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学刊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红楼梦学刊

《红楼梦学刊》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676/I
国际标准刊号:1001-7917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主管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查看红楼梦学刊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当代作家评论》文学论文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文艺理论研究》艺术类核心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红楼梦学刊》是一本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大型学术刊物,1979年创刊,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该刊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主办,国内部分明清小说研究专家、学者任编委,已故著名学者王朝闻先生曾任主编,现任主编冯其庸、李希凡,副主编孙玉明。“红楼梦学刊”5个大字系矛盾先生亲自题写。

  该刊创办以来,发表了大量有关《红楼梦》研究的论文和资料,已成为国内外红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园地。该刊在推动红学研究的深入开展、繁荣学术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博得了海内外红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和赞誉。

  发行方式

  《红楼梦学刊》为大32开本,双月刊,每辑28万字,计11个印张,由河北省廊坊市邮局向全国发行,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18-102。如在当地邮局订不到学刊,本刊发行部办理直接邮购业务。每辑单价20元。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栏目设置

  主要版块栏目:研究生论坛、红学一角、红学动态、红注集锦、红学书窗。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红学何以可能(下) 应必诚; 1-43

  2 真假红学三谈 沈治钧; 44-58

  3 “贾宝玉唱的那首小曲是《红楼梦》的主题歌”——毛泽东对《红楼梦》第二十八回的一个评论 董志新; 59-83

  4 《〈红楼梦〉考论》 王人恩;亦云; 83

  5 论王佩璋对《红楼梦》甲辰本的研究——王佩璋红学成就述评(之三) 张胜利; 84-99

  6 沉痛哀悼魏同贤先生 100

  7 1949—1979:《红楼梦》在语文教育中的接受 张心科; 101-128

  8 从才子佳人小说到家族兴衰史——以林小红一家为考察中心 涂小丽; 129-139

  9 《红楼梦散论》 严安政;长风; 139

  10 《红楼》译学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模式 冯全功; 140-161

  11 《石头记》翻译中的现实与虚构 闵福德;北山; 162-180

  12 《红楼梦考论》序 段启明; 181-184

  13 治生视野下的《红楼梦》中贾雨村人生价值观转变探析 徐永斌; 185-202

  14 贾宝玉“悬崖撒手”新解 邵建阳; 203-210

  15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初探》 夏薇;长风; 210

  16 钗黛的人生角色与作者的创作倾向 傅承洲; 211-226

  17 晴雯:美在双手——读《红楼梦》札记 谷祥云; 227-232

  18 欲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红楼梦》中的禅与文字禅 宋珂君; 233-244

  19 《红楼梦》中的“玫瑰•月季”考覆发微 俞香顺; 245-254

  20 插画家戴敦邦眼中的《红楼梦》 唐艺梦;薛傲霜; 255-275

  江西教育杂志社投稿:张艺谋对文学作品情节的再深化

  [摘要]情节安排在电影艺术创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影片情节结构的合理安排,可实现推进作品内容向前发展,并使作品主题得到突出与深化。《归来》这部电影是按照著名作家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结局和尾声部分进行改编的,文学艺术性非常强,导演张艺谋通过对文学作品情节的再深化,深受观众的青睐。文章从《归来》电影情节结构主线、副线、暗线三方面对张艺谋再深化文学作品情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张艺谋,文学作品,情节深化

  电影《归来》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陆焉识与妻子冯婉瑜的爱情故事,二人多年未见,等到男主人公陆焉识归来时,患病的妻子冯婉瑜却已经认不出自己的丈夫。二人怀着对彼此炽热的爱,在等待中相互扶持,慢慢老去。影片的故事情节虽然比较常见,但导演经过创新,深化主题,同样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搜论文知识网论文发表公告

  

  2、本站提供期刊推荐、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服务,如有需要请点击在线客服人员进行具体咨询。

  3、本站只适当收要收取编审排录费、排版、制作、印刷、邮寄样刊、发票等综合费用,以维持网站正常运转。

  4、本站所推荐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承认的,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5、本站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发表成功率高,文章审核通过确认录用支付费用。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网站及合作期刊《红楼梦学刊》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与您携手共进!

