浙江省118名传承人调研数据————作者:苏晓萍;顾佳滨;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非遗传承人得以延续和发展,保护非遗传承人与保护非遗项目同等重要。当前,非遗传承中存在三大问题:部分非遗项目后继乏人,传承危机严峻;非遗项目经济价值不明显,传承经费紧缺;政府重视非遗,但解决实际困难效果不佳。需要非遗传承人、政府、高校、媒体、企业、志愿者等多方合力才能破解难题:一是建立传承人储备制度,培育非遗后备人才;二是创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助力非遗活态传承;三是构建多维度保护体系...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总目次 第22卷1—4期(总第85—88期)

摘要:<正>~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5年选题指南

摘要:<正>《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创刊于2003年,在艺术理论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是文化和旅游部社科研究优秀期刊(2021—202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繁荣艺术领域的学术研究,以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服务于新时代文化艺术建设,《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坚持问题导向,将持续推出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前沿性、区域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现发布2025年度选题指南,供专家学者参考

解码《新龙门客栈》:与时代共振、与传统共鸣、与青年共情——在2024年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会议上的发言————作者:茅威涛;

摘要: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火爆出圈无疑是2023年浙江舞台艺术精品创作中一张较为出色的成绩单。《新龙门客栈》只是更进一步的开始,我们期待它能够成为开启年轻人认识传统戏剧、走进传统戏剧的一个窗口,让更多的优秀剧种为年轻人所熟知并由此而热爱

越剧《新龙门客栈》:传统戏曲当代化的路径探索————作者:张纯瑜;叶志良;

摘要:“环境式国风”越剧《新龙门客栈》自上演以来获得巨大的市场成功。《新龙门客栈》通过打造“环境式”演艺空间、重塑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关系,营造出极致的戏剧现场感和新奇的观剧体验,完成了对“鲜活”戏剧传统的继承与当代化重建;通过极富实验性的舞美设计与舞台调度营造富有张力的诗意戏剧氛围,将戏剧叙事重点由情节转向情境,在戏曲作品中建构兼容传统与现代的戏剧体验;作品精准抓住越剧美学擅长与当下年轻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

“越剧《新龙门客栈》热”背后的“冷思考”————作者:王姝;

摘要:越剧《新龙门客栈》的主体观众由年轻人并且是从未接触过传统戏曲的年轻人构成,“越剧《新龙门客栈》热”已经成为传统戏曲复兴的标志级现象。越剧《新龙门客栈》在艺术与传播之间落差现象的本质,其实是娱乐与教化的矛盾。越剧《新龙门客栈》的重返市场、重归娱乐,又引发了人们对戏曲变革的多种争论

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从情感表达、本体博弈到粉丝效应的破圈思考————作者:马潇婧;

摘要:由百越文创、一台好戏联合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温州越剧院创排的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不仅突破了传统演出市场困境,持续获得高票房、高评价,借助青春化的演绎和偏写实化的表演手法,越剧成功打造了全新的“偶像”形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实现了破圈传播。创作者试图在一种与观众的平等对话的整体创作中,跳脱出对于性别想象本身的局限,表达出了一种对于情感观照和视觉快感的并行需求,即高度的青春话语中所蕴含的强烈的...

聚焦传统戏曲“年轻态”——由越剧《新龙门客栈》“出圈”说开去————作者:高盼;

摘要:越剧《新龙门客栈》能够成功“出圈”,与团队持续的探索创新、精准的观演定位、新颖的舞台形式、扎实的技艺功底均不无关联。透过该剧的破局出圈和种种热议,足见戏曲创新及“圈粉”年轻人的重要性。新时代呼唤新的艺术表达,新时代戏曲应主动求变、提质升级,从受众需求反推创作方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简论黄梅戏《槐花谣》中张辉的表演————作者:邵敏;宋彤彤;

摘要:张辉在《槐花谣》中的表演,贴近角色,富于感染力,成功塑造了郑守仁这个反派人物。这是他个人现代戏表演艺术的突破,也为其他戏曲演员做出了榜样。张辉的表演层次清晰、立体;“四功五法”运用娴熟,富于创新;对情感的处理细腻、准确。其表演熟练把握角色定位,有效推进情节,实现讴歌老区人民为革命无私奉献的创作目标

在死亡与野蛮之间:《最后的尼安德特人》与“人”的审美重构————作者:李光柱;

摘要:法国电影《最后的尼安德特人》通过对尼安德特人消失之谜的探寻和审美重构,拷问现代人的处境。在一个以疫病、死亡与野蛮为象征化情境,以离乡—返乡、死亡—重生为基本叙事框架的故事中,讲述了男女主人公的行动和抉择,促使“现代人”(尤其是“西方人”,以及广义上的人类)返本还源,回到他们的故乡——尼安德特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跟随他们迁徙的脚步重新思考这样一个主题:人何以为人?影片在结构和主题上可以看作是对俄耳甫...

换位的美学——“蓝白红三部曲”之《白》的空间、叙事与身份政治————作者:陈芊含;

摘要:“蓝白红三部曲”之《白》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导演的“蓝白红三部曲”中涉及时代发展与政治话题最多的一部。“蓝白红三部曲”之《白》从电影的空间与叙事结构,到内在自我的身份政治都包含了换位的美学。基耶斯洛夫斯基将对个体与集体的身份政治的问题的探讨置于“换位”之下,揭露了爱如何消弭政治身份的隔阂,让个体与集体的命运在死亡后重获新生

主持人语————作者:叶志良;

摘要:<正>自2023年首演以来,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显著的传播效应,在线上线下引发了广泛关注,成为越剧乃至传统戏曲在当下文化语境中的现象级作品。该剧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由戏剧文本、演员组织到舞台呈现的艺术层面的创新,更在于其对戏曲艺术传播形式乃至营销策略变革的探索。在当今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传统戏曲、传统文化如何在保持自身美学特质的同时,真正贴近时代、贴近市场、吸引更多的年轻...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杂志编辑部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5182.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