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艺海》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艺海》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刊物定位】
《艺海》自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为艺术创作、艺术研究和艺术教育工作服务,尤其关注、反映艺术界的最新发展动态、科研教学成果和艺术史源流,成为艺术界人士辛勤耕耘,共享丰收的一片沃土。许多中青年艺术才俊,登上《艺海》这个大讲坛,发表作品,交流心得,结出硕果,成长为全国知名的艺术家、艺术大师。1994年,前主编周峥嵘先生携《艺海》杂志赴香港参加当年度国际期刊展览,蜚声海内外;2000年度,《艺海》被评为湖南省一级期刊,成为湖南省最优秀的社科类期刊;2003年,前主编俞康生先生应邀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艺海》及湖南艺术界创作、科研硕果备受台湾学界关注;《艺海》推荐的许多作品,历年荣获“田汉戏剧奖”一、二、三等奖,2004年度,《艺海》荣获第十七届“田汉戏剧奖”之“优秀期刊奖”。此外,《艺海》曾多次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内部工作刊物《文艺阅评》点名表扬。
【主要栏目】
[剧本新作] [华夏艺谭] [兰苑艺坛] [黄钟大吕][水墨丹青] [传媒论道] [翩跹舞韵] [护花春泥] [艺术春秋] [文化心旅][缤纷图影] [舞台演议] [音乐时空] [美术天地] [影视频道] [广告装潢] [艺术教育]等等
【收录网站】
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上海翠珑文化传播(悦读网)、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广州华阅数码(读览天下网)等等
2014年02期目录参考:
1 大型现代戏曲风雨同舟 叶颖;尹伯康; 5-12
2 小品县长光临 全峻; 13-15
3 话剧小品追梦 唐琼; 16-17
4 黄芝冈日记选录(二) 范正明; 18-30
5 知恩知报的老艺术家——读黎建明的幸福回忆文章 凌翼云; 30-31
6 《参考消息》中的中国电影及其海外评论 厉震林;阴凌云; 32-37
7 从《中国好声音》看电视选秀类节目的未来走向 丁红; 38-44
8 范正明先生戏剧观念论 蒋晗玉; 44-46
9 生而复死与死而后生——朱丽叶与杜丽娘爱情的文化思考 李欢; 47-48
10 湖南花鼓戏的时代履痕——从《刘海砍樵》的改革引起的点滴思考 曾湘玲;曾祥嗣; 49-52
11 古韵幽浓情切——梨园戏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研究 郑丽红; 53-54
12 榜样 艺术 感染力——大型彝剧《杨善洲》评析 李红波; 55-56
13 行当——戏曲编剧程式之本 钱狄丽; 57-58
14 回归原始生命的强健力——谈婺剧演员楼胜的表演特色与风格 莫霞; 59-60
15 领略婺剧的独特艺术魅力——赏婺剧青年演员楼胜折子戏专场演出 姜志伟; 61-62
16 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简评婺剧三折 黄宗祥; 63-64
17 舞台人物呈现的细节化处理——观婺剧三折有感 陆雅馨; 65-66
18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与双排键电子琴协作的研究与实践 赵宇; 66-68
戏剧论文发表:传统戏曲艺术在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 要:中国戏曲它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特有精神文化对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氛围,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根据工科院校校园文化自身的特点,本文从戏曲艺术特有精神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及工科校园文化特色的三个维度,围绕如何创建特色校园文化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戏剧论文发表,戏曲艺术,工科院校,校园文化
1 戏曲艺术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
中国戏曲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至今3000年前先秦的祭祀活动,而后经宋元发展成型,明清到达顶峰,以至于到近现代随着社会的跌宕起伏而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各剧种不断兼收并蓄相互学习,剧种丰富多样各具特色。中国戏曲艺术现可查已存剧种300余种,其中京剧、昆曲、豫剧、秦腔、河北梆子等是的杰出代表。在我国各地又有根植于地方文化的地方戏曲剧种,他们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优秀代表。
艺海最新期刊目录
怀念郑怀兴————作者:汤晨光;
摘要:<正>2023年12月13日,我收到一则不啻是晴天霹雳的信息:郑老师走了!郑老师就是剧作家郑怀兴,但怎么就走了?!在不到一个月之前,我还看到他在西安疗养结束前后的照片,虽然面容清癯,神情略显乏力,但看上去不像是有严重的病痛。转来照片的朋友还转述说,郑老师已从西安回到福建,精神挺好的。身体不是正在康复中?怎么会如此遽然脆断?但事实就是事实,在最初的惊恐和迷乱之后,我决定赴仙游郑家吊唁,并向郑怀兴作最...
戏剧艺术的数字化转型:传承与创新————作者:姜艺艺;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戏剧艺术正经历深刻变革。本文探讨数字技术在戏剧传承与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及新美学视角。首先,明确戏剧在文化传承中的核心价值,强调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其次,分析数字融媒体如何重塑戏剧传播生态,促进传统艺术与数字平台结合,扩大受众基础。同时,讨论在数字化传播“新范式”下,戏剧作品所展现的新美学特征,包括互动性、沉浸感以及多媒体元素的整合。最后,总结戏剧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并提出建...