  红楼梦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曹雪芹家世史料的重大发现——《赠怀远将军曹公墓志铭》考论(上)————作者:董志新;

摘要:“辽东曹”“辽东长房”的六世传人、沈阳中卫指挥佥事曹辅墓,于2012年5月被发现。同时,《赠怀远将军曹公墓志铭》出土面世。本文借此考证了曹辅亦即“辽东曹”的祖籍,考证了曹辅始祖曹子洪、高祖曹俊、曾祖曹昇、祖父曹□(名失载)、父亲曹德等人的简要生平,考证了曹辅的生卒、学养、将才和事功。从而认识到“辽东曹”祖籍“世居”扬州府仪真县,始祖为曹子洪。高祖曹俊投军后,早年为千户所镇抚下舍人,晚年进爵镇国将军...

论家宅叙事中的时空设置与情节构造——以《红楼梦》为中心————作者:马露戈;

摘要:面对整体凝定、有限、封闭的家宅时空框架所导致的叙事动力不足的问题,以《红楼梦》为代表的长篇世情小说从三个层次上充分发挥了时空设置的情节构造功能:其一,通过对时空场景的“缩聚”与“隔断”造成信息的密集分布或信息传播的失衡,以触发人物反应、催化情节发展;其二,通过个性化、道具化的时空符号满足某一情节的特需条件;其三,通过具有类比或对比关系的时空符号揭示情节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构造出具有结构美感和寓意功能...

漫谈贾宝玉“只要爱吃冷的”——读红零札————作者:陈熙中;

摘要:<正>庚辰本《石头记》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贾宝玉、林黛玉去看望在家养病的薛宝钗,薛姨妈用茶果等招待。宝玉想喝酒,奶妈李嬷嬷不允。作者接着写道:薛姨妈笑道:“老货,你只放心吃你的去,我也不许他吃多了。便是老太太问,有我呢。”一面令小丫鬟:“来,让你奶奶们去也吃杯搪搪雪气。”那李嬷嬷听如此说,只得和众人去吃些酒水。这里宝玉又说:“不必温暖了,我只要(按,‘要’字被人圈去)爱...

《红楼梦》改编的本体论思考————作者:张同胜;

摘要:所有的文学艺术改编都是再创作,《红楼梦》的改编自然也不例外。既然《红楼梦》的改编是再创作,那么它就既是原作《红楼梦》的后生命,又是新的艺术生命,至少是原作的变异。没有变异,何以为改编?如此一来,受众要求改编完全忠实于原作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主观愿望,是一种善意的不可能。同时,改编又不是没有根源而横空出世的新作,从而它与原作就存在着渊源关系。原作之于改编,主要是以故事的形式提供再创作的原材料;改编是改编...

质本洁来还洁去·林黛玉————作者:吴琼;

摘要:<正>~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作者:谭凤嬛;

摘要:<正>~

“张宜泉”考————作者:郑志良;

摘要: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及户口册,可考证《春柳堂诗稿》作者“张宜泉”实即镶黄旗汉军人菩萨保,他卒于嘉庆二年九月二十七日(1797年11月15日)。张宜泉先后娶有两位妻子,续娶刘氏,镶白旗人,生于乾隆六年(1741)。有五子,长子舒春,原配某氏生;其余四子舒惠、舒喜、舒成、舒绅,刘氏生。《春柳堂诗稿》的刊行者德贵(即张介卿),是张宜泉之孙,生于道光六年(1826),光绪十五年(1889)刊刻诗...

