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书法

《书法》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1-1067/J
国际标准刊号:1000-6036
主办单位:上海书画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上海书画出版社有限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湘潮》文学省级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艺术界》文学期刊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书法》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书法》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书法刊物。旨在介绍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指导读者学习和欣赏,为提高中华民族书法篆刻艺术水平服务。内容现代与古代兼顾,书法为主,刻印为副,作品和文字并重。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时空、视野、翰墨、经典等。

  2014年03期目录参考:

  1 《黄庭经》曾熙临本 上海图书馆藏品 1

  2 立德为文铸书魂 杨天才 22

  3 从当代书法家“自作诗词”说开去 章钟鸣 23

  4 艺苑教师杂谈 杨吉平 24

  5 书法批评的文风亟待改变 葛复昌 25

  6 王羲之不仅仅是书法家 范美俊 24

  7 我成“艺术家”了? 谢芳田 25

  8 唐韩愈撰《窦牟墓志》 郭茂育 顾 涛 26-34

  9 世家女子多风流——魏晋南北朝书法世家中的女性书家管窥 杨晓萍 34-36

  10 唐代女性书家掠影 常 春 37-41

  11 明清名妓的笔墨表情 盛诗澜 42-47

  12 略论中国近现代女性书法 李天天 48-83

  13 “润笔”“润格”刍议 刘高潮 51

  14 从发表文章到创作书法 徐建融 52-53

  15 名家临名帖——吴大澂临《虢季子白盘》(上) 62-63

  16 书概释义(五十六) 冯亦吾注 64

  17 朵云印评点评 唐存才 65

  18 朵云书翰点评 黄 明 66-67

  19 名胜印迹 泰山名胜印 主持人 陈 岩 68-69

  20 竹堂笔记(六) 孟会祥 70-71

  21 雅集“衡山”觅停云(下) 顾村言 76-79

  2015论文征稿范文:严歌苓小说中的移民形象之比较

  摘 要:移民形象经常活跃于现当代小说中,尤其是有过移民经历的作家笔下,严歌苓就在她的小说中刻画了一个个立体、丰满的移民形象,她们的特点各不相同。这些移民形象的不同与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和作者自身经历有关。

  关键词:2015论文征稿,移民形象,严歌苓小说

  一、移民形象概说

  移民是由一个国家或地区迁移并长期居住、生活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群体,这类人物形象经常活跃于现当代小说中,尤其是有过移民经历的作家笔下。

  书法最新期刊目录

浙江古代书法选·清人书法

摘要:<正>姜宸英草书节临王羲之《胡桃帖》轴(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为致子。吾笃喜种果,今在田里,惟以此为事。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临似杏翛年道兄。姜宸英。陈奕禧行书《梅花绝句》轴(朵云轩藏)释文:山月缟中庭,幽人酒初醒。不是怯清寒,愁踏梅花影。奕禧

当代书法现状反思————作者:葛子茹;

摘要:<正>一当代书法艺术的生存环境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文化热潮与美学新思潮的推动下,书法艺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象形符号到意象性审美的演变,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与艺术精神。然而,随着艺术生存环境的变化,书法审美也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西方艺术思潮的介人催化了书法的视觉化与形式化,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则使书法艺术从传统的文人化逐渐走向平民化...

生活美学视域下的当代书法————作者:王咏;

摘要:<正>一生活美学与当代书法的适应性当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现状,人们日渐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精神世界的愉悦,中国当代生活美学应运而生。生活美学是现代人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在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下,所产生的一种精神需求,是美好生活的理想指引。“‘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社会背景与文化语境的量变,而‘审美日常生活化’关系到审美与艺术的质变。”1前者是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帖派笔法与碑版笔法区别考————作者:杨二斌;石锦;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是由隶书俗写逐渐演变形成的新的正体。由于书写环境及介质的不同,笔法发展分为两条主线。其一为南朝帖派笔法,以“一拓直下”法为主,逐渐脱去分书笔意,强化端折点,在发展中逐渐弱化笔画中截;其二为北朝碑版笔法,其根植汉碑,在发展中受南朝书风影响强化端折点,然线条较为中实。二者之区别主要在于取法对象、书写水平及书写状态之不同

