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历史档案》是创刊于1981年的学术季刊,是国内第一家中央级档案与史学类刊物。刊物内容以公布明清档案为主,适当公布1949年以前其他历史时期档案,并刊载有关学术论文,集资料性、学术性于一身,兼及知识性。多年来,一直在档案界、史学界及广大文史爱好者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双效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收录期刊
历史类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篆修清史工程、档案史料、学术论文、专家论坛、读档随笔、档案介绍、档案馆介绍、史苑杂谈。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宣统时期的请宝牌 哈恩忠;霍华; 2
2 清代设立与管理育婴堂档案(上) 赵增越; 4-32
3 乾隆朝《烧造瓷器则例章程》 傅育红; 33-43
4 清末《保定习艺所章程表册类纂》 刘志松; 44-51
5 明代两京官署志的纂修及其政治文化解读 吴恩荣; 52-62
6 清初步军统领设立渊源考 唐彦卫; 63-69
7 清代宗室世子为“爵”考 郑永华; 70-77
8 清代封赠制度探析 马镛; 78-86
9 清代滇铜厂欠与放本收铜 马琦; 87-95
10 西方传教士眼中的《圣谕广训》 刘姗姗; 96-103
11 雍正初年笔帖式考 王敬雅; 104-111
12 乾嘉时期新疆官犯的“捐资赎罪” 方华玲; 112-117
13 明代蓟州兵备道设立时间考 李鹏飞; 118-121
14 清代河南农业土地利用与作物种植 李华欧; 122-125
15 明末将领祖大寿改名问题探源 常虚怀; 126-129
16 《四库全书》撤出《国史考异》原因辨析 李士娟; 130-134
17 《明代八股文史》出版 哈恩忠; 134
18 清初鲁之裕的《台湾始末偶纪》 李国宏; 135-139
法律论文发表:初探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摘 要: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对促进社会民主化及科学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从三个方面探讨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的参与问题。
关键词: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政治民主化
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推行的首要环节。传统上,公共政策制定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低;渠道不畅通,缺少民主,缺少广泛性;单方案定向选择,缺少比较。如何克服这些弊端,是每个研究者应该深思的问题。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深刻指出了权力集中化的弊端:“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1]可以看出,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主体意识、利益意识和自主意识逐渐形成,以及公民权利不断深化,公民再也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是强烈要求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通过政策参与对政策体系施加影响的方式,表达和实现自身的利益要求。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公民参与城市公共政策制定。
历史档案最新期刊目录
美国驻华公使为美国总统罗斯福恭贺宣统皇帝登基事致外务部照会————作者:朱琼臻;
摘要:<正>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一日和二十二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逝。外务部随之将光绪皇帝的遗诏和宣布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入承大统的懿旨照会各国驻华公使,通报各国政府。十一月初六日,清政府通过外务部和驻美公使伍廷芳照会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和美国政府,通报清廷择定十一月初九日辛卯午初初刻举行宣统皇帝的登基典礼。宣统皇帝登基典礼之日,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特地接见在美清朝特使唐绍仪,对溥仪皇帝登基...
光绪二十五年《韩国条约》————作者:郭琪;
摘要:<正>光绪二十一年(1895)甲午战败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第一款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故凡有亏损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中朝之间的封贡关系就此终结。光绪二十三年,朝鲜改国号为“大韩帝国”,谋求与清政府订立条约,以确定两国间对等的国际外交关系
清代童生“红案”研究————作者:黎春林;
摘要:红案是清代学政院试后下发州县、转饬教官注册的新进童生名册。红案与院试录取榜案、考生红册、学宫黉案三者联系紧密,但并非一物。红案是清代公文的一种,其格式特殊,通体钤盖红印,严防作伪。清中后期,红案内容包括“新进童生名录”与“旧有生员等次”两大部分。红案凸显科场利弊,是研究生员群体的宝贵材料
徐骏诗案钩沉————作者:毛亦可;
摘要:<正>徐骏诗案是清代雍正年间一起著名的文字狱。徐骏,字观卿,号坚蕉,江南昆山人,刑部尚书徐乾学的幼子。康熙五十二年(1713)中进士后,选翰林院庶吉士,但随即致仕归乡。雍正八年(1730),已经乡居十余年的徐骏突然被冠以“大不敬”罪名,判处斩立决之刑。《清实录》记载徐骏案不过寥寥数笔,引述刑部奏议,说徐骏“狂诞居心,背戾成性,于诗文稿内造为讥讪悖乱之言”(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与应用————作者:李健民;
摘要:<正>满文档案文种多样、内容丰富,是明清历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史等领域研究的第一手史料,也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和资政参考价值。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形势下,推动满文档案信息化开发和利用,对于服务学术研究,服务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以及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以馆藏约200万件满文档案资源为基础,建立满文档案全文数据...
