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发展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人口与发展

《人口与发展》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5646/F
国际标准刊号:1674-1668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查看人口与发展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德国研究》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人口学刊》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人口与发展》是一本由北京大学主办,以人口、老龄、健康、劳动、统计、计划生育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学术期刊,自2000年改版扩版以来,以其一流的学术水准、严格规范的编辑体例受到学术界的推崇与好评。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论文点评、人口与计划生育。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的原因分析与发展对策 梁书民,LIANG Shu-min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资源变动趋势模拟研究 李玉梅,童玉芬,LI Yu-mei,TONG Yu-fen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人口调控分析及预测——基于人口健康的视角 陈功,王瑜,王灏晨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人口有序疏解的对策研究 李国平,席强敏

  京津冀城市圈人口有序流动及合理分布 张耀军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决策过程地域差异——以安徽省四个样本村为例 赵春雨,辛凤,盛楠,ZHAO Chun-yu,XIN Feng,SHENG Nan

  职业对劳动力时间配置选择的影响:以家务时间为例 胡军辉,叶尔肯拜•苏琴,HU Jun-hui,YEERKENBAI Su-qin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资本构成研究——来自湖南调研的发现 叶玲,YE Ling

  社会融合视角下新疆跨省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研究——新疆、北京和广东的比较研究 王朋岗,WANG Peng-gang

  家庭经济地位与生育行为:宏观环境的调节效应 靳永爱,钱岳,陈卫,JIN Yong-ai,QIAN Yue,CHEN Wei

  中国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演变趋势及其成因 薛新东,XUE Xin-dong

  中国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变化情况分析 姜向群,魏蒙,JIANG Xiang-qun,WEI Meng

  东盟各国的人口转变与人口政策——兼论对中国计划生育的启示 曹丽娜,黄荣清,CAO Li-na,HUANG Rong-qing

  东方教育杂志投稿: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翻译与传播:问题与挑战

  摘 要:中国文学和文化向西方传播,翻译很重要。但翻译牵涉的不光是语言,更多的是对文化的理解。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中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困难重重,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在于:中西方文化确实存在很多差异;中西方研究者多强调各自文化的独特性,不大承认彼此之间有交往沟通的可能。因此,具体深入地去探究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才能促进彼此的了解沟通,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文学与文化,中西方文化,翻译与传播,问题与挑战

  感谢吴铁先生和贵阳知行讲坛的邀请,我得以来贵州演讲。这是我第一次来贵州,非常高兴跟大家见面交流。今天我的讲题是“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翻译与传播:问题与挑战。”

  人口与发展最新期刊目录

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新型城镇化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作者:唐乐;强微;孙世玉;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并进的背景下,研究利用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2)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与加快新型城镇化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作用;(3)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消费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

劳动力回流能带动农村消费升级吗?——基于外出务工经历视角————作者:于福波;张应良;

摘要: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就业创业,农村劳动力就业模式正发生结构性变迁。基于外出务工经历视角,本文使用2014—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回流对农村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回流劳动力消费水平和结构升级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回流劳动力消费升级存在代际差异,主要对第一代回流劳动力消费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新生代影响不显著;第三,外出务工...

收入机会不平等对中国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作者:李桥鸽;聂鹏;徐泊阳;彭旭;

摘要:收入机会不平等阻碍了我国共同富裕目标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与实现。研究利用2012至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测算县级层面的收入机会不平等,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收入机会不平等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收入机会不平等约占整体收入不平等的35%,且逐年增加。(2)收入机会不平等对心理健康具有负面作用,该影响在低资产家庭、面临孝亲抚幼双重负担的家庭、女性及城市居民中表现更为显著。...

短视频使用对农村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探究————作者:陆杰华;张宇昕;李偲廷;

摘要:在信息化与老龄化交汇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不断深入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其中,短视频以便捷娱乐的鲜明特点得到了迅速推广,尤其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然而,以短视频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产品,一方面无差别地对所有人开放,另一方面也可能加剧原有的不平等结构。因此,研究旨在探究短视频使用对农村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该影响的群体差异与作用机制。基于2023年全国代表性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短视频使用抽样调查,研究主...

长期护理保险对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作者:刘勇;刘俊霞;杨雪;

摘要:长期护理保险旨在解决失能家庭的照护问题,但还需深入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对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因此,研究基于家庭生产最大化理论模型分析长期护理保险影响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利用CHARLS 2011—2018年四期数据,建立交错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受访者父辈居住城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后对受访者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使家庭市场劳动参与率提高5.5个百分点,市...

数字经济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作者:王子凤;张桂文;

摘要: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在构建数字经济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就业需求创造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劳动力流动效应是数字经济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渠道。数字经济对...

政府数字技术注意力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作者:周密;许敏;于焕生;黄利;

摘要: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研究利用2017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和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对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数字技术的关键词进行度量,构建政府数字技术注意力指标,考察了政府数字技术注意力与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数字技术注意力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在不同就业质量分位点上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分组检验结果显示,政府数字技术注意力在农民工群...

年龄结构、人口出生率与居民消费————作者:艾小青;黄鑫;张蓓;

摘要:研究基于我国1998—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年龄结构、人口出生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通过构建三变量交互项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人口出生率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老年抚养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人口出生率对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关系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它会通过改变居民消费结构、弱化收入对消费的正向效应和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这三个渠道起到调节作用;(...

生命历程视角下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对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作者:张敬彦;周钦;

摘要: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文章运用逆概率处理权重加权方法,识别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对老年多维贫困的因果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显著提高老年多维贫困风险并具有积累效应;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通过影响身心健康、就业类型和受教育程度而增加老年贫困风险;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对从农村迁往城市的老年人有更大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老年多维贫困是跨生命历程弱势传递的结果,反贫困政策需要加强童年期...

