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都学刊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殷都学刊

《殷都学刊》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1-1032/C
国际标准刊号:1001-0238
主办单位:安阳师范学院
主管单位:安阳师范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土族》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新疆社科论坛》研究生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殷都学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殷都学刊》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安阳师范学院主办的《殷都学刊》创刊与1980年,1984年获准向全国发行,1985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向海外公开发行,1989年获得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殷都学刊》不仅发行到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省),还发行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典、新加坡以及香港等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誉。

  《殷都学刊》在国内外学术界小有名气,主要是因为她充分利用“地利”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大力组织和发表对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以及殷商文化的研究文章。这不仅极大地激发了校内教师的研究热情,也吸引了国内外一批著名专家、学者的关注,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胡厚宣先生、李学勤先生、北京大学的邹衡先生。山东大学的田昌五先生,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的胡博教授、英国伦敦大学的艾兰教授,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的格勒斯派教授。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的伊藤道治教授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博物馆东方部主任许进雄研究员等等,都热情地投寄论著,并以其论著能在《殷都学刊》发表为荣耀。众多海内外名家。学者投寄和发表的有关论著,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刊的学术质量,也大大提高了《殷都学刊》在海内外学术界的声誉。

  《殷都学刊》已经成为一个甲骨文和殷商文化的研究中心。《殷都学刊》多次在各种评比中获奖,是河南省一级期刊、全国首届社科百强学报。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河南省一级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甲骨学研究、殷商史研究、夏商周考古历史研究、元代文化研究、文学研究。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1 从甲骨文“舞”字看“葛天氏之乐” 朱彦民 1-5

  2 商代的多老与多工 连劭名 6-8

  3 殷墟花东“至南”卜辞的天象与年代 武家璧 9-14

  4 西周若干可靠的历日支点 叶正渤 15-21

  5 先秦两汉“河内”地域称谓的演变 崔建华 22-28

  6 谶纬与汉代神仙术的演变 吴从祥 29-33

  7 安阳相州窑及相关问题研究 孔德铭 34-38

  8 东汉中后期士人吊祭活动析论 任群英 39-45

  9 毛奇龄交游续考 胡春丽 46-51

  10 美国学者伊娃.周姗与杜诗研究 许浩然 52-55

  11 试论徐渭诗文“尚奇”的创作倾向 张瑞芳 56-58

  12 关于《红岩》作者的重要史料 杨德春 59-61

  13 中国现代文学变形母题初探 王 炼,陈娟 62-70

  14 “子”缀语素“小称”探源———修辞与派生构词管窥 杨 贺 71-76

  15 “从”的介词化及其发展 崔云忠,何洪峰 77-84

  16 景颇族的多语特点及其成因———云南耿马县孟定镇景信村贺稳组景颇族语言生活个案调查 余成林,王丽艳 85-90

  17 说“丙” 李 刚 91-94

  18 《说文.水部》引《诗》与汉代“四家诗”的关系 康国章 95-98

  19 《诗经》所见“万寿无疆”考释 郭明浩 99-102

  广告论文范文文化综合类期刊广告经营模式

  摘要:文化综合类期刊摆脱困境,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模式原理已经成为经营中必不可少的游戏规则。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广告经营模式直接决定了其发展方向。绝大多数文化综合类期刊的经营模式是发行和广告模式并用。然而,受众市场的细分,越来越多的文化综合类期刊很难从发行上获得期望的利润。因此,文化综合类期刊如果要生存和发展,终将从以发行为主的经营模式调整为以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准确的广告销售定位,以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广告经营队伍,丰富广告营销手段,向强势媒体借势,重视期刊品牌的建立和延伸是实现经营模式调整的关键。

  关键词:文化综合类期刊,广告经营,模式

  在我国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几大传统媒体中,期刊以近万种的数量而引人关注,同时又因其广告收入与媒体经营总收入之比少到不成比例而地位尴尬。特别是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广告发展较慢,许多办刊人对如何经营广告并不内行,却又敏感地意识到广告对杂志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状况足以影响到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文化综合类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广告经营模式仍未形成,严重制约了这类期刊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进程。

