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刊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人口学刊

《人口学刊》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2-1017/C
国际标准刊号:1004-129X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主管单位:教育部
查看人口学刊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人口与发展》杂志编辑部目录参考
下一本期杂志:《青海社会科学》社科论文发表期刊推荐

  【杂志简介】

  《人口学刊》创刊于1979年,由吉林大学与吉林省人口学会共同主办,是我国创办最早的人口学刊物之一,为全国人口学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报刊核心期刊。

  本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口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发展理论的原则,为中国人口科学的发展与繁荣服务,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服务。在理论研究上,它推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文章;在具体实践中,它欣赏来自基层的新经验、新观点。

  该刊长期致力于中国人口科学的体系建设,常设栏目有人口理论研究、综合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的流动迁移与城市化问题、人口的数量变动与质量变化、社会保障问题、人力资源问题、民族人口问题、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一直关注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

  本杂志从1988年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9年起又出版了光盘版,发行遍及中、美、英、德、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期刊。《人口学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同时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信息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三家权威机构认定为核心期刊。该刊的全文转载率、摘编率、索引率在我国社会科学类刊物中都名列前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CSSCI入选刊物

  全国中文报刊核心期刊

  人口学类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人口问题研究、劳动就业与人力资源研究、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理论与实践、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单独两孩”政策对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效应分析 黄匡时,HUANG Kuang-shi

  生育行为如何影响幸福感 王钦池,WANG Qin-chi

  生育转变的民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汉族和蒙古族的比较 薛继亮,XUE Ji-liang

  城市适应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 许世存,XU Shi-cun

  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关系研究 佟新华,TONG Xin-hua

  基于聚类分析的中国低龄老年人力资源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陈磊,周丽苹,班茂盛,郑运鸿,CHEN Lei,ZHOU Li-ping,BAN Mao-sheng,ZHENG Yun-hong

  中国城市老年人社会隔离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张硕,陈功,ZHANG Shuo,CHEN Gong

  中国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变化趋势——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孙鹃娟,SUN Juan-juan

  关于失能老人状况与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综述 王乐芝,曾水英,WANG Le-zhi,ZENG Shui-ying

  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收入差异研究 张延吉,秦波,ZHANG Yan-ji,QIN Bo

  培训时间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 张世伟,武娜,ZHANG Shi-wei,WU Na

  东北边境地区人口问题研究的力作——评《东北边境地区人口与发展研究》 王晓璐,韩淞宇

  2015年《人口学刊》征订/征稿启事

  中文论文发表:文学到电影的主题流变

  [摘要]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潮流,电影往往保留了文学作品的精华,但是很多电影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本文以李碧华的小说《青蛇》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青蛇》为例,将文学作品与改编电影进行了探讨,对比分析了文学作品《青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同名电影《青蛇》对原著进行修改后所要表达的主题,两部作品都反映了当时浮躁社会环境人们对于男女关系、爱情的迷茫和看法,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本文对于探索文学作品到电影主题流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文学,电影,主题流变,改编

  一、引言

  作为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的作品具有辛辣、凄美、悲凉的风格,其爱情小说也被多次改编搬上银幕,包括《霸王别姬》《青蛇》《胭脂扣》等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她的作品喜欢讲述爱情的前世今生,同时又是有些畸形的爱情,其作品的语言充满了浪漫、凄美的色调,像一杯苦茶,喝的时候觉得苦涩,喝下却又回味无穷。本文以改编自其小说的电影《青蛇》为例,探讨文学到电影主题的流变,对文学作品电影改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口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亲子关系对子女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解释生育意愿的新视角————作者:许世存;冯瑞;

摘要:个人生育意愿的转变是人口结构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其受到现实因素和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双重影响。大学生所处的青年阶段是生育行为发生的关键时期,在我国正式步入人口负增长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生育意愿对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基于吉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探究亲子关系对大学生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生育意愿的平均值为1.393,低于更替水平,总体上并不乐观,亲子关系、父子关系和母...

青年夫妇独生特征对彩礼支付的影响及差异分析————作者:贾志科;刘佩;罗志华;

摘要:近年来彩礼数额的持续上涨和高价彩礼的有效治理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议题。本文基于2023年课题组在河北省保定市组织开展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使用列联表分析、均值比较、方差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和OLS回归分析等方法,考察不同类型青年夫妇在彩礼支付行为和彩礼数额上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青年夫妇独生特征在不同居住地、结婚时期和择偶途径方面的异质性表现。结果发现:不同类型青年夫妇在彩礼支...

