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文学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江河文学

《江河文学》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42-1311/I
国际标准刊号:1005-1570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主管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文学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华文化画报》国家级文学期刊

  【杂志简介】

  《江河文学》立足水电面向全国,讴歌水电建设成就繁荣水电文艺,培养文学新人,发展企业文化,服务作者,服务读者,服务改革大业。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收录情况: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研究报;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庒万甫 作品 庒万甫; 2

  2 断桥 林红宾; 4-12

  3 情为何物 梁文武; 13-31

  4 对一座古堰的诗意解读 朱仲祥; 32-35

  5 乡关何处 林文钦; 36-40

  6 白藤湖记 王维新; 41-44

  7 穿过摩登的封面 陈新; 45-49

  8 巴蜀胜境张飞庙 李华章; 50-51

  9 关于琴的记忆 陈信; 52-53

  10 送女儿上火车 黄莉萍; 54-56

  11 罗杰的诗(二首) 罗杰; 57-58

  12 马小强的诗(三首) 马小强; 58-59

  13 露易丝•格丽克诗选 柳向阳; 59-61

  14 暗流涌动的激情和诗意——论柳向阳诗歌翻译与创作 刘波; 62-64

  15 庄如林 作品 庄如林; 65

  16 《出污泥而不染》 汪全元; 66

  社会学论文发表:卢梭平等观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摘要]平等观是卢梭政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内容,贯穿于他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中,时至今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的问题,社会平等成为热议话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本文在概述卢梭平等观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从这一角度论述了其对我国国家治理的启示。

  [关键词]卢梭,平等,社会契约,国家治理

  卢梭是平等权利最伟大的辩护者之一,平等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出发点,甚至可以说是他整个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像罗素所指出的:“自由是卢梭思想的名义目标,但实际上他所重视的,他甚至牺牲自由以力求的是平等。” 卢梭的平等思想在当时的法国思想界产生了极大的震撼,直接影响了此后的法国大革命。时至今日,卢梭仍然是被人们所探讨的最多的启蒙思想家之一,他的政治思想,尤其是他关于平等的思想,在当代仍具价值,对世界,对中国,都有着一定的启示。

  江河文学最新期刊目录

人性的演变——品高士林小说《那一缕云烟》中的三重启示————作者:赵琬茹;

摘要:<正>在中篇小说《那一缕云烟》中,作者高士林安排了三个关系交错的主要人物:为了复仇走上名利顶端且最终也在虚名簇拥中死去的中学校长宋耀光,长久困在金丝笼中因而逐渐失去反抗能力的人妻江兰,欲望不断膨胀却终究美梦破灭的小人物孙建明。在新时期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这三个人物各自怀揣心思,在名欲、权欲、利欲、贪欲的红尘路上一起结伴前行,而宋耀光是打头的那个。他踌躇满志地大步向前迈着,认为自己身后始终跟着亦步亦趋...

老屋————作者:熊轲;

摘要:<正>~

南京远东书局图书出版征稿

摘要:<正>南京远东书局与中国各出版社联合,常年出版文学作品集、书画影集、方志年鉴、家族谱志、理论专著、个人回忆录、学生作文选、教材教辅、译著等图书。使用国家新闻出版局核准的正版书号,每种图书均可在国家新闻出版局所属的中国版本图书馆官网验证CIP数据

草木葳蕤赤子心——评葛取兵植物系列散文————作者:丁智良;

摘要:<正>在当代文坛,写植物的作家作品可谓数量繁多,但真正写得出彩的并不多,其中湘籍作家葛取兵可谓首屈一指。其描写洞庭湖平原植物的系列散文,迄今为止已创作五十多篇,部分篇章在《湘江文艺》《湖南文学》《雨花》《延河》《红豆》等刊物刊发后,先后被《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等权威刊物选载。其中部分篇什结集为《洞庭草木深》一书

信念坚守中的精神超越——读黄雷萍的《灵魂的直白》(外二题)————作者:陈德民;