朵云印评————作者:王义骅;

摘要:<正>是印取法上溯宋元,下追近现代元朱文名家,布局匀整,篆法秀丽,线质婀娜又不失浑厚,可见作者有较好的篆书功底和精到的篆刻技法水平。在一些细节处还有可以优化的空间。“台”字最上面一笔做成折翅状,与全印最为不协调,吾以为作者为了不与“香”“尘”二字的弯笔雷同而特意为之。其实可以改变“香”字的篆法,把上面的圆弧线改成方形结构就可以破解三笔造型雷同之困。“香”字最上一短笔借边也似乎不太妥,历来圆朱文印这...

法度与意韵——枕寒斋书法散论(二)————作者:范功;

摘要:<正>一由于构形的太过精准而失去了作品中的萧散与自然,这往往成为造型艺术的遗憾或苛责。准确在此成了一种罪过,似乎这样的艺术只是走到了道路的中段,就此止步。衰年变法,总因显示出一种高贵的勇气令人击节称赞,即使变法的结果往往可能与放弃、破坏画上等号。生理的变化也会带来控制造型时的心力不济。面对这样的问题,创作者与其过早地去讨好观众,不如自然地去等待和接受“人书俱老”的现实。让一个孩子过早地在老年病房里...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书法》(简牍帛书)读后————作者:李贵明;

摘要:<正>百年简牍,蔚为大观,抚简追昔,遥接古人。开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书法》(简牍帛书)就是朱乐朋等几位作者近期推出的一本极具学术价值的书法类读本。该书呈现下几个特点:一是资料翔实。本著作在资料的详实性方面堪称楷模。作者以出土简帛隶属的时代线索为依据,将每一处简帛出土的时间、地域、数量、大致内容、年代等信息搜集起来。为了读者方便,有些简牍出土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让人一目了然

朝花夕拾(文摘)————作者:丰子恺;

摘要:<正>丰子恺《学艺术是要恢复人的天真》艺术常被人视为娱乐的、消遣的玩物,故艺术的效果也就只是娱乐与消遣而已。有人反对此说,为艺术辩护,说艺术是可以美化人生、陶冶性灵的。但他们所谓“美化人生”,往往只是指房屋、衣服的装饰;他们所谓“陶冶性灵”,又往往是附庸风雅之类的浅见。结果把艺术看作一种虚空玄妙、不着边际的东西。这都是没有正确地认识艺术的效果之故

清杨学洛行书自作诗四条屏

摘要:<正>释文:嵇生实慷慨,愤世托唐虞。好锻性所成,能琴风有余。卓尔龙凤质,块然土木居。养生既妙理,舍身亦良图。庄生悟大道,立意排俗儒。诡论薄孔颜,谬言非诗书。海鹏方图南,井蛙自拘墟。漠漠《养生论》,浑浑《德充符》。老子澹泊宗,未许申韩拟。著书五千言,深究道德旨。柱下亦偶寄,流沙遂终止。虚牝近不闻,犹龙谁复似。车骑长名族,蚤岁亲戎旃。出师娄挫秦,恭顺不敢专。视父乃继美,于兄已盖愆。淝捷幸得邀,何至愧朝...

金农隶书《相鹤经》四条屏

摘要:<正>释文:鹤二年落子毛,易黑点。三年产伏。复七年,羽翮具。复七年,飞薄云汉。复七年,舞应节,鸣中律。复七年,不食生物,大毛落,茸毛生,乃洁白如雪,或纯黑,泥水不能污。是以行必依洲渚,止不集林木。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故寿不可量。复百六十年,雌雄相视而孕。复一千六百年,饮而不食。唯鸾凤同为群。有圣神在位,则与凤皇翔于甸。余年七十始作渴笔八分,汉、魏人无此法,唐、宋、元、明,亦无此法也。康熙间...

