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当代外国文学》杂志是国内少数专门介绍和研究当代外国文学的学术期刊之一。第一任主编为我国著名外国文学专家、外国语文教育家陈嘉先生。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力求客观介绍和评价当代外国文坛的各种文艺思潮、风格、流派,重要作家、作品及其他文学现象,以繁荣高校的外国文学教学和科研事业,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文学创作、文学翻译服务,为建设我国先进的文化提供借鉴。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当代外国文学》的编辑同仁严格遵守办刊宗旨,兢兢业业工作,使杂志一直处于中文核心刊物之列。2001年又被确定为我国外国文学类的四大元期刊之一。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栏目设置
设有“当代外国文学专论”、“长篇小说节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外国作家访谈”、“中国作家与外国文学”、“文坛动态”和“学术信息栏目”,并经常推出“主题研究专辑”和“国别文学专辑”等。另外,本刊还不定期推出“青年园地”、“博士论坛”和“当代译林文学书评”等专栏。
中级职称论文范文:拉斯韦尔传播学研究的两面性
摘要: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与《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在对传播学界造成广泛影响的同时也饱受争议。本文结合拉斯韦尔的几篇著作,参考中外传播学者的不同观点,围绕拉斯韦尔传播学研究的三组矛盾点尝试进行思考和讨论。
关键词:拉斯韦尔,战争宣传,传播效果,传播功能,宣传技巧
一、 引言
哈罗德・拉斯韦尔是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也是内容分析法的先行者之一,他的“5W”传播模式和社会传播的三大功能等理论在传播学界产生的巨大影响,甚至有学者认为传播学是按照他的划分发展的。他“离经叛道”地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政治学分析政治人物;研究一战交战双方的宣传手册、传单、海报和电影等,对当时的宣传信息进行定性的内容分析,确定双方的宣传策略;还发展了一个针对宣传内容分析的分类体系。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神童,社会学科的“达芬奇”,拉斯韦尔的学术生涯并不平坦,有起有落。《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与《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在对后来的传播学界造成广泛影响的同时也饱受争议。
当代外国文学最新期刊目录
《高雅的恐怖分子》:非洲葡语文学中民族革命与反恐话语的交缠————作者:王渊;
摘要:在非洲葡语文学中,“恐怖分子”的书写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在20世纪民族革命和“9·11”后反恐战争的不同语境里,被误解、陷害的“恐怖分子”发展成为正面的非洲形象代表,开辟了与英语文学迥异的道路。本文聚焦米亚·科托与阿瓜卢萨合著的短篇小说《高雅的恐怖分子》,通过与上述两个历史时期相关文本的对比阅读,描摹这一形象内在的复杂性、历史性与先锋性。借助这一经典形象的革新,非洲葡语作家对于西方主流的反恐话语发...
论伯纳德·威廉斯的道德共同体————作者:宋薇;
摘要:伯纳德·威廉斯擅长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洞见,使其道德哲学思想具有深刻的文学敏感性和历史敏感性。本文从威廉斯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入手,以叙事为中介,构建其道德哲学中的共同体思想:一是通过“个人完整性”实现自发+自觉的道德共同体;二是通过“道德运气”实现必然+偶然的道德共同体;三是以“真理与真诚”实现底线+终极的道德共同体。作为有伦理立场的人,个体在道德叙事中理解和促成某种价值观,使分散的个人力量逐渐形成价...
厄德里克《爱药》中的印第安历史和政治书写————作者:孙胜忠;高立新;
摘要:厄德里克的《爱药》出版后广受好评,但学界一般认为她的小说“缺乏政治热情”,作者在回应中也前后矛盾,时而强调小说的艺术性,时而辩称涉及印第安历史的小说无法回避“政治表达”。本文结合文本和作者的创作理念分析指出,《爱药》不仅再现了印第安人1934年至1984年间的生存状态,还影射了美洲殖民史;既凸显了印第安人与美国政府及部落政府之间的冲突,也对印第安人的未来做了探索。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原住民遭遇的种族清...
