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学刊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武陵学刊

《武陵学刊》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3-1506/C
国际标准刊号:1674-9014
主办单位:湖南文理学院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中山大学学报论丛》研究生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国外社会科学文摘》期刊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武陵学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武陵学刊》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武陵学刊》遵循“学术性、创新性、地方性”的办刊宗旨,坚持理论研究与关注现实相结合、宏观研究与服务地方相结合的办刊思路和学术品格,依托地域文化优势和本校学术优势,组织策划特色栏目、优势栏目和专题(话题)栏目,及时反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为学术繁荣、学科发展服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首届全国社科优秀期刊

  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湖南省高校文科学报“优秀学报一等奖”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城头山遗址与城镇化建设”、“中华德文化研究”、“环洞庭湖社会发展研究”、“湖南近代人才群体研究”、“细菌战罪行研究”(2006年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丁玲研究”、“休闲文学研究”、“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研究”等。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文化期刊类 2

  2 上品文艺鉴赏如何可能?──中国梦文艺正能量系列思考之一 魏饴; 1-4

  3 《孝经》:承接伟大的文化传统 张京华; 5-11

  4 本刊特色栏目约稿 11

  5 从荀子“心”与“道”的关系探“伪”的来源 冯晨; 12-16+27

  6 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德性构建方式差异之探讨 崔丽萍; 17-20

  7 马克思论资本家异化——兼论马克思的解放思想 刘月岭; 21-27

  8 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中的审美现代性问题研究 舒开智; 28-32

  9 西方思想史上规律范畴的演进及其中交错发展的思想 郭广平; 33-37

  10 《武陵学刊》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37

  11 政党制度新探——以西方政党制度为例 王海明; 38-43

  12 试论西方民主促进问题——基于民主的政治哲学思考 姚选民; 44-51

  13 对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思考 周奕; 52-54

  14 3D打印技术专利侵权问题研究 刘强; 55-60

  15 批捕权归属的再思考 高通; 61-68

  16 权力在法律解释中的合理规制——关于强制措施法律解释的分析 刘菁; 69-75

  17 本刊启事 75

  图书职称论文范文探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和参保人数的日益增长,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将越来越重要,原有的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已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提高对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已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图书职称论文范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新生事物,近年来,在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县档案局与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县农村养老保险处高度重视、通力合作,切实抓好农村养老保险档案的建档、利用工作,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地健康发展。

  武陵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伯克特对马克思价值形式分析理论的生态辩护————作者:钮晓艳;

摘要:伯克特认为,生态批评家将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三者混为一谈的做法,实质上是在颠倒性地复制自然资本概念,否定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消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向度和劳动价值论所阐明的形式辩证法。对此,伯克特提出,要重拾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对待自然的方法,并以此分析资本“无偿占有”自然的现实过程,进而将价值形式的矛盾上升为资本主义生态矛盾,透彻地揭示出资本积累无限性与自然有限性之间的对立关系及其克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探究——以人工智能生成视频为主要考察对象————作者:江刘容;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不断拓展。人工智能生成视频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宠,与传统视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的出现引发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能否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争议。当前国内外立法及司法实践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看法虽存在差异,但人工智能生成视频符合作品的构成要件、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和激励产业发展的目标,受著作权法保护具有合理性。从技术、法律和法哲学三个维度阐释人工智能的主体资...

文化危机视野下的理学建构与道德实践——论朱熹“理”的本体化、伦理化和实践化————作者:欧阳辉纯;

摘要:朱熹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他在当时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背景下构建了庞大的理学体系。他通过理的本体化构建、理与德的一体化、理与治的统一性和理的格物致知等,阐释了“理”在物理世界和人伦世界的演化与呈现过程。他从道德本体论、道德原则、道德建设和道德修养四个维度,将“理”本体化、伦理化和实践化,在整个物理世界和人伦世界,建成了“理”所具有的系统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的伦理逻辑体系与道德价值体系,并在传统社会实践中...

先秦儒家王道思想的四个维度及其展开的理论基础————作者:邓梦军;

摘要:孔孟等儒家先贤面对神权统治崩溃的局面,从“己、群、地、天”四个维度重新构建了一套王道统治的秩序。从个人的“己”出发,以“身心为仁”,做到身心和谐、积极乐观。仁既是“己”成长的内在动力、本源和方向,也是王道构建的出发点。在成就自我的过程中,将仁爱思想从“己”扩充到了“群”。仁意味着己与群的共同性,而礼意味着己与群的差异性。人是生活在宇宙空间与历史之中的存在,因此王道的构建不仅要效法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

《周易》德福关系论——兼及“太和”新诠————作者:张齐;

摘要:《周易》对于德福配称问题有着深入的思考和复杂的呈现。总体而言,在《易经》中,德性观念虽已萌芽,但尚未达到完全的自觉,德与福的配称更多地表现为“福”与“德行”的符合,且潜在地受外部超自然力量的支配。而《易传》中则淡化了作为超自然实体的鬼神观念,德性观念业已充分自觉,此时德福配称作为一种至高理想,凝结于“太和”观念之中。这一意蕴的揭示有赖于对《周易》“性”“命”观的疏释。“性”“命”分别相应于“德”“...

正我与治世:董仲舒“义”观念辨正————作者:曹栋;

摘要:“义”是董仲舒政治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之一。“《春秋》大义”以“君臣之义”为中心,确立君臣之“分义”与“共义”。“君臣之义”以“阴阳之义”为理论根基,实质是君臣名号规定其所应遵循的职责与义务。“《春秋》大义”具有“正我”与“治世”的双重作用:“义以正我”的首要目标是正君臣之心身,使君臣心身与外在道德行为规范相适宜;最终归宿是正民与治世,即“义则治世”,实现天下的和谐安定。董仲舒以“大义”正我、治世,欲...

