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现代哲学》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也是教育部社政司从百余种刊发哲学论文的期刊杂志中认定的10类哲学类CSSCI刊物之一,并被多所大学列为国家级刊物。
【栏目主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唯物史观与当代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审视;伦理与价值研究;现象学研究;分析哲学研究;科学哲学研究;逻辑学研究;研究生论坛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争的理论实质 刘福森
作为孵化器的主体性:实践唯物主义的反思与推进 刘森林
论反讽的形而上学意蕴及其独特价值 陆杰荣,姜峰
早期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论“理论-实践”关系 杨栋
胡塞尔与马克思的思想交汇--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的考察 郁欣
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建构的历史考察--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为中心 许冲
地方党政系统与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 周兵
从现代转型看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探索 邵小文
革新伦理学:胡塞尔和孔子 李南麟[韩],罗雨泽(译)
熊十力“心”学的两个向度--对熊十力思想的静态现象学与发生现象学解读 郑辟瑞
现象学与唯识学具有“同构性”的跨文化省思 陈群志
被伪饰的形而上学--探询《第一哲学沉思集》的写作动机 李琍
反神迹论证中的推理观念:皮尔士与休谟 张留华
论“世界性”与“地方性”--马克思与儒学的视角 朱承
消解与降格:形而上学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命运 罗苹
司马迁的“素王”论 李长春
《庄子》的“世德”观念及其政治意蕴 叶树勋
职称论文投稿:西方哲学史中的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探究
摘 要:在西方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中,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是其中两大对立思潮。理性主义在古希腊的时候便已经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直到19世纪50年代末以后的非理性主义的兴起,使得理性主义逐渐走向了衰落。文章就西方哲学史中的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以期为西方哲学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西方哲学史,非理性主义,理性主义
纵观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从古希腊哲学时期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进步,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开始,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对理性主义进行了反驳。并由著名的哲学家萨特、尼采以及柏格森等所继承和发扬。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运动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掀起了新的高潮。虽然后现代主义是对非理性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它比非理性主义走得更远,对于理性主义的批判更加激烈。由理性主义到现代非理性主义再到后来的后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演变,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性,但是它们在认识论、价值观、本体论以及人性论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故而,寻求西方哲学史中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并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哲学最新期刊目录
重思高清海的类哲学与主体性思想————作者:邹诗鹏;
摘要:2024年,著名哲学家高清海先生逝世20周年,有必要重思其类哲学及其主体性思想。类哲学仍需强调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并进入马克思的“人类社会”概念,但费尔巴哈的类概念依然有一定的前溯价值,并有理由进入现代社会理论论域。个人主体与社会主体是类主体的前提,应结合社会转型及其问题域,强化其间的关联及其连续性,并关注当下技术时代的主体性问题。类哲学及其主体性思想有着值得挖掘的教育哲学内涵,“为人”与“治学”既...
以高清海的类哲学求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作者:荣伟杰;
摘要:高清海的类哲学不是为建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而创立的,但它对理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大有裨益。既往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通常绕不过道德意识形态批判的难题,但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这属于高清海所谓“种生命”的逻辑维度,它对应于事实层面而非价值层面,属于实然层面而非应然层面,它不能全面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也不应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合理论域。相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应当在“类生命”的意义上,按照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
重思康德的客观演绎和主观演绎————作者:宋博;
摘要:为了澄明先验演绎中的晦暗之处,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A版的序言中引入客观演绎和主观演绎这一著名区分。但是,这一区分在学界中引发了修正性解读和正统性解读之间的长久对立。本文指出,修正性解读付出了偏离康德文本的代价,却未能获得预期的诠释成果;而现有的正统性解读虽然忠实于康德文本,却未能对其进行贯通性的哲学辩护。本文将发展一种全新版本的正统性解读,按照这一解读,客观演绎和主观演绎与其说是关乎客体和主体两...
身心同一——斯宾诺莎政教分离学说的形而上学基础————作者:吴功青;
摘要:不同于大多数近代思想家从笛卡尔式的身心二元论出发来构建政教分离学说,斯宾诺莎对政教分离原则的论述,立足于他在《伦理学》中构建的身心同一论。相应地,在斯宾诺莎那里,政教分离并非我们所设想的那样,由宗教治理公民的心灵,政治治理公民的身体,二者互不干涉;而是由国家同时治理公民的身体和心灵,在国家统治的前提下,赋予公民有限的信仰自由
论董仲舒的“礼”与“法”观念————作者:深川真树;
摘要:西汉大儒董仲舒重新诠释“礼”和“法”,使其相互接近。其“礼”和“法”观念虽不完全相同,但主要内容重合相通。“礼”和“法”均以“天”为根源,以差等秩序为核心,董仲舒亦称之为“礼义”或“王法”。他认为作为差等秩序的“礼”和“法”皆为圣人所立,并见诸《春秋》,是“礼节”(即具体行为规范)和“法制”“法度”(即法令制度)的基础。董仲舒将“礼义”置于“法制”“法度”之上,同时以“礼节”作为执行刑罰的标准。“...
