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曲艺

《曲艺》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1584/J
国际标准刊号:0578-0608
主办单位:中国曲艺家协会
主管单位:中国曲艺家协会
上一本期杂志:《美术》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歌曲》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曲艺》是一本全国性曲艺刊物。始由中国曲艺研究会主办,后改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曲艺杂志社编辑。专以发表新曲艺作品和经过加工、整理的传统曲艺作品及曲艺评论、研究文章。   1957年1月创刊,首任主编赵树理,副主编陶钝。初为双月刊,十六开本;1958年1月改为月刊,自7月号改为三十二开本;1960年7月号,重新恢复为十六开本;1961年1月再度改为双月刊,出至1966年第五期,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停刊。粉碎“四人帮”后,《曲艺》于1979年1月复刊,月刊,十六开本。截止到1985年12月,已出刊一百六十一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2008年荣获抗震救灾新闻宣传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栏目设置

  特别关注;有话要说;人物坊;往事回眸;E网打尽;漫画漫话;长篇连载。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一段曲艺往事的启示 向云驹

  采莲赋——溥叔明改写萧绎《采莲赋》为岔曲 溥叔明,吴光辉

  浅谈曲艺音乐发展现状 神乐

  把握本质特征努力传承创新——浅谈四川清音的音乐创作 向胜

  浅析板腔体曲种的创新——以骆玉笙演唱的《子期听琴》为例 于林青

  词曲的完美合作是作品成功的保证 杨妤婕

  仙乐妙谛:琵琶有情“托”在弦——我所喜爱的苏州弹词音乐 张进

  曲艺音乐的腔词关系与叙事性特征的美学表现 蔡源莉

  感悟•感动•感恩——走进暴玉喜创作的心路历程 静静

  悼念恩师白奉霖先生 穆祥征

  调侃李伯清 马骥

  “下跪小品”:匮乏现代性的低俗演艺 周思明

  一场别开生面的拜师仪式 罗君生

  追求艺术生命的绿色 暴玉喜

  曲艺须师承关键在创新 殷伯达

  师心如父 涓涓

  推动改革发展扩版再攀高峰 洛棠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投稿:盔头的发展及其在京剧艺术中的作用

  [摘 要]在京剧史上,人物形象塑造由类型化到个性化,所以盔头在其中的运用也经历了漫长的由简单搭配到复杂讲究的探索过程。京剧是一个综合艺术整体,除去表演,需要有导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去共同创造一个完整的艺术精品。为此盔头作为树立典型人物形象的具体体现标致,也是综合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刊,盔头,盔箱,传承发展,重要性,经验感想

  一、盔头的简介及其发展进程

  “盔头”是梨园行的行话,也叫盔帽、戏帽,是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所戴各种冠帽的统称。“盔”是仿照古代战将所戴的头盔样式并加以夸张、美化而形成的。按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实际应用,从外形上可划分为冠、帽、盔、巾四大类。而按制作工艺与使用材料来分,可分为硬胎与软胎。戏曲盔头与戏衣一样注重装饰性,但其装饰时有变化,各剧种之间也互有异同。

  曲艺最新期刊目录

曲坛好人的道义与担当——缅怀山东快书教育家杨明扬先生————作者:赵学声;

摘要:<正>2025年1月11日22时19分,著名山东快书教育家,河南新乡杨氏父子山东快书家庭义校(以下简称义校)创始人、老校长杨明扬先生在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逝世,享年94岁。杨明扬生前为河南省荣军休养院离休干部,是中国曲协会员、中国民协会员、河南省曲协顾问、新乡市曲协名誉主席、中华山东快书研究会终身理事、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理事。他一生淡泊名利、谦冲和善、乐于助人;他为艺勤奋、尊师重道、桃李满...