增益还是损耗?流动经历对我国农村人口老年期健康的影响————作者:唐丹;李星语;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起,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但随着年龄增长,许多大龄农民工会选择返乡。老年期的健康状况是全生命历程中多重因素的累积结果,劳动年龄阶段的流动经历作为一项重要的生命事件必然会对农村人口老年期的健康产生影响。但现有农村老年人健康研究忽视了过往流动经历这一重要因素,缺乏对劳动年龄阶段的流动经历与老年期健康状况的关系及其中的作用机制进行讨论。本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

女性生育选择受同群育儿分工的影响吗?——基于同群参考预期约束的分析————作者:郭凤鸣;文孝斌;常慧;

摘要: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聚焦女性生育选择的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生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群体内部形成的育儿分工模式为未生育女性带来参考预期,进而影响其未来的生育选择。因此,分析同群育儿分工对女性生育选择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把握影响女性生育选择的因素,并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建立女性生育数量的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和生育选择的二元选择模型,并通过对2018年中国流...

中国人口预期寿命性别差距的演变特征:1981—2020年————作者:杨明旭;赵嘉莹;陈益豪;吴金晶;

摘要:人口预期寿命的性别差距(Gender Gap in Life Expectancy)是衡量健康公平与性别平等的重要指标,对中国人口预期寿命性别差距的分析有助于识别两性人口死亡转变模式及其城乡差异特征,为促进两性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基于1981年来历次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死亡率数据和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历年婴儿死亡率数据,以联合国人口司数据库中国单岁组生命表作为参照,修正并拟合出1981—2020年...

中国劳动力老化的空间格局演变————作者:杨旭宇;

摘要:在人口负增长的新人口形势下,客观全面把握我国劳动力结构老龄化发展的新态势已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但已有研究对劳动力结构老化空间维度研究较少。本文基于2000—2020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1%抽样调查数据,利用人口重心模型、Dagum基尼系数测算和空间收敛检验等方法系统探究中国劳动力老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空间变化态势。研究发现2000—2020年中国劳动力老化态势日趋严峻,城乡老化差距持续扩大,...

高等教育对初婚进入的影响——来自2010—2021年CGSS数据的新证据————作者:陆杰华;孙杨;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教育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越来越成为建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基础。当前普遍存在的初婚推迟现象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带来了持续挑战。既有以初婚年龄考察教育水平提升与婚姻推迟间关系的研究存在忽视教育发展客观性和必然性、计量模型内生性问题难以解决、无法解释教育对婚姻市场的实际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既没有为现代社会婚姻匹配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经验证据,也难以客观反映中国教育发展与婚配市场的实际状况,需要...

离婚与晚年死亡风险————作者:杨华磊;方格格;郝杰;李双双;

摘要:随着社会婚恋观念的变迁,年轻群体积极寻求建立基于深度情感共鸣与价值观契合的亲密关系,但在面临关系挑战时,该群体并未能及时采取积极措施以促进关系成长与优化。在非长期理性视角下,该群体更可能将离婚视为追求自由、幸福乃至健康和长寿的有效途径,最终导致离婚率持续上升。值得关注的是离婚对个体幸福、健康和寿命的延长的影响以及是否能实现社会总福利最大化。解答离婚对寿命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不仅与个体健康...

长时间跨度下中国出生人口数量模拟测算研究————作者:胡耀岭;荀月康;原新;

摘要:在长时间跨度下,生育模式不变假设将不再成立。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摒弃传统的总和生育率法,拓展真实队列年龄别生育率估算方法,应用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抽样调查数据,间接估计相关出生队列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采用人口间接估计技术,测算1975—2085年出生队列女性人口的年龄别生育率及其在育龄期的人口规模,以及未来80年长时间跨度下的中国出生人口数量。考察分析不同生育水平下的未来出生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如果...

中国健康老龄化水平的动态演进及服务效能驱动研究————作者:刘慧君;吴鹏;

摘要:改善老年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题中之意。在中国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准确把握中国健康老龄化的实现水平及其服务效能的驱动作用对于改善老年人福祉、推进健康老龄化的实践进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健康老龄化概念内涵的演变历程并结合中国实际,将健康老龄化定义归纳为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强化内在能力建设,使人们进入老年后能够维持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并寻求自身再发展,从...

五普以来中国及其分地区死亡漏报模式变迁————作者:李婷;闫誉腾;支雅婷;

摘要: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的死亡数据质量备受关注,尤其是不同地区的死亡漏报问题,长期以来对公共卫生政策、社会老龄化应对策略以及经济规划存在深远影响。然而,现有研究对分地区、分年龄段死亡漏报的纵向分析仍然较少,特别是在五普至七普期间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背景下,死亡漏报模式是否发生变化尚需深入探讨。文章基于对数二项模型和各级政府公布的死亡相关数据,修订五普至七普间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死亡数据,系统分析死亡漏报的...