  殷都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袁世凯与民初外国银行团借款交涉————作者:丁健;

摘要:民国初创,需财甚殷,而清末以来,财政困难已达极点,辛亥革命之后,军费开支极其庞大,各省纷纷截留解款,海关盐税又为列强把持,中央财政早已名存实亡。为了应付百废待兴、嗷嗷待哺的民初财政,袁世凯除了积极实施整理内政、节俭开支外,不得不大举外债。袁世凯与外国银行团的借债交涉,受制于国内国外各种因素制约,初始进展并不顺利,又历经反复谈判,再四磋商,遭遇诸多困难和波折,其中隐忍与据理力争同在,尤其是处于民初经...

金文“皇”字释义及其搭配情况之考察————作者:高磊;

摘要:“皇”字取象头戴羽饰或羽冠的端拱而坐之人,有“美、大”之义。金文中的“皇”字主要与亲属、上天、君王、官长的称谓搭配,用为称美之辞。称美亲属谓之“皇祖”“皇妣”“皇考”“皇母”等,其所在句子绝大多数是“祝嘏辞”,以“致享孝于祖考”和“祈福佑于祖考”为主要内容。称美上天为“皇天”,多云“配”或“合”。称美君王为“皇天子”“皇王”,君王或诸侯称“皇辟”“皇辟君”,诸侯或家主称“皇君”,官长称“皇尹”。金...

《合集》6648等卜甲刮削重刻现象及相关卜事史料系联————作者:王蕴智;程烁;

摘要:《合集》6648、6649、6650三版龟腹甲同出土于殷墟YH127坑。根据近年公布的照片和拓本,可知三版正面右甲上端均出现刮削遗迹,并以大字犯兆补刻验辞,记录了灷■化于某年十三月“■方”之事。考察诸版上的刮削重刻现象并系联所涉战争卜事,可知由灷■化受命于商王朝的战事历时近三个月,经过攻伐、相持、战胜三个阶段,击败了由■、脽诸方国形成的敌对势力。另外商王武丁还拟调遣旨族武装,反映出当时亦处于征伐■...

从甲骨文看商代的水利————作者:朱彦民;

摘要:甲骨文中有“水”字和大量从水的字,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水系和主要河流,比如“河”(黄河)、“洹”(洹水)、“滳”(漳水),当然更多的河流、湖泊、沼泽、泉眼,如今已经不存在了。以往被释作“黍”的甲骨文“潻”字,其实就是“稻”字。商代种植水稻,就是充分利用当时水资源比较丰富的水利代表。甲骨文“洹”字,字形就像洹水回环围绕殷墟都城宫殿区的样子,这也是利用水利代替都城内城城墙的一种措施

殷商时期的“巫”及早期巫风习俗剪影————作者:田胜利;

摘要:甲骨卜辞中的巫字象两玉交错之形,玉往往被古人奉为灵物,从玉构形的巫字,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称谓。许慎《说文》中收录的古文巫字增加了口和手的构形符号,可能是对巫事神时往往会运用祝、舞这两种手段的反映。卜辞中巫的身份和功能具有多样性,贯穿整个祭祀活动,既可以作为受祭者,也可以指祭祀活动的举行者,还可以指被用于祭祀的牺牲。卜辞中涉及巫的条目中,巫咸的记载尤其丰富,在后世的影响也最盛

安阳陶家营遗址的性质和发现意义初探————作者:孔德铭;孔维鹏;

摘要:2021年4月,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委托配合安阳市“宏居万金城”项目进行考古时发现陶家营遗址。该遗址面积较大、内外双重环壕,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考古价值高,出土一批珍贵的青铜器、玉石器、骨蚌器、陶器等,遗址时代属于中商时期(洹北商城时期),是安阳地区中商遗址的一处非常重要的发现,对于丰富和完善安阳商代文化发展序列,研究安阳地区中商(洹北商城时期)遗址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环...

