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岭南文史》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岭南文史》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岭南文史》综合性刊物。旨在挖掘整理、研究岭南地区二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探讨有关岭南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问题,保存乡土文史资料,激发读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把文史研究工作更好地用于为祖国统一、振兴中华,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收录情况: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谈谈制度文化 王本祥; 3
2 从海洋制度文化看历代中国政府对南海领土主权的管理(下) 司徒尚纪; 1-4
3 试论冼夫人文化研究的传承与发展 张均绍; 5-10
4 历代广东地方志编修简述 侯月祥; 11-13
5 清代“金堡”狱案对韶关文化的影响 刘丽英; 14-17
6 《岭南文史》杂志征订单 17
7 广东台山下川岛王府洲是南宋皇朝的最后王府 赵福坛; 18-19
8 方志有关高州市和电白县错误记述对冼夫人研究的影响 周忠泰; 20-26
9 康有为与朝鲜儒士的交往 帅倩; 27-32
10 禺南地区迎神赛会中的对联文化 陈铭新; 33-37
11 清游会 画坛一笑泯恩怨——岭南画派和传统国画研究所的恩怨解析(下) 曾阳漾; 38-48
12 殷殷良马情 拳拳知遇心——李黼平和阮元的情谊 方尤瑜; 49-51
13 《梁格庄会葬图》:余绍宋与梁鼎芬的如烟往事 鄢卫建; 52-54
14 刍论“广州十三行”到“岭南十三行” 冷东; 55-58
15 番禺学宫建筑沿革考略 魏雅丽; 59-62
16 岭南商贸体系中的“点—线—面”——《内联外接的商贸经济》书评 刘强; 63-64
17 岭海名流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孔宪明 65
《岭南文史》杂志社编辑部投稿: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
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社科类论文发表: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 要]在“五位一体”视角下,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政治文明、生态环境文明5个层面,选取47个要素指标,构建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青岛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5个层面进行评价分析。
[关键词]社科类论文发表,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Abstract:From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civilization, the ecological cultural civilization, the ecological social civilization, the ecological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ivilization, 47 element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civilized city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ve in one”.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analysis of Qingdao city on the five aspects with the methods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岭南文史最新期刊目录
香港抗战历史资源研学旅游的活化与利用——以东江纵队抗日历史为例————作者:叶德平;
摘要: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而香港也在其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抗战历史除了是爱国主义教育外,也加强学生国民身份认同,培养其优秀的价值观。然而,基于历史的抽象性,传统的教育方法未必能够达致高效的教育成果。本文将通过对“红色研学旅游”的概念与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运用体验式学习进行香港抗战历史研学旅游教育方法的可行性及意义。此外,本文还详细探讨香港现时抗战历史资源的运用及开...
《集福坛诗钞》:晚清叶名琛父子岭南吕祖信仰小考————作者:段雪玉;
摘要:本文认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集福坛诗钞》为晚清汉阳叶志诜扶鸾降乩诗汇编,是叶氏吕祖信仰之新证。道咸时期,汉阳叶志诜就养于长子广东巡抚、两广总督叶名琛粤东节署。咸丰四年(1854)叶志诜分别于广州长春仙馆、学海堂设吕洞宾、李太白二仙乩坛,邀得三十余信众参与扶鸾,并将二仙乩坛降诗及信众敬和诗刊印为《集福坛诗钞》。叶氏于学海堂设乩坛应为叶名琛默许与庇护。西樵山白云洞改建为奉祀吕祖的云泉仙馆也得到叶名琛...