早年贫困经历降低了老年消费福祉吗?————作者:盛亦男;张猛;陶涛;

摘要:在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发展银发经济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使用CHARLS2014年中国居民生命历程调查和2018年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早年贫困经历对老年人消费的影响。文章基于生命历程理论,发现早年贫困经历不仅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消费水平,还抑制了消费结构升级;该结论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后仍然成立。研究基于劣势累积理论发现早年贫困经历对老年...

中国女性队列生育水平的变化趋势————作者:王甜;姜全保;

摘要:中国生育水平的持续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数据有限,对于中国女性队列生育水平的研究较少。文章使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基于队列的视角,计算各出生队列女性的平均曾生子女数和年龄别平均曾生子女数,分析生育的推迟与补偿情况,计算孩次递进比,并将队列到某一特定年龄平均曾生子女数的变动进行分解。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描述各队列年龄别平均曾生子女数和分孩次平均曾生子女数的变化趋...

婚姻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关于抑郁水平变化与分化的实证研究————作者:宋健;唐田荣;

摘要:现代社会有两个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其一是婚姻制度正遭遇挑战,年轻人普遍晚婚甚至“恐婚“”不婚”;其二是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凸显,抑郁症在全球疾病负担中占据显著位置。既有研究多基于横截面数据分析婚姻对个体的保护作用,难以辨析保护效应和选择效应;健康轨迹相关研究则多将抑郁水平的变化与个体的年龄增长相联系,较少关注抑郁水平随婚姻持续时间增长发生的变化。本文讨论婚姻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跨度8年的纵向追踪调...

家庭结构八大转变与政策回应————作者:杨菊华;

摘要:当前,中国近5亿家庭在养老抚幼、情感慰藉、经济支持、风险抵御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生产、提供社会保护、完善社会治理、传承社会文明方面具有基石作用,在凝聚社会、促进团结、维护和谐、建设文明中具有战略作用。本文利用多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资料和具有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以及逻辑思辨与理论思考,分析中国家庭结构变化,探讨家庭结构转变的前因后果,思考家庭结构转变后果的应对举措。结果表明当前...

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作者:杨雪;宋佳殷;

摘要:维护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发展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教养方式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的影响及亲子关系的作用机制,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法等验证实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并使用Bootstrap法检验影响机制的稳健性。研...

婚姻挤压对初婚年龄的影响————作者:陈卫;欧阳柏慧;刘金菊;

摘要:在异性婚姻中,当两性婚龄人口数量出现较大差异时,就可能导致某种性别的人口在婚姻市场上难以找到配偶,表现为婚姻挤压。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呈现长时间且较为严重的失衡状态,而这些出生人群于2010年前后陆续开始步入婚姻。与此同时,中国初婚年龄推迟的速度显著加快。近10多年来初婚年龄的加速推迟与高出生性别比队列人口进入婚姻市场的时间基本一致。探讨高出生性别比队列人口进入婚姻市场导致...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口健康及其不平等的影响研究————作者:陈谦谦;章晓懿;郝勇;

摘要:老年健康不平等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在此背景下,探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城乡老年人口健康及其不平等的影响,充分把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福利效应,聚焦老年健康相关问题,在我国全面推进共同富裕和健康老龄化的战略目标下,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1—2018年CHARLS多期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法、集中指数分解法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中国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类型对老化态度的影响研究————作者:谢立黎;欧阳材泓;

摘要:老年志愿服务契合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与生产性老龄化的内在要求,已成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策略之一。然而,当前研究聚焦机构或组织开展的正式志愿服务参与,对在中国情境中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非正式志愿服务参与却缺乏足够关注,中国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的类型与群体异质性有待梳理。同时,老化态度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老年人不同的志愿服务参与类型对老化态度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尚待厘清。...

激励还是惩罚:延长产假对中国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作者:童玉芬;杜旭;

摘要:在我国生育率持续低迷,人口已经进入负增长的背景下,积极的生育支持政策成为重要的政策选择,而生育休假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则是积极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内容。研究产假天数的设置与生育水平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延长产假的政策背景和特征事实的分析基础上,借鉴哈威·莱宾斯坦的生育孩子合理选择理论,分析产假设置及长度对女性生育决策的影响机制,提出产假长度与生育水平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倒“U...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人口学刊》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4115.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