我读吴宗泽——浅评《辰河高腔曲牌音乐全书》————作者:孙文辉;
摘要:<正>一、声腔源流及演变收到吴宗泽老师的三大本巨作《辰河高腔曲牌音乐全书》有好些天了,一直没有打开书匣。我觉得,读一部内心中感觉比较重要的书,是需要焚香沐浴来恭读的,我不能轻举妄动。昨晚,我没焚香,却沐了浴。沐浴之后,我打开床头灯,躺在床上,郑重地翻开《全书》的第一篇《宫调篇》。先看了看书前数十幅照片,让自己慢慢进入状态,然后一口气读完了音乐家吕骥写给作者的一封信,这封信作为全书的《代序》放在最前...
“镜中幽灵”:里马斯·图米纳斯版《叶甫盖尼·奥涅金》文本隐喻探微————作者:毛增立;
摘要:2013年,立陶宛籍戏剧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Rimas Tuminas)将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改编为戏剧(下文简称图版《奥涅金》),搬上舞台。尽管图版《奥涅金》在人物、语言、情节等诸多方面保留了普希金原著中的设定,但将19世纪初的长篇文学经典转码为当代剧场内数小时的舞台演绎,意味着其绝非机械的因袭与仿效,而势必意在重构:历史情境的客观更迭...
河南三大剧种繁荣共生的发展路径思考————作者:杨天宏;
摘要:通过对河南省重点区域三大剧种发展的比较,探寻三大剧种繁荣共生的区域特色的共性、普遍性、差异性和特殊性,分析河南三大剧种繁荣共生的基础和机制,总结出三大剧种在共生中既保持个性又优势互补,在共荣中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特色和规律性的内容
歌唱的呼吸与训练————作者:褚震;
摘要:在声乐表演中,对呼吸的控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有效把握气息长短、声音强弱,以及腔体共鸣的调整和歌曲情绪的变化,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音乐效果,这就需要歌唱者根据作品的要求,精确控制呼吸频率和气息流量。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式,才能满足演唱作品的各种需求,并运用呼吸技巧,展现出完美的艺术表达和情感传递,将作品的艺术魅力完美地表达出来
论芭蕾舞剧的动作元素与舞台表演技巧————作者:董磊;
摘要:芭蕾舞剧是集舞蹈、音乐、文学、戏剧、美术等多元艺术要素于同一舞台空间的综合艺术形式。由于没有对白,为了精准传达剧情、烘托主题情感、刻画人物形象,要求舞者具备高超的舞蹈动作与舞台表演技巧,能够运用丰富的动作元素与灵活的舞台表演升华整体艺术形式,提高舞剧的舞台表演质量
现代舞的跨文化发展与创新路径————作者:黄泺珲;武晨迪;
摘要:现代舞自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以来,已成为全球舞蹈艺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现代舞的核心精神在于打破传统、表达个性、强调情感与身体的自由表达,它与古典芭蕾形成鲜明对比,不再受限于固定的动作框架与美学标准。通过与不同文化的融合,现代舞展现出独特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现代舞不仅在欧美国家继续发展壮大,还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现代舞在全球化背景...
共同体语境下的舞蹈创作————作者:邹圣洁;刘潇湘;
摘要: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是铸牢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舞蹈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作与演出中生成的审美意境已经成为民族与地区间交流的重要纽带,为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要提升民族舞蹈的创作与演出水平,发掘民族文化传统,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创作出紧跟时代,服务社会,群众欢迎的艺术形象,在审美鉴赏中构筑起共有的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艺术情怀
抗美援朝主题中国画图像叙事————作者:刘瑛;刘琳;
摘要:中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趋势,从艺术创作视角回顾抗美援朝精神,用中国画图像叙事诠释抗美援朝精神,讲好中国崇尚和平与发展故事,激励和深化当代革命历史题材中国画创作。文章综合图像学、叙事学和中国画学理论探析抗美援朝主题中国画图像叙事题材、风格及其成因、模式等,建立其理论与实践体系,提出其引用价值与对策,以弘扬革命文化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坚定文化历史自信自强,促进...
滩头年画的文化生态浅析————作者:文牧江;聂世忠;
摘要:滩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纸作技艺在农耕文化、楚南文化与梅山文化影响下兴起,形成连片性的纸作技艺商业生态圈。滩头年画在多种文化交融下成为滩头纸作产业链的高附加值产品,但目前面临市场萎缩、技艺失传、品种流失、创作后继乏人、古雕版和珍品流失等挑战。近年来,一些传承人的努力使滩头年画在传承和发展上取得一定成果,并出现多种应用延伸。滩头纸作技艺文化生态圈具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推动文...
