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文物》为文物和考古专业学术性资料性刊物。反映国内文物考古的重大成果,刊载有关文物考古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介绍和研究我国的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主要栏目: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古代建筑、青铜集粹、古工作者、历史研究及教学人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收录情况: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广东遂溪鲤鱼墩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发掘简报 黎飞艳;陈红冰;邹池根;杨宝强;冯孟钦; 4-18
2 广东增城浮扶岭M511发掘简报 张强禄; 19-30+1
3 浙江庆元会溪南宋胡纮夫妇合葬墓发掘简报 郑建明;叶海;谢西营;吴文琳;吴兴;周光贵;程爱兰;孙小治; 31-52+2+1
4 浙江长兴石泉明墓发掘简报 郑建明;胡秋凉;包扣林;王晓;梁奕建;景纪魁; 53-58+97
5 北朝高足围屏床榻的形成 韦正; 59-68+1
6 长兴石泉明墓出土“传世哥窑”型器物及相关问题略论 郑建明;林毅; 69-79
7 社会权力的起源——中国史前葬仪中的社会与观念 张弛; 79
8 浙江松阳宋墓出土瓷器 宋子军;刘鼎; 80-88
9 湖北及安徽出土东周至秦汉时期热锻青铜容器的科学分析 秦颍;李世彩;晏德付;罗武干; 89-96
广告论文范文:论如何让影视文化来促进我过的经济发展
论文导读:论文导读:近年来,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闲暇之余,坐在影院看一场电影成为很多人的一大爱好,他们或约会或鉴赏,都为影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如何让这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呢?对此进行了一下论述。
关键词:影视的影响,影视产业,文化产业
(一)找准立足点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目前,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我国大众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我们首先要积极的找准立足点。首先,要杜绝“跟风”现象。我国的许多国产影片都在国际市场上广为流传且深受好评,靠的就是独特的东方魅力。
文物最新期刊目录
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3250发掘简报————作者:谢尧亭 ;陈晓宇 ;范文谦 ;王金平 ;杨及耘;
摘要:横水西周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2004~200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西周时期墓葬1299座,发现车马坑33座。其中,M3250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木质棺椁。墓葬遭盗扰,墓主骨骼无存,仅发现3名殉人。随葬器物残存385件(套),有铜器、原始瓷器、陶器、玉器、漆木器、骨器、蚌贝器共七类。其中铜礼器25件,包括鼎9件、簋3件等,17件铜礼器上有铭文。...
苏孝斌墓石椁线刻山水画的绘画史意义————作者:贺西林;
摘要:<正>唐代是中国山水画走向独立并逐渐成熟的一个关键时期,名家辈出,吴道子始创山水之体,自成一家;李思训、李昭道标榜青绿;王维、张璪示范水墨。20世纪90年代以前讨论唐代山水画或盛唐“山水之变”,多据画史画论、个别传世名作、石窟壁画和少数墓葬壁画中的背景山水,以及器物装饰山水画。而画史画论记载零散或语焉不详;传世名作真伪、年代难辨,争议颇多;石窟和墓葬壁画中所见皆非独立山水。就此而论,很难客观准确地...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六):包山楚墓竹简
摘要:<正>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本书为《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系列的第六册,收录包山楚墓出土的全部有字竹简280枚及签牌30枚。竹简内容包括文书、卜筮祭祷记录和遣册。全书由释文和图版两部分组成,以1991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包山楚墓》《包山楚简》为底本,新作释文精准,注释繁简得当;图版部分选择常规影像和红外线扫描图版中效果最佳者,使资料更为完整。本书在竹简文本复原和内涵揭示方面取...
山西沁源程壁石窟调查简报————作者:武夏;李辉;冯鹏锦;赵杰;
摘要:<正>程壁石窟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韩洪乡程壁村西北500米的半山腰上。地理坐标为北纬36°39′7.2″,东经112°14′49.1″,海拔1212米。程壁石窟所在山体大致呈东西走向,位于009乡道旁,沁河在山脚下由西向东流过(图一)。石窟开凿于一块长约20、高3.5~4.7米的较为独立的崖壁上,山体岩石属于灰黄色石英砂岩,易于雕凿,崖壁下为松软的砂石与黄土。窟前山坡塌毁严重、崎岖不平。据《中国...
江苏常州采菱宋墓(M46)发掘简报————作者:任林平 ;彭辉 ;郑铎;
摘要:2020年9~10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采菱村的项目用地范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本次发掘共清理五代至宋代及明清时期墓葬65座。其中一座宋墓(编号M46)为竖穴土坑墓,墓底中央设方形小坑,出土漆器、瓷器、铜器等。其中,漆器带有纪年和“歙州检造”等铭文,系官方监管造作漆器的首次发现。依据出土器物及漆器纪年铭文,可推断墓葬年代为北宋中期。本次发掘,为研究宋代的墓葬形制...