历年来殷墟邵家棚遗址区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作者:孟宪武;李贵昌;胡玉君;

摘要:《殷墟文化大典·考古卷》将殷墟大遗址分为九个片区,邵家棚遗址区位于殷墟遗址范围东南部。多年来,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所)在邵家棚遗址区开展了持续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发现有商代时期的夯土建筑基址、铸铜作坊遗址、带墓道的大型墓葬及多处家族墓地。本文就夯土建筑基址、铸铜作坊遗址、带墓道的大型墓葬的性质及“■”氏家族墓地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甲骨卜辞菁华》浅评————作者:李孝善;

摘要:《甲骨卜辞菁华》是由郭旭东教授主编的甲骨文选集,精选收录了约500版甲骨拓片。该书根据卜辞内容分为《军制篇》《战争篇》《商王名号篇》《气象篇》《天神篇》《祈年篇》《梦幻篇》和《风俗篇》八册,包括甲骨卜拓片的介绍、释文以及辞语解析,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易于理解甲骨学的材料和信息。该书不仅为甲骨学的传承、发展以及创新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也为甲骨学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对于初学者来说,这部书...

周晋盘鎣铭文考释及夷盘定名问题研究————作者:李延士;

摘要:现有的对周晋盘鎣铭文的释读存在不同程度的疏漏,有必要在厘清“棘”“■考”等关键字词含义的基础上,重新解释铭文,订正旧说的误读,整套周晋盘鎣组合实则是周晋奔丧时对本族大宗辛仲的助丧之物,作为宗庙的常设彝器使用。通过离析史料的层次、辨别附会内容、结合实物证据能够否定周晋盘鎣的夷盘属性,确定其性质应是陈设在宗庙供祭祀前净手使用的盥洗用具,由此更进一步揭示丧葬用具“夷盘”为通名而非礼制专名

理学视域下明代中后期朱子学者的《大学》诠释————作者:张倩茹;

摘要:在明代中后期朱王之争的学术背景下,朱子学者对于《大学》的诠释在文本与义理上分别呈现出多元与一元的复杂特征。在文本的选取上,这一时期朱子学者的《大学》诠释呈现出多元面貌,对古本《大学》与朱子《格致补传》的态度多样,或自订《大学》改本,或遵从朱子《大学》改本,或遵从古本《大学》;在义理的诠释上,这一时期的朱子学者则存在从格物本体论、格物工夫论等层面直接或间接地强调了朱子《大学》诠释中格物的实在性与次第...

张坚甲骨文书法作品————作者:张坚;

摘要:<正>~

殷墟西北冈王陵区大墓排序及对应墓主再探讨————作者:李兆洹;

摘要:殷墟西北冈王陵区是商晚期多代商王及部分高等级贵族的陵墓所在。陵区内大墓的年代、排序与对应墓主问题虽然研究者众多,但目前仍存在较大分歧。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各个大墓的分布情况、墓葬形制、出土器物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各大墓的排序及对应墓主大致如下:78AHBM1(盘庚)、M1443(小辛)、M1001(小乙)、50WKGM1(祖己)、M1004(武丁)、M1550(祖庚)、M1567(祖甲墓原址)、M...

郭宝钧先生与郑州考古————作者:郭荣臻;

摘要:著名考古学家郭宝钧先生在中华民国时期主持了郑州西部巩义、荥阳等地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带队在郑州商代遗址做了田野发掘。作为民国时期郑州地区田野考古工作的奠基人、创始人、掌门人和郑州地区公共考古活动的重要践行者,郭宝钧先生及其所带领的团队对郑州地区仰韶时代、龙山时代、商周时期及晚近的历史时期考古遗迹和遗物的清理采集、历史演进的认识、历史文化的宣传推广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郑州乃至...