赣闽粤联手打造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名片————作者:杨兴锋;
摘要: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原中央苏区地跨赣闽粤三省,是共和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建议赣闽粤三地紧密合作,结成“弘扬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联盟”,共同打造“共和国寻根”平台数据库、中央红色交通线旅游研学品牌等,携手做好中央苏区红色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利用、研究和传播工作
香港红色爱国文化的振兴————作者:张志翔;
摘要:香港青少年的爱国教育是“爱国者治港”的主要环节,是香港长治久安的关键举措之一。振兴香港爱国文化,必须进一步推动地景去殖民化;挖掘香港的红色爱国文化;出台更多的“文化惠港”政策
“深港一体”视域下革命文化的历史考察————作者:王定毅;刘伟;
摘要:深港两地历史上同属于一个县,人民同源、同语、同文、同俗,只是在近代才被人为分割开的,由于地缘关系,两地的不少革命斗争是依托两地共同完成的,单独强调一个地域均会有失偏颇,组成了独具特色的“两地一体”革命文化。从历史来看,深港一体开启反英侵略、反清统治的篇章,取得罢工胜利和在危难关头保存党组织实力,抗击日寇侵略,成功实施名人大营救,成为党在华南的领导指挥中心。在今天加强人文湾区的背景下,应该充分挖掘,...
明清时期广州城学宫功能概析————作者:魏雅丽;
摘要:明清时期广州城内有三座学宫,即广府学宫、番禺学宫和南海学宫,担负着传承儒家文化、施行礼乐教化的职能。学宫初旨都在养士育才和教化。但在科举制度下,广州城学宫逐渐丧失其教育功能,主要成为教化和礼仪体系的物化象征,被践踏和侵占的现象也伴随而生
乾嘉时期岭南诗人赵希璜仕宦生涯考————作者:金建锋;
摘要:赵希璜是清代乾嘉时期岭南著名诗人、方志学家、金石学家、书画家,在当时和后世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有关赵希璜的生平事迹研究中,对其仕宦生涯的梳理还不够细致清晰。通过对赵希璜仕宦的起点、转折、署理和迁职等进行考析,可以更清晰再现赵希璜的仕宦生涯,以裨益于对其的研究。实际上,赵希璜的仕宦生涯是乾嘉时期举人出身的中下层封建官僚群体的典型个案
古代岭南家风文化发展脉络及其内涵述略————作者:张琼;
摘要:古代岭南地区有着丰富的家风文献,包括家谱族谱、家训家规、家集、别集中的诗文等。岭南家风文化起步较晚,汉魏时期开始发轫,初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唐宋时期有所发展,代表人物张九龄、余靖、崔与之等开始有意识地打造优良家风;明清时期是繁荣期,出现了三代以上的世家大族,有些家族甚至绵延数十代。岭南家风有中国家风的共同内涵,也有独特的地域特性。优良的家风确保了岭南人才辈出,书写出可圈可点的壮丽篇章
清末民初广东布政司署地域空间功能演变探究————作者:王志华;
摘要:清末民初,广州的广东明清布政司署(藩司署)的地域空间、功能结构和政治、经济、文化内涵经历了解构与重组,在不断革新和优化的过程中,逐渐从单一政治功能转变为集政治、文化、商业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这一转变反映了广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不同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思路。本文旨在研究清末民初广东藩司署旧地的空间格局和功能结构的历史演变,借此更好诠释广州城市的空间肌理和社会经济历史演变历程,为当代城...
广州第六届农讲所所址沿革考补————作者:程存洁;
摘要:1926年5月3日至9月11日,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番禺学宫旧址开办。据前人调查研究,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结束后所址先后成为广东农民训练所、农民银行、伤员医院、番禺县政府和番禺中学的所在地。笔者近期新发现一本校刊残册,确认这是1931年2月旅市番禺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印制的校刊。该校正是设立在广州番禺学宫旧址内,创立时间是在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结束后半年,且办学时间较长。这一新发现,不仅填补了第...
投稿须知
摘要:<正>《岭南文史》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管,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办的文史综合类期刊(双月刊),以研究岭南地区文史、探寻岭南文脉、促进学术交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国内外公开发行(CN 44-1004/K、ISSN 1005-0701)。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推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深入实施...