秦始皇帝陵K0006陪葬坑性质的探讨————作者:曹玮;
摘要:<正>2000年,在秦始皇帝陵陵冢南侧、内城南墙里约12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处陪葬坑,命名为K0006陪葬坑。陪葬坑面积不大,其中坑体面积只有144平方米;陪葬坑“由斜坡门道、前室和后室组成,是一座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的陪葬坑”[1]。陪葬坑出土有4件立姿御手俑和8件身披长襦的立姿袖手俑以及其他器物,这12件陶俑不同于秦始皇帝陵一、二、三号陪葬坑出土的身披铠甲的兵俑
来通、画缸、提水罐——中亚土库曼斯坦出土文物钩沉与释证————作者:葛承雍;
摘要:欧亚大陆上的土库曼斯坦是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枢纽国家。本文以土库曼斯坦出土文物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尼萨古城考古发现的象骨来通进行重新阐释,证明大型来通不是世俗酒器,而是宗教礼仪使用的祭器、礼器;其次对梅尔夫考古发现的被外国学者称为“四景花瓶”的双耳彩绘陶罐进行考释,认为其是唐代杜环记载的“画缸”,为当地新年节庆时的交换礼品;最后,中亚提水罐是挂在水车上提水的器皿,对于理解西域陶罐类型很有启发,其用途与...
广东广州新造唐代曾边窑遗址发掘简报————作者:陈馨;
摘要:曾边窑遗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曾边村和南约村交界处,西临珠江。2018年4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450平方米,清理出窑床、灰坑、灰沟等遗迹,出土了大量陶瓷器及少量窑具,陶瓷器包括碗、盘、罐、盆、钵、釜、杯、壶等。根据出土器物判断,曾边窑遗址的年代应为中晚唐时期。作为广州地区一处重要的唐代民窑遗址,曾边窑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广州地区陶瓷生产情况以及广东陶...
浙江台州沙埠竹家岭宋代窑址2019年发掘简报————作者:谢西营 ;汤妮 ;李含笑 ;秦大树 ;林杰 ;赵安如;
摘要:沙埠窑址群地处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沙埠镇和高桥街道一带,是浙江地区重要的青瓷窑址分布区。2019年6~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窑址群内最具代表性的竹家岭窑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该窑址位于沙埠镇廿四都村和青瓷村(原霅溪村)交界处。本次发掘区位于窑场烧造区和窑业废品堆积区,发掘总面积600平方米,揭露出一座规模庞大且保存较好的龙窑窑炉,出土了大量青釉、酱釉瓷器及窑具标本。本次发掘初步构建了...
云南建水碗窑村建水窑遗址湖广窑区发掘简报————作者:丁雨 ;戴宗品 ;王筱昕 ;秦大树;
摘要:<正>建水窑遗址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境内,集中分布在建水古城西北的碗窑村区域,东南距古城东门朝阳楼约3公里(图一)。为开展对建水窑的分期研究、深入了解建水窑各时段的生产内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7~9,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建水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联合对建水窑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
云南建水窑遗址湖广窑区发掘收获及相关问题————作者:丁雨;戴宗品;王筱昕;秦大树;
摘要:<正>建水窑是云南地区最重要的陶瓷窑场之一。由于云南地区钴矿丰富,而建水窑青花瓷又与元明时期景德镇青花瓷有颇多相似之处,因此既往涉及建水窑的研究往往聚焦于元明时期青花瓷的创烧及发展问题。实际上,近年来陶瓷研究的学术进展表明,建水窑的特色不只限于青花瓷产品,其时空坐标特殊、产品种类丰富,值得反复推敲。从地理空间来看,建水地处红河北岸、西南边疆,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交通要塞,是与越南红河流域展开瓷业交...
明代“官搭民烧”的考古学探索————作者:高宪平;
摘要:“官搭民烧”作为明清时期景德镇御器(窑)厂实行的一项重要陶政,其相关研究长期依赖文献记载。近年来,经过考古发掘,观音阁和落马桥窑址均出土了有关明晚期“官搭民烧”的遗物,如嘉靖时期黄釉瓷及其半成品等。目前已发掘的两处窑址印证了《江西省大志》《浮梁县志》等文献关于御器厂选派民间窑场的记载。出土标本制作精细,体现出嘉靖时期民窑高超的制瓷水准,这是明晚期“官搭民烧”得以实行的重要原因。同时,出土标本还丰富...
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藏瑞隆感应塔与灵石寺塔发现的瓷器————作者:林杰;李含笑;谢西营;
摘要:<正>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馆藏文物类型丰富,以灵石寺塔、赵伯澐墓、瑞隆感应塔、沙埠窑址和路桥小人尖遗址出土遗物最具特色。本文选取瑞隆感应塔和灵石寺塔发现的4件具有纪年意义的瓷器加以介绍。一瑞隆感应塔发现瓷器北宋青瓷盒盒盖、盒身形制基本一致。盒盖平顶微鼓,近顶部斜折向下,下腹竖直。盒身上腹竖直,下腹斜曲内收至底,隐圈足。盒盖及盒身饰数圈凹弦纹和凸棱纹。盒身有数道竖向裂纹。青灰胎,胎质...
