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研究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西夏研究

《西夏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64-1068/C
国际标准刊号:1674-8077
主办单位:宁夏社会科学院
主管单位:宁夏社会科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钟山风雨》省级社科类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文史春秋》文史类省级期刊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西夏研究》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西夏研究》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西夏研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聚合国内外学术力量,挖掘、整理、研究西夏历史文化,推动西夏研究的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具有特色的西夏学术研究交流平台。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西夏历史文化、西夏语言文字、西夏文物考古、国外西夏学研究评介等。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李范文西夏学论文集》与《简明夏汉字典》出版 保宏彪;张万静; 2

  2 元唐兀人星吉生平考论 邱树森;陈广恩; 3-9+52

  3 试论元代甘宁青地区民族新格局的形成及特点 魏梓秋; 10-16

  4 西夏诗歌用韵考 聂鸿音; 17-26

  5 鲜演大师《华严经玄谈决择记》的西夏文译本 孙伯君; 27-34

  6 大英博物馆藏西夏文残卷 格林斯坦德;杜海; 35-38

  7 夏州拓跋部的几个问题——新出土唐五代宋初夏州拓跋政权墓志铭考释 杜建录; 39-43

  8 西夏寺院依附人口初探——以《天盛律令》为中心 崔红芬;文志勇; 44-52

  9 西夏文字及文物中所见其使用情况 牛达生; 53-60

  10 西夏祭祀初探 孔德翊;贺亭; 61-65

  11 夏辽边界问题再讨论 许伟伟;杨浣; 66-69

  12 宁夏固原须弥山圆光寺及相关番僧考 谢继胜; 70-90

  13 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融合地带——贺兰山与阴山环黄河而生的多元文化 薛正昌; 91-96

  14 哈剌灰人的族称问题研究 李自然; 97-100

  15 安史之乱后朔方军的地位演变及其对党项的影响 保宏彪; 101-116

  16 1920年海原大地震死亡人数考析 张思源; 117-120

  17 墨子的美育理念与理想社会观 霍然; 121-126

  18 《西夏研究》2012年总目录 127-128

  《西夏研究》杂志编辑部投稿要求:

  一、摘要与关键词:文章要提供100-200字的摘要,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提供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撰写的文章字数以2500-4500字为宜。

  二、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邮政编码、职称、职务、学历、主要研究方向等(研究生须注明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三、注释:注释序号(上标)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附于文末。

  四、非正式出版物(如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未正式发表的讲话等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五、参考文献的格式:

  1、参考专著:[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参考报纸、期刊:[序号]作者.文题.报刊名,出版年,卷(期、版次),其止页码(具体情况可以参照国家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六、资助项目需注明资助者、项目编号。

  七、体例要求:以“一”、“1”、“(1)”作为文章层次,(1)之下以小标题方式提炼主要观点。

  八、图表要求:表格:将表名置于表上方居中;图:将图名置于图下方居中。表、图内文字统一用楷体。

  九、为便于稿件的修改及联络,请作者提供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手机、电子信箱等。

  十、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

  伦理学论文:对拉卜楞寺藏式宗教建筑细部门廊的研究以及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测绘和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具体分析建筑整体形态与建筑细部的关系,总结出拉卜楞寺传统宗教建筑门廊的特点,继而得到门廊细部的构造方式,使读者对拉卜楞宗教建筑的门廊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最后,再结合其他地区用现代手段建造的此类建筑,为当前同类建筑的建造起参照作用,对此类建筑的文化保护也起到积极意义。

  关键词:拉卜楞寺;宗教建筑;门廊;应用

  1绪论

  1.1课题的提出

  从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的地域建筑创作形成了多元化局面,进入新时期以后,显得更加主动,不但逐渐看出地域体系,而且在保留原有成就的同时,开创了许多新的思路。当前的中国地域性建筑创作,既有通过采用现代结构和功能,将原有传统地方建筑细部简化、变形,同时遵循传统建筑的布局、形体、尺度、色彩等特点的作品;也有通过对建筑空间、环境处理,体量和塑造,地方材料的运用等方式,而不再追求传统造型和符号,从另外一个方面体现建筑地域特点的方法。

  西夏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大金国千佛碑》考释————作者:李俊义;武忠俊;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洞山石窟原有《大金国千佛碑》一通,立于金皇统三年(1143),后遭人为损毁,现有拓本存世。碑文收录于《满洲金石志稿》《满洲金石志外编》《赤峰县地方事情》等文献,同时清代、民国时期学者对该碑与灵峰院千佛洞亦多有记述。本文据日本京都大学所藏拓本重新录文,辑录清至民国时期相关记载,订正过往著录与记载的讹误之处,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灵峰院千佛洞的创建、重兴等问题

西夏文医方草书辨正六则————作者:程靖芝;

摘要:出土西夏文医方多为草书书写,学界此前已在草书辨识和解读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前人解读基础上,本文综合运用对勘、他种文献佐证、上下文推理等多种方法,对三组草书字体材料进行反复考辨,确定其楷书字体。这些草书字体的辨正,可望对部分西夏文药方带来更为理想的解读

民族古籍整理研究主动融入中国文献学的成功范例——《西夏诗文全编》读后————作者:吴宇;

摘要:<正>2023年12月,聂鸿音先生所著《西夏诗文全编》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被列为“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项目”,为“西夏文学文献研究丛书”首发,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夏文学文献的汇集、整理与研究”的成果之一。该书从存世史籍、石刻和出土文献中辑录全部西夏党项文学作品,囊括西夏建国前至西夏灭亡后四百年间的三百余篇作品,涉及诗歌、格言、题记、发愿文、表文和序文等多种体裁,...

