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学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中国藏学

《中国藏学》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725/C
国际标准刊号:1002-557X
主办单位: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主管单位: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查看中国藏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考古与文物》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满族研究》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中国藏学杂志社成立于1986年。《中国藏学》杂志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管主办,属中央一级专业学术期刊。

  本刊目前出版汉、藏、英三种文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汉文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557X 国内发行代号:CN11-1725/C)和藏文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9060 国内发行代号:CN11-1726/C)为季刊,创刊于1988年;英文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6043 国内发行代号:CN11-4711/D)为半年刊,创刊于2003年。

  《中国藏学》注重学科特色,以发展和繁荣中国的藏学研究事业为宗旨,倡导学术民主,活跃学术气氛,主要刊发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及其他学术类文章。所刊内容,包括政治学、经济学、人口学、宗教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字学、藏药学、藏药学、民间文学、环境科学、文学艺术等等,涉及藏学研究的各个学科和众多领域,充分体现中国藏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中国藏学研究工作的最新走向,并向广大读者及时提供丰富的学术动态与出版信息。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刊发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及其他学术类文章。所刊内容,包括政治学、经济学、人口学、宗教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字学、藏药学、藏药学、民间文学、环境科学、文学艺术等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一个人类学家对于自己研究史的讲述——以李安宅先生1961年5月15日《自传》为中心(上) 王川

  李安宅、于式玉对民国川西北及德格土司头人的调查与特点 田利军

  李安宅藏区应用人类学主位研究中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情结 黄茂

  早期实地研究的典范——论李安宅对藏族社会和祖尼社会的考察 郭一丹

  顾颉刚与李安宅的人生交集和思想学术异同 汪洪亮

  我所知道的李安宅教授:兼谈海外对他的研究 龙达瑞

  编辑视野下的李安宅研究:学术研究综述的范式转型 林日杖

  李安宅先生学术遗产研究的新进展——“龙泉驿历史文化名人暨纪念王叔岷先生百年华诞研讨会”侧记 李天荣

  李安宅先生论著目录 万栖利

  我与拉卜楞寺青年喇嘛职业学校 黄明信

  我的藏学研究之路 周季文,赤乃翁姆,次仁卓玛

  唐朝君臣建构“吐蕃观”之研究(上) 林冠群

  《王忠嗣碑》所见吐蕃史料钩沉 徐伟,吴疆

  西藏地方历史上的摄政人选 央珍

  多续藏族土司研究 袁晓文,韩正康

  瞻对工布朗结事件对清末汉藏关系的影响 玉珠措姆

  《大乘要道密集》所录汉译宁玛派文献《服石要门》研究 杨杰

  雍和宫班禅楼和戒台楼改扩建历史考略 王艳

  青年科学投稿:石河子大学校园文化环境优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对石河子大学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调查分析,对校园文化环境的内涵进行阐述,并阐述了校园文化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及相关理论依据,分析了校园文化环境物质、精神、行为、制度四个层面的现状,并提出几点措施建议,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使其更好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石河子大学,校园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

  按照汤耀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一书中的阐述,我们暂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有: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微观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工作环境等。 校园文化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一部分,彼此有着不可忽视的相辅相成的作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然而,这一重要因素的作用,常常被高校所忽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故本文基于此意对该问题进行研究阐述。本文对300位石河子大学在校本科生,以调查问卷方式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发放对象涉及各个年级、各个专业,力图全面,其中2014级学生100人、2013级学生64人、2012级学生72人、2011级学生64人,文科生136人、理工科64人、艺术类51人、军校类49人。此外,笔者汇总了六十余条关于校园文化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藏学最新期刊目录

文化整体性视域下的墨脱门巴族服饰————作者:格茸扎什;

摘要:关于墨脱门巴族服饰的已有研究侧重于概述服饰的类别和制作技艺。2018年“墨脱门巴族服饰”作为民俗类项目入选西藏自治区“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研究重点转向探讨服饰的整体性意涵。文章基于实地调查,系统梳理了墨脱门巴族服饰的组成、使用方式和制作技艺,并结合气候、物质生产等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结构、性别分工模式和社会性别角色等社会文化特性,揭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墨脱门巴族服饰”...

满文档案所见乾隆年间巴勒提与清朝政治关系————作者:哈达;

摘要:今天的巴尔蒂斯坦在满文档案中被称作“巴勒提”(Balti)。清朝平定大小和卓之乱,统辖天山南路后的乾隆二十五年(1760),巴勒提所属斯卡杜、希格尔、哈伯罗等河谷统治者分别遣使叶尔羌办事大臣处,请求通商贸易。与叶尔羌和西藏素有来往的巴勒提获得清朝通商准许后,双方使臣和书信往来一直持续到了乾隆三十九年(1774)。根据满文书信档案以及相关乌尔都文文献,双方政治关系可划分为清朝认知巴勒提的初始阶段、巴...

