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中国京剧

《中国京剧》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869/J
国际标准刊号:1004-3837
主办单位: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
主管单位: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
上一本期杂志:《电影新作》艺术类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戏剧》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杂志简介】

  《中国京剧》是京剧艺术专业刊物。反映京剧院、剧团改革与京剧艺术创新成果,总结京剧创作经验,普及京剧知识,介绍京剧赏新秀。是世界唯一一本以中国国粹艺术---京剧为内容的大型刊物,旨在探讨京剧规律,弘扬京剧文化,普及京剧知识,传播京剧艺术。

  本杂志面向京剧及全国戏剧、戏曲专业人士,和海内外京剧票友、戏迷,以传扬祖国优秀文化为己任,以弘扬京剧艺术为宗旨,全面介绍研究京剧的历史、文化、知识、现状,开辟有:京剧论坛、京剧沙龙、京剧剧评、菊坛谈往、缅怀思念、知识讲座、京剧曲谱、人物特写、菊圃新蕾、京剧杂谈、欣赏京剧、旧文拾翠、京剧文化、故事连载、京剧教室、信息平台、京剧书窗等多个栏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维普、万方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开辟有:京剧论坛、京剧沙龙、京剧剧评、菊坛谈往、缅怀思念、知识讲座、京剧曲谱、人物特写、菊圃新蕾、京剧杂谈、欣赏京剧、旧文拾翠、京剧文化、故事连载、京剧教室、信息平台、京剧书窗等多个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宋长荣从艺60周年 1-2

  2 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宋长荣——论长荣老师“艺与品” 范学恕; 4-5

  3 春风化雨 荀艺长荣 王一昉; 6-7

  4 父亲般的关爱——记我和宋长荣老师的师生情 姚宗文; 8-9

  5 喜之、慨之、敬之——写在宋长荣先生艺术生活60周年之际 荀皓; 10-11

  6 鲜活的人物个性是荀派艺术的特征 宋长荣; 12-13

  7 宋长荣先生的荀派表演风格 苏东花; 14-17

  8 漫忆宋长荣的“荀八出”——写在宋长荣先生舞台生活60周年之际 刘宇; 18-22

  9 学演《香罗带》 熊明霞; 23-25

  10 宋长荣老师教我《红娘》“三磨墨” 张佳春; 26-27

  11 荀派男旦 艺术初识 朱俊好; 28-29

  12 学艺随笔 朱虹; 30-31

  13 第五届国家重点京剧院团高峰会在黑龙江举行 杨洪涛; 32

  14 中国戏曲学院与国家五大重点京剧院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封杰; 33

  15 尊重传统 重视传承 固源兴流——谭鑫培京剧艺术研讨会在津召开 封杰; 34

  16 “国粹艺术伴我同行”颁奖晚会举办 郭哲;封杰; 35

  17 龚苏萍喜收新徒梅艳 朱芸;封杰; 36

  在职硕士戏剧论文发表:简论戏曲艺术衰败的原因

  [摘 要]文章认为观众审美是大脑的特殊功能,一个人喜爱什么艺术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文化大革命十年,除了京剧样板戏之外,所有戏曲院团全面停止演出,这个时期的观众,包括幼少年小观众基本上看不到戏曲。幼少年不学习戏曲,就不会喜爱戏曲,甚至会厌恶戏曲。戏曲艺术长达十年无法培养自己的观众,出现观众的断层就是必然的。文化大革命之后,戏曲艺术恢复了演出,但很少能进入幼、少年的生活,加上演出场次极少等因素,不仅培养不出大量观众,反而逐渐减少了观众群,这就是戏曲艺术衰败的原因。

  [关键词]在职硕士戏剧论文发表,观众审美特质,后天学习,审美心理定势,最佳审美时段,十年停演,戏曲观众断层

  中国京剧最新期刊目录

国家京剧院举办建院70周年新闻发布会————作者:陈文静;

摘要:<正>2025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京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指出:“新起点上,希望你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1月20日,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党委书记魏丽云,艺术总监袁慧琴,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勇群,副院长...

弦歌不辍 梨园新篇——2025年新年戏曲晚会创作心路————作者:林为林;

摘要:为彰显新时代戏曲艺术在传承发展中的繁荣景象,展现戏曲文化在新时代的崭新篇章,2025年新年戏曲晚会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国家京剧院承办。在中宣部与文化和旅游部领导的正确指导,中宣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的大力支持下,国家京剧院和院长王勇同志高度重视、精心实施,主创主演团队通力协作,最终于2024年12月30日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向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台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本刊特邀新年戏...

