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外国文学》是外国文学研究学术期刊,以外国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广泛关注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学,重点介绍国外作家作品研究和批评理论的趋势和动向,为国内学者提供研究借鉴,展示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有效的学术对话。提供深入钻研和新的探索,同时坚持文学特色,追求开阔的视野、准确简洁、自然清新的文风,致力于营造百花齐放、生动活泼的学术局面。读者为文化艺术界人员,外国文学研究者、爱好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小说、理论、评论、书评、文苑。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8)改写历史和神话:——评当代英国诗人卡罗尔•安•达菲的《世界之妻》张剑
(25)《世界之妻》(选译)[英国]卡罗尔•安•达菲[1];张剑[2]
评论
(29)论海明威与存在主义 杨仁敬
(38)阿尔哈米亚语文学 宗笑飞
(45)契诃夫情节中的冲突设置 徐乐
(53)西斯内罗斯《卡拉米洛披肩》中的"新混血女性意识" 李毅峰
(61)变形与阐释:菲利普•罗斯的凯普什系列小说 罗小云
(69)奈保尔《河湾》中"逃避主题"的政治伦理内涵 徐彬
(77)《西哈诺•德•贝尔日拉克》的戏剧双结构 张怡
理论
(85)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研讨会暨2015年文学理论与解读讲习班通知
(86)互文性 童明
(103)生命政治 张凯
(111)《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对解构理论及作品解构分析的误读 张在新;张峰
(120)民族主义: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的质疑、辩护与重释 胡俊飞[1,2]
文化研究
(129)威尔逊与布鲁斯坦之争及当代非裔美国文化之痛 王玉括
(137)对抗与融汇——从精神分析批评走向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批评 张浩
东方教育杂志投稿: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翻译与传播:问题与挑战
摘 要:中国文学和文化向西方传播,翻译很重要。但翻译牵涉的不光是语言,更多的是对文化的理解。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中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困难重重,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在于:中西方文化确实存在很多差异;中西方研究者多强调各自文化的独特性,不大承认彼此之间有交往沟通的可能。因此,具体深入地去探究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才能促进彼此的了解沟通,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文学与文化,中西方文化,翻译与传播,问题与挑战
感谢吴铁先生和贵阳知行讲坛的邀请,我得以来贵州演讲。这是我第一次来贵州,非常高兴跟大家见面交流。今天我的讲题是“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翻译与传播:问题与挑战。”
外国文学最新期刊目录
美学的愉悦————作者:童明;
摘要:美学研究如果只关注“美感”而忽略“愉悦”,则缺失一个关键维度。作者以西方文论史为脉络,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与“愉悦”相关的各种视角及见解,展现一个揭示“愉悦”宽广语义的理论链:亚里士多德提出再现即愉悦;贺拉斯将愉悦和教化作为诗的双重目的;锡德尼在文艺复兴的精神体系中将愉悦和神性联系在一起;华兹华斯将愉悦归于诗人的特殊感知。文章接着讨论美学中愉悦的几个维度:愉悦和负面情绪的混合并存;愉悦和文学形式的关系...
文化记忆在《尤利西斯》中的本体论意义————作者:戴从容;
摘要:历史文化元素在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的大量使用不仅是为了互文,更是为现代生活提供意义基础。在《尤利西斯》中,历史不再是叙述已经发生的事,而是作为记忆编造的寓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融入现实存在之中。虽然时间使历史在现实世界中只有一种可能性,但意识流却使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界限在叙述中被打破,从而使过去的记忆与当下的生活成为一体,并决定着现实的存在和性质。因此《尤利西斯》通过意识流叙述,呈现了当下现实与...
《芬尼根守灵夜》与现代物理学————作者:辛彩娜;
摘要:《芬尼根守灵夜》从现代物理学汲取灵感,也与其多有不谋而合之处。对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指涉散落于小说各处,展现了经典物理学的衰落和现代物理学的兴起,同时反复指向有关人类堕落和生死循环的主题。乔伊斯在《芬尼根守灵夜》中建构了相对论意义上弯曲的四维时空连续体,隐喻人类历史的周而复始,并借此回应与刘易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论争。同时,小说也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量子力学中的互补原理、不确定性原理,强调了语言实验和量子...