“潇湘梦”的幻灭与《红楼梦》悲剧结局————作者:梁玥;

摘要:“潇湘”意象寄寓于《红楼梦》的人物名号、居所及其命运之中,隐含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曹雪芹继承了流寓文学传统,与历代文人对“潇湘”之地景物的遐思产生共鸣,在“潇湘”意象的基础上建构了“潇湘梦”,使这个“梦”具有了审美性和悲剧性的新特质。“潇湘梦”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精神追求,“潇湘梦”的幻灭是《红楼梦》“美”的毁灭的直接体现,预示了《红楼梦》的悲剧结局

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内曹玺满文档案辑释————作者:王冕森;

摘要:新整理出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内曹玺满文档案二十五件,可知曹玺在康熙二年二月初八日作为内工部员外郎出任江宁织造,康熙六年升任内工部郎中,去世时实职仍为三品的内工部郎中,但已获得一品衔名。曹玺在江宁织造任上不时向宫廷寄送物品,包括漆弓、图书、茶叶、古董、盆栽、扇子等物,部分物品颇受康熙帝喜爱。此外,曹玺曾于康熙十三年和康熙十七年因皇后丧礼回京,并于康熙十九年押送吴三桂女婿王永宁家产赴京。考明相关史实...

张新之“以易评红”价值重估————作者:梁建蕊;

摘要:清代学者张新之在阐释《红楼梦》时,创造性地运用了《周易》的哲学体系,形成“以易评红”的批评范式。张新之通过数理推演,揭示了小说回目和日期中的象数隐喻,照应了贾府的盛衰轨迹。他还借助卦爻的演变规律与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剖析人物命名、生辰与命运的关联,展现了《红楼梦》人物塑造的文化密码。此外,张新之强调儒家道德秩序,通过“防微杜渐”“孝道为本”等维度,将《周易》的伦理观与小说情节结合,强化了《红楼梦》...

《红楼梦》经典性刍议:中国古代小说从史实性到虚构性转变的创作之巅————作者:夏薇;

摘要:小说在古代社会源于“稗官”制度,就注定了它是一种体制化的文类,是具有政治话语功能的文体。这也就规定了小说的话语构成和运作机制,都与国家和体制相关。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古代始终将补史和劝诫当作小说创作的终极目的。在中国小说发展中,从追求实录其事的史实性上升到追求美学的虚构性的演变是逐渐摆脱小说“体制化”的过程,认清小说不必补史、不必劝诫、不必只承载儒家正统思想并通过这种手段制造和培养楷模,而...

由境入情:《红楼梦》对《隋炀帝艳史》结构性情节的继承与突破————作者:李九华;

摘要:《隋炀帝艳史》成书于明崇祯四年(1631)或稍早,时间上介于《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题材为历史演义,内容更近世情小说,以女性为主要书写对象,依托于历史兴亡背景,建构了隋末宫廷富贵奢靡终至颓亡的悲剧。其结构中警册、玉印、藏花、祭文、焚诗稿等,作为小说的标志性情节,起到主线导向的作用。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以及深层审美上,呈现一种带有命运谶语的表达,颇多要素和表述在《红楼梦》中有近似的化用。虽...

《红楼梦》人物“关系向度”论析——以友朋、主仆与母女为中心————作者:朱锐泉;

摘要:从人物“关系向度”的视角看,《红楼梦》中的伦理叙事具备多种层次与深隐意味。曹雪芹及其续作者聚焦“伦理身份上下易位”的议题,以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包孕丰赡的情节,接连讲述了宝玉与秦钟、柳湘莲、蒋玉菡等地位较低者维系深情厚谊,鸳鸯毅然拒绝“婢作主人”的诱惑,以及探春面对为亲不贤、为老不尊的生母赵姨娘,而坚持个人伦理选择和倾向。通过伦理叙事维度的观察,并运转“关系向度”之枢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通全书的...