摘要:<正>《灵魂的直白》是南通作家黄雷萍女士的人生行旅体验与记忆书写。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片段式的文本影像,在行动和精神上往返于人生的起点和当下的现实。不断回溯自我成长中的悠悠往事,书写与社会、故乡、亲人、朋友、同事等大千世界一切美好时光的同时,也叙述个人在学习、事业、家庭、行旅等过程所经历的非凡生活际遇。那些漫长而曲折、浪漫与多彩的人生历练

关于“信使”的多重解读——铁凝短篇小说《信使》主题特色品析————作者:陈修平;

摘要:<正>近日,阅读了作家铁凝的短篇小说《信使》(原载《北京文学》2021年第6期,《小说选刊》2021年第8期转载),在作家营造的语言和情节氛围中,一步步深入,一步步感受,一步步品悟。这篇小说虽然写的只是现实生活中的小题材,但却能触发读者心灵强烈的震撼——善与恶的碰撞,爱与恨的交织,美与丑的对比,最终让读者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在闪烁,并温暖着曾经沧桑的记忆

南京远东书局图书出版征稿

摘要:<正>南京远东书局与中国各出版社联合,常年出版文学作品集、书画影集、方志年鉴、家族谱志、理论专著、个人回忆录、学生作文选、教材教辅、译著等图书。使用国家新闻出版局核准的正版书号,每种图书均可在国家新闻出版局所属的中国版本图书馆官网验证CIP数据

走出人文主义的执念——谈中国当代科幻文学————作者:李松睿;

摘要:<正>刘慈欣的《三体》、郝景芳的《北京折叠》接连获得雨果奖2015年"最佳科幻长篇小说奖"和2016年"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使得美国的世界科幻大会和雨果奖这两个原本只有科幻迷关注的小众事物,突然间成为媒体、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而两位中国科幻小说家得到国外评奖委员会的认可,也和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联系在一起

灿烂的丝路之花——浅谈《子归城》的结构、人物及语言————作者:安然;

摘要:<正>一刘岸的多卷本长篇小说《子归城》问世以來,备受关注。著名诗人舒婷说:"许多书可以不翻,但这部书值得一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名作家邱华栋说:"《子归城》追求史诗般的笔触,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野心与自信……多年以后,你我会忘记许多东西,但应该不会忘记这本书。"著名影视评论家许柏林说:"走进《子归城》,您就走进了一部恢弘酷烈的史诗。"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评论家韩子勇说:"这是一本令人印象...

小说的前沿,美学的后卫——综论新世纪试验小说————作者:刘大先;

摘要:<正>宁肯在《三个三重奏》附录的《把小说从内部打开》中写道:"现代主义小说在五花八门的成功与不成功的实验之后尽管已走到头,如法国‘新小说’走到了头,走进了死胡同,但走到头并不意味着事情结束,有趣的一面正是:现代主义小说虽然走到头了,但传统小说再也不能像以前那么写了。"(1)他的这部作品就是试图在正文的故事之下加以注释

月亮上没有女儿国——读西渡《奔月》————作者:周瓒;

摘要:<正>从体量上看,诗人西渡的这首《奔月》可以称得上一首叙事小长诗,12节217行,以一种有距离的、观察者的口吻,戏剧性地重述了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诗行和诗节的分布看,诗节长度因叙事内容需要并不均等,诗行间频繁出现的省略号是影响诗歌推进与意义隐现的重要形式符号。在古籍记载与民间文学中,作为射日英雄羿的妻子,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多个版本。嫦娥究竟是被嫉恨羿的逢蒙所逼吃下了西王母所赠的长生不...

