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百年潮》杂志是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管、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主办的大型时政、文史月刊。
《百年潮》以“信史、实学、新知、美文”为宗旨,以亲历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为主要作者队伍,是反映20世纪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领域中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最具权威性的杂志之一。刊物的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台前幕后、往事回首、史海钩沉、史实本末、人物春秋、文坛风雨、今日视点、文史漫笔、红色家书、读书时空、收藏天地等。数十个主题内容,滚动刊出。
在新的一年里,《百年潮》在保持原有特色栏目的基础上,将加大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选题的力度,增加口述历史的分量,扩大信息量,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龙源网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本刊特稿、台前幕后、往事回首、史海钩沉、史实本末、人物春秋、文坛风雨、今日视点。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四个全面”是全局和重点的有机统一 曲青山
一个革命家庭的世纪追求 纪亚光
儿英烈女英雄的母亲葛健豪 赵瑞泰
中国革命的“普罗米修斯”蔡和森 贾凯
中共第一任婦女部長向警予 刘昂
我国经济工作的杰出领导人李富春 曹应旺
功高德厚的女革命家蔡畅 苏平
两次聆听陈毅军长讲话 成善一
抗美援朝中的苏联空军 徐秉君
毛泽东的非洲情怀 陆苗耕
面向敌占区的《中国人》周刊 王美芝
回忆毛主席首次来杭州时的警卫工作 曲琪玉,龚喜跃
新四军武南留守处坚持斗争纪实 潘祝平
李公朴赠书徐盈、 彭子冈 徐东
毛泽东与京戏 谢静宜
《我们的友谊遍天下》 靳尚谊
湖南师范大学杂志社投稿:清末贵州社会转型世风世相
清末的贵州社会,保守与进步并存。漫步贵阳大街小巷,映入眼帘的是,在传统中国民居中夹杂着教堂与洋房;店铺林立的商业区,不时出现电报局、邮政所、照相馆、眼镜店与西式诊所的身影;街上来往的行人中,除了身穿长袍大褂的汉人,土布苗仲服装的少数民族,还有身着西装洋服的外国人与传教士;新军的制服更为抢眼,与长衫大褂的民众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制帽后拖着的长长发辫,令人看后忍禁不俊……
青年涉猎西学,尤爱体育、音乐;妇女追随时尚,热议 “天足”、留洋;茶馆里听客满座,说书人大谈剑仙侠客;老百姓饱尝生活艰辛,企盼圣主明君;商贾们惨淡经营,梦想时来运转;士绅们奢谈政治,争议立宪、共和;当官的坐困颓局,心忧着革命潮起……
百年潮最新期刊目录
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作者:戚义明;
摘要:<正>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标志性举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必须深刻领会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一、历史逻辑: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和重要标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开启了百年大党...
万隆会议期间护卫周恩来总理二三事————作者:尹家民;
摘要:<正>万隆会议,即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对于当时尚未恢复联合国应有席位且被许多国家孤立的新中国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参与国际事务的时机。这也引起海外敌对势力的注意,他们阻挠中国出席会议,甚至对出席会议的中国领导人搞暗杀,企图吓退中国与会者,损害中国形象,力图使会议流产。国内高层对此极为重视,派出精兵强将为中国代表团护航。中央领导对提前一个月去万隆打前站的姚力等人说:“你们的责...
1975年邓小平主持整顿的历程————作者:孙翠萍;
摘要:<正>1975年,由于周恩来病重,邓小平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工作,以毛泽东“三项指示为纲”大刀阔斧领导整顿。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邓小平主持整顿挫败了“四人帮”的阴谋行径,国家形势有了明显好转。笔者根据最新出版的文献资料系统考察邓小平主持整顿的历程,回顾邓小平的历史贡献,重思1975年整顿的历史意义。邓小平接替周恩来主持国务院工作(一)毛泽东对“四人帮”的批评毛泽东在忧虑国家局势和未来的同时,也对...
西里龙夫回忆录中的左翼文化运动————作者:杨田;
摘要:<正>1977年7月,日本日中出版株式会社出版了西里龙夫的回忆录《在革命的上海—一名日籍中共党员的记录》。西里龙夫,1907年出生于日本熊本县,193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外籍党员之一,也是潘汉年情报系统的重要成员。抗战时期,西里龙夫以记者身份为掩护,协同中西功、尾崎庄太郎等日籍反战人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事情报工作,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西里龙夫在回忆录...
