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文史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江淮文史

《江淮文史》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4-1119/K
国际标准刊号:1005-572X
主办单位: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主管单位:安徽省政协
上一本期杂志:《钢琴艺术》艺术类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戏文》文学期刊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江淮文史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江淮文史》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江淮文史》是安徽省政协系统唯一公开出版的社科类文史期刊。据中国学术期刊网权威统计,该刊读者遍布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批高端读者群。

  《江淮文史》是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办的期刊,她的前身是《安徽文史资料选辑》。

  1993年,《江淮文史》创刊。这株为安徽各级政协、各界人士共同培育的史苑新苗,迅速茁壮成长,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厚、视角独特、图文并茂、品味高雅,在期刊如林的文化市场上独树一帜,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江淮文史》的特色,体现在:蕴含爱国激情的思想性,亲历亲见亲闻的纪实性,乡土气息浓郁的地方性,贴近现实生活的时代性,富有存史价值的文献性。

  办刊宗旨

  通过征集出版具有统一战线特色的近现代史料,广泛团结各界爱国人士,以团结、教育、资政、存史的社会功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两届安徽省优秀期刊

  第二、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1996年以来,《江淮文史》先后获得两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三届安徽省优秀期刊奖,并入选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政协委员风采、特殊战线、学林英华、艺苑春秋、人物述林、往事漫录、史林述奇、海外皖人。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毛泽东是如何发现大饥荒的? 杨奎松 4-29

  2 一个中南海“右派”的悲剧人生 智效民 30-42

  3 群众性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下)———谈谈反右运动扩大化的问题 沈志华 43-59

  4 在饥饿线上挣扎的1960年 何 方 邢小群 60-76

  5 两蒋陵寝移奉化? 一动不如一静———访蒋孝严先生 韩福东 77-80

  6 上山下乡在安徽———知青访谈录(上) 汪 丽 81-91

  7 煮酒谭史———史量才殉职八十周年祭 张昌华 吴晓梅 92-103

  8 萧军与王实味“交往”始末 冉思尧 104-109

  9 1949—1952年:红色政权在云南的建立与巩固(下)———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校友口述“西南服务团”历史 南京大学校友口述历史计划工作组 110-125

  10 追忆安医大校友朱仲丽 祖 云 126-128

  11 实事求是地研究项英中途离队问题———答王辅一 叶 跃 129-136

  12 “孙案”中的李克农之“谜” 李传玺 137-140

  13 徽州民歌:湮没于岁月的浅吟低唱 胡 迟 141-151

  14 李鸿章家族与合肥的文化建设 李 衡 甘政权 152-156

  15 哈庸凡与桂林风雨社 哈晓斯 157-165

  16 方端臣绝技降服“活阎王” 刘 勇 166-168

  核心期刊发表从消费主义的角度解读嘉莉妹妹的迷失

  摘 要:《嘉莉妹妹》是德莱赛自然主义的巨作,其揭露的现实中有着消费主义的影子。本文从消费主义的角度,借鉴马尔库塞、鲍德里亚、凡伯伦等人的观点来探讨这部小说中诸如虚假需求、符号价值、大众传媒的消费元素,以及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单向度思维,以此来揭示嘉莉妹妹在小说结尾获得名利之后仍感到孤独、迷茫、失落的原因。

  关键词:核心期刊发表 ,嘉莉妹妹,消费主义,单向度思维,迷茫

  在德鲁埃和赫斯特伍德的帮助及自己的努力下,嘉莉妹妹迅速成名,收获了名利和众星拱月般围绕的男人。她理应感到快乐和幸福,但是在小说结尾的时候,嘉莉仍然感觉孤独、闷闷不乐,甚至被一种恐惧感所困扰。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状态?根据鲍德里亚、居伊・德波、马尔库塞等批评家的理论,这种心理状态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原因:

  江淮文史最新期刊目录

20世纪50年代上海内迁企业对芜湖工业发展的影响————作者:范守义;

摘要:<正>1949年4月24日,芜湖市解放。面对国民政府留下的一片狼藉和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全市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采取了“恢复与发展”的经济政策,经过三年多艰苦奋斗,芜湖工业迅速从凋敝中复苏,形成了轻纺、机电和手工业快速发展的局面。然而,还客观存在发展不均匀,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为了改变内地与沿海地区工业发展的不均衡局面,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出发,决定将上海一批企业迁往内地“支援内地建...

酿酒人“聂老广”——记全国劳模聂广荣————作者:李琼;

摘要:<正>古井贡酒,历史悠久,历代曾多次被奉为贡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停产。后来,张集公社在当年的明代“公兴槽坊”旧址上,办起了减店酒厂。1958年11月,前来检查代用品酿酒工作的时任安徽省轻工业厅副厅长余平、食品局副局长傅云,在阜阳地区轻工业局张树森的陪同下来到减店,意外地发现了质量出众的减酒,带回两瓶酒样。经省领导和专家品评,时月,减店酒厂转制为省营亳县古井酒厂。而酿酒人“聂老广”的创业故事,...

