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阿拉伯世界研究》旨在增进我国广大读者、学者对22个阿拉伯国家的社会经济、国情、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了解,分析阿拉伯世界与周边中东国家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中阿关系的历史和现状等。本刊学术性、知识性兼备,信息性、动态性突出,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的特色刊物。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首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界科研奖一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特写专稿、政治论坛、外交珍闻、经济纵横、军事天地、古今文化、教育园地、宗教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2 观察中东局势应避免严重误判 安惠侯; 4-15
3 美国在海湾地区军事部署的“珍珠链战略” 孙德刚; 16-31
4 伊朗核问题与奥巴马政府的接触政策 岳汉景; 32-44
5 “一带一路”框架下阿拉伯国家的粮食危机 肖洋; 45-58
6 “一带一路”与中国对海合会的农产品与食品出口 王瑛; 59-72
7 “一带一路”背景下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 邹志强; 73-88
8 《哈马斯宪章》理论渊源探析 陈天社; 89-106
9 高等教育与巴勒斯坦民族国家之构建 姚惠娜; 107-120
研究生论文发表:认知视角下的非谓形容词研究
摘 要:非谓形容词是形容词类中的特殊小类。通过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非谓形容词的对比,发现非谓形容词在数量上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在音节上双音和三音节大量出现。促使非谓形容词发生这些变化的,是隐喻机制、语法化及语言经济性原则。
关键词:认知视角,非谓形容词,隐喻机制,语法化,经济性原则
名词可以分为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动词可以分出实义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等。而在形容词范畴之下,存在着与形容词有联系,但又具有独特语法特征的典型成员――非谓形容词。
阿拉伯世界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全方位平衡”与“选择性平衡”——萨勒曼继任国王以来沙特外交政策评析————作者:杨冰冰;
摘要:长期以来,沙特在对外关系中以审慎外交为主,具有政策稳定、不过度介入且隐秘与低调的特点。自2015年萨勒曼继位以来,沙特的外交政策变得更加多面、更为复杂,呈现出“全方位平衡”与“选择性平衡”相结合的特点。在“全方位平衡”外交政策中,沙特通过能源、经济和军事等手段与重要大国及地区维持着不同程度的稳定合作关系。当面临国际突发事件时,沙特则通过“选择性平衡”外交政策运用疏远、断交、斡旋、增进合作和制衡等手...
卡塔尔部落社会治理与国族身份的构建————作者:慈志刚;王连超;
摘要:卡塔尔国族身份的构建是海湾君主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典型案例,其核心是通过重塑部落认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历史上,部落是卡塔尔半岛上主要的政治实体,为国家提供了人口、军事力量和社会组织基础。随着石油经济的兴起,卡塔尔逐步从松散的部落联盟向中央集权国家转型,部落与国家的关系从合作转向竞争。为了消除部落认同对构建国族身份的消极影响,卡塔尔政府采取以下策略:打破并重塑原有的部落格局,瓦解传统部落认同的社会根...
当代海合会国家的菲佣问题及其治理————作者:黄民兴;刘雪;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海合会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菲律宾政府的推动和菲佣国际化品牌效应的影响,大量菲佣进入海合会国家工作,但在这些国家务工的菲佣因劳动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而引发各种问题。英国保护时期出现并延续至今的卡法拉制度是菲佣问题凸显的根本原因,海合会国家保守的社会传统和等级化社会分层是问题凸显的社会文化因素。菲佣问题凸显还与这些国家政府为菲佣提供的申诉援助有限以及菲佣的家庭和个人因素有关。...
移民基础设施:印度劳工移民在海合会国家的社会保护————作者:张丹丹;
摘要:国际劳工移民问题是当代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随着跨国移民快速发展,海外劳工移民的社会保护愈益引发关注。海合会国家对外籍劳工的压制政策及其举措饱受外界争议,印度劳工移民的社会保障权益问题突出。为维护本国劳工移民在海合会国家的基本权益,印度政府积极发展移民基础设施,设立了劳工移民管理机构、修订了劳工移民相关法规、制定了劳工移民社会保护政策并加强与海合会国家劳务合作与对话。相关政策一定程度上维护...
征稿启事
摘要:<正>《阿拉伯世界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自1982年10月起经教育部批准公开发行。本刊以夯实基础研究、聚焦热点问题、发掘前沿议题和培养学术新人为宗旨,鼓励打破学科壁垒,对中东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为学者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提供学术传播平台。本刊长期关注的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中阿合作:本刊重点专栏,特别关注中阿峰会对中阿合作的新的战略定位。围绕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
“五大合作格局”视角下基础设施建设赋能中阿贸易发展:机理、成就与展望————作者:王晓宇;
摘要:中国是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面对全球经济低迷和能源需求峰值等挑战,双方贸易提质升级亟需新动力。基础设施合作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柱,为中阿贸易稳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阿拉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基建、能源基建、数字基建和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多管齐下,成功打造“硬通道”“动力源”“信息桥”和“新平台”;通过有效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增加市场规模和促进产业协...