康德启蒙概念之现代意义————作者:娄振业;刘创馥;
摘要:康德认为启蒙不仅是知识的扩展与进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勇敢运用自己的理性,脱离因懒惰或怯懦而自招的未成熟状态。这对现代社会尤其重要,在资讯超载与假信息泛滥的“后真相时代”,许多人容易养成对事实漠不关心的态度,因此有不断再启蒙的必要。本文第一部分厘清康德对理性公共运用的理解以及与他人达成共识的条件,第二部分尝试说明理性要达成共识的三条原则与思维方式,第三部分指出康德的理性公识和启蒙主张,如何对治在“后...
“顺”与“因循”——早期政治思想中关于秩序建构的张力缩影————作者:贺敢硕;
摘要:“顺”与“因循”两个概念以其相似的语文含义与迥异的语境背景,在早期思想脉络中形成特殊的张力,凸显了政治秩序之崩坏与重塑的尝试过程。“顺”在多种语文线索、人文动机和思想层面中都是礼仪系统表述的环节之一,“因循”则在近似的语文含义里体现了不同于前者、却大体能够与之相应的观念形态,提示了“自然”观念沿着礼崩乐坏的思想脉络而呈现自身的多条理论路径
苏轼《论语说》的诠释特色及其对主体价值抉择的启发————作者:王涵青;
摘要:苏轼的《论语说》在经典诠释上,就其人性论或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论特色言,仅是“背景”而非论述重心。在《论语说》中,苏轼更多是以儒家为本位的立场,对《论语》文本中出现的各种伦理原则、道德规范以及各实际情境进行辨析,此种诠释特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儒家做为现代人主体价值抉择之核心与根源性依据的思考,具有正面的价值与意义
“视域”与儒家人性论之安顿————作者:程志华;
摘要:儒学史上曾出现“性有善有恶论”“性善论”“性无善无恶论”“性恶论”“性善恶混论”五种人性论,它们在观点上“相戾”,长期处于互相争论状态。这种状况在学术史上留下一个课题:为何对象均为“人性”,主体均为儒者,所主张的人性论却相互违背呢?关于这个课题,历史上和现代学界已有一些探讨。不过,对人性论的“视域”进行辨析应是一个有益探索——儒家人性论的“视域”包括四重,分别是“人性概念”“通性与殊性”“体与用”...
董仲舒的国家信仰——天道信仰对中华民族精神认同的理论贡献————作者:余治平;
摘要:中国存在过普遍而超越的全民信仰,敬畏天、崇拜天早在上古中国就已开始。儒学史上,董仲舒第一次对君王无条件遵从、最高程度敬重天的必要性进行严谨的学理论证,改造阴阳五行知识体系而诠释国家信仰发生的原理和要求。从一、元之类的本体概念切入,引申出最高上帝、绝对存在,阐明天如何成为我们精神追求的终极价值。儒家坚信曾经存在过一个由圣明先王所开辟和创造并且技术、文明非常发达的文明类型,很值得我们学习。奉天与法古相...
永恒与绵延——斯宾诺莎和柏格森的自由观及其启示————作者:邓刚;
摘要:对斯宾诺莎而言,一切都是必然,所谓自由意志只是一种幻像。而对柏格森而言,一切都是绵延,从而一切存在都是创造、新颖和自由。两位哲学家所持的自由观似乎是对立的。但斯宾诺莎并未完全放弃自然,认为一个理性的人应当学会在永恒的目光下看待万事万物,通过认识上帝、爱上帝,最终获得自由。而在柏格森这里,要求我们摆脱空间化的思维,学会在绵延的目光下来观看事物,就有可能返回到深层自我,获得关于自由的全新认识。本文将指...
毛泽东生态观平议——从朱迪思·夏皮罗“毛泽东反自然”说谈起————作者:周杨;
摘要: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蕴含着富有见地的生态思想,但一直有学者对此进行否认,认为毛泽东发动的“反自然战争”是导致中国出现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脱离了具体历史环境。毛泽东个人的生态素养为毛泽东生态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辩证思考和探索,形成了毛泽东生态观...