安徽第一个土地流转合作社————作者:张勋祥;

摘要:<正>农村集体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突破了当时“大锅饭”的旧体制,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但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人多地少、土地零碎分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面临一些新问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土地流转经营是时代之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土地碎片化严重,“巴掌田”“斗笠田”“皮带田”随处可见。虽然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明确了:“在实行...

科学之光攀高峰 严慈相济育英才——严济慈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者:刘爱华;

摘要:<正>1958年6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正式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大学的建议”。6月8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主持召开学校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学校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沫若担任新成立的建校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松龄、竺可桢、杜润生、郁文、严济慈、赵守攻、钱学森、于光远等为筹备委员会委员。自那时起,严济慈的名字,就与中国科大紧紧联系在一起

耆德耆儒——纪念安师大原校长张海鹏先生————作者:许若定;

摘要:<正>张海鹏先生1931年7月出生于安徽枞阳,是著名的明清史研究专家,徽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56年,他从安徽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前身)历史系毕业,并留校任教,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安徽师范大学。他曾兼任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朱元璋研究会会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安徽省历史学会会长等职务。1998年,担任安徽省委、省政府组织编撰的20卷本《徽州文化全书》学术顾问。1996年,美国国际名人...

皖南人民解放军沿江总队立功证颁发时间考————作者:王宇广;

摘要:<正>安徽博物院藏有一件皖南人民解放军沿江总队(以下简称沿江总队)颁发于1948年12月20日的立功证。该证长25厘米、宽11.5厘米,授予人是何思福,事由为“帮助劝募”,立功等级“壹等”。立功证正面左侧是竖排“立功证”三字,并钤印沿江总队的篆体印章;右侧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区十大政策,十大政策左右分别有两列口号,左侧是“打倒蒋介石,建设新中国”,右侧是“共产党必胜!蒋介石必败!”立功证背面左侧是立...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谭家桥战斗纪略————作者:王国银;

摘要:<正>1934年10月,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影响,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从江西、福建苏区突围,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这次战略转移的三个多月前,为宣传和推动抗日民族运动,调动钳制国民党军队,减轻其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压力,中央派出红七军团,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举起北上抗日的旗帜,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率领下,从中央苏区东部出发,向闽、浙、赣、...

太平湖移民纪实————作者:杜德玉 ;苏克敏;

摘要:<正>太平湖(原名“陈村水库”)移民工程,从1958年开始到1986年结束,前后跨越28个春秋,历经3次大迁徙。一第一次移民始于1958年,陈村水库开工建设,水库移民工程随之启动。1962年,陈村水库停工后,水库移民随之停止。1969年,陈村水库又开始复工建设,第二次移民随之全面展开。从1983年开始,政府又历时3年,将处在水位淹没线121米以下的移民全部迁移,至1986年,第三次移民全部结束。档...

皖浙赣的“红色心脏”————作者:黄俊军;

摘要:<正>在安徽省休宁县西南边陲、皖赣交界的崇山峻岭中,藏着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红色村落——石屋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皖浙赣省委的常驻地、皖浙赣红军独立团的根据地,被人们称为“皖南革命的摇篮”、皖浙赣地区坚强跳动的“红色心脏”。开辟拓展根据地休宁县汪村镇石屋坑村坐落在休(宁)婺(源)祁(门)浮(梁)交界的鄣公山北麓,这里山高林密、层峦叠嶂,地势险要、交通闭塞。1934年10月,中央主...

柴登榜:把一生都献给煤炭事业————作者:柴捷 ;章进;

摘要:<正>2023年初,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破晓东方》在央视热播,收视率居高不下。剧中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上海屡遭国民党的封锁和破坏,民族工业企业因燃煤脱供受到严重打击,几近停产停工。由于战争创伤还未完全治愈,北方煤炭不能及时运往南方。为重振经济,支援抗美援朝,地处华东地区的淮南煤田就成了上海等城市重要的煤炭供应基地。煤炭告急!在淮南市委办公室,市委领导拿着一封封从上海发来的催促电报与一位知...

我心目中的钱耕森老师————作者:刘伯山;

摘要:<正>钱耕森教授是我的大学老师,今年已经高寿90岁了,德高望重,精神矍铄,至今还创新不已,硕果累累,令我辈感动,更令我辈高兴!该是要为钱老师写点什么了,思绪刚一拉开,一下子就徜徉了30年:我心目中的钱耕森老师该是什么样的啊?一我是1979年考入安徽大学哲学系的,当年我才17岁。第一次听说钱耕森老师的名字是在我大二的时候,只知道他是安大哲学系有名望的老师之一,正式认识钱老师则是在1981年的秋天。当...