“一带一路”在中东:美国智库的现实认知与制衡策略————作者:潜旭明;姜楠;
摘要:研究美国智库对“一带一路”在中东地区的现实认知与制衡策略,有助于把握美国对中东地区“一带一路”的政策走向。本文选取6家美国智库的17份报告进行研究,涉及中国与中东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情况、中美在中东开展合作的可能性分析、中美各自在中东的利益及两国利益交集、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海外港口、5G等议题。本文通过考察美国智库对“一带一路”在中东的战略意图、推进现状、以及潜在影响的认知,旨在分析美国在中东制衡...
新时代中国与约旦经贸合作的机遇、挑战及高质量发展路径————作者:陈玉香;王林聪;
摘要:中国和约旦“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开启了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新阶段。深化经贸合作是中约战略关系全面发展的基础,推动新时代中约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是双方的共同需要。中约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是健全经贸合作新机制、增强经贸合作新动力、拓展全方位合作新领域和提升经贸合作新效能,即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推动双方在可再生能源、旅游、健康医疗等方面的合作;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小而美”惠民生项目,进...
中阿文明交流:历史机理、现实关切与前景展望————作者:丁俊;李清扬;
摘要:世界文明千姿百态,多种多样,各种文明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相互隔绝或相互对立的。相互交往交融是人类文明发展和成长的常态,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交流与互学互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而不竭的动力之源。两千多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和“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构成中阿文明交往交流的历史主旋律。中阿两大文明的交往交流不仅历史悠久、成就突出,而且特色鲜明...
信号理论视阈下美国对约旦援助————作者:李茜;袁冰洁;
摘要: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信号理论被广泛用于解释国家间的互动,特别是一国如何通过行为或政策向其他国家传递信息和意图。美国对约旦的援助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随着冷战加剧和中东局势陷入动荡,美国逐步加大对约旦的援助力度,平衡推进对约安全援助与非安全援助,援助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和深化。近年来,美国更加重视与约旦的合作。美国对约旦的援助作为一种信号传递,表面上包括对约旦的支持、区域稳定的承诺等,但信号的可信度...
约旦的巴勒斯坦难民政策及其影响因素与特点————作者:孙慧敏;
摘要:自1948年以来,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久拖未决且日趋严重。约旦作为接收巴勒斯坦难民最多的国家之一,七十多年间,其巴勒斯坦难民政策经历了从开放、收缩到压制的变化。在具体的政策实施内容上,文化方面的政策始终如一,即同化巴勒斯坦难民;经济、军事、外交方面的措施看似相反,实则相承,基本上是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政治需求。约旦巴勒斯坦难民政策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国内因素方面,政治上经历了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向约旦民族主...
巴以冲突背景下约旦对耶路撒冷圣地管辖权的困境与展望————作者:葛宇阳;
摘要:耶路撒冷地位和阿克萨清真寺归属权一直是巴以冲突中极为敏感与复杂的问题,关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自被赋予耶路撒冷圣地管辖权以来,约旦哈希姆王室在解决圣城和圣地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积极斡旋冲突以维护和强调自身圣地守护者形象,同时巩固王室的统治合法性,从而赢得国际尊重、提升约旦的国际地位。新一轮巴以冲突的爆发导致哈希姆圣地管辖权陷入困境,面临新的安全挑战,约旦调节冲突的能力正日益减弱。本文在巴以冲突的...
马来西亚中东战略的演变及其驱动因素(2018~2024)————作者:赵新雷;
摘要:本文探讨了2018年至2024年间马来西亚中东战略的发展与调整,分析了其外交策略在不同政府领导下的演变。马来西亚自独立以来,中东地区始终是其外交战略的重点。自2018年以来,虽然经历了马哈蒂尔、慕尤丁、伊斯迈尔和安瓦尔四位不同的领导人更迭,马来西亚依旧保持了积极参与中东事务的外交策略。各届政府在中东战略上虽有共识,即强烈反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侵害,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和保护巴勒斯坦,但在具体实施上存在...