时代的“反复”:浅析德国新表现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相似性————作者:王艺璇;
摘要:表现主义是现代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在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当代艺术产生极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表现主义与表现主义在时代背景、艺术思潮与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文主要以两者的时代背景和艺术思潮为主要视角切入研究,对新表现主义与表现主义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分析论证新表现主义如何结合时代因素丰富理论观念,并探讨其在艺术观念上对表现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尚趣的现代狂书艺术生态——从榜书到少字数书法流变————作者:贺文键;
摘要:<正>古代有一种榜书,也叫署书,多用于题写匾额,横轴与中堂皆用,有尺外大者,数寸大者,每幅作品字数不多,有一字、二字、三字或四字等,据说汉代的萧何最擅此道。康有为在他的《广艺舟双楫·榜书》里说:“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安静简穆为上,雄深雅健次之。”南海老人言之最确也!古时候的榜书,一般多为正楷,或者行书、隶书、篆书皆用,鲜少用草书矣
传统文化视域下服装表演中的美学及价值追求————作者:扈静雯;扈静媛;
摘要:服装表演不仅是通过肢体表演和情绪对服装进行展示,更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进一步丰富其文化内涵。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加强对服装表演美学观念和价值追求的研究,对于提高服装表演形式、内容效果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本文从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探讨了传统文化视域下服装表演中的美学与价值,以及服装表演的具体体现,并分析了服装表演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原则和应用策略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流行演唱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作者:吴蔚;
摘要: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流行演唱教学体系也在发生变革。作为培育国之栋梁的高校,应肩负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职责,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流行音乐风格多元,是当代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它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高校流行演唱教学还需要坚持文化自信,不断将本土优秀的文化融入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文章分析当前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在高校进行流行演唱教学的创新策略,...
新文科视域下非艺术院校合唱课实践与理论研究——以湖北商贸学院合唱团为例————作者:陈雪芬;
摘要:伴随新文科建设的浪潮,文学艺术学科开始跨越专业壁垒走融合创新的发展新路径,努力实现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以湖北商贸学院下属于校团委的大学生艺术团的合唱排练与公共选修课《声乐基础与合唱训练》合二为一的模式为例,发掘新文科建设理念对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其教学实践,组织结构、教学体系与管理,教育思想与方法的详细阐述,以期为其他院校合唱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中国传统古诗词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作者:童姗姗;
摘要:中国传统古诗词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高校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传统古诗词的合理化应用,能进一步彰显古诗词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提升声乐教学综合质量,促进学生声乐艺术修养提高。本文在简要分析中国传统古诗词在声乐教学应用价值的基础上,针对古诗词在声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究
基于“身心合一”理念的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路径————作者:李鑫;
摘要:本文对当前高校的舞蹈教学现状予以分析,对“身心合一”理念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意义进行阐述,旨在探析“身心合一”理念在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中的路径。研究表明,将“身心合一”理念运用于高校的舞蹈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和提升舞蹈学生的身心综合素质,有助于提升舞蹈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创造力,为高校舞蹈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包括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改革路径。高校...
红色音乐课程基础教育与高校联动教学探究————作者:叶军;张昱煜;
摘要:红色音乐文化是落实音乐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是回答“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探索高校与基础教育红色音乐特色课程联动模式,让红色音乐文化的教学从新教师产出的源头到中小学一线教师能力的提升呈现系统化。从高校课程到基础教育红色音乐课程相互促进,在高校选修、教师培训、常态课、社团课等多条路径中,全方位地用红色音乐的浸润手段,让红色基因融化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们的血液中
艺术人类学视域下武陵文化圈苗锦芭排风格特征解析————作者:田燕;杨建;
摘要:湘西“丹青苗”又称之为“仡佬苗”,据考证是古“濮僚”后裔,其织锦称之为“芭排”或牛肚子被面,纹样粗犷古朴。本文从武陵文化圈与苗疆、湖南苗族织锦制作技艺分布、湘西苗锦芭排(牛肚子被面)风格特征解析以及湘西苗锦芭排(牛肚子被面)与湘西土家织锦的比较分析,采用两证法,对武陵文化圈遗存的苗锦芭排(牛肚子被面)的分布、特色、传承等方面进行考察分析,试图阐述苗锦芭排与古文明之间的联系,为中国古代织锦的流变提供...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名人传记(上半月)
- 省级《南方文物》
- 省级《学术探索》
- 国家级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
- 省级《贵州文史天地》
- 省级《延边大学学报》
- 省级《安徽文学》
- 省级红岩春秋
- 省级都市文化研究
- 北大核心《出版广角》
- 省级《青春岁月》文学期刊
- 北大核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 国家级佛教文化
- 国家级《中国美术》
- 国家级军营文化天地
- 国家级《传媒》
- 国家级中国社会语言学
- 省级《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 省级可乐
- 国家级民间文学
- 省级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 北大核心故宫博物院院刊
- 省级三月风
- 省级青年博览
- 省级喜剧世界
- 省级 大舞台
- 省级《中华书画家》
- 北大核心《芙蓉》
- 省级文学界理论版
- 省级《西南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