《燕子号与亚马逊号》:日常生活中的历险与英国民族性重构————作者:陈兵;
摘要:20世纪前期英国著名作家亚瑟·兰塞姆的历险小说名作《燕子号与亚马逊号》通过几个孩子在英国湖区的假日野营生活成功塑造了一个和谐、富足的湖滨世界,契合了经历战争创伤和社会动荡的英国人的精神需求。同时小说也是兰塞姆对于英国民族性格重构的反思。他运用象征意味浓厚的场景设置和对乡村文化传统的强调来建构英国民族共同体,并将孩子们的野营生活与英国历险文化传统相联系,召唤探险精神,重构其心目中英国人勇敢理性、富有...
瘟疫文学对启蒙理性与人文主义的反思——以玛丽·雪莱的《末世一人》为中心————作者:刘丹;
摘要:玛丽·雪莱的《末世一人》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罕见的灾难小说,以一场毁灭人类的大瘟疫,隐喻性地反映了作者对英国社会在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存在的弊病与潜在危机之焦虑。瘟疫、死亡、末世阴霾背后,是雪莱对风起云涌的人文主义之“人”的深层剖析,解构了与启蒙理性勾连的诸多二元对立关系,如文明与野蛮、西方与东方、人类与非人类,同时也将瘟疫作为建构人类新图景的“良药”。因此《,末世一人》并非寻常意义上的瘟疫作品...
乔伊斯的“事件性”书写——重读《都柏林人》————作者:王佳希;
摘要:从乔伊斯的帕内尔情结出发重新考察《都柏林人》的创作风格,可以发现小说以一种游离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外的独特性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事件”。在爱尔兰文化复兴运动蔚然成风时,乔伊斯以“反顿悟”而非“顿悟”的技巧把读者带离叶芝式的浪漫传奇,体现了叙事的“事件性”。不仅如此,作为言说主体的都柏林人引发了一起哲学事件。《死者》中的加布里埃尔穿越了象征主体的幻象,乔伊斯借此拓展了文学语言对现代人精神...
指示符号————作者:张驰;
摘要:“指示符号”是皮尔斯在符号第二种三分法中界定的一个基本类型,指称与其具有直接存在关系的对象。由于能够真实地反映对象,指示符号常被用来考察或验证“物理连接”“真实联系”“时空位置”等实存状态,因而具有指涉实在的功能和探究真理的潜能。伴随数码转型对现实的深刻改变,指示符号的存在基础受到冲击,指称能力受到质询,围绕指示符号的论争也逐渐脱离皮尔斯的符号学语境。本文拟在概述皮尔斯符号三分法的基础上,阐明指示...
《理智与情感》中“痛苦”的多重表现————作者:闫梦梦;
摘要:《理智与情感》将“痛苦”与人物塑造的双重性紧密结合,呈现出简·奥斯汀唯一一部“双主人公”小说的叙事特色。在探索情感和理智之间的平衡关系时,奥斯汀摆脱了传统道德小说中的二元化人物塑造模式,创造了更真实且复杂的人性状态,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从三个主要方面阐述这部小说中“痛苦”的多重表现。首先,小说通过女主人公埃莉诺和玛丽安在爱情经历中的对比,表现了情感的克制与放纵,反映了奥斯汀对18世...
乔叟《扈从的故事》中的“罗曼司式”东方想象————作者:包慧怡;
摘要:以残篇形式存世的《扈从的故事》是《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屈指可数的罗曼司,也为后世提供了理解中世纪欧洲“东方主义”的潜在思路。从鞑靼大汗的宫殿到东方公主的花园和闺房,通过对一系列他性空间和异域奇观的描述,乔叟活用归化、留白、引渡等修辞手法以及延宕、交错和框架等叙事结构,生动地演绎了14世纪英国民众对遥远东方的想象。基于对该故事中古英语原文的细读,本文着力探究乔叟如何借由本身经过了“东方化”处理的叙事者...
