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书研究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辞书研究

《辞书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1-1997/G2
国际标准刊号:1000-6125
主办单位: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
主管单位: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拉丁美洲研究》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文史哲》研究生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辞书研究》是关于辞书编纂的理论和实践的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期刊。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辞书学理论,总结字典、辞典、百科全书及年鉴、索引、书目、手册等其他工具书编纂的经验,介绍、评论中外工具书,评述辞书学理论专著,研究开发辞书的各种功能并从各个方面指导读者使用辞书,讨论疑难字、词的确切释义,介绍工具书编纂出版机构,提供进行辞书学研究的资料线索。研究中外辞书编纂史及著名辞书编纂家生平,介绍国外辞书界情况,引进外国辞书学研究成果,亦是本刊任务之一。作为中国辞书学会会刊,本刊还及时报道中国辞书学会以及各省市辞书学会的活动。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栏目设置

  主要版块栏目:辞书学通论、单语语文词典编纂法研究、双语语文词典编纂法研究、单语和双语专科辞典编纂法研究、百科全书编纂法研究、年鉴·年谱·图谱·手册·方志等各种工具书编纂法研究、中外辞书史及辞书编纂家介绍、辞书评论、辞书学专著评介、辞书使用指南、国外辞书界报道、疑难字词意义辨析、辞书学研究及辞书编纂资料、中外辞书界动态报道。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语文辞书词义系统探略 徐时仪

  词典释义的三个悖论 张文宇,钟俊,张丽

  《现代汉语词典》抽象名词语义韵的定量、定性研究——基于语料库和Antcon3.2.4w技术 方清明

  论多义词义项的设立 尹洁

  同音易混量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释义商榷二则——基于辞书编纂与文化传承的视角 王慧菊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字母词释义问题 黄海英

  用户视角下内向型双语学习词典的译义原则 黄芳

  碑刻异体字整理研究的重要成果——《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评介 郭洪义

  《玉篇直音》初考 张凯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编纂路径、体例及应用价值 吴继刚,毛远明

  《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人名词条处理的原则 曹强

  “的一确二”与“丁一确二”考——兼论“丁一卯二”“丁是丁,卯是卯” 潘牧天

  “鏱”字考 姚权贵

  “唐律抹子”释义 林振岳

  职称论文投稿:西方哲学史中的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探究

  摘 要:在西方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中,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是其中两大对立思潮。理性主义在古希腊的时候便已经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直到19世纪50年代末以后的非理性主义的兴起,使得理性主义逐渐走向了衰落。文章就西方哲学史中的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以期为西方哲学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西方哲学史,非理性主义,理性主义

  纵观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从古希腊哲学时期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进步,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开始,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对理性主义进行了反驳。并由著名的哲学家萨特、尼采以及柏格森等所继承和发扬。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运动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掀起了新的高潮。虽然后现代主义是对非理性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它比非理性主义走得更远,对于理性主义的批判更加激烈。由理性主义到现代非理性主义再到后来的后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演变,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性,但是它们在认识论、价值观、本体论以及人性论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故而,寻求西方哲学史中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并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辞书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民俗大典》

摘要:<正>《中华民俗大典》由北京大学段宝林教授领衔主编,汇聚了白庚胜、高丙中、刘铁梁、万建中、周星、过竹等多位民俗学领域的顶尖学者,历时二十年精心编纂而成。它是我国首部全面、系统记录全国各地民俗文化的大型丛书,涵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地区、海外华人的民俗文化。每卷约100万字,内容涵盖节日民俗、物质民俗、礼仪民俗、信仰民俗等,采用立体描写方法,深入挖掘民俗的源流、形态、功能及社会影响。大典不仅资...

比喻义的一种特殊释义模式——“比喻……”与“像……”共现释义模式————作者:王迎春;

摘要:“比喻……”与“像……”共现释义模式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比喻义的一种特殊释义模式,文章以比喻义的引申具有层次性为理论基础,对《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比喻义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研究发现,“比喻……”与“像……”共现释义模式用于解释双层比喻义。共现释义模式分为“比喻……,像……”和“像……,比喻……”两种类型,其中后者能够体现出比喻义的引申脉络,应该优先选用

略论辞书体例在辞书维权中的运用————作者:蒋丽纳;

摘要:《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书,被誉为我国辞书史上的里程碑。文章发现多个网站向用户提供了大量与《汉语大词典》词条相同或构成实质性相似的内容,侵犯了《汉语大词典》的著作权。文章就维权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辞书体例的角度分析网络词条与《汉语大词典》相应词条的异同,证明《汉语大词典》的独创性,论述辞书体例在辞书维权中的作用

