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当代电影》为电影理论和评论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4年7月。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坚持当代性、学术性的办刊特点,鼓励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艺术创新精神,提倡思想活跃、观点新锐、内容厚实、态度严谨的学术风气,关注和评介国内外电影艺术最新发展趋势,追踪和研讨国内外电影(文化艺术)理论研究最新动向和学术成果,为促进国产电影创作繁荣,为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电影理论体系服务。读者群定位:主要针对各大电影院校的老师和学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1)收录。
【栏目设置】
“电影理论”、“国产电影态势”、 “影片个案分析”、“封面人物”、“当代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史”、“重写电影史”、“国际影坛”、“电视研究”、“电视剧评析”、“电视文化批评”、“影视艺术与技术”、“国产新片评论”、“佳片新赏”、“名作评析”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国产抗战(反法西斯)电影新观察 4
2 国产抗战(反法西斯)电影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胡克;赵宁宇;李镇;詹庆生;尹鹏飞; 4-16
3 抑制的精神创伤与断裂的历史记忆——中国抗战电影的身心呈现及其文化征候 李道新; 16-21
4 《冬》 邢健;田卉群;左衡;郭瑞; 22-29
5 《捉妖记》:互联网思维与影像新元素 赵卫防; 30-32
6 《捉妖记》:真人与动画的奇幻之旅 周雯; 33-36
7 《少女哪吒》:一场痛楚与愤怒的青春献祭 张斌宁; 36-38
8 试论作为电影类型的战争片 洪帆; 39-43
9 论战争电影的“宣传”和“对话”功能——暨考察太平洋战争的文本意义变迁 刘辉; 43-48
10 不知所终的战争 不拘一格的讲述——后“9•11”时代美国战争电影类型的承继与新变 路春艳;兰朵; 48-53
11 另一个世界——战争电影影像造型研究 万子菁; 53-58
12 商业范儿 文艺心——张一白访谈录 张一白;李迅;王小霞; 59-66
13 光影婆娑中的都市情感咏叹者张一白 战迪; 66-70
14 从“作者电影”到“数据库电影”——张一白电影创作探 王亮; 70-74
15 中国武侠电影的探寻者 徐皓峰;贾磊磊;付强;赖建晶; 75-80
16 内省思过与鸣冤责难:日本乙丙级战犯审判电影 张新民; 86-92
17 独立制片人描述的战争——论新藤兼人的遗作《一张明信片》 韩燕丽; 92-96
18 自卫队参与电影中的“日本人”:2005年以后作品中的现代民族主义 须藤遥子;梅定娥; 97-102
19 陈云裳:上海“孤岛”时期的影后 凤群; 103-106
核心期刊发表网投稿: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策略探讨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了解外部世界,掌握实时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然而,在互联网络、手机网络、wifi网络并不发达的县域和乡镇村,电视依然是人们获取资讯,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电视媒体在县级媒介平台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诸多的电视节目中,时政新闻是县域受众关注度最高,覆盖面最广,针对性最强的电视节目之一。近年来,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县级电视台的对高端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有所降低,电视节目,特别是时政新闻节目呈现出流程固化、报道僵化、语言官化、内容虚化等症疾,内容缺乏感染力,节目编排缺乏吸引力。可以说,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改革迫在眉睫。
关键词 核心期刊发表网,电视台,时政新闻,策略
1 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意义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主要是指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例如国家政策的出台、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与颁布、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干部任免、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等。
当代电影最新期刊目录
多元化、创新性与票房新纪元——2024—2025年贺岁档产业观察————作者:于超;方铭;谢雨晨 ;邢雨辰;
摘要:<正>时间:2025年3月6日上午地点:北京首都电影院(西单店)自2024年11月22日至2025年2月4日,历时51天,共上映影片95部,收获124亿元左右的档期票房。其中,2025年春节档票房95.1亿元,观影人次1.87亿,档期票房和观影人次双双破影史纪录。此次贺岁档内,喜剧片、现实题材影片、动画片、文学及神话作品改编的电影,均有不同形式的呈现,其中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
2025年春节档的回望与反思————作者:范志忠;
摘要:2025年中国电影的春节档,既是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以来整体实力厚积薄发的一次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电影在新的媒介生态背景下所存在问题的一次集中爆发。因此,中国电影必须切实解决春节档所暴露出来的在档期、IP化类型制作、电影批评等诸多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才有可能最终推动中国电影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当代城市治理的影像寓言——评纪录电影《您的声音》————作者:何苏六;
摘要:纪录电影《您的声音》以北京“接诉即办”改革为背景,聚焦12345热线与城市治理过程。影片通过真实案例与情感叙事,构建社会镜像,呈现基层工作者与市民的双向奔赴;以人物弧光、声音层次和影像手法,交织多维叙事景观;以故事、数据、制度的多元解读,传导感知城市的四季冷暖;以影像之力激发市民参与,塑造现实中的共治热情。《您的声音》让北京的治理故事在观众心中生根,也为世界超大城市治理增添了一抹中国色彩
终结者的幽灵:美国科幻电影中机器人恐惧症的表征、渊源与争议————作者:程林;
摘要:机器人恐惧症是美国科幻电影中常见的、顾虑或害怕机器人的个体心理或社会情结。它从弗兰肯斯坦情结和世俗造物主焦虑演化而来,直接来源是关于机器人作为他者、反叛者和主宰者的想象,背后则是美国文化传统中对造人渎神、科技失控、奴仆反叛和异己他者的恐惧。机器人恐惧症有时被认为过度影响着美国社会对机器人的认知,它首先应作为文化现象被理解,但也需应对科幻与现实跨界交互中的争议
后人类主义视角下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角色————作者:靳晓宇;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后人类主义思潮兴起,对科幻电影的创作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催生了全新的影像实践。科幻电影中的银幕空间不仅展示了科技进步,还凸显了后人类主义思潮的兴变,标志着文明正在从以人类为中心转向后人类阶段。这种转变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思考和警示。本文梳理了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角色的三大类别:智能工具与助手型、情感与意识觉醒型,以及人机共生的融合型。人工智能角色在叙事中不仅推动情节发展,还成为探...