笛卡尔动力因概念的三种特征——哲学史承袭与文本确认————作者:唐诗韵;
摘要:笛卡尔的动力因继承自一个悠久而成熟的传统,最初由阿维森纳提出,表示一种产生存在本身的原因。通过纵向哲学史的梳理以及横向文本的分析,笛卡尔所使用的动力因内涵能被较为精确地定位,它有三种特征,即产生存在、原因与结果不同、原因与结果同时。动力因的三种特征使得笛卡尔的因果性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体系有了很大差别,并且对笛卡尔的哲学体系产生深远影响。了解动力因的确切内涵,对学界把握笛卡尔的哲学有重要作用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基点————作者:黄海;
摘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从前置逻辑而言,则是找准其建构的逻辑基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应立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理论基点,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基点,立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政党基点,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的实践基点
高清海哲学的三种主体和两类逻辑————作者:马天俊;
摘要:高清海哲学在改革开放时代以力倡主体性著称,在这种主体性哲学中,主要有三种主体获得强调,即在主体意识前提下的个体(个人)、类(人类)、族群(民族或国家)。三种主体服从不同的逻辑,个体和类服从源于马克思思想的辩证性的历史逻辑,族群则服从晚近较为流行的比较性的空间逻辑。历史逻辑和空间逻辑难以两立,这意味着高清海哲学的某种不融贯性
版本考证视域下施克列多夫的“鲁宾难题”再研究及其编译史影响————作者:刘沛妤;
摘要: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施克列多夫提请学界重新关注鲁宾的价值形式理论研究,并基于对鲁宾的误读阐释该理论的适用范围,主张以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简单商品流通说”取代恩格斯的“前资本主义简单商品生产说”。时值前苏联与民主德国合作编撰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的筹备期,施克列多夫的主张被当时在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学习的罗尔夫·黑克尔所接受,并在黑克尔返回民主德国哈...
毛泽东对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贡献————作者:朱斌;
摘要:毛泽东一生未曾踏上非洲大地,但他对非洲的影响无处不在、历久弥新。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生动体现,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回望历史,中非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在发展战略上高度契合,中非“从来都是”且“早已结成”命运共同体。毛泽东对非洲国家正义事业的鼎力支持和慷慨援助,使中非关系经历了外交上从零到有、政治上从陌生到坚定、经济上从小到大的过程,中非双方成为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建设...
论康德对不说谎义务的论证————作者:黄启祥;
摘要:康德认为不说谎是神圣的道德义务,是绝对的理性命令,人们在履行这个义务时不能受制于任何其他考虑。康德对诚实德性的尊崇让人充满敬意,但是他对这个义务所做的论证与其道德哲学中的先天道德律令即普遍立法律令、人是目的律令和目的王国律令并不完全相容。而且他在论证中混淆了一个人一次说谎、一个人经常说谎与许多人(或所有人)说谎的后果,混淆了人们看待不说谎义务的两个视角,混淆了说者与听者判断谎言的标准,也混淆了“说...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理论问题研究————作者:周锟;
摘要: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围绕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重要探索,邓小平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贫的变富,富的更富”的思想火花。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正式提出,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为标志,首要对立面是平均主义与共同贫穷。邓小平第一次正式使用“共同富裕”概念是在1984年,首先着眼于解决区域差异问题,是为改革设定的...
全球正义视角下的极端贫困问题——对两种世界主义的解决的批评————作者:陈杨;
摘要:世界性的极端贫困问题一直是现存的全球非正义的最明显表现之一。本文将主要讨论两种关于极端贫困的解决的理论,分别为彼得·辛格的“普遍责任”学说以及约瑟夫·卡伦斯的“开放边境”学说。在分析与重构他们的论证的同时,笔者也将对其给予自己的批评。批评的核心要点为:不管是辛格还是卡伦斯,他们的论证都隐含了一个世界主义的正义观念。而这条世界主义的正义观念既不符合极端贫困问题产生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关于“正义”作为...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 省级《体育时空》
- 省级《重庆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明清小说研究》
- 北大核心《四川戏剧》
- 省级《读者欣赏》
- 省级《安徽文学》
- 省级《西夏研究》
- 国家级《中国黄金珠宝》
- 省级《武陵学刊》
- 省级《皖西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上海文化
- 国家级中国文字学报
- 北大核心《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辞书研究》
- 国家级记者摇篮
- 省级度假旅游
- 国家级《雕塑》
- 北大核心《成都大学学报》
- 学报《温州大学学报》
- 省级《音乐天地》
- 省级《文山学院学报》
- 省级民间传奇故事
- 北大核心《新闻爱好者》文学期刊
- 国家级中国电影市场
- 北大核心《海南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第欧根尼》
- 省级《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 省级祝你幸福
- 省级东方丛刊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