嘉庆二十四年兵部行在印信被盗档案选编————作者:郭琪;
摘要:嘉庆二十五年(1820)三月初八日,嘉庆帝起銮离京,应用兵部行在印信,进库领印时发现行在印信已无踪迹。嘉庆帝下旨,命宗人府宗令绵课会同刑部堂官审讯此案。后经反复盘诘得知,嘉庆二十四年秋围,行在兵部驻扎巴克什营地方时,行在印信被盗。看印书吏俞辉庭为掩饰过错,遂用钱装匣替代正印,贿赂兵部堂书鲍幹混同入库。嘉庆帝就此案下旨,将鲍幹、俞辉庭等案内各犯分别发遣、充军,命直隶总督方受畴、直隶提督徐锟派遣员弁于...
征稿启事
摘要:<正>《历史档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办,创刊于1981年,是全国独家专门公布明清档案文献、刊发明清史学论文、探讨明清档案业务的学术期刊。现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 MI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
《明代女真史》出版————作者:刘心怡;
摘要:<正>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边疆民族历史研究院院长赵令志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民族学学院讲师李小雪所著的《明代女真史》,2024年1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女真之族源”,第二章“明代女真与周边的关系”,第三章“明代女真之部族”,第四章“明代女真之兴起”,第五章“爱新国政权之巩固与发展”,第六章“明代女真之语言及文化”,第七章“女真—满洲姓氏”。女真等东北诸民族历史悠...
咸丰皇帝着僧格林沁退守天津朱谕————作者:刘文华;
摘要:<正>咸丰十年(1860)六月,英法联军由北塘登陆,不久攻陷塘沽,大沽炮台亦处万分危急之中。当时,清军前线统帅为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僧格林沁为人悍勇,咸丰皇帝怕他孤注一掷,死守大沽炮台,于六月二十九日颁下朱谕:“握手言别,倏逾半载。现在大沽两岸正在危急,谅汝在军中,忧心如焚,倍切朕怀。惟天下根本不在海口,实在京师,若稍有挫失,总须带兵退守津郡,设法迎头自北而南截剿,万不可寄身命于炮台,切要!切要
明清史籍所记“蛮子哈剌章”————作者:孙慧羽;
摘要:<正>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368年),元朝灭亡,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北奔上都,建立北元政权与明朝对峙,“蛮子哈剌章”等屡次领兵与李文忠、蓝玉等明朝将领作战。在明清史籍、晚近标点本文献和今人著述中,多将“蛮子哈剌章”整体理解为单一人名。(嘉庆)《大清一统志》称“曼济哈喇章,旧作蛮子哈喇章”(1),点校本《明史》同样解读为一人,《明史人名索引》中收录了词条“蛮子哈剌章(哈剌...
咸同时期清军红单船研究————作者:许存健;
摘要:咸丰初年,因水师不足,清廷调派广东红单船前往江南。红单船在珠江口贸易中形成了较高战斗力,火器先进、船员军事素养高,在战争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军费供应不足,红单船自行设卡抽厘,并出现走私通敌、抢劫商旅的情况。随着湘军水师崛起,挤压了红单船生存空间,最终在曾国藩、李鸿章的建议下裁撤红单船,以便节省湘军集团的财源和加强军事控制权。红单船战时欠饷交由广东处理,广东采取发放饷票、改归捐输报效的方式,所...
晚清柯劭忞书札五通————作者:崔建利;
摘要:柯劭忞(1850—1933),字凤荪,号蓼园,山东胶州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湖南学政、贵州提学使、学部参议、国子监司业、京师大学堂经科监督并总监督、山东宣慰使、典礼院学士,入民国后曾任清史馆总纂及馆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其著作已刊者有《新元史》《春秋谷梁传注》《译史补》《蓼园诗钞》《蓼园诗续钞》等。柯劭忞文集《蓼园文存》(各类文献多称“蓼园文集”)系柯劭忞去世后由其三子...
明代陵卫建制沿革考————作者:杨耀田;
摘要:陵卫是明代卫所制度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本文以明代陵卫的建制沿革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明实录》《武职选簿》等相关历史文献,对明代陵卫的来源、设置、发展沿革等一系列问题,做了一次总结性的考察与研究。对于陵卫的建制沿革,传统认知中多有错漏之处,如误认为长陵卫单由南京羽林右卫改设,献陵卫、景陵卫设置时间说法不一,一直未能确认定陵、庆陵、德陵三卫的改设卫所,此外如陵卫的择选标准、改设卫所的来源等问题也一直...
明援朝御倭战争中朝鲜屯田经营再考————作者:董建民;
摘要:有韩国学者认为,援朝御倭战争中朝鲜屯田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事实上,通过对战争中朝鲜屯田经营的考察来看,战争前后两个阶段的屯田经营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即由战争初期的朝鲜筹办军粮,发展为战争后期的明军开镇屯戍。朝鲜君臣对明军屯田于朝鲜长期持有矛盾心态,双方围绕屯田经营开展了一系列交涉,最终迫于战争形势的发展以及军粮筹办压力,朝鲜不得不支持明军开镇屯戍。军粮筹办始终是屯田经营的最主要任务,然而战争前...
