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创刊于1984年3月,原名《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年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该刊受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委托,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和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是综合性哲学类学术刊物,兼顾普及任务,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倡导辩证思维,加强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促进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联盟,推进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鼓励学术和理论创新,提倡应用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
主要栏目有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史、自然哲学、科技与社会等。
杂志编辑部投稿须知:
一、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职称论文投稿:西方哲学史中的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探究
摘 要:在西方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中,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是其中两大对立思潮。理性主义在古希腊的时候便已经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直到19世纪50年代末以后的非理性主义的兴起,使得理性主义逐渐走向了衰落。文章就西方哲学史中的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以期为西方哲学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西方哲学史,非理性主义,理性主义
纵观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从古希腊哲学时期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进步,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开始,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对理性主义进行了反驳。并由著名的哲学家萨特、尼采以及柏格森等所继承和发扬。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运动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掀起了新的高潮。虽然后现代主义是对非理性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它比非理性主义走得更远,对于理性主义的批判更加激烈。由理性主义到现代非理性主义再到后来的后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演变,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性,但是它们在认识论、价值观、本体论以及人性论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故而,寻求西方哲学史中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并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圣西门的技术治理思想:科学-实业专家体系————作者:赵俊海;
摘要:圣西门是技术治理思想的重要开创者。在他看来,法国大革命之后30余年里之所以不断发生危机,其原因在于法国社会的治理范式需要变革,即需要从神学和封建体系过渡到科学和实业体系。进而,他从体系的领导者、“两委”、领导者与国王的关系、信仰保障、目的和建立方式等六个方面建构了其技术治理蓝图,即“科学-实业专家体系”。支撑这一体系的逻辑则是工业主义、科学主义、历史进步主义和历史决定论。从技术治理的发展史来看,圣...
日本技术哲学的演化与重构————作者:徐旭;陈凡;
摘要:近代日本技术哲学深受西方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诸多影响,户坂润和星野芳郎等技术哲学家在借鉴如康德、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等日耳曼哲学家思想基础上,结合神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曾建构出具有日本特色的技术哲学。然而日本技术哲学在后明治思想引导下陷入了西方价值和日本信仰体系矛盾的漩涡中,这也是日本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性思想时遗留的隐患。为此,站在历史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日本文化当中整体性价值观和技术有灵论是认...
基因正义的分析进路:自然基本善抑或可行能力——人类基因编辑与社会正义关系论争的一个考察————作者:徐如刚;
摘要:基因正义是当前人类基因编辑与社会正义关系论争的核心议题,主要围绕自然基本善与可行能力进路展开。自然基本善进路主张将基因看作自然基本善,通过实现基因结构正常化体现正义。可行能力进路则试图通过被编辑者可行能力正常化超越自然基本善进路的正义性。正是运气均等主义使两种进路具备展开正义分析的基础,但也导致各自局限和困境。唯有基于人类基因编辑的不确定性与开放性,诉诸基因编辑介入的具体情景,才使正义分析进路具有...
知识确证的一条中间进路——从规范推理主义的视角看————作者:武庆荣;
摘要:规范推理主义主张,概念内容是由规则或规范建构的,诉诸其语义的以及社会的-语用的观念,规范推理主义不仅对可靠主义的外在主义进行了推理主义的改进,而且对传统主流的知识论给出了一种实用主义的重建,从而在知识确证的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之间开辟了一条中间进路。尽管施莫兰泽和赛德对此有异议,但相关事实和论证表明,规范推理主义对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的沟通与融合客观存在
意识体验的非感知性————作者:陈昊;
摘要:感知虽然与意识体验紧密相关,但其本身不是主观体验。感知与意识概念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导致解释意识“难问题”时常常会滑向意识的“易问题”。从概念演变历史看,感知与意识的内涵虽然有重叠,但是二者在不同时期有明显差异并逐渐细分,现代哲学意义下的感知更强调对信息的搜索、接收和处理。在此意义下,我感知和非我感知中的“感知”含义有重要差别,感知主体具有非我性,而将感知引入意识“难问题”会导致主观体验的客体化。因...
意识载体外部论与动态载体————作者:刘林;
摘要:意识载体外部论者主张意识经验的载体不仅是脑还包括身体或外部世界。这一立场的代表诺伊基于知觉经验和行动之间的密切关联为外部论辩护,而批评者指责诺伊混淆了因果和构成。这种批评假定了瞬时性构成,而诺伊却认为知觉经验需要时间中延展的动态载体。载体-内容时间同构和瞬时性随附是支持瞬时性构成的两个理由,但两者都面临挑战。但另一方面,基于动态载体的外部论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它原则上无法指出一种能够独立于脑而被界定...