展现民族瑰宝 绽放戏曲芳华——2025年新年戏曲晚会观后感————作者:刘侗;

摘要:<正>2025年新年戏曲晚会在一组传统京昆曲牌改编而成的器乐演奏《百花满园迎新春》的音乐声中开锣奏响,跃动的音符与欢快的节奏和京剧音乐特有的色彩交融组合,描绘了满园春色的戏曲百花园的生动景象,先声夺人。国家大剧院戏剧场的舞台装置和色彩也以饱满的中国红与传统的中国文化符号,凸显了浓郁热烈又祥和的民族风格,营造出喜庆吉祥的节日氛围。这样的舞台环境与演出的节目非常完美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高度的和谐统...

一生仰望习真谛 朝沐杏雨暮洒霖————作者:陈少云;

摘要:周信芳(1895-1975),艺名麒麟童,浙江慈城人,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周信芳先生是京剧艺术的一代宗师、海派京剧杰出代表,他开创了醇厚苍劲、刚健豪放的麒派艺术,艺术上勇于创造,继承发展民族戏曲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塑造具有鲜明性格的典型人物,极大地影响了近现代京剧的发展。他的舞台艺术,反映了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代表剧目有《徐策跑城》《乌龙院》《萧何月下追韩信》《四进士》《清风亭》等...

集诸美 于一“麒”——麒派艺术的当代演进————作者:赵景勃;

摘要:<正>陈少云先生是当代杰出艺术家,是麒派艺术的掌门人,他忠于守正,继承了一批麒派经典,如《萧何月下追韩信》《四进士》《乌龙院》等;他兴灭继绝,挖掘了一批麒派冷戏,如《澶渊之盟》《楚汉相争》《明末遗恨》等;他勇于创新,创造了一批新编大戏,如《成败萧何》《金缕曲》《狸猫换太子》被誉为陈氏“三部曲”,还有特色鲜明的《东坡宴》《驼哥与金兰》《宰相刘罗锅》等等;他课徒授艺,培养了一批麒派艺术的新生代,他的学...

艺不压身 博采众长——毕谷云老师专访————作者:毕谷云 ;金喜全;

摘要:<正>金喜全:毕老师,您好!请您谈谈培养旦行演员,剧目学习上应该怎样科学选择?应达到什么水平?毕谷云:简单地说起码要达到正规剧团一般演员的水平了。青衣名副其实就是重唱,唱得好也够了。花旦就是重做,做得好嗓子差点也过得去。武旦就甭说了,就是偏重于武的了。比如青衣开蒙要声腔高低都有的戏,行腔要比较简单的,不要太复杂的,年纪小太复杂的记不住。从简单入手,慢慢地由简而繁。尽可能各种调式都学,[二六][南梆...

雁门雄关多豪气长城内外演传奇——评京剧新编历史剧《萧燕燕》————作者:王辉;李尚宇;

摘要:2024年12月10日,由山西省京剧院创排的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京剧《萧燕燕》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隆重首演。该剧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艺术虚构与创作,着力刻画了一个胸怀社稷,包藏宇内,拼尽全力、不顾生死、力排众议寻求和平、追求安定的女政治家的形象,是一部讴歌民族融合、造福百姓的历史剧。本刊特邀业界学者做精彩点评,评述京剧《萧燕燕》的舞台呈现和剧目特色,以飨读者

止息兵戈 澶渊结盟——京剧《萧燕燕》观后————作者:王嘉;

摘要:<正>2024年12月11日,新编京剧《萧燕燕》在太原青年宫演艺中心揭开神秘的面纱。该剧由山西省京剧院创排,贾璐编剧,张智、崔向英导演,山西省京剧院梅派青衣单娜主演,系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萧燕燕即萧太后萧绰,燕燕是萧绰的小字。在以往的传统戏中,萧太后这一角色常常伴随着杨家将的剧目出现,以她为主角并以她为主人公的戏曲作品,在舞台上为数不多且不常演出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品历史题材京剧《萧燕燕》————作者:武超;

摘要:<正>由山西省京剧院排演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大型舞台剧《萧燕燕》近日在山西太原演出。本剧坚持扎根本土,高扬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以辽第一皇后萧绰传奇一生中的“百年澶渊之盟”作为故事主线,秉承与古为新的创作思路,与时俱进、脚踏实地的创作理念,从中国传统的历史脉络中孕育出新时代文化创造的种子,创造性转化到舞台作品当中去

京剧月琴《蝶恋花“》绵绵古道”选段演奏技巧研究————作者:孙慧杰;

摘要:<正>京剧《蝶恋花》这部作品,是著名京剧作曲家关雅浓先生倾力打造的,可以说是关雅浓先生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在创作《蝶恋花》的过程中,关雅浓先生秉持着“一动一静、以静制动、一快一慢、以慢保快、—虚一实、以虚带实”的创作理念,特别追求“思想美、技巧美、形式美”。这部作品呈现出一种清新而舒展的风格,既委婉优雅又刚韧挺秀,给整个剧坛带来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剧《蝶恋花》愈发显现出其不朽的艺术魅力,成为京...