毛泽东以数为据的领导方法————作者:曹应旺;
摘要:<正>毛泽东向来重视把方法搞对头,尤其重视解决领导干部的方法问题。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毛泽东指出:领导者、组织者“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只是瞎说一顿”。毛泽东所说的方法,一个重要方面是重视数据、掌握数据、运用数据的方法。重视数据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其根本特点是把马克...
回忆父亲傅文忱————作者:傅明坚;
摘要:<正>我父亲傅文忱(宋志远)(满族,1904年12月3日—1972年1月31日)是我党秘密交通战线的一员、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员、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机要交通科科长、密山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父亲只读过三年私塾,但在那个时候已经很难得了,他在劳动间隙,读了大量反抗旧恶统治势力的名著,崇拜其中的民族英雄。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了。他怀着不当亡国奴的志气参加了李杜领导的抗日义勇军。1933年1...
随文工团赴朝慰问的难忘记忆————作者:路奇 ;李曼容;张珊珊;
摘要:<正>走上了革命道路我今年99岁,我的革命之路始于1947年。那年我21岁,是辅仁大学西语系学生,1947年5月20日,我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爱国学生运动大游行,当天晚上得知已被特务盯上,第二天在傅作义女儿、中共地下党员傅冬菊帮助下甩掉特务跟踪。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辗转一个多月,到达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县,来到晋冀鲁豫人民文工团所在地河东村。我自小爱好音乐,表明了希望做与音乐相关的工作后,...
抗战时期的西北联合大学————作者:刘俊凤;
摘要:<正>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内迁的高校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西南联合大学和西北联合大学。这两校皆由数所名校合组,在战火纷飞中长途跋涉,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落脚西南昆明和西北城固。它们于战火离乱中践行“战时应作平时看”的教育精神,保存民族精华、保护高等教育,亦在艰苦清贫中宣扬民族精神、传承大学教育之精神。落地即生根开花1937年11月1日,在古都西安,拥有百余位教授和千余名学子的“西安临时大学”正式开学了。...
《决战前夕》————作者:高虹;
摘要:<正>~
我给刘少奇当秘书————作者:姚力文 ;钱江;
摘要:<正>我在山东金乡度过的童年我原名姚一鹤,生于1926年。长大以后我知道自己的原籍在山东巨野县,父辈迁居到金乡县城。父亲在济南一家银行当职员。追溯家世,曾祖父是李鸿章的高级幕僚,后来家境日渐败落。我幼年的时候,家里还生活着一个伺候过曾祖父的义仆,70多岁了,我一个小娃娃居然叫他“大哥”
在周总理身边的非常岁月————作者:纪东;张军锋;唐蕊;季静云;
摘要:<正>总理三次给我道歉问:我看您的回忆录,您是1968年8月到西花厅总理办公室工作的,那个时候总理办公室有几位秘书?是不是很多秘书都已经调走了?答:1968年8月13日的下午,杨德中同志,即中央警卫局的副局长、中央警卫团的政委、西花厅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分管总理的警卫工作,他让人通知我到他家里谈话,聊了几句后,杨政委问我,总理想从解放军里找一位年轻干部到他身边做秘书工作,问我愿意不愿意去。作为一个军...
张太雷与共青团三大————作者:刘金新;
摘要:<正>张太雷短暂的革命生涯,与团组织有不解之缘。早在1920年8月,张太雷便参与了中国第一个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活动。1920年11月,更是在李大钊的指导下,与谌小岑、胡维宪、吴南如等七人在天津创建了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书记。据张太雷在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时的同事鲍里斯·舒米亚茨基所讲:张太雷所领导的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是“比较彻底的中国青年组织的楷模”。这无疑是很高的评价。之后...
“东方红一号”研制历程回顾————作者:陈辉;
摘要:<正>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时,我在军营中与战友们参加了庆祝活动。后来,我作为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军事记者,在“中国大三线巡礼”中采访了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究院所和厂家,亲眼看到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原型样机,...