《中国藏学》征稿启事

摘要:<正>《中国藏学》创刊于1988年,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管、主办,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社科类学术期刊,逢双月25日发行。《中国藏学》受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项目资助,系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藏学》以发展和繁荣中国藏学事业为宗旨,以学术性、专业性为基本定位

中国藏学微信公众号简介

摘要:<正>主要推送《中国藏学》汉、藏、英版优质学术论文,中国藏学出版社汉藏文图书资讯,展示中国藏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向广大读者及时提供丰富的学术动态与出版信息。2024年,由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公布的民族学与文化学和民族语言文字学术期刊类一季度和二季度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藏学》(一季度)论文累计阅读人次为4.69万余次,篇均阅读人次3600次;《中国藏学》(二季度)论文累计阅读人次为5.0...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早期探索——以西北军政委员会果洛工作团的工作为中心————作者:萨仁娜;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派遣工作团或者访问团是西北军政委员会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途径。由于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民族隔阂,果洛地方对中国共产党并不了解,对于从邻近涉藏地区听到的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各种谣传将信将疑,议论纷纷。但在全国各地纷纷解放的政治形势下,部分果洛头人尝试通过各种途径联络中国共产党,欢迎解放果洛。在中央指示下,西北军政委员会专门组织和派遣工作团前往果洛地区。工作团在果洛召开...

青藏高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者:李锦;周娓;罗娜娜;

摘要:青藏高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青藏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已成为藏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更是青藏高原文化保护非遗转向的理论支撑。对青藏高原非遗的历史和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认识与阐释,既能认识非遗的宝贵价值,建立民众非遗保护的主体性,更能将传统非遗价值与中华民族现代化目标连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对各民族共创共享文化价值的研究,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共...

从“祥昌”到“尼西情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造性转化————作者:李志农;拉茸追玛 ;周丽梅;

摘要:“祥昌”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尼西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歌舞艺术。从传统上民间表达男女之情的“祥昌”到旅游业催生的被官方命名的“尼西情舞”,祥昌经历了非遗化、展演化的过程,对舞蹈动作、歌曲等进一步加工创造,在保留其服饰、旋律、基本舞步等特征的基础上实现了创造性转化,达成了非遗与旅游的双向赋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其活态传承和持续发展的表现。祥昌的文化展演虽然提高了人们的传承热情、关注度和...

非遗实践形式与团体传承:以尕兰藏戏团为例————作者:胡冬雯;

摘要: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专门针对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提出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的要求。文章以集体承载形式的嘉绒藏戏为例,呈现尕兰藏戏团在40多年的时间里,通过“每家都要有一个人传承”的理念保持嘉绒藏戏的集体实践形式。2008年藏戏团中有个人入选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给戏团带来了物质条件...

从敦煌写卷和《赛米经》看“孔子与项橐”的故事在藏地的流变————作者:阿旺嘉措;吉西次力;

摘要:孔子与项橐的故事在唐代盛行,敦煌写卷中相关汉、藏文抄本多达19件,相关藏译版本对后期的藏族历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初步对比发现,敦煌藏译本的翻译虽忠实于原文,但已经出现本地化倾向。后期的雍仲苯教文献《赛米经》中,孔子与项橐的故事在内容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可以说除了人物关系和问答的形式之外,已经与敦煌本相去甚远。仔细阅读《塞米经》可以发现,作者将这一故事吸收进文本,并作大的改编,其目的非常明...

19世纪西藏藏文档案《汉饷税收清单》所见相关徭役赋税及公文学特征(1830—1890)————作者:道帏·才让加;格桑;

摘要:文章结合19世纪编制的《铁虎清册》内容及相关历史背景、档案资料,确定了《谿卡桑珠孜汉饷税收清单》档案的形成时间,对档案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在内容上,对该档案所载政府属民、贵族庄园、寺院庄园的土地面积及汉饷税收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同时,对档案中差税减免备注所涉及的铁券文书、呈文眉批、自然灾害、土地抛荒等信息进行探讨。研究认为,《谿卡桑珠孜汉饷税收清单》形成于1883年之后,不仅反映了19世纪西藏地方政...

吐蕃野摩塘冲(■)地望新证————作者:妥超群;

摘要:野摩塘(■)是吐蕃时期的重要地名,前人对此地名的文献研究以及地理位置判定出现诸多失误。野摩塘研究的关键文献是敦煌藏文文献《德噶玉采寺祈愿文》,其中所载白兰国、德噶玉采寺等地名是解决野摩塘相关问题的重要线索。结合汉文文献重新考证可得野摩塘为吐蕃占领后对地名篡改的结果,其地名藏文原应写为“■”,即“女王滩”之义,其位置可考定为今四川甘孜州丹巴县中路乡。“白兰山”即今阿坝州马尔康市与理县间的界山鹧鸪山,...

