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德国研究》(季刊)创刊于1986年,发行于海内外,长期来一直致力于在德国研究领域里的不断探索,报道该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中外学者间的学术交流,为提高我国对德研究的学术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国内、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尤其是对德研究学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并获得了国家政府决策高层、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的广泛赞誉。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德国前总理科尔曾为杂志题词、写信,寄予厚望。1988年,当时正在上海工作的江泽民同志曾应邀为该杂志题词:“认真研究和学习联邦德国经济工作中的有益经验,为振兴上海经济服务。”我国外经贸部前副部长龙永图称“杂志对外经贸部的业务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全市期刊出版工作会议上杂志还受到了上海新闻出版局特别的表扬,曾获得过上海市社会科学期刊编校质量优良奖。
《德国研究》杂志定位以学术理论为主,兼顾应用及动态研究;以德国研究为中心,同时关注欧盟;以政治、经济、外交为重点,拓展法律、社会、文化研究。杂志主辟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历史、文学等专栏,读者群主要为国内外政府机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涉外工作者、教师、学生以及对德国问题和国际问题有兴趣的读者。
目前,《德国研究》杂志仍是国内唯一一本综合性、全方位研究德国的社科学术理论期刊,亦是中国国别研究期刊中较为出色的杂志之一。它所刊登的文章经常被中国人大报刊资料中心下属的各类刊物全文转载,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8年起它入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1994年第8期《今日中国》杂志(德文版)还专门介绍了《德国研究》杂志的情况。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4年上海市社会科学期刊编校优量优良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文化。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同济大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问题研究所《德国研究》编辑部声明 2
2 《德国研究》杂志新电子信箱开通 2
3 历史问题与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选择——以德法、德波和德以关系为例 李乐曾; 4-16+140
4 德国联邦安全委员会的演变探析 刘胜湘;许超; 17-33+140-141
5 德国参与南极事务的历程与特点及其启示 周菲; 34-44+141
6 德国难民政策的历史与现状 唐艋; 45-57+141
7 德法与欧盟差异性一体化 陈洁;袁建军; 58-70+142
8 欧盟独立安全与防务力量的发展演变与未来展望 严骁骁; 71-85+142
9 德国社会医疗保险治理体制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李珍;赵青; 86-99+143
10 德国社会护理保险制度的困境与未来发展方向 郝丽燕;杨士林; 100-113+143-144
11 德国主流媒体视野下的中日历史认识问题——以《明镜》周刊(1980-2015)为例 金晶;张绍铎; 114-124+144
12 清驻德属西萨摩亚中国领署的设置 马一; 125-139+144
13 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5)》发布暨德国内政外交走向研讨会在京举行 145
教师发表论文:剖析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的悲伤美学
【摘 要】在阅读日本文学的时候,常常会被文章优美的文体及纯真的爱情等深深打动。其中日本作家的代表就是川端康成了。川端康成的早期作品的主人公常常为下层女性,题材描写了她们的柔暖内心及不幸经验。其中最出名的作品就是《伊豆的舞女》。通过精读《伊豆的舞女》,深深地被川端文学的美学,特别是悲剧美学所打动。在感动的同时也对川端康成如何用纯真的爱情来脱离自己的孤儿本性,作品中的悲伤及美丽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本文将以这几个疑问为中心,以《伊豆的舞女》为主,也涉及他的其它作品,探讨川端文学所特有的悲伤美学。
【关键词】川端康成,美学,伊豆的舞女,悲伤
一、川端作品感伤美学的根源
(一)幼年时的孤儿本性
川端康成出生于日本大阪市北区花町。幼年父母双亡。1901年父亲去世后在第二年母亲也相继去世。川端康成从小体质虚弱,在祖父母的过度保护下每天闭门不出。在读小学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在读小学不久祖母去世不久外出的姐姐也去世了。1912年读初中时最后的亲人祖父也去世,不得不被黑田家收养后开始了住校,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这时候,川端康成已经是一名彻彻底底的孤儿。这样的经历给川端康成幼年生活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德国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欧盟在拉美地区推进“全球门户”战略:进展、考量及障碍————作者:梁甲瑞;
摘要:自《欧拉全球门户投资议程》启动后,欧盟基于自身优势,开始在拉美地区推进“全球门户”战略。该议程主要围绕四根支柱展开:绿色转型、数字化转型、人的发展、健康复原力以及疫苗。从“全球门户”战略在拉美地区的实施情况来看,部分举措是在该战略提出之前已开始执行的,而其他则是在该战略公布之后推行的。这表明“全球门户”战略虽然是新倡议,但其在拉美地区的很多举措,是对以往举措的再包装或再升级,并没有多少创新之处。拉...