夏译《普门品》多文本对勘与缀合研究————作者:麻晓芳;周伟;

摘要:西夏文《妙法莲华经》存世版本众多,在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等世界各地西夏文献库藏中都有保存。自20世纪初毛利瑟破解北京白塔处发现的这部佛经开始,相关研究陆续问世。本文结合佛典目录中的著录与已刊布的文献图版,重新检视西夏文《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相关文献。根据佛经题款、用字特征、对音字校改、文献版式等特征,尝试判断文献的刊写年代,整理出惠宗皇帝时期的初译本、仁宗皇帝时期的校译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残片考释————作者:王凯;

摘要: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编号为Ⅹⅸ7.17ⅹ-2的这一组残片共23件。通过考释,可以确定其中的19件残片来自西夏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经过与俄藏同卷内容比对后发现,这组残片与俄藏并非同一版本,应为西夏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初译本。同时通过初译本与校译本内容的对比,发现校译本虽然纠正了初译本的许多谬误,但也并非尽善尽美,部分校改内容仍有不当之处

制度认同视域中的西夏安排官再研究————作者:陈瑞青;宋超;

摘要:作为榷场使上级的“安排官”并不是西夏独创的职官,“安排”与“措置”同义,显然在名称上与宋代“措置官”相关。北宋“措置官”出现的时间不晚于公元1103年,而西夏“安排官”正式在文献中出现的时间不晚于公元1160年,从时间上看北宋措置官早于西夏安排官。从职能来看,西夏安排官则与南宋总领官更加相似。北宋中后期“措置官”主要负责军政事务,至南宋初“措置官”职能缩小,成为财用官员。同时南宋设置总领官,成为路...

天都山地区宋夏古城遗址考察研究————作者:张多勇;孙思捷;

摘要:天都山地区在历史时期是丝绸之路甘盐池道上的重要节点。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可以确定天都山周边古城遗址的位置,揭示了其在宋夏攻防中的战略地位。研究认为,今宁夏海原县海城镇黎庄行政村耙子屲自然村古城遗址为西夏天都寨,是北宋西安州防御系统的东翼,又称东牟会;西安州古城遗址为西寿保泰监军司驻地,北宋夺取后置西安州;西安古城遗址往西北滩有西夏宫殿遗址,为西夏南牟会废墟;麻长台古城当是南牟会宫殿群扼守...

西夏农牧生产节奏及其破坏因素与补救措施————作者:郝振宇;杨杰伟;

摘要:自隋唐时期迁居陕北、陇右及至西夏灭亡的六个多世纪中,西夏社会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生产生活节奏,民众的日常生活表现出很强的节律性特征。受灾害频发的自然因素影响,西夏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被经常性打断,导致民众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得不到有效保障,生产生活具有很强的脆弱性。为补救生产活动被破坏后造成的严重后果,政府以官仓赈济的形式积极救助,这不仅有助于民众生产生活的恢复,也是西夏政府“救荒之术即靖乱之方”的灾...

敦煌本《楞严经》残卷缀合考证数则————作者:王琨;

摘要:敦煌藏经洞出土《楞严经》残卷数目众多且分散,通过对已公布的敦煌文献进行全面普查,在前贤缀合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文本内容契合度、笔迹走势、纸张质地、断痕、书风、行款等要素,对写卷进行多角度比定分析,将7号残卷新缀合为3组,并例举2组间接缀合例,提出间接缀合对于文书版本确定和最大化归并整理的重要意义

关于西夏天盛元宝背“西”及光定元宝钱文的新思考——基于宋代货币文化比较视野的考察————作者:于光建;郭文泾;

摘要:西夏典章制度多仿唐宋,其货币文化也深受唐宋货币文化影响。以此为考察视野,考古发现的天盛元宝背“西”钱的“西”字可能代表了其铸造发行地——西夏西凉府或西路经略司。深受宋代货币皇帝御书体文化的影响,西夏光定元宝钱文有可能是由擅长书法的西夏状元皇帝神宗李遵顼书写。西夏钱币不仅是西夏社会历史的见证,同时也是西夏与宋朝经济上交流、制度上借鉴、文化上交融的体现。精妙绝伦的钱文书法以及与北宋一脉相承的货币文化,...