论当下国产乡土电影“恋地情结”的审美建构————作者:陈吉德;魏玲;
摘要:恋地情结本质上是一种人地关系。本文通过景观、土地、家园、风俗四个方面分析了近年国产乡土电影恋地情结的审美构建方式,这对于审视乡土电影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对于透视全球化背景下人口的流动性和无根感的困惑,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电影诗意的生成及其表意机制探析——一次基于艾柯信息学理论的尝试————作者:吴思捷;余韬;
摘要:诗意一直是中外电影研究与批评中的重要概念“。电影诗意”是笼罩在电影艺术上空看似无所不包却又捉摸不定的“幽灵”。这一来自文学领域的修辞概念虽然被频繁加诸电影之前,但它的内核是否能被有效地移植到电影创作与研究领域?在不同媒介材料转换中“,诗意”如何应对电影媒介的特殊性?本文对“电影诗意”进行概念考古,探究这一概念背后的核心原理,将其与艾柯信息学理论结合,提炼一套关于诗意的概念体系,希望以此为基础,理解...
感知沉浸与情感锚点:数字角色的共情机制研究————作者:李蕊;
摘要:数字角色作为计算机图形学与算法逻辑的具象化产物,其发展历程揭示了技术与叙事协同重构观众身份认同的深层机制。本文通过分析《谁陷害了兔子罗杰》《阿凡达》《银翼杀手2049》等典型案例,系统追溯了数字角色从媒介自反性到超真实神经编码的技术嬗变,并基于认知心理学、电影符号学与人机交互理论的交叉视角,提出数字角色共情生成的模型——感知沉浸×情感锚点=共情强度,旨在揭示技术与叙事协同作用下,非人类角色如何突破...
走向冷战光影:法国“二战”后至50年代中期的红色电影研究————作者:马鹏程;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共产党成为法国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电影领域,法国共产党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不同的电影生产机构,在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生产了一系列传达左翼及共产主义思想的红色电影。本文首先辨析了“二战”后法国红色电影的概念和起源,并按照时间顺序,将这一时期的法国红色电影分为1944—1946年、1947—1949年、1950—1956年三个时间段。结合这些时段的政治演进及电影生产状况,得...
投射、具身、计算:物像至拟像中的光影情绪机制————作者:丁艳华;
摘要:光学技术覆盖领域甚广,光学仪器、光学测量、光学材料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广泛用于电影摄制与放映技术中。随着光学技术的迭代演进,电影作为光学媒介的本体属性已不拘于影像表征体系,电影与人类知觉机制的关联性研究也拓展至跨学科的多维场域,涉及神经学、具身认知等。光在人类情绪认知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影光线作为视觉信息进入知觉系统会获得重新组织和编译。电影技术演进过程中,光学系统通过影像感知路径为认知...
强叙事、N次刷屏和况味化表演——近年中国电影表演艺术观察————作者:厉震林;
摘要:21世纪以来,历经奇观化表演、颜值化表演之后,电影表演又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原来的“轻表演”发展到了“重表演”,表演在矛盾冲突的高位运行,是一种充满错综力学关系的“重”意象,可以用“高频度,强表达”来概括。随着影片越来越多地被切成多个片段投放网络平台,观众可以N次刷屏,反复观看表演,又出现“后表演”概念,表演需要“细加工“”深加工”。而况味化表演,表现了真实的人生以及人性,进入深层的生活体验,涉及...
《蛟龙行动》:军事片的题材拓展、技术风格和循环语义————作者:孟君;
摘要:《蛟龙行动》是一部融合了军事和动作元素的类型大片,演绎了中国现代化海军“勇者无惧,强者无敌”的使命和担当。作为中国首部核潜艇题材电影,《蛟龙行动》拓展了中国军事电影的海军题材。核潜艇题材为影片的故事、置景、装备、战斗场景等提供了巨大且具有挑战性的想象空间,技术风格凸显的拍摄和特效高质量地呈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特色。与此同时,作为《红海行动》的IP衍生续作,两部影片在主题、故事和人物等方面形成叠加...