美国版画家劳森伯格和宣纸的故事————作者:叶彩霞 ;吴章谦;

摘要:<正>1982年6月上旬,泾县县政府接到了原安徽省外事办的通知,内容是近期美国版画家访皖团要在泾县停留10天,进行宣纸创作,希望泾县县政府做好相应的接待工作。当时才值改革开放不久,泾县偏处皖南,接待外宾的经验很少。在外宾面前,如何保持分寸,拿当地话说,“既要有里子又要有面子”,还不能违反纪律,确实很难操作,县里急需上面的指导帮助。泾县外事工作原来由县革委会办公室外事科负责;1980年4月后,县革委...

禹会村遗址:上古文明的时光记忆————作者:王吉怀;

摘要:<正>禹会村遗址,又叫“禹墟”,这个响亮的名字,在中国版图上却找不到它的位置,也不被人们所熟知,但它的的确确是一个名见经传的地方。《左传》《汉书》等许多史书都记载着4000年前大禹在这里盟会诸侯的传奇事件……禹会村的由来和遗址的发现众多古籍如《左传·哀公七年》中都有“禹合(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记载,禹会是因“禹会诸侯”而得名的,其名至少从汉代沿用至今。战国末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将这里...

回忆我所参与的北宋状元苏易简墓考证过程————作者:汪红兴;

摘要:<正>2023年3月23日,笔者收到休宁县政协文史委原主任项连三转来的一封信,信是一位叫苏心贵的芜湖市民写来的。信中提道:他家是清康熙年间从休宁县城迁到芜湖的。新安苏姓始迁祖为苏易简,是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状元,其墓地在休宁县溪口镇境内。来信人是苏易简三十八世孙,目前苏易简后人分布全国各地,至少有20万人。休宁当时正在打造“中国状元县”的品牌,苏易简虽不是休宁人,但其墓是状元文化在休宁的地...

新见张元济致龚心钊信札释读————作者:宋兵;

摘要:<正>2023年3月下旬,张元济先生之孙张人凤收到了一张友人发给他的信札照片,一看竟是祖父张元济先生致龚心钊先生的信札手迹,不由大喜,当即释文,编入《〈张元济全集〉补编》。欣喜之余,将信札照片和释文均发笔者保存。张人凤说:“这封信是新发现的,没有其他书刊登载过,书法也特别好。”笔者查阅《张元济全集》(商务印书馆2007-2010年版)卷一至卷三“书信”和卷十“补遗”

婺源老城的徽州印记————作者:江平;

摘要:<正>自宋徽宗将歙州改名徽州以来,近900年的时期,徽州一府六县的格局从未变过。婺源县正属古徽州六县之一。20世纪,婺源从徽州分离,但其习俗、语言、民居等多方面仍带有浓郁的徽州风格,整体依然较大程度保留了徽州文化的精髓。山环水绕的风水宝地婺源老城区最直观的特色,是东西向狭长的半岛地形。时至今日,明代汪大受《纪婺源县新城大功记》所云总长八里的老城墙基本无存了。但老城的护城河仍在,它勾勒出了老城区的形...

铁花炉火炼红心——追忆周超德同志————作者:徐乐义;

摘要:<正>人生已入九十,我时常长夜难眠,想得最多的就是为我的妻子周超德写些纪念文字。相识高炉旁1953年,正值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从安庆被调到马鞍山,投入马鞍山铁厂的建设。能到这个华东最重要的炼铁厂工作,我十分高兴。1953年9月,铁厂第一座炼铁炉点火,正式建成投产,大批工人、干部、职员调入,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看到炼铁炉的外行

一份沉甸甸的“紧急呼吁”——赵朴初与建立幼年古典学校提案————作者:余世磊;

摘要:<正>赵朴初先生作为爱国宗教界的代表,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一、二、三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下文简称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全国政协唯一一位“九届元老”。他还长期担任民进中央的领导职务,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难忘相逢————作者:胡继成 ;闫荣安;

摘要:<正>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有很多中国人民志愿军安徽籍将领奔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谱写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也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感人故事。2007年7月1日,笔者带着采访组专程到成都采访曾参加抗美援朝的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胡继成将军,请他讲述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美援朝的经历

以文治海:状元使臣赵文楷与清代中琉关系的发展(下)————作者:陈刚 ;王军艳;

摘要:<正>从清嘉庆五年(1800年)五月十二日在那霸登岸,到同年十月十五日启程回国,赵文楷使团在琉球共驻留五月有余。驻琉期间,赵文楷不仅按礼制流程完成了对琉球新王尚温的册封,同时也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在琉球的传播,掀起了琉球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潮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江淮文史》文学期刊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2281.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