宋代陇右都护府考论————作者:姜锡东;胡瑞;

摘要:都护制度自汉以来历代沿袭,汉唐时期都护府盛行,国力亦强。唐代中后期至两宋之际,都护府呈现出由实向虚后再至实的发展轨迹。宋哲宗始设的陇右都护府在哲宗、微宗时期不断演化,最终从羁縻性质居多的西蕃都护转向实掌征伐的陇右都护。这一变化不仅反映出哲、徽两朝在军事方面的主动化,而且体现了北宋在祖宗之法精神谱系下的政治诉求,既要继承神宗遗志追迈汉唐,又要有所制衡避免尾大不掉,充分展现了强干弱枝的战略思维。建炎年...

宁夏大学“西夏学”入选中国历史研究院“绝学”学科扶持计划2024年度资助学科————作者:于光建;

摘要:<正>2024年1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公布了2024年度“绝学”学科扶持计划资助学科名单。经过多轮严格审核、评选和公示后,宁夏大学“西夏学”,成为获得资助的10个学科之一,学科负责人杜建录教授。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是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构成。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赓续中华文脉,深化文明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

黑水城医疗体系与军民就医形式再探讨————作者:鄢梁裕;

摘要:西夏和元朝对黑水城的建设使该地区的医疗体系得以发展和完善,黑水城军民可以选择汤药、针灸、祝禁、发愿多种形式来寻求疾病的治疗和内心的慰藉。黑水城有着多元的医学源头,中原汉地医学、宗教医学、少数民族医学共同组成了黑水城的医学体系网络。黑水城医疗水平虽落后于中原地区,但其医学和药物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军民对医药的需求,同时巫祝和佛教信仰也使得黑水城呈现出宗教、医学、巫术整合的局面。而对于黑水...

俄藏7217号西夏文卦歌考释————作者:王晓庆;

摘要:通过对黑水城出土俄藏西夏文献инв.№7217号七言卦歌相关内容进行释读,并将之与明代《断易天机》、清代《断易大全》进行对比,发现俄藏инв.№7217号卦歌与上述两文本中部分内容基本一致,推测三者可能具有相同的原始底本。俄藏инв.№7217号卦歌是该部分内容在宋夏时期的版本,历经宋夏元明清流传至今

西夏的二元地方行政体制(下)————作者:梁松涛;周龙龙;

摘要:地方行政体制是关联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的重要议题,目前学术界对西夏行政体制有多种看法。从西夏职官设置类型入手,通过对《法则》《亥年新法》中新译出的有关西夏地方行政体制史料的分析,可知西夏同时实行府县制与类头下军州制。府县制沿袭唐宋制度而来,为府领县的二级制,县之下设乡里;类头下军州制与西夏的部落制存在密切联系。拥有私属人口、私属土地甚至私甲的部落首领在西夏建立后转变为“■”,这些有“■”的州县城...

《西夏研究》2024年总目次

摘要:<正>~

莫高窟元代第465窟壁画中托钵舞姿研究————作者:胡晓丽;杨富学;

摘要:莫高窟第465窟壁画中绘制的舞姿,肢体造型和内容都非常独特,在以前敦煌壁画舞姿造型中不曾出现。通过对莫高窟第465窟神像体态与古印度《舞论》、印度湿婆雕塑以及藏传佛教寺庙舞蹈羌姆、蒙古族查玛舞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莫高窟第465窟壁画中舞姿是元代蒙古族、汉族、西藏、印度文化艺术交流融合而产生,反映了元代宫廷乐舞的发展脉络。这些文化交流所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影响到近当代蒙古族舞蹈艺术发展,如持钵舞和蒙古...

稿约

摘要:<正>《西夏研究》是宁夏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秉持立足宁夏、放眼世界,凝聚国内、国际西夏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打造既具有宁夏地方特色,又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学术平台的办刊理念,关注学术前沿,注重创新性、原创性,着力推出西夏研究及其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一、《西夏研究》主要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化研究、语言研究、文献研究、历史文化、敦煌...

西夏类书《圣立义海》故事新考————作者:崔彦娟;

摘要:西夏类书《圣立义海》中收录了诸多教化故事,多来自前代中原古书。本文新考出其中四则,一则是卜式分产故事,二则是王基与刘矩两则叔侄故事的结合,三则是庞参夫人害继子故事,四则是葛洪勤学故事。从以上故事中能够得窥西夏人赞扬分家时的“孝悌”观念和主张善恶得报的“因果”观念,亦再一次证明了西夏类书《圣立义海》中常有缀合两则及以上中原故事的文本叙述模式

西夏三号陵西碑亭力士支座的形制纹样原型推想————作者:张伟;马千丁;

摘要:根据西夏三号陵地面遗迹发掘报告,三号陵东西碑亭出土许多石刻残块,确认为三号陵石碑残块。西碑亭出土近5000块石碑残块,通过与同时期宋辽及西夏七号陵的纹样对比,对西夏三号陵西北亭的残碑纹样进行原型推想绘制,其中包括碑额部分云龙纹、火焰纹,碑底部分卷草纹,碑边部分朵云纹。再对其形制大小进行推理,最终认定三号陵西北亭是两两力士支座共同趺碑,由西北亭朝东两个力士支座共同趺一卧碑,并将其形制纹样原型推想过程...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西夏研究》杂志社信息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230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