要做比我们活得更久的电影——方励导演访谈录————作者:方励;陆绍阳;
摘要:<正>时间:2024年12月23日地点:劳雷电影工厂陆绍阳(以下简称陆):方导好!感觉跟前段时间您在路演时疲劳的样子不一样,今天状态好多了。方励(以下简称方):我跑了三个多月了,150场,马不停蹄。我是比较喜欢路演,我做电影的初衷就是跟观众交朋友,男女老少甚至小朋友的看法我都喜欢听
影院效果与虚拟现实:论科技迭进下观影物质性的变迁————作者:刘俊;曹心媚;
摘要: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物质性在观影的环节正在或者将要发生带有相当颠覆性特质的变化。传统的电影观看受影院的实体物质性规约,剧场效果的释放、二维巨幕的视听体验、实体的观看共同体等是其显著的特质。而随着虚拟现实电影(或称虚拟现实影像、虚影等)在技术和艺术上不断发展,因其物质性的虚拟化、虚无化,使得接受者的观影感受呈现出迥异于传统影院观看的状态,甚至走向极致的自主化、极致的包裹感、极致的惊颤化、...
感知融通:武侠电影的触觉性影像建构与民族性审美表达————作者:崔卉萱;
摘要:多感官研究是当代电影理论的重要转向之一。本文以中国武侠电影为切入点,探讨以触觉为核心的影像建构方式,分析触觉性影像在触觉经验、联想和审美唤起中的生成机制。通过对镜头运动的研究,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非视觉中心”影像创作逻辑对观众共感体验的营构,揭示触觉性影像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刚柔、顺势等理念的深层联系,展现武侠电影的民族性审美表达。本文主张以触觉思维重新审视武侠电影,推动电影影像从视听逻辑向多感官表达的...
再续时光:当AI融入电影修复时————作者:左英;王瑶;
摘要:本文在概述电影修复技术发展历程、总结AI辅助电影修复对行业贡献的基础上,梳理了电影修复伦理争议,并展望了AI技术进一步融入电影修复的前景与挑战。结论自然指向对AI时代电影修复事业的思考
《数字宣言》Ⅲ:影片修复、利用(操作)、处理及其伦理————作者:罗伯特·伯恩;卡罗琳·富尼耶;安妮·甘特;乌尔里希·鲁德尔;韦怡舟;
摘要:FIAF技术委员会(FIAF Technical Commission)近年来相继发表了与胶片数字扫描、数字典藏、数字修复及声音修复相关的具体伦理指南,[1]内容涵盖了胶片冲印技术、数字扫描技术、馆藏管理以及《数字宣言》四大核心内容。其中,《数字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第三部分“画面修复、操作、处理及其伦理”,首次明确了在数字修复具体操作中的伦理标准和实用规则,同时划定了...
米歇尔·赛尔与AI时代的“演员”物质性考探————作者:樊姝彤;
摘要: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影像生产的主体与客体边界不断拓展,传统主客二分的屏幕表演研究范式逐渐失效,演员的物质性正面临重构的挑战。米歇尔·赛尔的“准客体”概念揭示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混合与替代关系。电影作为一种“世界-客体”,通过主客间动态的寄生链条,牺牲个体主体性以强化主体间性,在行星尺度上重塑了人类的感知能力,亦削弱了世界的丰富性。在维维安·索布切克的演员四重身体理论基础上,本文提出“演员”的...
选择的困境:电影保存与修复的伦理嬗变————作者:张艾弓;韦怡舟;
摘要:电影保存与修复的历史几乎与电影艺术本身同样悠久,其发展脉络经历了从技术导向到伦理聚焦的重大转变,如今,修复伦理已成为电影修复实践中的核心议题。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FIAF)在2009年发布《伦理守则》,首次为电影修复确立了系统性的伦理框架;2021年4月,其技术委员会发布了《数字宣言》第三章,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电影修复、操作和处理的详细伦理规范。本文首先回顾电影保存历程中的关键伦理选择,分析其对行...
从作者论视角考察电影修复现象————作者:赵淼;
摘要:自1962年由美国评论家安德鲁·萨里斯将《电影手册》首倡的“作者策略”阐发为“作者理论”以来,作者论影响无边,相关争议也从未休止。在以宏大理论为主导的后理论时代,作者论渐趋边缘化,在电影修复实践和伦理建构层面,作者论依然占据着统领性地位。本文试图以作者论为切入点对电影修复现象及相关伦理问题做出辨析,为电影修复伦理的未来寻找可能路径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国家级《城建档案》
- 北大核心《外国语文》
- 省级祝你幸福(午后)
- 省级文苑青春纪事
- 省级《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幽默与笑话
- 省级延河
- 省级《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 省级小说界
- 北大核心现代出版
- 省级《美术向导》
- 省级青海湖
- 北大核心《福州大学学报》
- 省级《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 省级思想与文化
- 省级优雅
- 省级 古典文学知识
- 省级《包装学报》
- 国家级文化研究
- 国家级中国纪念馆研究
- 国家级《民族文学》
- 北大核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华夏考古
- 省级《文史天地》
- 省级群文天地
- 省级《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省级书屋
- 北大核心《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 省级《唯实》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