论戏曲把子功的高效训练及舞台魅力展现————作者:张磊;

摘要:<正>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其中,把子功作为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技艺之一,对于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子功是戏曲演员运用刀、枪、剑、戟等兵器进行对打表演的功夫,它要求演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敏捷的身手和高度的默契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艺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高效地训练戏曲把子功,使其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魅力,成为...

京剧术语解析(十三)——锣鼓经例举(三)————作者:吴同宾;

摘要:<正>长尖以大锣、小锣和铙钹相间击奏。形式、用法都与冲头大致相同,只是适用于由慢转快的动作上。例如《群英会》中周瑜唤众将进帐时,众将上场即用长尖。又如起霸时上场亮相以后,在往台口走的时候也用这个点子,不过比一般的速度较慢一些。长丝头以大锣和铙钹相间击奏,用途及作用略同于冲头,大都用在唱罢摇板之后的人物上下场,以此代替冲头。例如《空城计》中诸葛亮唱罢“算就汉室三分鼎,险些一旦化灰尘”两句摇板之后,探...

纪念的目的是希望————作者:鲁肃;

摘要:<正>今年是上海京剧院老院长周信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是上海京剧院的大日子,也可称是所有上京人的节日。周信芳先生所创立的麒派艺术不止是一个简单的流派,而是完全可以上升到有自己独特语汇的“学派”,多少跨行当、跨剧种、跨行业、跨门类的艺术家都从麒派艺术中汲取了养分!周信芳先生最具魅力的地方就在于那永不妥协的强大生命力!怹是时代的宠儿,是最前沿的斗士!而这些都指向了一个全行业都需要的答案——“希望”

梅郎故里 戏曲圣地——泰州梅兰芳京剧团

摘要:<正>泰州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乡。近年来,泰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承担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了“梅兰芳故里”核心城市文化品牌。为进一步延续梅兰芳文化根脉,泰州梅兰芳京剧团于2023年9月26日正式揭牌成立。泰州梅兰芳京剧团性质为国有文化企业单位,由市委宣传部下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泰州梅兰芳艺术中心统筹管理,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任名誉团长,江苏省演艺集团有...

戏曲把子教学方法创新的路径探索————作者:王贺超;

摘要:<正>把子功作为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技能之一,多年来都是以口传心授的传统方法进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信息和现代教育模式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也面临如教学方法单一、传统固守、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形式、资源匮乏、缺乏趣味性等诸多问题,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学生和现代教育的要求,亟需对戏曲把子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不但是戏曲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戏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时代在变化,教育形式在创...

春风送暖心澎湃 骏马扬蹄自奋发————作者:谭孝曾;

摘要:<正>新年戏曲晚会的传统由来已久,总会成为戏曲人心中难忘的记忆。就谭家来说,荣幸的是,从我曾祖谭小培先生和我祖父谭富英先生起,都曾经多次陪中央领导观看演出。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我曾祖谭小培就曾陪同毛主席观看我祖父谭富英演出,他们还互赠香烟,一边看节目一边抽烟聊天。后来我祖父也曾陪同中央领导看我父亲谭元寿先生演出多次。我们谭家三代人曾同台参加在中南海举办的戏曲晚会,我父亲谭元寿、我和我儿子谭正岩一起唱...

几经波折 终有所成——向阎世善先生学《青石山》————作者:谯翠蓉;

摘要:<正>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跟阎世善老师学习《青石山》,直到2011年10月4日,国家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此剧,时间跨度长达30年。如果说2008年8月,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以下简称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把《青石山》这出戏完整地立起来,是完成了老师的遗愿并使我如释重负的话,那么这一次国家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的演出及《CCTV空中剧院》的现场直播,则是对阎老师武旦行表演艺术的发扬光大。...

聊聊戏曲谚语(二十五)————作者:杨非;

摘要:<正>戏曲表演演唱忌土,须分阴阳有冷有热,能放能收“土”即方言土语。中国地域广阔,剧种繁多,一般地方戏,都系以它各自的方言为其语音的主体。忌方言土语,并非要求地方剧种的语言,都统一为标准语音,那样就丢掉了地方特色,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是极难做到的。而所忌的是,不能以该剧种所在区域内那些不标准的土语为其语音基础。就如同标准话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并非以北京土语为基础一样。故《顾误录》中云:“入门须先正其...

“我们都是收信人”(一)

摘要:2025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京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向全体演职人员表示祝贺和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新起点上,希望你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1月10日,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座谈会,宣读习近平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达与创新——京剧《萧燕燕》观后————作者:李成丽;郝若露;

摘要:<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数次提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创新发展的问题。2024年1月31日《求是》杂志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事关民族团结和高质量发展的大问题,合理利用...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中国京剧》戏剧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4315.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