传记小说————作者:陈丽;
摘要:“传记小说”近三十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主要创作文类,其文类理论也在快速发展完善。传记小说理论家通过不断厘清传记小说与相近的“历史小说”和“传记”等文类的区别,逐渐确立起独立文类的地位,并要求以新的文类标准来评判此类作品。传记小说作家在对人物和读者承担必要的伦理责任的基础上,享有充分的美学自由进行创作。在这个层面,指导作家创作的是其美学原则,而非传记或历史的真实性标准。作家自由地从历史中挖掘另类真实,...
社会学家如何读文学?——评萨皮罗的《文学社会学》————作者:程心;
摘要:文学社会学是探究文学与社会复杂关系的跨学科领域。随着吉赛尔·萨皮罗《文学社会学》英译本的出版,这一领域在欧美学界备受关注。该书系统梳理文学社会学的理论谱系与研究议题,探讨文学作为社会事实的核心本质,揭示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双向建构关系,并力图整合内部分析与外部批评。萨皮罗提出了以“中介”概念为核心的三维研究路径:文学生产的社会条件、作品社会学和接受社会学,彰显了文学创作、文本意义与接受阐释和社会语境的...
《杯酒留痕》中风景与人生的再占有————作者:刘炅;
摘要: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小说《杯酒留痕》中的地域风景书写与小说人物的人生叙事交织融合,杰克的亲友们去往马盖特抛撒其骨灰的空间旅途穿插于复杂交错的人生记忆之中。通过一系列流动的、边缘的“非地方”和一次次偏离既定路线的绕路,这一旅途改变了人物空间上的禁锢,使他们得以从戏谑低微的观景视角重新审视庄严的景物,从个体私密的角度体验曾经不属于他们的风景。这种新的风景体验不仅促成了小说人物对景物的重新赋义,也激发了...
经由中国:晚期罗兰·巴尔特的话语理论建构————作者:金松林;
摘要:巴尔特晚期从结构语言学中挪用了“中性”概念,并且将它拓展为基本的理论方法,用于建构他的话语伦理学,以消除隐藏在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和权力。为了论证这一策略的合理性,他不断从中国禅道哲学中汲取理论资源,并且用西方经久流传的怀疑论思维加以图解。种种误读和误用,加上“中性”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最终导致他精心建构的话语理论因滑向寂静主义而破产,不过他对潜藏于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和权力的批判却值得我们时刻铭记,这也...
怀特黑德《哈莱姆洗牌》中的资本逻辑和商业伦理————作者:荆兴梅;
摘要:伴随着美国城市化和中产阶级化进程,美国少数族裔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沉浮的事例比比皆是,引发了族裔作家们对都市商业伦理的忧思。本文聚焦怀特黑德的长篇小说《哈莱姆洗牌》,探寻21世纪美国非裔文学中的资本逻辑和商业伦理,试图论证以下观点:第一,哈莱姆资本世界看重从业者的出身、商圈人脉、潜规则技能,人际交往建立在种族身份和金钱财富交织的关系之上;第二,金融大亨们罔顾父子纽带和夫妻情感的家庭伦理功能,甚至利...
从阿特伍德与勒奎恩的科幻/推想之争看科幻文学文类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作者:霍盛亚;
摘要: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与厄休拉·勒奎恩曾就科幻/推想两种文类展开过激烈辩论,这既反映出长久以来人们对科幻小说文类本质认识的一些成见,又反映出对其认识的一些新变化。本文在对二人主要论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文类批评与概念隐喻研究的新观点,提出文类可被视为一种疆界概念隐喻系统,科幻小说因具有更强的边界流动性和渗透性而更易引发文类的范式革命,最后以推想小说在近年的最新文类变化为例加以验证
英美广播现代主义研究的兴起————作者:徐曦;
摘要:近二三十年来,国际人文研究出现了“跨媒介转向”的趋势,许多学者力图超越文学的内部研究,将视野拓展到文学与其他艺术的相互关系方面。本文旨在对21世纪以来英美现代主义学界以广播为对象的研究著作进行综合性评述,梳理“广播现代主义”研究的兴起脉络,评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范式和视角,展示跨媒介视角如何激发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者发掘新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本文认为,对广播的关注和研究有助于丰富我们对现代主义文学媒介...