反事实怀疑论、反-事实主义与结构因果模型————作者:吴小安;
摘要:关于反事实条件句的真值问题,哈耶克(Alan Hájek)提出了反事实怀疑论,通过不确定性和非决定论论证来证明我们日常所述的大部分反事实条件句都为假,斯特芬森(H. Orri Stefánsson)以条件句的多维可能世界语义为基础,提出反-事实主义以捍卫日常反事实条件句为真的直觉,主张存在初始模态事实,即反-事实,来作为反事实条件句的使真者,从而反驳了哈耶克的论证,但其理论本身也有不可接受的代价。...
普遍原理驱动抑或特殊细节优先——群体智能涌现机制的研究取向之争————作者:陈绎安;
摘要:作为复杂性科学中的交叉前沿,群体智能的研究对象虽然跨越了多个领域,却共享某些基本特征。这种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张力体现为群体智能涌现机制的研究取向之争:一些学者认为某些普遍原理是理解各种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它们有广泛的适用性并且被抽象为少数主导性因素;另一些人优先关注特殊细节,它们描述了多样化的底层实现方式,受制于地方性的边界条件或历史性的演化轨迹。文章:(1)对比了两种研究取向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揭示了...
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现有方法的批判与生成性认知路径分析————作者:赵伟;
摘要:人工智能很难对齐,错位人工智能的部署可能不可逆转地破坏人类对世界的控制,甚至威胁人类文明。人工智能安全的主要方法是AI对齐,即创造与“人类价值观”对齐的人工智能。“价值对齐问题”是如何将人工智能的价值观与人类的价值观相一致的挑战,无论它们是什么,这样人工智能就不会对人类的存在构成风险。现有的几种主要价值对齐方法,例如技术路径和规范路径都没有解决价值对齐问题,建议在哲学上植根于当代认知科学的生成范式...
作为命题式想象之基础的欧式图表————作者:蒋凡;
摘要:在《几何原本》中,证明可以使用从图表中得出的命题进行推理。研究者们对图表如何发挥作用给出了各种解释。最近的一种貌似可信的解释是,图表仅是自身例示的共精确联系的样本。但这一解释,(1)会导致在某些间接证明中图表是不能同时为真的主张的集合的语义,(2)无法说明在以图表为基础的欧式证明中为何能够从图表得出某些关于抽象几何对象的命题,(3)忽视了主体在从图表得出命题的过程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实际上,主...
认知规范、认知能力与角色义务————作者:何弦;
摘要:认知规范约束人们的信念和形成信念的活动,但究竟为何我们应遵循这一规范?学界在这一问题上众说纷纭。构成论者们尝试通过信念的本质去确保认知规范的有效性,他们主张信念是一种规范性的态度,而认知规范是信念的构成性规范。反驳者指出,构成性规范并不具有内在的有效性。因此,构成论者需要额外的论证去确保信念的构成性规范具有规范有效性。霍斯特尝试诉诸认知能力以解决这一难题。其主张,如果人们违背了信念的构成性规范,就...
医学与社会之间:19世纪英国传染与反传染派之争、实质及影响————作者:元鹏成;王雪松;
摘要:19世纪英国传染与反传染派之间围绕流行病传染、环境卫生和隔离检疫有效性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到19世纪中叶,主张通过改善环境来预防疾病的反传染派的观点获得较大支持,为旨在预防疾病的社会行动提供了依据。尽管如此,传染论并未消失。到19世纪中后期,随着传染论和细菌理论的最终崛起,反传染论逐渐开始衰落。对疾病的生物学、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的详细知识被视为卫生行动的基础,公共卫生理念也因此变得更加科学和完善
以工具为中心:神经元学说的三次转变————作者:李双;李侠;
摘要:近年来,一些神经科学家提倡以“工具为中心”的神经科学发展新模式,但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单一事件,缺乏对神经科学发展历程的系统性考察。梳理神经元学说的演进历程(1850—1950),可以发现神经元学说的三次重大理论革命都离不开技术层面的革新。首先,光学显微镜和组织学染色技术的进步解决了神经细胞结构的基本争议。其次,电压钳制技术的应用使霍奇金和赫胥黎得以纠正伯恩斯坦的膜假说,建立离子假说,从而揭示动作电位...