近代汉语辞书所收条件连词“如何”商榷————作者:陈思;

摘要:近代汉语多部词典认为疑问代词“如何”另有条件连词用法,义为“如果”。文章核查相关语言事实,依据能否删略、位置关系、平行句式、时制特征、全文体例等五条标准证明各词典所收条件连词“如何”仍为疑问代词。理论上,特指疑问代词到条件连词的演变缺乏词汇系统支撑和类型学依据,也表明“如何”难以产生条件连词用法。词义的误解往往由多种原因所致,今后的虚词研究和词典编纂应重视版本对勘、上下文语境和语法形式标准

语文辞书负面义词语的处理策略——《新华字典》收词、立义、配例的经验借鉴————作者:张博;

摘要:统观《新华字典》收词、立义与配例,可见其处理负面义词语的三大策略:1)遵循客观性原则,不避负面义词语;2)体现教育功能,用配例表警示禁止;3)注重导向作用,抑“负”扬“正”。这些处理策略既有助于青少年全面了解社会现实,丰富认知经验,又有利于适当消解或避免不良联想或不良价值导向,符合青少年用户的认知特点。不仅为编纂面向青少年用户的学生辞书提供了科学的经验借鉴,也可为中小学语文词汇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辞海》科技条目修订要点刍议——以第七版物理学科为例————作者:彭江杰;

摘要:文章以第七版物理学科为例,从词目、释文两大块面阐述了《辞海》科技条目修订中应把握的一些要点。词目修订,涉及删旧、增新、补漏、查重、定名等方面;释文修订,从规范性(科学上的规范、《辞海》体例规范)、准确性(言必有据、合乎实际、合乎逻辑、力求新颖)、完整性(力戒信息贫乏、避免信息缺漏、防止以偏概全)、简明性(不引申议论、不说空话套话、不重复累赘、避免信息赘余)等方面不断打磨,以持续提高《辞海》质量

学习词典四元主体交际模式————作者:陈贤德;

摘要:雍和明所提出的“词典交际模式”揭示了词典编纂交际性的本质特征,但该理论模式具有宏观性、高度概括性,未能彰显词典具体类别特征。随着词典学研究中类型学意识凸显,词典学理论构建也应具有类型学特点。学习词典目前存在较严重的研究主体混乱、不明确的问题,亟待理论引导解决。文章基于利益者相关理论、纽科姆均衡模式构建出“学习词典四元主体交际模式”,该模式视与学习词典相关的编纂、研究、使用等环节为编者、语言学习者、...

华南语言接触的语词借用模式————作者:龙国贻;潘悟云;

摘要:语言接触有两种语词借用模式。第一种模式,源语有绝对的文化强势,同时借语人员分批陆续进入,因不可能形成独立的语言社区,于是借语就被源语所替换,如上海话和温州话的源语。第二种模式,借语居民如有相当多的人数,甚至比源语人数更多,因借语人员会造成与源语不一样的语言社团和特有的借语音系,于是借词的读音会替换为借语音系中的读音,这就造成了混合语。东南方言往往是非汉语居民向汉语借词,从而形成混合语

“毕竟”的情感预期识解分析————作者:干薇;陈振宇;

摘要:“毕竟”句语序具有可变性,无论“毕竟”在前件还是后件,“毕竟”的时间预期、语气预期合力激发情感预期,在时间与语气预期叠加的同时,情感预期逐渐凸显,使得“毕竟”增加了被识解的可能。“毕竟”与上下文的语句关联表现出并行且非常规递进的关系,并与前句或者后句形成了顺势或逆势、错位或依序的关系,说明了情感预期对语句功能效果的重要性

“尴尬”考————作者:俞理明;宋雨涵;

摘要:“尴尬”的两个基本义有不同的来源,表示“行不正”义的仅见于汉代以来的工具书记载,表示“物不中”等义的始见于宋代,沿用至今,是“间界”形变所致。“间界”有“半间半界”“半间不界”“不间不界”等形式,“间界”形变为“监界”和“尴尬”则有了相应的“半尴不尬”“不尴不尬”,以及由“不尴不尬”简略而来,跟“尴尬”同义的“不尴尬”

“视”和“见”————作者:刘钊;