甲骨文“投”系字考————作者:邓飞;

摘要:甲骨文中“析舟”“杸舟”“舟”“舟”“■舟”等用语考释意见分歧较大。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论文分析了该组字的字形、组类、音义、关联卜辞,也综合考察了“殳”“豖”“俞”三系字音关系、传统造船业术语“投船”、原始独木舟制作技艺等信息。我们认为,它们是舟族被殷商王朝征服后被奠置的改名,“析、杸、■”等可归并为“杸、■”三个来源有别的形声兼会意的异体字,“殳”亦声,释读作“投”,“投”上古音为定纽侯部,“琢”...

《甲骨文摹本大系》图文校订举隅————作者:熊灵萱;李发;

摘要:《甲骨文摹本大系》汇集了最新缀合成果及文字释读意见,制作精良,嘉惠学林,但其中部分文本释文及字形摹本有误。今采取摹本、拓片以及实物照片三者对读的方式,参考《合集释文》《校释总集》等释文的意见,吸收学界相关成果,就《甲骨文摹本大系》摹写与释文两个方面提出校订和补充意见

《左传》与刘知幾的史学批评————作者:程洋洋;

摘要:刘知幾的史学批评与《左传》关系紧密。他将《左传》视为史学启蒙之书,对其推崇有加,亦在《史通》中多次论及《左传》,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史书撰写体例、记载史实的方式、史料的选择以及史书的行文等方面,刘知幾往往以《左传》与其它史书进行比较,并将其作为衡量后世史书优劣的标准。在《史通》中,刘知幾对《左传》的“求实”精神多加阐发,尤其在《史通》所言史之功用、史家品性上评鸷深刻,认为实录史学深受《左传》“求实...

《唐会要》勘误二则————作者:付鑫洋;王洁;

摘要:《唐会要》是研究唐史的重要史料,但是由于后世的传抄以及保存等原因,导致《唐会要》中部分内容出现错误。通过对《唐会要》的诸多版本以及相关史料的对比,发现卷七十三中“玄阙州”和“西蕃沙钵罗叶护”的相关内容记载有误

明代医书的出版————作者:尹金秀;张献忠;

摘要:明代是中国传统医学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不仅业医者众多,而且医学著述丰硕,很多文人甚至士大夫也都有医书传世。出于广惠四方的目的,医书作者及其子孙后辈、书坊皆致力于医书的刊刻,很多官员也都捐资刊刻图书,并将其作为社会救助的一项重要举措。明代出版医书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几乎涵盖了中医学各个领域。医书的大量出版,使其受众大大增加,促进了医书的广泛传播,以及医者群体的壮大和传统中医理论的发展

秦汉简牍所见消防法制史料辑证————作者:梁超;

摘要:秦汉简牍中与消防法规相关的史料纷繁复杂、内涵丰富,加之地下材料时间明确,内容真实,是反映秦汉消防法制的重要材料。本文通过考辨和互证,尽可能将秦汉简牍中的消防法制史料收入其中,勾勒出秦汉消防法制的大致面貌。秦汉简牍的丰富记载显示,我国古代消防法规治理体系至少在秦汉已趋向系统化,包括火灾防治、火灾责任界定与惩处、火灾调查与消防监督管理等内容,体现出继承与沿袭的过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过去对于消防法...

“罢癃”与“无赖”:秦汉简所见残疾者的认定与处理————作者:乔志鑫;

摘要:“罢癃”的讨论多集中在对“癃”的定义及统治者的安抚措施上,而从秦汉简牍的记载来看,“癃”“癃病”与“罢癃”之间概念并不完全一致。“罢癃”身份的认定除了傅籍程序之外,还有每月乡啬夫、典、老等对治下百姓的调查登记,而如果是在居作或戍役过程中出现“罢癃”,除暂将其遣回户籍所在县居作之外,还要每月在县令、县丞等县级长官的监督下予以诊断鉴定。即便被认定为“罢癃”,同样要根据其严重程度来区分为“可事”与“不可...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