精神障碍的多元自然主义解释方案————作者:汪敏;张效初;何晓松;
摘要:在精神障碍的规范性议题上,存在科学自然主义与规范主义的对立。两者分歧的根本在于科学自然主义借由否定或还原的方式完全拒斥规范性。在自然主义内部的另一种主张多元自然主义认可科学多样性,试图协调自然与规范之间的平衡。文章在澄清自然主义关于规范性不同主张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多元自然主义如何启示精神障碍诊断中的规范性议题。通过区分精神障碍术语不同使用语境表明,当规范性不再是疾病概念的充分条件,而只是介入其他解...
危机与重构:机体哲学视域下人机共生的审思————作者:赵欣;于雪;王前;
摘要:从机体哲学视角看,人机共生应当是人类生命机体、社会机体、精神机体与人工机体之间良性互动和正向循环的动态过程,应当有助于促进机体发展活力的多向度提升,实现各类机体“生机”的和谐增长。但当前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人工机体尤为活跃。如果人工机体的“生机”过度增长,可能打破机体间相互适应的和谐关系,在生命机体、社会机体、精神机体层面引发危机,出现人类生命状态失调、社会陷入加速陷阱、个体思维受到数据规训的情况。...
建构“康德式人工道德智能体”的伦理辩护————作者:王乐;
摘要:相较于其他伦理学传统,康德伦理学为人工道德智能体的发展提供了恰当的伦理框架,似乎更适合今天AMAs的发展。然而,一些学者认为康德式AMAs的设想挑战了康德伦理传统,因为它既不能满足康德对道德行动者的规定,还会违反康德的绝对命令。实际上,无论康德式AMAs能否成为道德行动者,建构它都具有合理性。首先,康德式AMAs与康德式人类道德行动者是两种不同的道德行动者,它们追求不同的道德属性。其次,人类在制造...
相似对于科学模型表征是必要的吗?————作者:金一鑫;黄敏;
摘要:科学表征语义进路的经典相似观认为科学模型与表征对象间的二元相似关系是表征的基础。然而,科学表征语用进路认为模型与世界之间不存在二元相似关系,转而强调科学模型表征的语用维度。面对挑战,相似观的支持者吉尔构建了基于主体的相似观。这一相似观仍然面临非必要性反驳,即相似对于科学表征是多余的而非必要的。文章通过区分非必要性反驳中涉及的语用层面和语义层面来回应该反驳:在语用层面,模型与表征对象必须具有基本的范...
集体意向性中“我们”概念的还原与非还原之争————作者:李思楠;殷杰;
摘要:集体意向性作为一种意向形式仅发生在个体大脑之中,是一种琐碎的本体论共识。更为重要的问题是集体意向性作为一种现象,在哲学分析中应该如何概念化。在此问题上,还原论将第一人称复数“我们”作为第一人称单数“我”衍生的二级概念来保证解释策略的简洁性,使集体意向在本体论上成为一种个体意向的啮合网络;非还原论将“我们”视为不可还原的基本概念,以此保证集体意向与个体意向平等的本体论地位。从行动的规范性来看,非还原...
科学理解是事实性的还是非-事实性的?————作者:赵聪妹;
摘要:科学理解是事实性还是非-事实性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哲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依据科学理解的两条研究路径为分析线索,以科学理解与“真”的关系为切入点,对科学理解是事实性还是非-事实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科学理解是非-事实性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科学理解是非-事实性的认知价值,体现其认识论方面的张力。分析使用“有效性”取代“真”的方法并不会导致不可知论。尝试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理解是非-...
理想化、建构还是虚构——经济学模型本质的哲学探析————作者:初维峰;
摘要:无论把经济学模型的本质看成是理想化模型,还是建构的产物都站不住脚。真正的问题应该是:经济学模型是准确地表征了事实,还是虚构性的。文章结论是,有些经济学模型可以准确地表征经济现象,有些确实虚构的。但是,虚构的经济学模型,并非毫无用处,它可以解释经济现象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恋爱婚姻家庭青春版
- 省级《湘潮》
- 省级《民族论坛》
- 省级杭州文博
- 省级福建陶研
- 省级《河池学院学报》
- 省级知音励志
- 省级《新闻窗》
- 北大核心《燕山大学学报》
- 省级《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法音杂志
- 省级三月风
- 北大核心《当代外国文学》
- 省级《东南亚南亚研究》
- 北大核心《天涯》
- 国家级新闻采编
- 省级《西藏艺术研究》
- 省级东坡赤壁诗词杂志
- 国家级中国纪念馆研究
- 省级中国钢笔书法绿芽
- 省级《北方文学》
- 省级青海湖
- 省级《南京师大学报》
- 省级锦绣
- 省级雨花
- 国家级艺术市场
- 国家级杂技与魔术
- 北大核心《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 国家级《曲艺》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