基于化学元素组成分析的“黑石号”出水青釉罐与曾边窑关系探讨————作者:方涛;秦大树;陈馨;瞿伟;
摘要:<正>一概况“黑石号”沉船1998年发现于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附近海域[1],沉船出水瓷器占全部船货的95%以上,其中包括长沙窑、邢窑、巩义窑、越窑及广东产青釉瓷器。这些瓷器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基本符合9~10世纪海上贸易瓷器四组合的特点[2]
《文物》2024年1~12期目录索引
摘要:<正>~
江西景德镇落马桥红光瓷厂遗址2023~2024年发掘简报————作者:徐小娇 ;李琳 ;翁彦俊 ;赵亮亮 ;聂嘉仪;
摘要:落马桥红光瓷厂遗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老城区原红光瓷厂厂区内。2023~2024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其进行了主动性发掘,重点发掘了遗址Ⅰ区的西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区域,发掘面积500余平方米,清理出房址、窑炉、池、沟、路、墙、灰坑、辘轳坑等遗迹,出土器物包括瓷器、陶器、金属器及窑具、建筑构件等,其中瓷器包括卵白釉、青白釉、白釉、青釉、青花、蓝釉等。本次发掘揭露出大量元代晚期至新中国成立...
江西景德镇珠山天后宫遗址发掘简报————作者:丁雨 ;孙晨瑜 ;焦继刚 ;金银珠 ;梁源 ;刘林峰 ;陈豪;
摘要:<正>一概况天后宫遗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中华南路中段与戴家弄交叉路口东北角,西距昌江约680米,南距南河2.5公里,西北距离御窑厂南门650米,属景德镇老城区中心地带(图一)。天后信仰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带。既往研究认为,景德镇天后宫为清初福建籍工商民众所建,亦为福建籍工商同乡会和同乡义学所在地,故又称“福建会馆”“三山书院”[1]
江西景德镇浮梁瑶里瓷业原料片区发掘简报————作者:李兆云;吴元;王方宏;李子嵬;丁琦峰;
摘要:2024年3~7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镇高岭瓷土矿遗址和长明大午坑明矿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345平方米。高岭瓷土矿遗址揭露出瓷土矿脉、矿洞、挡土墙、池、灶台、工棚、晾晒场、排沙沟等遗迹,出土青花瓷、青白釉瓷、陶器、铁器及试料器等,遗迹年代大致为清代中期至清末民国时期。长明大午坑明矿遗址是釉果矿重要的采矿遗存,揭露遗迹主要为一条自然沟,出土有青花瓷碗,其...
敖汉水泉墓出土胡人乐舞纹青白玉带研究————作者:刘国祥;石婷婷;田彦国;
摘要:敖汉水泉墓出土的胡人乐舞纹青白玉带,纹饰独特,工艺精湛。其制作年代难有定论,以致无法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以出土实物、文献记载和多种视觉图像材料相互印证,对此玉带的形制、工艺和装饰内容进行系统分析;从装饰题材和样式特征入手,考辨其制作年代,厘清胡人乐舞纹玉带的发展演变脉络,认为此玉带为辽早期生产的仿唐风格作品,不仅反映了辽对唐文化的继承,还体现出契丹人对西域艺术的认同以及辽代统治阶层的乐舞情趣和审美取...
河南辉县路固汉墓出土陶器工艺的观察与研究————作者:李云河;岳洪彬;
摘要:<正>2006~2007年,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辉县路固村发掘了一处延续使用多年的汉代墓地,其中不乏保存完好或盗扰程度较轻者,这些墓葬是研究该地区乃至整个豫北地区汉代考古学文化的重要材料[1]。路固汉墓出土陶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有几类在造型和成型方法上均表现出较强的地方特色。笔者通过观摩分析实物,对数类典型陶器的制作工艺进行复原,在此基础上...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流行歌曲(艺考)杂志
- 省级《协商论坛》
- 国家级思维与智慧
- 省级《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 省级《理论学习》
- 北大核心《电影文学》
- 国家级《文艺研究》
- 省级《西部广播电视》
- 北大核心《出版发行研究》
- 省级《文学界》
- 北大核心《中国音乐》
- 省级中国钓鱼
- 省级小读者
- 省级中国文字研究
- 省级故事大王
- 省级新视觉艺术
- 北大核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 省级典藏
- 省级金色年代
- 省级《新闻窗》
- 省级铁军
- 省级《探求》
- 省级杂文月刊
- 省级美术
- 北大核心《俄罗斯文艺》
- 省级《世纪桥》
- 北大核心《世界电影》
- 北大核心《辽宁医学院学报》
- 国家级知识文库
- 省级《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