德国绿党“寡头化”嬗变:基于米歇尔斯政党理论的分析————作者:朱苗苗;
摘要:在西方代议制及其政党体制内,作为政治组织的政党的主要目的和行为就是获取权力,从而决定了其“寡头统治”的宿命。这是由西方代议制、政党获取权力的机制以及精英民主思想所决定的。起步相对较晚的德国绿党为贯彻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也唯有在德国政党体制内争取最大权力,参与党派竞争,并尝试赢得选举。为此,绿党经历了一个被迫的学习过程,并且在政治系统获取权力的过程中完成了从一个运动型的另类政党向建制派政党的转...
人工智能立法:欧盟经验与中国路径————作者:徐伟;张丽梅;
摘要:人工智能立法事关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我国当前立法面临目标定位不清、体例不健全、监管主体不明、规制路径僵化及管辖范围欠完善等五大问题。借鉴欧盟《人工智能法》的经验并结合国情,提出以下建议:目标定位上,动态平衡“发展与安全”,设定明确的安全底线,以防止“泛安全化”对产业创新的负面影响。立法体例上,采用“总—分”结合的立法模式,以兼顾普适性和特异性。监管主体上,构建中央与地方协同、多元共治的体系,提升监...
欧盟受益所有权制度的治理方案、局限及镜鉴————作者:李晓欧;
摘要:欧盟受益所有权制度可确保法人和法律安排的最终所有权和控制权更加透明。在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对我国的第四轮互评估报告中,我国受益所有权透明度领域的有效性指标和合规性指标评估均未达标。了解欧盟及其内部典型国家的受益所有权机制,可为我国有效降低法人和法律安排面临的被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增强法人透明度提供借鉴。同时,欧盟判例及有关规则是欧盟成员国细化完善其受益所有权相关规定的基础,对于了解欧盟成...
从概念到实践:德国数字主权的多维分析与战略思考————作者:顾苏;
摘要:作为欧盟数字主权建设的核心国家,德国的“数字主权”理念经历了从去中心化治理到强调主权的转变。这一变化反映了其对技术与权力关系的认知趋于深刻,并受国家安全、技术发展和价值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数字主权体现了德国在数字领域的权力诉求,强调国家、组织与个人在数字化进程中的自主权,并展现了德国依据本国价值观和公民利益对数字技术实施监管的决心。本文从数据主权、技术主权、网络安全主权和经济主权等维度探讨德国数...
2024年《德国研究》总目录
摘要:<正>~
经济制裁冲击商事仲裁的欧洲因应:法理与启示————作者:包康赟;
摘要:经济制裁是公法强制性措施,商事仲裁是基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私法救济手段,仲裁中大量出现经济制裁因素会加剧商事纠纷解决的难度,动摇争端解决机制的可预期性,亟待提供体系化的应对方案。欧洲是重要的国际商事仲裁法域,仲裁机构和法院在仲裁各个环节都已受到经济制裁的影响,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考虑到中国处理涉经济制裁仲裁纠纷的案例不多,我国应甄别并借鉴欧洲实践中反映的价值取向和法律技术,在洞悉其法理逻辑的...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过渡期规则实施:逻辑理路、趋势意图及我国因应————作者:杨博文;
摘要: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过渡期规则的实施是其形塑“贸易防御政策体系”的开端,以过渡期规则使发展中国家逐渐熟悉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程序规范,进而形成“规则惯性”和“绿色布鲁塞尔效应”,通过国际传导机制使各国对标欧盟碳市场标准,进而实现主导气候贸易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对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威胁。我国为了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过渡期以后取消免费碳配额对碳密集型行业带来的挑战,首先,应当推动钢铝行业纳入...