相声 我不会了————作者:窦晨光 ;常鹏旭;

摘要:<正>乙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感谢您送来如此热情的掌声。甲紧急发布一条招聘信息。乙等会,你干嘛呢?甲招聘。乙出去!这是招聘的地方吗?!甲就占用您一分钟时间。乙半分钟都不行。甲我就说3句话。乙一句也不可以。甲说完给您300块钱。乙说吧!甲各位,这就叫钞能力

二人转 “小公主”驾到————作者:焦桂英;

摘要:<正>女一湾春水映朝晖,男两枝红杏占花魁。女三间瓦房在道北,男四口之家本姓崔。女崔富贵是平头百姓没官也没位,男一天到晚出来进去狗都不稀嘞。女他老婆10年前跟他成婚配,男有名有姓没人叫,外号“野蔷薇”。女上有那年迈老父70岁,男下有儿子叫小辉。女外养一条炕巴狗摇头又摆尾,合小日子不愁吃穿过得还挺肥

中国曲艺民间盛会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摘要:<正>传承发展马街书会、胡集书会等全国性曲艺文化品牌,搭建交流平台,发掘优秀人才,提升创演水平,引导广大曲艺工作者用各具特色的曲艺形式生动说唱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凝聚振兴力量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自身主体性的曲艺艺术体系

摘要:中国特色是曲艺艺术的核心特质。曲艺历经长期发展,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融合各地民俗、语言与艺术风格,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生动体现。我国丰富的500多个曲种,鲜明呈现出不同地域文化特色,构成了中国曲艺独一无二的魅力

树立以“人民性”为导向的新时代相声价值旨归————作者:王筱磊;

摘要:<正>相声艺术是人民的艺术。100多年来,相声艺术之所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创造一次又一次的繁荣,深受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其根植于“人民性”的基石之上。相声艺术的“人民性”就在于始终反映时代的审美需求,始终呼应时代的审美取向,始终与社会总体价值观同频共振,始终保持对社会变迁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每一代相声演员,尤其是每个时期的著名演员无不自觉肩负起时代使命,不断自我革新,从对传统文化的再诠释中、...

坚持守正创新的曲艺文化传统——由“拜师收徒”相关的几则艺谚说起————作者:孙立生;

摘要:<正>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对科学、理性、客观地认识曲艺现状,保持守正创新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文化自觉,有着正本清源、精业笃行、扬美抑丑的积极作用和重要价值。2024年初,《中国曲艺的“四梁八柱”》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被“曲艺杂志融媒”连载12期,它是笔者与学生任健进行、完成的“师生曲艺对话”

日本漫才艺术现状及其对我国曲艺小剧场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摘要:<正>漫才,日语“まんざい”(万岁)的音译,是日本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通常由两人站立并以搞笑语言和夸张动作进行表演,与中国的相声较为相似。近年,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以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喜人奇妙夜》《脱口秀大会》《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等为代表的网络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动漫才艺术越来越走进国内观众的视野,并吸引不少年轻人开始学习、表演漫才

评书 自古英雄出少年————作者:李品鹏;

摘要:<正>“铃铃铃铃铃铃……”办公室的电话响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第三中学政教处杨主任抄起电话,“喂!您好!……对!我是第三中学政教处。……啊!什么?”听到这儿!他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真的?哦……好!……好!”他虽然挂了电话,但还没缓过神儿来!他一点一点往下坐,坐了半天,才坐下来。只见杨主任,满脸疑惑心未平,瞪着双眼似铜铃

四川清音 活力成都娇模样————作者:温志航;

摘要:<正>天府芙蓉城是美丽姑娘(啊),您看她古韵流芳娇模样,公园城市好风光。大熊猫憨态可掬迎嘉宾,府河夜游走画舫,九眼桥横卧彩虹,合江亭角清铃响,浣花白鹭蹁跹飞翔。望江楼金碧辉煌,薛涛签染红碧鸡坊。锦官城外柏森森,武侯祠有刘关张,草堂人日祭诗圣,千秋茅屋人瞻仰。金沙节日迎太阳,金牛雄踞茶店坊,塔子山腊梅吐芬芳,太古里啊宽窄巷,有美景美食美姑娘,人潮涌动穿梭忙

评书 世纪情缘————作者:杨鲁平 ;刘阳洋;

摘要:<正>2015年清明节的一大早,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江西省于都县石岭村村民王德才像往年一样,带着全家老小去祖坟扫墓。快走到墓地了,嗯?他远远看见老村主任带着一群陌生人围在他家祖坟前捧着鲜花正鞠躬呢,这是咋回事儿?王德才满脸疑惑加快脚步来到墓前。这时,村主任一回脸儿,“德才来啦,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湖南汝城县民政局张局长,邓军长家乡来的人啊”。王德才一听这话,不由得一愣,心里顿时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梳理瑶族铃鼓发展脉络 展望瑶族铃鼓艺术未来————作者:赵嘉懿;