摘要:<正>《说文解字·见部》:“视,瞻也。从见、示。■,古文视;■,亦古文视。”其中的“从见、示”小徐本作“从见,示声。”《说文解字·见部》:“见,视也。从儿从目。”从商代到汉代的“视”字形体作如下之形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学习词典研究可视化分析————作者:董静文;于屏方;

摘要: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中北京大学中文核心、CSSCI、CSCD三类期刊为封闭域,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我国学习词典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1)学习词典,尤其是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在国内词典研究中占比较低;(2)学习词典研究整体呈倒U形趋势,研究高峰期为2008年至2014年;(3)宏观层面的学习词典研究较少,微观层面的研究集中在释义和例证上,研究的系统性弱;(4)近年来的研究...

“好V”的构式化及其生成机制————作者:宋增文;万晓丽;

摘要:汉语中“好V”具有构式化的倾向,包含了同形的词汇构式和语法构式。根据“好”语义的不同可将“好V”分为三类,它们都表达[+主观高程度评价]义。“好V”构式中构件“好”具有主观高量级义,V具有指称性和单音节倾向。构件“好”的语义特征对整体构式义起到了决定作用,体现出构件对构式的反制约。在“好V”生成和扩展过程中,词汇压制和类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聊”的“闲谈”义来源探析——兼论“聊”与“谈”的竞争与分工————作者:郝璐杰;陈昌来;

摘要:“聊”的“闲谈”义有两种可能的来源:来自元明时期的词语“撩嘴”,或是来自满语表示“谈论”义的动词leolembi。表示“闲谈”义的“聊”从晚清民国时期开始在口语中逐渐替代了“谈”

从《世说新语》的两例“伊”说开去————作者:鲁亚虹;

摘要:陈默、蒋宗许《“伊讵可以形色加人不”间诂》一文认为《世说新语》“伊讵可以形色加人不”(《方正》54)与“汝兄自不如伊”(《品藻》64)中的“伊”都是第二人称代词。文章对此提出商榷意见,认为这两例仍是第三人称代词。文章还指出:一些论著中提到的“伊”做第二人称的唐代用例都不可靠,可靠的早期用例仍见于宋金元戏曲

精益求精 再铸精品——论《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第10版在例证方面的修订————作者:王安民;王健;

摘要:例证是词典的生命,对学习词典而言更是如此。文章使用简单抽样的方法,从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9th Ed.)中选取了35页词典内容,将其与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10th Ed.)中相应的词典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了第10版编者在例证方面所做的修订。我们发现,相对于第9版而言,第10版的编者在例证方面主...

上古前元音假说与闽语中“面”和“眠”的读音————作者:野原将挥;秋谷裕幸;

摘要:文章指出,“面脸”和“眠”的上古音分别是*C.me[n]-s和*m■i[n]。原始闽语形式则为*mhintone3和*mintone1。原始闽语的主要元音*i可以理解为上古前元音*i或*e之前高或前半高舌位的反映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评郑贤章《〈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研究》增订本————作者:韩小荆;邓福禄;

摘要:2023年郑贤章《〈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研究》增订本出版。增订本基本保持了第一版的优点,并且在相关论证方面有所加强。不仅如此,增订本针对第一版的不足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并且增加了新的亮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编《俗别字谱》,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份更大更全、更为翔实可靠的近代汉字字形资料;二是《俗字汇释》与《俗别字谱》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考论更加科学合理。不过,增订本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

教材语料库驱动的汉语学生工具书编写——以PEPTC辅助人教学生工具书的编写为例————作者:黄攀伟;

摘要:语料库辅助工具书编写的历史由来已久,教材语料库对学生工具书的编写尤其重要。文章首先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主流的教材语料库,并评述了其在辅助新时代学生工具书编写方面的局限性;继而从架构设计、语料情况、功能实现几个方面介绍了人民教育出版社自建的中小学生教材语料库PEPTC;并详细介绍了PEPTC如何从种数统计、频率统计、搭配统计、统计与多重条件过滤相结合、知识图谱等几个方面,驱动人教学生工具书...

中国辞书融合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作者:张永伟;李宇明;

摘要:2019年以来,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媒体融合走向纵深发展阶段。受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理念和技术的影响,辞书学界正积极促进由平面辞书向融媒辞书的转变。文章着重对什么是融媒辞书和辞书融合,辞书为什么要融合发展,辞书如何融合发展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为辞书融合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辞书融合发展是我国从辞书古国走向辞书强国的重要举措,是辞书人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辞书研究》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4229.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