《岭南文史》杂志征订
摘要:<正>《岭南文史》杂志(双月刊),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管,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办的文史综合类期刊,以研究岭南地区文史、探寻岭南文脉、促进学术交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岭南文史》以研探岭南传统文化,普及文史知识,传承文化精粹为目标。刊内设有“红色文化”“史海钩沉”“岭南史析”“区域文化”“人物春秋”“文苑艺坛”“宗教探微”“史料考辨”等栏目,题材广泛,...
红色文化与大湾区创新发展新动能————作者:田丰;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同时也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红色文化要成为大湾区的创新发展新动能,必须实现理念创新、价值创新和实践创新
东源县林屋村开灯习俗调查与研究————作者:叶玉珍;
摘要:东源县林屋村的开灯仪式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内涵突出,能在整体上代表粤东客家地区的添丁礼习俗。全面深入调查研究林屋村的开灯习俗,不但有利于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挖掘其在乡村社会治理与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价值,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芙蓉湾————作者:黎简;
摘要:<正>~
蒲风诗歌大众化的“口语”实践————作者:张荻荻;
摘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化运动中,广东文化界人才辈出。其中,粤籍诗人蒲风以口语化的新诗创作实践推动了革命文艺大众化发展。一方面,他充分挖掘口语真实、亲切、灵动的特征,运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言语创作出许多通俗易懂的诗作,并积极对新诗中的方言、声音元素开展探索;另一方面,他还尝试从民间传统中汲取养分,如在诗中融入叙事手法,丰富了新诗的表现形式。蒲风以口语为主的大众化诗学实践,不仅为红色文艺巩固意...
对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保护展示的思考————作者:黄丽萍;
摘要:遗址展示是传承弘扬历史文化、促进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方式。文章重点介绍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采用实物和虚拟两种主要展示形式,分析博物馆在提高可及性、减少模糊性、加强整体性等遗址展示实践所作的努力,还就遗址保护展示的内容、功能、特点、作用等实际应用方面探讨得失,并提出若干思考意见
岭南古籍文献出版的回顾与展望————作者:钟永宁;
摘要:岭南古籍文献出版是岭南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其发展深受传统文化观念和岭南地域文化意识影响。本文梳理岭南古籍文献出版发展历程,总结了其历史经验与不足,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主张立足岭南古籍文献资源优势,尊重已成出版格局,在古籍深度整理出版、影印出版、普及利用和古籍整理促进上,创新思路和工作方式,提升岭南古籍文献出版的权威性、系统性及整体效率与规模,增强岭南文化的传播力
琼崖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作者:游海华;
摘要:1939年2月日军入侵海口以后,中共琼崖特委领导抗日军民逐渐开辟和发展壮大琼崖抗日根据地,其相应发展的文化教育事业历经初创、艰难展拓、继续发展三个阶段,并形成了琼崖抗日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的独有特点
黄埔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大思政课”建设的启示————作者:孟砥;
摘要:1924年,孙中山先生通过实地考察,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这所新型学校的政治教育制度促进了革命军事政治人才的迅速成长。本文通过深入研究黄埔军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内容和形式,以及政治机构设置和政治人才队伍构成,以期对革命历史类博物馆传播革命历史精神有启发作用,有助于推动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大思政课”建设,赋能革命历史类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 北大核心《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 省级岷峨诗稿
- 北大核心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省级《今传媒》
- 省级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 省级《美苑》
- 北大核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 省级《图书与情报》
- 国家级写作(上旬刊)
- 北大核心《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 省级朔方
- 省级《绿风》
- 国家级《美术之友》
- 省级远方的家
- 北大核心《中国报业》
- 省级艺术学界
- 省级华夏文化
- 国家级中国摄影
- 省级魅力中国
- 省级《决策导刊》
- 省级《黑龙江社会科学》
- 省级《太平洋学报》
- 北大核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国家级《百年潮》
- 省级青年发展论坛杂志
- 国家级《民族文学》
- 国家级《百姓》
- 省级《书画世界》
- 北大核心《中国藏学》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