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0-1005/K
国际标准刊号:2095-1639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查看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考古》社科类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芙蓉》科技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中国历史文物》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学术研究刊物,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主要刊发有关中国古代文物、考古、历史及博物馆专业的学术研究文章。刊发稿件要求具有一定研究性,提倡以物证史,同时也注重刊发有关新发现的文物、文献或考古新进展及博物馆重要新展览内容的稿件。

  本刊宗旨:坚持百家争鸣的科学精神,提倡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气;注重反映国内外中国古代史、考古、文物、博物馆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国内外文博、考古、史学界的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及友好往来;努力办成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刊物。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文物研究、考古研究、古史新证、出土文献研究、博物馆研究、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试论四川渠县石阙的年代和风格 孙华; 6-15

  2 黔中地区魏晋南朝考古遗存探究 叶成勇; 16-30

  3 征稿启事 30

  4 徐州北洞山汉墓陶俑佩绶考——兼论秦汉印绶之制 王方; 32-43

  5 简化型神人神兽镜时代再探讨 步雁;呼啸; 44-50

  6 高兔村战国墓出土神兽金铸像造型蠡测 王红梅; 64-72

  7 《石渠宝笈》与书画鉴藏 薛永年; 73-82

  8 任弼时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 王海蛟; 92-100

  9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西汉上林苑铜器述论 于璐;张默涵; 101-130

  10 “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开幕 董清; 157

  11 “魅力台州——上海美术家作品展”开幕 董清; 158

  12 “华夏春秋——张英豪水墨人物画展”开幕 董清; 158

  13 梁又铭先生绘画作品捐赠我馆 董清; 159

  14 《中国梦——人民幸福》特种邮票在我馆首发 董清; 159

  15 我馆举办《中华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成果推广会 董清; 160

  16 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暨2015年年会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160

  当代教育与文化投稿:马士英的话语权从何而来

  摘 要:崇祯十五年,马士英由废员起复,总督庐州凤阳军务,击败张献忠军,迫使其改变进军方向,保卫了南京的安全。南都议立,史可法向他咨询商议,他的话语权是“捍御数有功”而获得。

  关键词:贵阳,马士英

  明末清初,贵阳马士英家族因马文卿、马明卿兄弟科第蝉联而光耀里闾,亦因南明弘光朝东阁大学士马士英背负对于各种晚明史籍关于马士英的记载,如果套用今天大数据时代的观测方法,跳出一言一行的具体记录,作宏观的审视,会感觉到两个现象比较突出:一是在对马士英的各种叙写记载中,空泛攻击的多,具体说实事的少。即使说了的,有些是语焉不详,似有如无;有些则同其他人(如阮大铖)扯在一起说,其实到底是谁做的,还需辨析。真正能落到马士英头上的不多。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最新期刊目录

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

摘要:<正>~

山东临淄孙娄东遗址出土的战国铅釉陶罍————作者:赵国靖;陈魁;张吉;

摘要:临淄孙娄东遗址是齐国故城外的小型聚落遗址。战国灰坑H197出土铅釉陶罍残片一件,同出陶器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打破H197的各灰坑年代为战国晚期。此陶罍饰戳印圆圈纹带,装饰风格与越文化区的原始瓷罍相近,而胎体成分及铅釉的铅同位素比值则可确定产自齐文化区。综合出土单位年代、材质与技术特征判断,孙娄东釉陶罍是目前中国科学发掘出土年代最早的铅釉陶器,对探讨铅釉陶的起源及临淄战国手工业技术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惠世天工——河北曲阳石雕艺术展

摘要:<正>~

1929年都兰县治考察与边疆摄影——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调查青海中部县治摄影汇编》相册为中心————作者:樊丽媛;

摘要: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调查青海中部县治摄影汇编》相册共收有银盐照片47张,内容为1929年青海民政厅调查专员梁炳麟率团前往都兰地区考察新县县治的摄影记录。调查团历时三月,对都兰的地形、资源、交通及民族等进行全面考察,《摄影汇编》和梁炳麟日记两份文献完整还原了这一过程。政府派出的官方考察团携带相机走进青海腹地,标志着摄影不仅是一种探查边疆、再现边地风貌的技术手段,也成为联结央地关系的媒介,在建构和强化现...

河南三门峡甘棠学校东周墓M57和M566发掘简报————作者:韩鹏翔 ;周要港 ;郑立超 ;燕飞 ;于雅婷;

摘要: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原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甘棠学校建设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古代墓葬500余座,其中编号为M57和M566的两座墓葬保存完好,随葬有成套青铜礼器。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组合分析墓葬年代为春秋战国之际,国别应属晋国或者魏国。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探讨三门峡地区东周墓葬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材料

战国齐文化区青铜器的铅料演替及分期研究————作者:张吉;赵国靖;张恒;陈魁;陈建立;

摘要:战国齐文化区青铜器的铅料经历复杂的演替变化。战国初年延续春秋时期的外来格局,主要利用中原与鄂东赣北铅料。公元前5世纪后半,来自越地的浙东铅大量进入海岱地区。公元前4世纪前半,伴随三晋与越对齐的长期孤立与征伐,泰沂山地的高放射性成因铅料得到迅速开发,成为齐地铸铜业的必要补充,并成为此后齐文化兴盛期具有特色的铅资源类型。战国晚期田齐复国后,本地高放铅逐渐衰退,为燕辽和中原的铅料替代。战国齐文化区铅资源...