摘要:<正>瑶族铃鼓根植于大瑶山,是中华民族众多曲艺种类中一朵奇葩。近年来,相关从业者锐意进取、积极作为,扎根于广西这片文化热土,在传承瑶族鼓文化的同时也吸收借鉴历史悠久、曲本丰富、曲牌完备的姊妹曲种,合理利用更多样化的舞台表现方式,创演出了大量瑶族铃鼓作品。这些作品在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中国曲艺节等重大赛事和展演中均有出色的表现,展示出了少数民族特色曲艺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简述弹词开篇史上的“精彩片段”————作者:顾国良 ;陶谋炯 ;陈亦兵;

摘要:<正>为进一步增加受众黏性,不断满足听客们的需求,许多原创弹词小段和长篇、中篇苏州弹词中的华彩唱段都曾在书场演出中被反复吟唱。这些作品经过艺术家的不断加工,逐渐形成了众多文质兼美的弹词开篇(以下简称开篇)。它们或叙事绘景,或抒情议论,具有较高的文学鉴赏价值

回归对“真善美”的追求——基于贵州谐剧现状分析————作者:夏海星;梁颖笳;

摘要:<正>谐剧最初由王永梭先生于1939年首演,随后在1943年正式得名。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演时仅由一位演员饰演一个角色,而剧中其他人物和环境则通过虚拟手法来呈现。在历史上,谐剧曾经历过两个辉煌时期,分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如今,谐剧已经从四川传播到重庆、贵州、云南乃至全中国,特别是在贵州传播较广

“曲艺助力乡村振兴”计划

摘要:<正>截至2024年底,中国曲协先后走进浙江温州、浙江绍兴、河南南阳、河北唐山、江苏涟水、山西沁水、四川彭州、湖南常德、安徽濉溪、上海金山等地,组织召开曲艺名家讲座、地方曲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和“曲艺助力乡村振兴”计划项目交流会14场次,开展采风调研、曲艺作品提升、曲艺定向创作12次,举办特色展演、惠民演出等活动9次

繁花似锦(京韵大鼓)————作者:杨妤婕;

摘要:<正>~

曲艺学知识体系构建的资源、范畴与期盼————作者:江华剑;

摘要:<正>在国家对曲艺事业的充分重视以及无数曲艺人的辛勤努力下,曲艺学科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多所高校开设了曲艺本科专业且招收了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者与创演者;深耕在这一领域的高校教师与研究所研究人员在专著出版与项目申请等领域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得出了科学、深刻的研究成果;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部分学者也逐步加大了对曲艺这一研究对象的关注,写作了多篇论证严密、视角新颖的...

资讯————作者:曲讯;

摘要:<正>中国曲协召开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推进会2月27日,中国曲协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南昌召开,会议传达了相关会议精神,通报了中国曲协2024年职业道德、行风建设工作情况和2025年重点工作。(曲讯)2025年全国曲协工作会召开2月26日,2025年全国曲协工作会在南昌召开,中国文联、中国曲协有关领导与中国曲协各团体会员、各专委会负责同志,先进基层曲协组织代表等130余人出席会议

透过厨房的烟火气,讲述更广阔的社会人生——评曲艺剧《桃李春风一壶酒》————作者:刘海琨;

摘要:<正>曲艺剧《桃李春风一壶酒》于2025年2月9日(正月十二)19点30分以“云”端直播的形式在四川艺术研究院的网络平台呈现,观众共赏了这场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精彩演出。该剧由著名编剧杨椽执笔,魏明伦任文学顾问,北京人艺导演杨佳音执导,知名青年作曲家陈咏韵与周瓅担任作曲,国家二级舞美设计吴宇负责舞美设计,四川省曲艺研究院艺委会主任、巴蜀笑星钟燕平(胖姐)领衔主演,携手巴蜀笑星林晓东(矮冬瓜)与王磊...

关于拓展夯实曲艺基础理论体系的一点思考——论近现代曲艺理论对曲艺理论体系建设的意义与启示————作者:盛书琪;

摘要:<正>近现代曲艺赓续古代曲艺,肇启当代曲艺。在目前曲艺理论研究“厚古薄今”“古今脱节”的前提下,挖掘近现代曲艺理论无疑为理清中国曲艺理论发展脉络以及构建中国特色曲艺理论体系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查缺补漏:近现代曲艺理论研究的必要性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