“受难者”与“连字符”:21世纪俄裔犹太美国小说中的族裔共同体————作者:宋爽;王树福;
摘要:21世纪初移民美国的俄裔犹太作家群体在美国文坛异军突起,他们对流散经历的集体书写,反映出这一移民群体的族裔共同体具有“两副面孔”。苏联时期,俄裔犹太人受到苏联政策和美苏冷战的影响,接纳“受难者”身份,形成第一副面孔“他者言说的族裔共同体”。移民后身份危机的出现暴露了“受难者”的不可靠性,俄裔犹太人开始寻求“俄美连字符”身份,通过自觉行动形成了第二副面孔“自我言说的族裔共同体”。俄裔犹太移民寻求身份...
论邝丽莎《百年金山》的史传叙事特征————作者:余小梅;
摘要:当代华裔美国作家邝丽莎处女作《百年金山:我的美籍华人家族奋斗史》被广泛认为是一部跨五代越百年的家传,主要讲述作者曾祖父邝泗于19世纪中期移民美国娶白人女子为妻带领家族建立起东方艺术和古董贸易帝国成为名门望族的故事。作品以史录为主辅以传记法,具有史传叙事之本质,显著特征包括:遵循传统史传编年体叙事体例,显示出鲜明的线性时间观和历史演进意识;基于广泛征实以图文共现等方式彰显对真实性的极大追求;切换人称...
生成、褶子与逃逸:《在地图结束的地方》中的自我游牧————作者:门诗尧;刘海清;
摘要: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小说《在地图结束的地方》以小狗骨头先生的叙事视角融回忆、现实与想象为一体,展现了后现代个体在身体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流动性特征。本文聚焦骨头先生以及流浪诗人威利的生命历程和精神世界,重点借助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游牧理论,阐释小说中“自我游牧”的表现形态和深层内涵,并通过分析其中所隐含的“生成”式游牧路线以及游牧空间的无限褶皱,探讨后现代个体不断逃逸的游牧式生存,从而对西方后工...
论《十字路口》对战后美国福音派左翼衰微的根源探寻————作者:谷伟;潘基宏;
摘要:《十字路口》聚焦1970年代美国社会,引发规避当前政治的批评,但弗兰岑回溯往昔旨在探究战后美国宗教进步运动的危机根源。通过以人物拉斯隐喻福音派左翼,弗兰岑在书写焦虑情感时,勾勒出这一联盟内性别、族裔与宗派的潜流,揭示福音派左翼调用身份政治的困境,警示沉溺于对抗与苦难记忆将滑向排他文化实践,最终破坏宗教进步联盟,为保守势力的崛起铺平道路
《魔幻玩具铺》中的身体塑型与安吉拉·卡特的具身性身体政治————作者:程毅;
摘要:安吉拉·卡特在文学创作早期便开始关注文化符号对身体的塑型问题,在小说《魔幻玩具铺》中,卡特叙写了布尔乔亚文化和维多利亚文化对身体的符号化和傀儡式塑型,分别从体型、服饰、言说、行为举止和身体欲望等层面检视了这两种身体塑型的内在权力运作机制,展布了由此引发的身体认知矛盾,并通过舞蹈、大笑以及乱伦等方式凸显身体的经验性、肉身性和动物性等具身特质,使身体摆脱符号体系的塑型,重新成为有生命力的具身实在
犯罪者的他者化:马丁·艾米斯的《夜车》与侦探小说的阐释伦理————作者:杜兰兰;
摘要:西方侦探小说传统在无形中建构出一种“侦探/阐释者中心主义”的阐释伦理,其中暗含对同一性的追求和本质主义的思维模式。马丁·艾米斯在《夜车》中通过犯罪者的“他者化”对此发起挑战。小说以女警迈克对一桩死亡案件的追查隐喻文本阐释的过程,以犯罪者/“作者”珍妮弗不可超越的他异性消解了“无所不知”的“绝对主体”、嘲讽了由“谜题”和“解谜”构成的固定模式。小说最终揭示出迈克从“偏执阅读”到“修复阅读”的艰难转变...