中国低温铅釉陶起源研究的若干问题————作者:郎剑锋;耿超;申静怡;赵益超;郭宇奇;

摘要:中国低温釉陶的起源问题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中西交通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相关研究过程中,实物资料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积累,中国低温铅釉陶“战国起源说”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战国时期的齐地也已成为探讨该问题最为重要的区域。中国低温铅釉陶起源问题的后续研究中,包括陶瓷手工业、青铜冶铸业等不同手工业门类之间的互动、低温铅釉技术的发明和传承传播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

青铜器腹底“加强筋”的仿真模拟实验及其功用再认识————作者:张凯;江小辉;崔佳;

摘要:商周青铜器圈足与腹底连接处的条状或块状凸台被部分学者称为“加强筋”,认为其具有加固、排气、集渣等功能。通过仿真模拟实验,将父乙方鼎的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发现青铜容器即使在1.5倍水密度的满载荷下,其最大应力与应变均位于小范围的弹性变形阶段,不会引发塑性变形。加之“X”形工艺筋的增加并不能影响或改变蠕变变形的进程,而在青铜鼎的提运过程中,鼎耳根部的连接处应力集中现象最严重,并非腹底,因此青铜容器腹底...

山东淄博临淄区淄江花园战国墓M235发掘简报————作者:路俊福 ;薛冰 ;王德田 ;常继文 ;荣若俊 ;许建军 ;陈魁 ;刘楠楠 ;王国坤 ;崔素云 ;王强;

摘要:2008年12月,淄博市临淄区文物局对淄江花园项目占地内的古墓葬组织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M235为土坑竖穴积石墓,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推断其年代为战国晚期。墓葬虽被盗扰严重,但仍出土有铜鼎、壶、盘、盆、弩机、镞等青铜器,及陶壶、玉环等器物。尤其出土的一件铅釉陶壶,为我国战国时期已出现低温铅釉陶器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M235的发掘为研究临淄地区战国晚期的埋葬习俗和探讨我国低温铅釉陶器的起...

考古所见芮国后期迁徙与两周之际关中社会————作者:张天恩;张煜珧;孙战伟;

摘要:西周晚期,芮国都邑北迁至梁带村;春秋早期晚段,又迁都于刘家洼。其都邑迁徙既有内在原因,也与西周晚期王室内部矛盾引发社会动荡有关。面对王室衰微、弱肉强食的春秋乱局,偏处于关中东北一隅的芮国再次避让迁都,试图偷安于乱世却终致亡国;居于关中西北隅的秦国则积极进取,较快地占据了关中王畿,为后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导致西周灭亡的戎狄族群,劫掠财富之后主体远扬,少量滞留者归附于秦芮等国则几无痕迹。芮国都邑梁...

山东青岛城阳区财贝沟东周墓地发掘简报————作者:綦高华 ;彭峪 ;付胜龙 ;王瑶;杜义新 ;于超 ;石玉兵 ;韩丹妮;刘阳;林玉海 ;郑禄红 ;于法霖 ;郭长波 ;侯广平 ;韩尊成 ;姜振明;

摘要:2012至2013年,青岛城阳区财贝沟墓地发掘了一批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墓葬,其中M1、M7、M13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青铜器,种类包括礼器和兵器等,礼器组合形式为鼎、敦、舟、壶、盘和敦、舟、盘、匜组合,铜器种类、形态和组合方式均为东周齐国风格。墓群中还发现一座土著风格的小墓M12,随葬夹砂陶鼎、豆和罐等。这些材料对于探讨该时期齐国对崂山西麓的经营布局以及齐、夷的关系等问题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代外销纹章瓷解读与研究————作者:彭晓云;

摘要: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批清代外销纹章瓷器,器型主要有碗、碟、盘、杯、壶、罐等,装饰华丽繁复,工艺精湛,其中包括路易十五皇家纹章瓷盘、东印度公司成立百年纪念纹章瓷盘等精品。本文将该批纹章瓷与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和梳理,初步明确其中部分瓷器的定制者身份、定制时间、定制家族、定制渠道等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清代外销瓷生产面貌,以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河北康保兴隆遗址南部冲沟2022-2023年发掘简报————作者:庄丽娜 ;李延士 ;邱振威 ;仝广 ;朱天净 ;刘丹 ;温艳杰 ;杨志华 ;刘文香 ;陈依萍 ;王冠玉;

摘要:从2018年开始,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多家单位在康保兴隆遗址开展了长期的田野考古工作,着力填补河北北部坝上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的缺环,同时探索北方早期旱作农业起源。发掘除收获大量裕民文化的遗迹、遗物以外,还发现有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遗存,本文主要介绍2022-2023年在兴隆遗址南部冲沟G5发现的该阶段的遗存。G5 (1)-(2)层为历史时期形成,G5 (3)-(4)层形成于新石器时...