军事家左权————作者:关泠;
摘要:<正>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他身经百战,指挥和参与指挥了许多重要战役战斗,在抗日战争中,他一直在前线,以忘我的精神和敌寇斗争,直至牺牲生命。他既有军事理论修养,又有战争实践经验,朱德称赞他“有极其丰富与辉煌的建树,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
《邓小平年谱(1975—1997)》编写工作回忆————作者:熊华源;
摘要:<正>最近整理编辑研究工作资料,清理出我在从事《邓小平年谱(1975—1997)》编辑过程中的一些资料。翻阅这些资料,编辑往事不断浮想在眼前,内心感慨不已。这部冷溶、汪作玲主编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以下简称《年谱》)已出版20余年,发行数量逾11万套,获得各方面的好评。现将这些资料结合我的编写感受整理成文,也算是对编辑出版这部书稿的纪念
1965年的一次农村经济调查————作者:王梦奎;
摘要:<正>1964年10月,根据中央关于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精神,北京市集中派遣大批干部,组成工作队,到通县的城镇、33个公社和毗邻通县的朝阳区和顺义县12个公社,搞“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中央20多个部委也组织工作队,以北京市委工作队名义参与其中。我参加《红旗》杂志机关组织的工作队,到通县宋庄公社翟里大队。北京市委和中央部委共派出工作队员2万人,当时称为“集中力量打歼...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作者:艾超;
摘要:<正>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随着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也在各国广泛开展。苏联、日本、德国、法国、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美国等国不但先后建立了左翼文艺组织,还产生了第一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并且在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中央的领导下,建立了国家组织(先叫“无产阶级文学国际局”,后改名“国际革命作家联盟”),各国有它的支部
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三十七年————作者:赵炜 ;张军锋;翟佳琪;
摘要: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出品的八集微纪录片《讲述·周恩来的故事》于1月8日上线后,很快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各大视频网站大流量传播,取得较大社会反响。该片创作过程中,摄制组采访了三位周恩来和邓颖超身边工作人员赵炜、高振普、纪东和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四位耄耋老人倾心讲述了他们与总理在一起的感人瞬间和温暖记忆,讲述内容真实、生动、感人。受节目篇幅限制,大量采访内容未能在纪录片中使用,为此,创作团队把...
我亲历的科研助力农业决策的几件往事————作者:陈廷伟;熊卫民;张烁;
摘要:<正>我1954年到(中国)农科院工作,在这做了50多年的农业微生物研究。生物肥料是我的主要方向,我研究过固氮菌、蓝细菌、钾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培养。此外,我还研究过昆虫病毒。1975—1978年,我们研究利用昆虫病毒防治松毛虫,在沂蒙山区组织用飞机喷洒昆虫病毒。这是中国第一次利用飞机来喷洒杀虫剂,也可能是亚洲首次,效果很好,在防治松毛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昆虫病毒只会毒死松毛虫,对人体是完...
《春节组曲》创作经历回顾————作者:李焕之 ;丁旭东;
摘要:<正>1953年的春节,戴爱莲(著名舞蹈艺术家)约我和她合作一个舞蹈,名叫《春节》。她很想到陕北去学习当地的秧歌舞,并用它来编一个舞蹈,描写陕北人民欢度春节的生活。这个题材正是我多年来念念不忘的创作意图,于是我开始了《春节》的创作。可惜的是我们合作的舞蹈最后没有完成,我就把这些素材用来写一部为交响乐队用的组曲。生活体验与艺术积累算起来,从陕甘宁边区的春节活动到我创作《春节》的时间,整整有十个年头。...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甘肃高师学报》
- 北大核心《艺术评论》
- 省级山东图书馆学刊
- 北大核心《作家》文学期刊
- 省级汉字文化
- 省级东方藏品
- 北大核心《伦理学研究》
- 北大核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省级《黄河之声》
- 北大核心《外国文学评论》
- 省级幸福
- 省级故事家
- 省级《深圳大学学报》
- 省级《书法》
- 省级今古传奇
- 省级旅游世界(旅友)
- 北大核心《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省级《青海湖文学月刊》
- 国家级中华活页文选
- 国家级《百姓》
- 省级《词刊》
- 国家级中国摄影
- 北大核心《学习论坛》
- 北大核心《敦煌学辑刊》
- 国家级《美术之友》
- 省级译苑新谭
- 北大核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 省级都市心情
- 北大核心故宫博物院院刊
- 省级《华夏人文地理》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