清宫档案所涉两淮盐商商名考释————作者:汪杏莉;
摘要:清代两淮盐商在进行盐务活动时多以商名出现,而非本名。通过研究康熙至嘉庆朝涉两淮盐商的上谕、题本、奏折等档案材料,对诸如“程谦六”“黄光德”“黄仁德”“程公益”“程可正”“鲍方陶”等商名进行考释,可知,两淮盐商商名多采用“姓+吉庆字”的形式,间有“姓+字”。一些商名往往传承数代,不同时期所对应的商人也不同。这一时期,出现在上谕、题本、奏折等官方档案的两淮盐商多为徽州歙县人,且多出任总商。由此证明,康...
晚清中尼宗藩关系之调适与终结————作者:朱昭华;
摘要:乾隆末年尼泊尔廓尔喀王朝与清廷确立起五年一贡之制,正式成为清朝藩属体系的一员。嘉道年间,由于尼泊尔侵藏所造成的历史记忆以及清廷实力的衰落,清政府不愿也无力履行宗主国义务,保护尼泊尔免受英国殖民势力侵犯,尼泊尔在藩属体系与殖民体系的较量中逐渐倒向了英国。尼泊尔拉纳政权从自身利益计,一方面与英国展开合作,巩固世袭统治,另一方面对清廷“向化”,通过在藏特权的攫取,增强其对藏交往的优势地位。同光时期,清政...
丁未年岑春煊入京史事探赜————作者:张建斌;
摘要:光绪三十三年,新任四川总督岑春煊不召入京,弹劾朝臣,慈禧太后借此调整朝局,基本奠定了清朝最后几年的政局走向,此事为清末政治重要事件。岑进京并非贸然之举,而是做了充分筹备,是综合考量朝局之后的举动。岑春煊在京竭力弹劾奕劻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集团,双方诟怨益深,牵涉朝野各方,政争甚为激烈,这些史事尚有重新考述的空间。在奕、袁联合下,岑春煊被排挤外放,但迟迟不肯离京,又有诸多举措,在既往研究中多未提及
晚清《八省沿海全图》成图考————作者:何国璠;
摘要:<正>《八省沿海全图》是现存清代海图中尺幅最大、内容最为详尽的一套海图集,共计79幅(图1),约100余张。(1)该图集在清末已有刊印,民国时期北京琉璃厂书肆公开销售,(2)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机构均有收藏,(3)拍卖市场亦多次出现。(4)1988年,汪家君发表《晚清〈八省沿海全图〉初探》一文,评估其...
吴汝纶致张裕钊未刊函札————作者:周昕晖;刘若曦;
摘要:吴汝纶(1840—1904),字挚甫,安徽桐城人。同治四年(1865)进士,晚清著名学者,亦是清末桐城派殿军之一。张裕钊(1823—1894),字廉卿,湖北武昌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受知于曾国藩,以文章名世,其书法亦成一家。吴、张二人皆名列“曾门四学士”中,结识于同治七年,至光绪二十年(1894)张裕钊逝世,26年间,两人交往颇多。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吴汝纶书札》一册(善本书号:1446...
清末台湾淡新地区的夫首————作者:李真真;
摘要:清代淡新地区,夫首一类的职役长期存在于基层社会。夫首之役,系清代地方政府在承役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衍生出的专业性职役。夫首由差役举充,担负着差务办理、管理小匠、协调行业矛盾等各种职责,不仅是地方政府办理差务的承办者,而且是相关行业的经营者,与官府及郊铺存在明显互动关系。透过对清末淡新地区夫首的考察,可以看出地方官府与地方绅商团体之间存在相当程度的协力关系,藉此达到有效治理地方社会,稳定社会秩序,共同获...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钟山
- 省级《六盘山》
- 省级《兰台内外》
- 省级东西南北·看人物
- 省级漫画月刊下半月
- 省级恋爱婚姻家庭纪实
- 北大核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省级艺术学界
- 省级伴侣
- 省级《美术教育研究》
- 省级《东南亚南亚研究》
- 省级曲学
- 省级《出版与印刷》
- 省级小说界
- 省级泉州文学
- 省级《蒲松龄研究》
- 北大核心《中国档案》
- 省级《小品文选刊》
- 省级人生十六七
- 省级读库
- 省级文化与诗学
- 省级《散文选刊》
- 省级南都娱乐周刊
- 省级中华传奇
- 省级多浪龟兹
- 北大核心《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省级《民风》
- 北大核心《中国音乐学》
- 北大核心《图书馆》
- 省级《华文文学》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