从敞开到逼仄——贝尔福斯《百日》中的第三空间形态分析————作者:路艺蔷;
摘要:当代瑞士作家贝尔福斯的政治小说《百日》以冷静的笔锋复写了1994年卢旺达种族屠杀,凭借朴实的人文关怀和犀利的政治思考荣膺多项文学大奖。作为危机文学的代表,该作顺应了西方社会从反殖民向后殖民时代转变的历史潮流,将前殖民地种族问题的根源进行了深度剖析。本文拟在卢旺达危机爆发三十周年之际,从后殖民主义框架下的模拟概念出发,分析文本中第三空间展现出的不同形态,揭露模拟主体与客体在大屠杀中的共同责任,进而反...
混沌世界中追寻存在的意义——论佩列文后现代主义小说人物的“边缘性”————作者:冯雪;
摘要:“边缘性”是佩列文小说文本的显著特征。无论是人物塑造,时空关系还是文化意蕴,都呈现出边缘性特征。作家在小说中借由各种居间的文化载体,通过意识主导下充满不确定性的时空关系消解小说传统意义上的“人物”概念,将其置换为“人形”,甚至“人影”,以此来揭示现代社会中主体存在的方式,即一种边缘、临界的存在状态。透过边缘性人物,作家揭示出一种原初的活力以对抗当下社会精神的衰落,为人们追寻真理之路赋予无限可能
古尔纳《砾心》中的书信体叙事与文化无意识————作者:黄晖;陈虹霏;
摘要:古尔纳在小说《砾心》中穿插的书信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写信者塞利姆的书信撰写历程具有拱型结构的特点,它展现了形象符码的更替。书信的不同处理结果使其呈现出吻合书信成规、自叙独白和宗教箴言的三种话语风格,以意义渐进的方式将隐含的文化秩序嵌套于表层之下。书信的核心层次表征了塞利姆始终以隐喻的思维模式感知世界,它与父亲形象符码的回归构成了文化无意识的流露,其根源在于伊斯兰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古尔纳曾表示...
论《耶稣的童年》对启蒙理性的批判————作者:胡锦源;
摘要:本文分析了《耶稣的童年》中表征为禁欲主义、历史进步论、教育专制以及线性数列的启蒙理性如何通过其崇尚同一与重复的内在逻辑压抑了现代个体的创造性、生命力与自我价值。库切通过引入“缝隙”概念提倡差异对同一性的解构,以大卫的个人真实瓦解西蒙对普遍真理的盲信。西蒙认识论层面的深化与伦理上的成长揭示了情感、欲望、直觉等感性认识在拓宽个人生命体验、增强自我与他者互动中的重要作用。这些表现出库切恢复理性秩序霸权下...
超人类、无分者与机器人:《克拉拉与太阳》中的生命政治书写与技术反思————作者:叶华;朱新福;
摘要:《克拉拉与太阳》是一部涉及生命政治主题的后人类题材作品。作者石黑一雄采用“零度叙事”的手法,详细描摹了在资本与技术的共谋下被操控的三种“赤裸生命”形态—基因编辑技术建构的“超人类”、被排斥在资本规则之外的“无分者”、以“Artificial Friend”身份呈现的“机器人”—以及他们所承受的不公正际遇。小说渗透着作者对生命的关怀,深刻揭示了技术在资本主宰下已异化为调节人口(操控生命)以实现资本增...
残疾的再想象——评萨米·沙尔克的非裔女性残疾研究————作者:马丽娜;
摘要:美国学者萨米·沙尔克的非裔女性残疾研究旨在从方法论的角度考虑压迫的交叉性,并对残疾文化表征系统进行人文和残疾方面的跨学科研究。沙尔克将其理论运用于推想小说文本分析中。通过超现实背景,她提出了“残疾的物质性”“超感症”“残疾的陌生化”等概念来审视现实社会中的“规范”与“正常化”霸权,并将残疾重新想象为一种具有积极能动性的“非残疾人残疾”。本文认为,非裔女性残疾理论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性和前沿性,值得国...