欧盟数据共享治理模式研究及中国镜鉴————作者:谈晓文;
摘要:随着欧盟《数据法》《数据治理法》的出台以及“欧盟数字公共空间”的逐步完善,欧盟数据治理模式逐渐明朗。欧盟采用了“共享治理模式”,在“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关系中形成数据共享为原则,以个人信息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数字网络安全等为制约因素,加速构建“开放、公平、多元、民主和自信”的数字欧洲。然而,欧盟的数据共享治理模式立足于自由市场竞争的基本理念,在激励主动共享、通畅共享渠道和保障共享安全等方面仍存在...
数字经济下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回应性改革及其启示——兼评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次修订————作者:尚佳;
摘要:数字经济背景下商业营销行为的隐蔽性引发规制难题,消费者利益也因此暴露于损害风险之中。为回应前述挑战,《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欧盟指令推动下于2022年完成其数字化改革,从行为规制和实施机制两方面入手强化消费者保护。在行为规制方面,修改后的新法通过明确平台和平台内经营者以及影响者在算法排名、消费者评价、影响力营销等行为中的信息提供义务,规制新型不作为误导性商业行为。在实施机制方面,本次修法创造性引入...
外部差异性一体化与欧盟-乌克兰关系————作者:陈洁;
摘要:在欧盟-乌克兰关系的演进中,乌克兰一直谋求欧盟成员国身份,但欧盟不愿作出明确的入盟承诺,而是推动乌以非成员国身份参与欧洲一体化,致使欧乌关系呈现出外部差异性一体化特征。究其原因,欧乌不对称相互依赖关系、乌入盟问题日益政治化,以及乌自身限制和俄罗斯的影响共同推动了外部差异性一体化发展。俄乌冲突对欧乌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既强化了外部差异性一体化发展,又促成了乌成为欧盟候选国。欧乌关系的外部差异性一体化发...
规范性力量与正常力量:欧盟东部邻国政策的演变————作者:王志;刘紫文;
摘要:俄乌冲突后,欧盟在安全形势恶化的情况下采取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手段推进东部伙伴关系,破坏了其传统上被视为规范性力量的角色认知,正常力量的解释力提升,使得规范性力量和正常力量成为理解欧盟东部邻国政策演变的重要视角。规范性力量角色认知秉承自由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将欧盟视为规范倡导者,主张基于制度和社会化方式开展对外行动。正常力量角色认知立足现实主义,认为欧盟类似于正常国家,重视安全和权力,利用地缘政治和...
复合身份政治视域下德国对以色列政策分析————作者:黄颖;王思懿;
摘要: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是通过自身与他国身份进行建构并彼此参照而确定的,对他国持有的正向、零向或逆向身份认同及从中产生的对外政策行为往往基于其复合的国家身份。复合身份政治是国家在国际互动中管理和调适其多重身份以最大化本国利益所采取的行动和策略。二战后,德国历届政府基本维持着对以色列的正向认同,将以色列的安全视为德国的“国家理性”。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激活了德国对以色列的复合身份政治,纳粹大屠杀加害者的原生...
开放性战略自主视域下欧盟贸易政策的实践动态——基于跨国社会力量的考察————作者:仇华飞;赵惠冉;
摘要:欧盟以开放性战略自主为原则的贸易政策调整在实践中成效有限。从社会维度看,这反映了跨国社会力量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在贸易自由化议程的推进过程中,要求市场保护和社会保护的跨国社会力量通过其代理组织反对共同市场的扩大准入,主张关注贸易协定的负面影响。在贸易防御议程方面,全球经营的跨国资产者代表和环保机构有条件地支持增加壁垒,这限制了对各国内部工商业的保护。在贸易与可持续发展议程中,跨国商业集团对人权和环...
欧盟与非洲国家数字合作:动力、推进与制约因素————作者:刘宏松;李知蔓;
摘要:欧盟出于发展数字经济以及参与数字地缘政治竞争的需要,产生了与非洲国家开展数字合作的动力。尽管非洲国家已同中国和美国开展数字合作,但与欧盟开展数字合作仍然能为其数字化转型和单一数字市场建设提供支持,并且可以扩大其政策选择空间。由此,欧盟与非盟在2022年的第六届欧盟-非盟峰会上达成了发展数字合作伙伴关系的共识。双方在国际海底光缆、非洲内部光纤、卫星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标准及监管框架协调、数字...