与草有关————作者:李克利;

摘要:<正>~

新时期诗歌现代性的美学演进与动态逻辑————作者:刘波;

摘要:<正>一以朦胧诗的浮出水面,来谈论新时期诗歌的发生,当是我们今天回望当代诗歌的某个起点。对新时期诗歌四十年的线性叙述,也是基于贯穿其间的那条隐秘线索,即重新接续"五四"文学的现代性问题,并在诗性的层面更新其语言、观念以及对现实的回应

《萤火虫研究》出版发行

摘要:<正>《萤火虫研究》是湖北知名诗人邱红根诗歌自选集,已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诗集录入作者不同时期诗作(含组诗)160多首,全书分六辑。作品题材涵盖乡村记忆、当代城市生活、个人医学工作经历等

向源头逆势而行——毛子诗歌对“原物”的回溯与建构————作者:桑大鹏;孔令丽;

摘要:<正>毛子诗歌有一种固执的追求:回到源头。此源头意指丰富:物之渊府;精神的起点;真相的本然;创造的启动能量;性情的本真;以及终极意义等等。为了回到源头,毛子之诗显示了一种站在人、生命、感知、悟性的此岸向真理彼岸逆向而行的趋势,以此营造了毛子诗歌与众不同的独特性

为新时代留下的独特文学记录——读马如金报告文学集《脊梁》印象————作者:陈德民;

摘要:<正>在新时期以来的报告文学作品中,有关农村改革与"三农"问题一直是作家关注的焦点。我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黄传会的"反贫困"系列与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到90年代杨豪的《中国农民大迁徙》与陈章汉的《江口风流》,再到新世纪的"精准扶贫"题材的创作热等,均可印证这个现象。这些作品大都触笔纵横,场面宏大,作品都是从一个地区乃至全国所发生的某种现象,来报告农村在改革开放后所产生的巨变,让人从这些现象中...

回望乡村——高士林小说集《那一湾湖汊》农村女性形象与价值分析————作者:赵琬茹;

摘要:<正>随着新世纪以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题材文学这几年在不断回潮。所谓"回潮",是相对于在中国上世纪80至90年代那段时期包括农村文学在内的现实主义文学的落潮而言的。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学浪潮有一种"去政治化"、远离现实、消解意义的趋向,那么90年代的中国文学,由于"王朔现象"等新潮流的涌起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读高士林中篇小说集《那一湾湖汊》有感————作者:李小琴;

摘要:<正>拿到高士林先生的中篇小说集《那一湾湖汊》时,我就被书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淡淡的云影天光之下,是一汪平静如镜的湖水,大片大片的芦苇之中,有一只仙鹤仰天而歌、悠然自得,颇有些卓然不群、遗世独立的意味。寥寥数笔的水墨画,氤氲着"沉湖湿地"情,这是高士林先生心中"一抹抹原初的影子",是他踏着记忆落花、执手追寻年华的"美丽烙印",是他隔着月光、隔着天涯却隔不断的千丝万缕牵挂

奏响新时代女性觉醒与崛起的颂歌——读肖静中篇小说《朝阳光海岸飞》————作者:郭润泽;

摘要:<正>《朝阳光海岸飞》(刊发于《长江丛刊》2019年2期)是作家肖静以自己独特视角,刻画一位虽饱经磨难却通过自己努力成为商界女强人的中篇小说,充分展示出作家在女性文学叙事和反映现实生活的介入力量。其包罗万象,信息量大,以女性的婚姻、爱情、事业等为多棱镜,立足于书写一个女性意识觉醒与崛起的历程来反映新时期女性的艰难追梦,通过女主人公林格的成长史、情感史、心灵史的书写突出现代女性的自强精神,女性特有的...

沉迷情爱,恍若置身“玫瑰红雾霾”——读高士林长篇小说《滥》————作者:李小琴;

摘要:<正>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是的,一切看似自由,但都有枷锁。读高士林先生的新作《滥》时,耳畔正传来一则新闻——这两天出门不戴口罩的都是勇士,雾霾这两天赖在南京不肯走,昨天空气质量重度污染,南京发布入冬后首个霾预警、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昨天傍晚,天空更是出现了雾霾自带颜色的奇景,网友吐槽:"玫红色的雾霾还是头回吸上。"听完之后,我淡淡一笑,这种"黑色幽默"的调侃,看似是一种...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江河文学》国家级文学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3552.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