征稿启事
摘要:<正>《阿拉伯世界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自1982年10月起经教育部批准公开发行。本刊以夯实基础研究、聚焦热点问题、发掘前沿议题和培养学术新人为宗旨,鼓励打破学科壁垒,对中东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为学者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提供学术传播平台。本刊长期关注的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中阿合作:本刊重点专栏,特别关注中阿峰会对中阿合作的新的战略定位。围绕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
卡塔尔金融改革对国家经济多元化的促进作用————作者:曾敬诚;魏敏;
摘要:自哈马德时期开始,卡塔尔开始有意识地重视利用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多元化转型,至塔米姆时期转型效果初显。卡塔尔成功举办2022年世界杯成为该国迈向经济多元化的重要标志。卡塔尔金融改革以规划引领、内生创新、外沿布局为主要内容,旨在渐进式推动金融现代化并以此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卡塔尔金融改革对经济多元化的促进作用得到金融计量经济学模型验证,影响机制呈现多路径特征。卡塔尔通过提高私营部门融资效率、改善新兴...
族群地域化及对民族共同体建构的影响:基于也门案例的分析————作者:韩建伟;
摘要: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将疆域内的多个族群整合为民族共同体。然而,当数个族群强化在各自聚居地内的身份认同时,就构成本文所指的“族群地域化”。族群地域化存在于西亚非洲地区的不少国家里,也门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也门族群地域化的形成有国内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形态、教派认同差异及祖先认知分歧等方面的基础,而在也门民族国家建立及实现统一之后,政府有失公正甚至掠夺性的政策引起不同族群的抗争并以各自...
中国与沙特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回溯、现实逻辑及未来路向————作者:杨慧;金忠杰;
摘要:中沙文明交流互鉴传承于千年友谊,厚植于世代友好根基。新时代,随着中沙战略合作层级不断提升,中沙文明交流互鉴也不断向中文教育、图书翻译出版及民间活动等领域延伸及扩大。在国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当下,中沙文明交流互鉴是基于战略规划、国家理念、经济合作、文化价值多层次的现实逻辑,也是双方在面对全球挑战时加强团结协作的战略抉择。面向未来,中沙文明交流互鉴势必要正确对待并妥善处理相关的风险及挑战,具体可采取以...
从1919年革命看殖民统治延续下的埃及现代化————作者:毕健康;
摘要:1914年一战爆发后,英国强行宣布“保护”埃及,引发两国关于“保护”与独立之争。一战结束后不久,埃及就爆发争取独立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即1919年革命。萨阿德·扎格卢勒领导革命派在埃及国内、巴黎和伦敦进行政治博弈,开展对美国外交,迫使英国发表“二·二八”声明并承认埃及“独立”。然而,革命派不愿放手发动民众,美国又向英国殖民主义妥协,革命因此半途而废。随着英国殖民统治的延续,埃及失去了20世纪上...
伊朗领袖代表制的历史渊源与现实治理探析————作者:廖希玮;冀开运;
摘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之初,最高领袖通过委任领袖代表树立个人权威以巩固新兴政权。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领袖代表机构遍布全国,领袖代表制不断完善,成为伊朗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渊源看,什叶派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理念为领袖代表制的构建提供了本土演进和依据,霍梅尼的法基赫治国思想为领袖代表制的施行奠定了理论原则和基调;从现实治理看,领袖代表制与现代科层制的协同共治是伊朗政教合一体制深入地方的典型体现...
失控的代理人?伊朗“抵抗轴心”发展新趋势及其影响————作者:康欣;雷婧莹;
摘要:在过去几十年,伊朗为了以低成本威慑敌人,御敌于国门之外,一直通过“抵抗轴心”(Axis of Resistance)打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及伊朗地区竞争对手。既有研究常以“代理人论”理解伊朗与“抵抗轴心”成员的关系,暗示其成员在中东地区发动的袭击为伊朗操控。然而,自2023年10月“阿克萨洪水”行动以来,伊朗在中东冲突中的诸多表现显示:“抵抗轴心”的“去中心化”趋势明显,伊朗对该联盟的控制力出现...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ACS创意空间
- 省级《西部论坛》
- 省级旅行家
- 省级《今日民族》
- 省级《江南论坛》
- 北大核心《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省级现代妇女幸福生活
- 北大核心《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 省级人物画报
- 国家级《环球人文地理》
- 学报《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省级西南古籍研究
- 省级 新闻传播
- 省级《甲壳虫》
- 北大核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 省级《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客家研究辑刊
- 省级语言学研究
- 省级《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看历史》
- 北大核心《中国音乐学》
- 北大核心北京文学
- 北大核心《文学评论》
- 省级《南京师大学报》
- 省级《内蒙古文物考古》
- 省级《贵州文史天地》
- 省级《新闻与写作》
- 省级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西藏人文地理
- 北大核心《新东方》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