德国产业政策转向探究——技术与地缘政治的分析视角————作者:余南平;张翌然;
摘要:颠覆性技术涌现与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叠加,将当下国际政治经济置入不寻常的张力迸发环境中,也为德国过往追求的再工业化路径设计“敲响警钟”。产业政策虽在德国有思想理论渊源和实践的历史印记,但在战后长周期发展进程中,德国产业政策并未起到关键主导作用。如今的德国却打破习惯与传统,开始奉行更加积极的保护性产业政策,具体表现为纵向产业政策回归、政府角色作用加强、技术与地缘政治博弈嵌入等方面。一方面,由于德国制造业...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以德语新闻媒体话语为例————作者:陆娇娇;
摘要:当下主流的现代化叙事是一种关于西方现代性的神话故事,讲述了西方如何发明、创造以及向世界传播和扩散现代性的过程。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等德语国家的新闻媒体在这一元叙事框架下借助四类典型话语叙事建构出不同的中国形象:一方面通过西方扩散主义叙事和中国式现代化缺陷叙事把中国塑造为西方现代化的“受惠者”“模仿者”和“叛逆者/另类”,另一方面则借助现代化中国威胁叙事和政治家长叙事进一步塑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他者性质...
欧盟《反经济胁迫条例》:制度设计、合法性及我国因应————作者:黄世席;尚轩宇;
摘要:欧盟于2023年底出台《反经济胁迫条例》以应对第三国“经济胁迫”。该条例为欧盟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对抗第三国“经济胁迫”提供法律支撑,是欧盟基于战略自主思想在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形势下维护政治、经济安全的又一次尝试。虽然表面上该条例的措辞与国际法保持一致,但由于其针对的“经济胁迫”实际上难以构成国际不法行为,或将导致根据该条例采取的应对措施违反习惯国际法,并与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相抵触。对此,我国...
欧盟外国补贴立法:规制特点、影响与中国因应————作者:殷维;方奕欣;
摘要:《外国补贴条例》(FSR)作为欧盟的新型补贴监管工具,赋予了欧盟委员会对扭曲欧盟市场的外国补贴进行单边救济的权力。该条例以欧盟国家援助制度为蓝本,对外国补贴监管的实体审查标准和审查程序做出了规定,但规则设计存在不尽合理之处。欧盟以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为由创设新的反补贴规则,在规制对象、规制模式和规制原则上带有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与“公平竞争”的理念相去甚远。FSR的规则模糊性和监管严格性可能对国际补贴...
公司治理机构如何应对ESG带来的挑战?——以欧盟和德国经验为镜鉴————作者:杨大可;
摘要: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简称ESG)和可持续公司治理理念给全球公司的治理机构带来新的挑战。对此,域外立法表现迥异。相较于美国等“保守派”,欧盟和德国已开展一系列“激进”的立法活动,希望强制要求经营管理机构将ESG事项纳入其商业决策考量,监督机构的职责亦相应发生变化。ESG事项所涉极广,我国在将其纳入公司治理要求时需做“精细化处...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客家研究辑刊
- 北大核心《河北大学学报》
- 省级人生与伴侣:上半月杂志
- 国家级军事史林
- 省级艺术时尚
- 省级延安文学
- 省级《世界家苑》文学期刊
- 北大核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省级开心老年
- 省级《牡丹江大学学报》
- 省级《传承》
- 省级新闻窗杂志
- 省级《西北美术》
- 省级摄影世界
- 省级《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东京文学》
- 省级曲学
- 省级长白山诗词
- 省级圣经文学研究
- 北大核心《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南大核心《兰州学刊》
- 省级《贵阳学院学报》
- 省级《戏剧丛刊》
- 省级《延安大学学报》
- 省级《半月谈》
- 北大核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 省级《青年探索》
- 北大核心《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 省级多浪龟兹
- 省级黄河文学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