敦煌古藏文写本《吐蕃善知识传承名录》文献价值新探————作者:拉毛东知;

摘要:IOL Tib J 689Ⅲ号《吐蕃善知识传承名录》包含的历史信息较多,涉及吐蕃时期及后一个时期的佛教、人物、地名、地理、文化交融等领域,颇有史料价值。文章首先对写本原文进行了抄录,对该文献记载的历史人物、地名作了简要注释。其次,通过考释“善知识(■)”一词渊源,探讨了它与吐蕃僧官制度的关联。运用文献比较方法,指出《吐蕃善知识传承名录》是关于吐蕃佛教师徒传承方面最早的藏文文献之一,对藏传佛教戒律师...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村集体经济运营现状与发展问题研究————作者:王亚男;廖承志;周小兰;

摘要: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巩固脱贫成效的根本之策。文章以西藏自治区七地市242家村集体经济为例,重点分析了西藏自治区村集体经济在行业分布、产业集聚及盈利状况等方面的特点,指出西藏自治区村集体经济行业分布符合有关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要求,其中建筑业、种植业竞争较为激烈,农产品加工业、批发零售业及家具制造业市场竞争小。不同行业的营业净利率并无显著差异,但旅游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强,交通运输业盈利能...

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双重价值与传承传播研究————作者:张茜;

摘要: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传承上千年,具有重要的技艺和文化价值,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抢救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借由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学校教育传承三大传承方式,其非遗技艺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力和人才支撑。立足于对非遗技艺的守正创新,通过双重命名的赋能、多重文化空间的建设、茶旅融合延伸产业链条等途径开展的传播,使得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唐代吐蕃文化核心之探讨(下)——以吐蕃王室起源神话为中心————作者:林冠群;

摘要:文章旨在阐明唐代吐蕃文化核心。藉由文化人类学之文化核心概念,探究唐代吐蕃文化体系中,有哪些部分虽历经千余年而顽强地留存于今天仍奉行不辍,并未因宗教信仰的概念或时代变迁,而有所轶失或彻底变化。文章认为吐蕃王室的祖源神话天神下凡统治人世的信仰,以及统治阶层的先祖皆为天神之后,经由神山下凡人间,所形成的神山崇拜,并藉由苯教巫师主持进行、环绕于王室起源神话所产生的各种祈福消灾仪式,是传统藏族文化的核心

清代“西藏”考论————作者:黄辛建;冯雨晨;

摘要:康熙二年,“西藏”这个地名在清代文献中首次出现,时为泛称。康熙末年,“西藏”一词已具明确含义:方圆四五里、有五门的拉萨城,大昭寺在“西藏”内,而达赖喇嘛所居布达拉宫在“西藏”外。雍正时期修纂、乾隆元年成书的《四川通志》和《西域全书》等文献中,“西藏”一词在指称拉萨城的同时,开始作为西藏地区的名称使用。到乾隆初年,“西藏”一词已成为主要使用的西藏专有名称并固定下来、沿用至今。纵观“西藏”一词从泛称转...

西藏推进高原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作者:徐伍达;拉马文才;杨明洪;

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西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势在必行。文章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论述的基础上,对与研究相关的“二元”经济和“非典型二元结构”理论进行综述,系统性描述我国城乡关系理论的演进历程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内涵。文章指出,西藏城乡关系历经从“城乡一体”到“城乡分离”再到“加速融合”的过程,在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城乡差...

曼塘艺术流派创始人曼拉顿珠及其艺术活动补考————作者:多杰仁青;

摘要:曼塘画派作为西藏绘画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是研究西藏艺术的重要对象。学术界虽然对其多有研究,但受文献和实物资料所囿,对曼塘派的创立时间、创始人的学艺经历等问题存在诸多语焉不详之处。文章以新发现的《拉尊仁钦嘉措不共传笔录》等相关文献和艺术作品为主要依据,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分析、探讨曼塘画派创始人曼拉顿珠的生平活动与艺术特点。研究显示,曼拉顿珠最初在日喀则乃宁学习当时盛行于西藏的尼泊尔绘画,之后在艺术创...

孙宏开先生的汉藏语源流研究及其学术影响————作者:黄成龙;马王储;

摘要:孙宏开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他在田野语言学、描写语言学、濒危语言研究、文献语言学以及语言规划研究等方面成就卓著,有深远的学术影响。文章着重介绍孙先生在汉藏语源流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和贡献。孙先生6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在汉藏语研究方法问题、汉藏语的分类、原始汉藏语音节结构问题、同源词问题以及汉藏语的演化等问题出版了多部论著,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学术观点,为汉藏语研究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2024年全国报刊藏学论文资料要目索引(上)————作者:拥巴 ;何尔基;

摘要:<正>~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中国藏学》社科期刊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4363.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