速香·藏香·闷香:红楼香事拾遗————作者:秦燕春;

摘要:《红楼梦》涉香叙事相当丰富,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用香风格存在明显差异,尤以“速香”“藏香”以及“闷香”的分别出现耐人寻味,颇可为执笔者的变化与不同添一佐证,同时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香学的流传与新声

2024年度中国红学发展研究报告————作者:石中琪;胡晴;姚姝含;

摘要:<正>2024年度,红学在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均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全年发表的期刊论文及硕博论文1000余篇,出版著作近130部,较往年有明显提升。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了红学的持续热度,也反映了学术界对《红楼梦》这一经典文本的深入挖掘与多维阐释。具体而言,本年度《红楼梦》文本研究、文化研究及整本书阅读的相关成果数量与往年基本持平,保持其稳定的学术生产力,且相关学术话题与研究方法呈现出深度融合的趋势...

《红楼梦》靖本近期真伪讨论观澜————作者:萧凤芝;

摘要:早期俞平伯、周汝昌为文引用靖批时,存在俞、周所引字词互相独同,而与毛抄小册子靖批反而不同,小册子靖批又与《俞辑》恰恰独同的异端情况。俞、周互相独同的引文不是来自小册子靖批,当是来自小册子前身,此前身即是俞、周引文独同的来处源头,即真实的靖本。以此为轴,可在靖批主真、主伪双方论据之间建立宏观统合。己卯本是乾隆钞本,其历史文献能级高于当代《俞辑》。靖本与《红楼梦》己卯本有独同之处,使其真实性稳定存在

日本藏文新堂刊《绣像红楼梦》批语初探————作者:吴佳儒;

摘要:日本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藏文新堂刊《绣像红楼梦》120回足本,世所罕见。该书原为日本汉学家诸桥辙次旧藏,1945年,诸桥氏为保护藏书免遭劫火,将之转让给东京日比谷图书馆,即今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对校日藏文新堂本与东观阁初评本,可知东观阁初评本批语存在错字、缺字、词句脱漏、表意不切等问题,可据日藏文新堂本予以勘正。同时,日藏文新堂本较之东观阁初评本多出54条批语,这些批语不仅扩充了清代《红楼梦》批语文...

晚清《红楼梦》铅石印本的汇评现象及其相关问题————作者:武迪;

摘要:清代《红楼梦》经历了从白文本到评点本再到汇评本的演变,铅石印技术在晚清中国的广泛应用、推广与《红楼梦》汇评本的产生密切相关。比勘《红楼梦》铅石印本的三个版本系统,可知不同系统的版本在评点内容、评点形式,乃至同一篇评点文字中都存在差异,而同一系统的版本之间也因为底本异文或出版者的增删改订而造成评点的差异。有些《增评补图石头记》《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的评点来源,比通常的认知更加复杂,存在三位以上的评点...

取萃撷精 承续蜕嬗——《红楼梦》香文化书写之特质与价值————作者:陶玮;

摘要: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分支。《红楼梦》香文化描写反映了清初对前代用香传统的延续,是清初经济与文化困境的映射与特写。同时,《红楼梦》通过元妃香礼、宝钗冷香丸的描写,对儒家等级思想、理欲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解和讽刺,对桎梏人性的伪道学思想进行了大胆抨击。此外,《红楼梦》扬弃和发展了香文化书写的文学传统,推陈出新,另辟蹊径,升华了“香”的意象内涵,以香的叙事助力铺陈网状结构,深化和凸显主题,塑造立体化个性...

“主仆恋”的位移与扬弃——《红楼梦》沾溉现代文学的一个视角————作者:陈千里;

摘要:主仆关系是家族叙事中常见的题材内容,《红楼梦》的相关描写尤其丰富,堪称典范。其中着重渲染的宝玉与晴雯间的微妙情愫,与百数十年后的《家》《京华烟云》《雷雨》等现代小说中的主仆恋颇具可比性,详加分析既可从相似方面揭示《红楼梦》对现代文学的沾溉,又能呈现时代变迁对于这一叙事题材的形塑。在家庭文化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现代作家对传统有不同程度的扬弃,他们批判的锋芒已不是“诐奴”“悍妇”,而是大家族的最高权威,...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