诗画融合:加里·斯奈德《溪山无尽》中的中国绘画与跨媒体美学————作者:石慧敏;
摘要:加里·斯奈德的诗歌《溪山无尽》灵感源于中国古代的佚名山水画《宋人溪山无尽图》。斯奈德一反欧洲传统的诗画异质论,借鉴中国画的时间与空间艺术融合的特点,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跨媒体美学。在空间艺术方面,斯奈德借鉴了中国绘画的空间构图,运用长短诗行、跨行连续、空行等技巧,赋予长诗如山水画般的视觉美感。在时间艺术方面,诗人不仅描写了中国绘画外在的线性时间,而且探索了其内在的绵延,表达了过去与现在、艺术...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中的汽车流动性和当代情感共同体重塑————作者:蔡汶铤;
摘要:当代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聚焦有关汽车流动性的通勤、露营、纪念旅途等场景,以人际关系中的个体情感折射当代情感共同体的重塑。传统情感共同体以稳定性为核心,要求个体适应和认同社会情感规范。汽车流动性协调个体的身体和心灵,帮助主体表达稳定性之外的情感追求和进行相应行动。在斯威夫特的小说中,汽车流动性改变了中产共同体的情感价值观念。家庭责任经受着冷淡亲密关系的考验,户外露营的地方情结难以掩饰对未来的不...
科尔森·怀特海德小说中非裔身份的“后种族”想象————作者:李宇笛;
摘要:在小说《直觉主义者》《萨格港》和《顶点隐藏痛苦》中,科尔森·怀特海德试图推翻种族主义话语对美国非裔身份的定义,从肤色界线、身份基础和身份意识层面,想象了当代非裔超越种族概念的“后种族”身份。这是怀特海德对当代非裔身份的全新定位,反映了非裔的身份认知与诉求,也表达了他对于提升非裔待遇和变革种族观念的种族理想。在当下美国的社会语境中,怀特海德亦通过对非裔身份的想象,反观和批判“后种族时代”论,挑战并修...
古兰经与英语课:《海边》中桑给巴尔的殖民地教育————作者:郭一岫;
摘要:在《海边》中,古尔纳从后殖民视角批判性地回溯了殖民地时期桑给巴尔教育的特点。由殖民地政府创办的公立学校的教育体制冲击了传统古兰经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影响了桑给巴尔人民对于自身以及本民族的认知和定位。公立学校逐级而上的教育体制构建了一种标准的成长历程,这种被整合的线性时间观念有利于高效且规范地培养帝国的代理人。公立学校中包括英语课程在内的具体教学内容,则借由知识的话语权力使学生逐渐被以西方为中心的启蒙...
俄罗斯“白银时代”的精神图景和心灵印记——评阿列克谢·瓦尔拉莫夫的长篇小说《臆想之狼》————作者:于婷婷;
摘要:阿列克谢·瓦尔拉莫夫的长篇小说《臆想之狼》不以书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重,不为“白银时代”的宏大历史作证,而将思想与美学空间让给了时代精神和人的展现,特别是知识精英思想历程和心灵情感的描叙上。小说通过运用历史真实与审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揭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历史文化转型时期普遍弥漫在俄罗斯社会中思想无力、精神无根的状态,同时对俄罗斯人的文化身份、自我定位及道路选择进行探讨,追问这些困惑了2...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新东方》
- 省级天工
- 北大核心《南方文坛》
- 省级闽都文化
- 省级《新闻前哨》
- 省级《西藏艺术研究》
- 国家级曹雪芹研究
- 国家级新闻采编
- 国家级国学学刊
- 国家级大众电影杂志
- 省级《江淮》
- 国家级集邮
- 省级报告文学
- 北大核心《中国翻译》
- 省级《高校图书馆工作》
- 省级《广西地方志》
- 省级《绥化学院学报》
- 国家级《共产党员》
- 北大核心《鲁迅研究月刊》
- 省级故事大王
- 省级《编辑学刊》
- 省级爱情婚姻家庭冷暖人生
- 省级《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参花文艺视界
- 国家级《法国研究》
- 省级《文艺争鸣》
- 省级《编辑学报》
- 国家级《历史档案》
- 南大核心史学理论研究
- 省级中华瑰宝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