陈鸿寿行书《书对竹兼》七言联

摘要:<正>释文:书对圣贤成主客,竹兼风雨似咸韶。筠厓七兄属。弟陈鸿寿

钱松行书论书轴

摘要:<正>释文:河南草书《阴符经》字法步骤二王,而微带草,风神瞥映,机致流转。孙虔礼《书谱》脱胎于此。贞观中奉敕书。石七大兄先生属。钱叔盖

徐三庚隶书《杨柳芙蓉》七言联

摘要:<正>释文:杨柳春风谢太傅,芙蓉秋月孟襄阳。广彦三弟属书。癸酉仲冬。三庚

赵之谦楷书《安得但见》七言联

摘要:<正>释文:安得山泉变春酒,但见野鹘盘浮图。蕺子仁兄属集苏句。同治戊辰秋日。赵之谦

吴昌硕篆书《以朴其真》七言联

摘要:<正>释文:以朴为秀古原树,其真自写斜阳华。秉三仁兄大雅属集旧拓猎字,时庚申冬。七十七叟吴昌硕

清金农隶书《饵菊诗》轴

摘要:<正>释文:冬心先生厨无突烟,不为所厄,果何术耶?客居有菊数畦,采之以当夕餐。菊可饵乎?因作《饵菊诗》一篇。芜疏花更疏,寒菊澹如此。有酒香入杯,无人景在水。可以充斋厨,夕粮笑糠秕。餐之得长生,我亦康风子。雍正十二年九月在扬州作,乾隆十一年九月书。古杭金农

清毛奇龄行书《上巳易园修禊,奉和益都夫子原韵二首·其一》轴

摘要:<正>释文:曲江修禊已三年,胜饮无如柳下偏。地旷尽教油幔接,溪回不碍羽觞传。沿堤草向春深发,夹路花从雨后妍。陪得蓬山旧仙侣,到来满座尽云烟。书为君美贤甥孙博粲。西河毛奇龄,八十有七

北齐《高浟墓志》考释————作者:岳改荣 ;李俊卿 ;刘秀峰;

摘要:<正>北齐《高浟墓志》全称《齐故假黄钺太师太尉彭城王墓志之铭》,盖、志各一,盖为盝顶式,篆书“齐故假黄钺太师太尉彭城王墓志之铭”,志呈正方形,长、宽各六十八厘米,志文三十六行,满行三十六字,共一千二百二十六字。此墓志对补史之缺、研究北齐时期书法艺术具有重要意义。一《高浟墓志》释文齐故假黄钺太师彭城王墓铭。昔烈山之后,分姓者十二;高辛之族,言才者八人。汉则刘交、刘苍,好书好善

河东地区唐代碑刻中的楷书研究————作者:苏金成;王欢庆;

摘要:河东地区临近唐都长安,政治地位重要、文化底蕴深厚,碑刻艺术发展繁荣。河东地区唐代碑刻楷书风格的形成是当时科举教育制度、帝王喜好、书丹者以及刻工等多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而唐碑的法度自带秩序的美感,这种审美认知与教化功能,亦是弘扬“正大气象”的体现。如此规范典雅的楷书加之歌功颂德的文本与树碑之场合共同塑造出一种独特的书法景观,在这一过程中碑刻的教化功能与艺术价值得到进一步凸显

云南德宏州博物馆藏清代傣族土司官印考论————作者:刘泽勇;朱书全;

摘要:清代傣族土司官印不仅是研究土司官职的实物资料,还是探求中央政权与地方少数民族政治关系的重要文献。论文从形制、印文、款识归纳云南德宏州博物馆所藏五方清代土司官印特点;探究“干崖宣抚司印”误刻为“千崖宣抚司印”之说,勘正该印印文应为“千崖宣抚司印”;考订“南甸宣抚司印”应为地方自制印;分析清政府与土司的政治关系及土司统治阶层围绕“印信”设置官职、节日背后蕴藏的人类学“族群文化”意涵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