莱州湾南岸2019-2023年环境考古调查————作者:邱振威;刘丹;刘文晖;杨志华;张开亮;李延士;陈依萍;温艳杰;黄英;丁婉新;王泽冰;古笑雷;詹森杨;杨小博;陈建超;陈雪香;王华;吕海路;张黛;张新欣;王伟波;王君卫;徐晓宁;王德民;

摘要:2019年6月-2023年4月,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环境考古研究所与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昌邑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莱州湾南岸进行环境考古调查与研究。调查史前—汉代遗址22处,其中包括盐业遗址3处,并采集地面遗物、选取部分重点遗址采集剖面样品,开展空间信息与部分环境、测年、动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初步分析,结合调查区域内贝壳堤/牡蛎礁的发现与相关研究,为重建莱州湾南岸地区更新世晚...

陈介祺旧藏五铢铜范母刍议————作者:吴倩;

摘要:陈介祺旧藏一组四件五铢叠铸铜范母,现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自晚清以来,此组钱范经过诸家递藏、鉴赏,催生出一系列关于五铢钱范形制与铸造背景的评述。本文围绕组范的特殊形制,考察陈介祺等对各式五铢叠铸范母的著录,并进一步梳理现有同型五铢钱范的资料,讨论组范的范面钱型、铸造机制,辨析以往疑问。由此,管窥五铢铸造工艺的发展变迁以及博物馆藏传世钱范的重要价值

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

摘要:<正>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于2011年3月22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简称国博基金会)。国博基金会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独家发起、北京市文化局作为上级主管单位的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其主要业务范围为:(一)资助国家博物馆建设。(二)资助文物考古及遗址保护、文物保护及库房维修、文物修复及技术发展、文物及艺术品征集、文物及艺术品陈列、文物及艺术品研究、文物及艺术品数据库、文物及艺术品出版物...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2022-2024年仰韶文化遗存发掘简报————作者:田伟 ;张若衡 ;孙慧琴 ;张开亮 ;叶之童 ;申红俊 ;吕赵力 ;姚高飞 ;申旺旺;

摘要:西吴壁仰韶文化遗存位于遗址东部,分布范围不小于30万平方米,形成一处规模较大的史前聚落。2022-202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其中揭露出丰富的仰韶晚期遗存,遗迹主要为灰坑、窖穴、灶坑等,出土陶器、石器,还发现建筑残件等与房址密切相关的遗存。所见仰韶晚期遗存的文化面貌与以往在晋南、豫西所见者一致,并与垣曲盆地同时期遗存更为接近。这些发现填补了运城盆地东北部仰韶晚期遗存发现较少、文...

陕西宝鸡下站祭祀遗址2022年考古发掘简报————作者:游富祥 ;卢一 ;王凯 ;郝怿 ;杨武站 ;王颢 ;雷岩 ;韵佩功 ;寇润泽 ;李强 ;明玥 ;仇蕊 ;吕赵力 ;姚皎 ;王心月 ;权西红 ;李聪丽 ;杨苗苗 ;赵梦遥;

摘要:下站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磻溪镇下站村秦岭北麓渭河南岸的台塬之上。2020年,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陈仓区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确认下站遗址即为文献中所记雍五畤之一的“密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考古队于2022年对下站遗址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800平方米,清理各类祭祀坑22座,可分为长条形坑和长方形坑两类。其中,长方形坑中的...

植硅体记录下的兴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气候和植被变化————作者:邱振威;庄丽娜;

摘要:植硅体分析在复原古人类生活环境和考古遗址气候特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组织并主导了对河北康保兴隆遗址南部自然沟的解剖与清理工作。为揭示遗址周边的植被景观与气候变化,我们选取该自然沟的沉积剖面,进行古环境替代指标分析。植硅体记录揭示,自新仙女木事件结束以来,遗址所在区域经历了多个气候阶段,包括升温期、相对暖湿的温干期、迅速干凉化时期、干冷期及持续干冷期。在整体干冷化趋势下,约...

政治变局中无锡商会会长钱孙卿的困顿与抉择(1945-1949):基于无锡商会档案的分析————作者:袁逸颖;周孜正;

摘要:1945-1949年的政治变局中,无锡商会会长钱孙卿的心态和抉择不可避免地呈动态演进之势,并深刻地影响了当地工商群体在1949年的抉择。通过对无锡档案馆藏的无锡商会档案和钱氏的年谱分析发现,1946年钱孙卿回到无锡复任商会会长,继续以“商民保姆”的姿态帮助工商业恢复生产,申请减税,调解劳资矛盾。由于他积极协调官商矛盾,无锡经济曾迎来短暂的机遇。然而,随着国民常统制经济的强化,钱孙卿与国民党政权的隔...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社科研究生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4376.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