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德国研究》(季刊)创刊于1986年,发行于海内外,长期来一直致力于在德国研究领域里的不断探索,报道该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中外学者间的学术交流,为提高我国对德研究的学术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国内、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尤其是对德研究学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并获得了国家政府决策高层、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的广泛赞誉。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德国前总理科尔曾为杂志题词、写信,寄予厚望。1988年,当时正在上海工作的江泽民同志曾应邀为该杂志题词:“认真研究和学习联邦德国经济工作中的有益经验,为振兴上海经济服务。”我国外经贸部前副部长龙永图称“杂志对外经贸部的业务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全市期刊出版工作会议上杂志还受到了上海新闻出版局特别的表扬,曾获得过上海市社会科学期刊编校质量优良奖。
《德国研究》杂志定位以学术理论为主,兼顾应用及动态研究;以德国研究为中心,同时关注欧盟;以政治、经济、外交为重点,拓展法律、社会、文化研究。杂志主辟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历史、文学等专栏,读者群主要为国内外政府机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涉外工作者、教师、学生以及对德国问题和国际问题有兴趣的读者。
目前,《德国研究》杂志仍是国内唯一一本综合性、全方位研究德国的社科学术理论期刊,亦是中国国别研究期刊中较为出色的杂志之一。它所刊登的文章经常被中国人大报刊资料中心下属的各类刊物全文转载,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8年起它入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1994年第8期《今日中国》杂志(德文版)还专门介绍了《德国研究》杂志的情况。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4年上海市社会科学期刊编校优量优良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文化。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同济大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问题研究所《德国研究》编辑部声明 2
2 《德国研究》杂志新电子信箱开通 2
3 历史问题与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选择——以德法、德波和德以关系为例 李乐曾; 4-16+140
4 德国联邦安全委员会的演变探析 刘胜湘;许超; 17-33+140-141
5 德国参与南极事务的历程与特点及其启示 周菲; 34-44+141
6 德国难民政策的历史与现状 唐艋; 45-57+141
7 德法与欧盟差异性一体化 陈洁;袁建军; 58-70+142
8 欧盟独立安全与防务力量的发展演变与未来展望 严骁骁; 71-85+142
9 德国社会医疗保险治理体制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李珍;赵青; 86-99+143
10 德国社会护理保险制度的困境与未来发展方向 郝丽燕;杨士林; 100-113+143-144
11 德国主流媒体视野下的中日历史认识问题——以《明镜》周刊(1980-2015)为例 金晶;张绍铎; 114-124+144
12 清驻德属西萨摩亚中国领署的设置 马一; 125-139+144
13 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5)》发布暨德国内政外交走向研讨会在京举行 145
教师发表论文:剖析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的悲伤美学
【摘 要】在阅读日本文学的时候,常常会被文章优美的文体及纯真的爱情等深深打动。其中日本作家的代表就是川端康成了。川端康成的早期作品的主人公常常为下层女性,题材描写了她们的柔暖内心及不幸经验。其中最出名的作品就是《伊豆的舞女》。通过精读《伊豆的舞女》,深深地被川端文学的美学,特别是悲剧美学所打动。在感动的同时也对川端康成如何用纯真的爱情来脱离自己的孤儿本性,作品中的悲伤及美丽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本文将以这几个疑问为中心,以《伊豆的舞女》为主,也涉及他的其它作品,探讨川端文学所特有的悲伤美学。
【关键词】川端康成,美学,伊豆的舞女,悲伤
一、川端作品感伤美学的根源
(一)幼年时的孤儿本性
川端康成出生于日本大阪市北区花町。幼年父母双亡。1901年父亲去世后在第二年母亲也相继去世。川端康成从小体质虚弱,在祖父母的过度保护下每天闭门不出。在读小学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在读小学不久祖母去世不久外出的姐姐也去世了。1912年读初中时最后的亲人祖父也去世,不得不被黑田家收养后开始了住校,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这时候,川端康成已经是一名彻彻底底的孤儿。这样的经历给川端康成幼年生活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