论霍夫曼斯塔尔视觉美学的转向——以《返乡者书信集》为例————作者:刘永强;
摘要:《返乡者书信集》标志着霍夫曼斯塔尔在视觉艺术领域对艺术创作进行美学思考的一个重要转折,即从强调“观看的体验”转变为凸显“色彩的作用”。在文中,遭遇文化危机的主人公在一次偶然机遇中通过观赏梵高的绘画感受到孜孜以求的创造力,从而获得审美救赎,摆脱危机。这种创造力来源于梵高画作中的色彩应用。与天生具有符号性分裂的语言不同,色彩象征着一种无法分解的完满,蕴含闻所未闻的创造潜能。通过描绘色彩在主人公观画经历...
在技术时代思考诞生的意义——《犹如流光:诞生,死亡》述评————作者:刘文瑾;
摘要:当代技术在帮助人类对抗与生俱来的脆弱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生死和代际传承等基本问题的再思考。在其新著《犹如流光:诞生,死亡》中,法国著名哲学家卡特琳娜·夏利耶接续海德格尔和列维纳斯关于时间、死亡和有限性问题的探究,透过哲学与文学,对诞生的意义展开了深入讨论。此书提醒人们:对生命的理解不仅可以从死亡这一备受现代哲学关注的角度,也应从生命开端、亦即婴儿诞生的角度进行探索;如此,人...
“真理即创造”:维柯与萨义德人文主义思想的开端————作者:李盛;
摘要:维柯的哲学对萨义德的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维柯“创造的”认识论使萨义德把世俗视作人文主义的核心,维柯的诗性原则又使萨义德看重语文学并阐发了一种“带有想象的细读”以践行其世俗人文主义。在形而上学维度,维柯反现代的神学意图使萨义德渴求普遍性和确定性,试图经由批评发掘人文主义的形而上学意义,最终实现“人的拯救”。然而,萨义德也对维柯做出抵抗,搁置了维柯的神学意图与“创造”的属神性。“创造”的属人性...
大于诗歌的诗人——纪念拜伦逝世两百周年————作者:丁宏为;
摘要:本文为纪念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逝世两百周年而作,旨在从多个角度观察他作为诗人也作为个人所展现的多彩人格,并试图理解这位英国诗人何以把自己认同为所谓的“世界公民”,或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显得既大于诗歌,又大于生活。文章局部所借助的比较文化视角方便我们观察拜伦跨越地域界限的思想理念和创作行为,或审视其他国家的读者在自己的文化语境中对拜伦作品的接受。所提及的焦点诗作包括拜伦长诗《唐璜》中的所谓《哀希腊》片段...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当代陕西》
- 北大核心《美术研究》
- 省级《清华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中国扶贫》
- 南大核心安徽史学
- 学报《平顶山学院学报》
- 南大核心当代中国史研究
- 省级章回小说(上旬刊)
- 省级民间文化
- 省级祝你幸福(知心)
- 北大核心《汕头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当代电视
- 省级少林与太极
- 省级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省级《新闻实践》
- 南大核心文艺评论
- 北大核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世界发明》
- 省级《辽河》
- 省级大众文艺(浪漫)
- 北大核心《四川戏剧》
- 北大核心《人口与发展》
- 省级中华戏曲
- 省级长白山诗词
- 省级《科学文化评论》
- 国家级《中华诗词》
- 省级少年人生
- 省级看历史
- 省级延安文学
- 省级《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