代际经济视角下老年收入保障充分性分析————作者:李萌;袁益;张力;

摘要:研究探讨老年收入保障充分性这一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性问题。基于代际经济视角和国民转移账户方法,量化了2000—2019年间老年期收入和消费与其他年龄组的差距,以及转移支付对老年人口收入的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老年人口的收入高于其消费;退休后的收入替代率持续改善。老年收入保障存在的短板主要有:老年人口的财富盈余与其他年龄组别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老年人口的公共和私人转移“收”少于“支”;老年消费中所缴纳...

“铁饭碗”愿意延退吗?——体制内外劳动者延迟退休意愿差异研究————作者:周晓蒙;张琢;

摘要:研究使用2011—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实证研究了编制对公共部门员工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这种影响的异质性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拥有编制会显著降低公共部门员工的延迟退休意愿,并且这种影响对男性、非农户籍与多子员工更为明显,对女性和农业户籍员工不显著;工资收入和养老保障是编制对公共部门员工延迟退休意愿影响的内在机制,拥有编制使得公共部门员工能够获得更...

中国女性生育行为差异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基于第四次至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作者:刘圣辉;杨澄宇;

摘要:研究基于第四次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利用多种统计指标总结了中国女性生育率差异的演化过程。研究发现:基于省份分组,1990—2020年省份内及不同省份女性生育水平趋同。基于代际分组,与年长代际相比,年轻代际组内生育水平绝对趋同,相对趋同取决于参考群体;相邻代际生育水平趋同。与“40后”女性相比,不同群体“70后”组内生育水平趋同情况存在区别,城市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组内生育水平趋同;农村、...

《人口与发展》投稿须知

摘要:<正>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热忱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投稿,来稿以8000~12000字为宜,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清晰、论据充分、方法得当、文字通顺、数据可靠。具体要求如下:(1)来稿文件格式为微软Word,文件扩展名为.docx,本刊不接受pdf、doc或其他格式的投稿。(2)来稿首页为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含邮编)、中英文论文摘要(300字左右)和关键词、基金项目、作者简介等。论文摘要需准...

代际居住距离、代际支持和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家庭支持和家庭冲突视角————作者:景日泽;李龙;

摘要:老年人认知功能退化带来的健康问题,以及代际居住距离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重要关联性愈来愈引发全社会关注。为此使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在统筹解决多子女的估计问题和自选择性偏差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代际居住距离、代际支持和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代际居住距离过远,会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尤其是智力完整性,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子女提供更多代际支持将有助于弱化代际居住距离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负...

基于死亡概率的老年起点年龄界定及其区域差异研究————作者:吴连霞;丁金宏;王显玉;李微;吴开亚;

摘要:伴随经济、医疗和生活水平提升,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传统固定年龄指标定义的老年已无法准确反映老龄社会状况。中国面对老龄化严峻挑战,亟需重新审视老年起点年龄。本文利用2010年和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采用生命表和队列要素法,运用PADIS-INT软件,基于死亡概率的高中低三方案(12‰、10‰、8‰)重新估算中国老年起点年龄,预测其发展趋势。研究发现:(1)2010—2020年中国老年起点年龄提高。高...

“交换”与“反馈”:家庭时间禀赋代际转移对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基于CLASS2020数据的实证分析————作者:梁丽霞;刘珂冰;

摘要:家庭发展目标转型引发一系列养老危机。从交换与反馈视角出发,基于CLASS2020数据,建立二元Logit模型,探讨家庭时间禀赋代际转移对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上行时间禀赋转移使老年人倾向于家庭养老;(2)下行时间禀赋转移使老年人倾向于社会养老;(3)老年人心理健康在下行时间禀赋转移与养老意愿间起中介作用,在上行时间禀赋转移对养老意愿的影响中存在遮掩效应;(4)时间禀赋代际...

人口老龄化、数字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作者:何小钢;钟湘菲;滕瑞丰;

摘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扩大,蓬勃兴起的数字化趋势能否缓解老龄化对高质量增长带来的冲击,正成为重要话题。基于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以及数字化转型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与企业TFP呈现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调节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会正向调节老龄化与T...

虚拟社区信息交互与数字乡村治理参与意愿——信息需求满足与社区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作者:杨琳;饶金涛;

摘要:数字乡村治理是乡村治理研究中的一个前沿主题。研究旨在探究新媒体场域下虚拟社区信息交互如何影响数字乡村治理参与意愿。基于SOR理论构建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有效样本826份。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检验虚拟社区信息交互对数字乡村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路径。结果表明:虚拟社区信息交互对数字乡村治理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需求满足和社区认同在虚拟社区信息交互对数字乡村治理...

互联网使用对人力资本发展的影响研究————作者:李军;孙中玉;

摘要:研究基于2014年、2016年与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显示:互联网的使用显著提高了个体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但对认知能力的提升效果要强于非认知能力。使用互联网通过促进教育投资、提高生活满意度影响认知能力,但通过改善家庭关系、吸收网络文化影响非认知能力。使用互联网对能力的提升效果除了在母亲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体中更明显外,在...

基于贫困脆弱性形成机制的家庭返贫风险分析————作者:吴开亚;郑睿;李婷婷;

摘要:家庭贫困脆弱性是衡量家庭返贫风险的重要视角。通过对家庭贫困脆弱性形成机制的分析,构建了家庭贫困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等数据,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AGA-FAHP)和集对分析(SPA)联系数综合集成算法测度了我国省域家庭贫困脆弱性水平,结果表明经济水平、家庭差异、收支结构是影响家庭返贫风险差异的重要因素。最后还提出了降低家庭贫困脆弱性、防范化解家庭返贫...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人口与发展》杂志编辑部目录参考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4114.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