康德论社会的自然和理性基础及其伦理旨趣————作者:彭志君;水丽蓉;

摘要:康德社会思想虽散见于其诸多文本尤其是批判哲学时期的文本中,但是这些文本却共同地指向社会的基础问题。不同于社会契约论者将社会奠基于“自然状态”之上的做法,康德将社会奠基于“自然的意图”的基础之上。但是,“自然的意图”却是通过人自己的理性来实现的。这样一来,自然与理性之间就存在着一种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他对社会的自然基础的强调体现了他对传统的自然目的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他对社会的理性基础的强调则体现了他对...

行政诉讼中大数据证据审查的困境与出路————作者:郭倩;阳星月;

摘要:行政诉讼实践中,大数据证据审查具有种类定位不一、审查强度有别和真实性争议大的特点。这折射了其所面临的三重困境,一是由新兴证据与封闭证据种类规则的不适应造成的种类定位难,二是由复审性要求与审查强度规则的不匹配造成的审查强度不当,三是技术或然性与真实性审查规则的不兼容造成的真实性审查难。未来有必要以证据方法逐渐取代证据种类,以比例原则为依据构建审查强度规则,并从数据和算法维度构建不同强度的真实性审查规...

论鲁迅小说的背叛叙事————作者:叶奕翔;

摘要:“背叛”,是鲁迅小说的一种叙事策略,亦是读者进入鲁迅小说世界的渠道之一。鲁迅小说的背叛叙事主要有四种类型:其一,“农夫与蛇”类,即小说中的背叛者和被背叛者的关系,类似于蛇与农夫的关系;其二,“终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类,即背叛者和被背叛者都是人物自己,背叛叙事表现为人物对自己理想的背弃;其三,“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类,即背叛者和被背叛者之间,同时也是启蒙者和被启蒙者的关系,启蒙者唤醒了被启蒙者之后...

“铸剑”之成与“复仇”之败——论鲁迅《铸剑》中的反讽叙事————作者:钱菲菲;

摘要:鲁迅的《铸剑》因其强烈的复仇性和较高的文学性,在《故事新编》集中历来受到较多关注。鲁迅在《铸剑》中以“剑之铸”与“仇之复”的叙事逻辑,创设了反讽性的叙事构造,使文本呈现出复仇叙事在故事层面与话语层面的悖逆,形成了对复仇行为及结果成败的翻转,并完成了对复仇主题建构和解构并行的书写。鲁迅依靠反讽这一修辞技巧,隐秘地对复仇主题进行了改写,暗示了复仇成功背后的虚妄。但文本在深层含义上对复仇的解构并不能抵消...

当代美国电影中动物形象的视觉生产:自然、本能、欲望————作者:刘昌奇;

摘要:当代美国电影中涌现出大量的动物形象,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视觉文化现象。动物作为人类借以窥见自身的“他者”,其视觉生产根植于人类对动物的认知、想象与实践活动。动物形象在当代美国电影的视觉生产中,首先是作为自然的化身,表征着现代人对于自然的感知、理解和实践;其次是作为本能的象征,成为现代人获得非理性的感性经验的重要视觉对象;再次是作为欲望的生产,成为满足现代人不断逐新的视听体验的视觉奇观。电影中的动物形...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文化生境、声音表征与审美价值————作者:刘海波;

摘要:长白山林区号子是产生于长白山林区伐木劳动中的一种民间歌曲。长白山林区的天然林木资源、来自关内及朝鲜半岛的人力资源和音乐文化资源成为涵养长白山林区号子起源的文化生境,在汉、朝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色上,长白山林区号子呈现出“依字行腔”“虚词多于实词”“歌词相交,调式相融”等不同的声音表征。长白山林区号子是关内及朝鲜半岛移民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创造出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凸显了长白山林区的运木劳动之美,彰显了中华...

《武陵学刊》投稿邮箱

摘要:<正>E-mail:wlxyxb01@163.com(中华德文化研究政治经济)wlxyxb02@163.com(哲学法律历史环洞庭湖经济社会发展研究)wlxyxb12@163.com(语言文学艺术文化教育

人大制度从构想到正式建立的创新实践、历史经验与重要价值————作者:袁达毅;

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构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农村和城市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共和国、边区议会和参议会等实践中产生的,是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思考的结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构想提出后并未立即实行,而是在经历了各界代表会、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五种形式的政权建设实践创新,并在实践创新中积累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实行的,其基本经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

地方人大立法中公民参与机制建设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作者:李翔飞;

摘要:在40多年地方立法工作中,上海市人大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通过颁布制度规定、创新工作方法开展了公民参与机制建设,形成了多渠道、全过程的参与机制,在扩大公民参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地方人大立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度层级不高,参与机制在立法过程中存在薄弱环节,参与公开机制、意见研究采纳机制、反馈机制、监督机制不完善,公民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被动状态等。未来,地方人大要在党的领导下完善制度设计,健全立...

《樱桃园》与《北京人》差异性比较————作者:王萍;田宏宇;

摘要:契诃夫与曹禺是东西方现实主义戏剧代表性作家,其作品《樱桃园》与《北京人》反映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历史转折期沙皇俄国与旧中国社会制度的颠覆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普通人命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两部作品中,契诃夫和曹禺各自用樱桃园和曾家祖宅两处家族祖居空间的改变来隐喻社会制度的变革,用旧式人物幼稚、腐朽的不同性格展现对封建贵族的嘲讽和批判态度,用静与动的内外部戏剧冲突展示戏剧的节奏和风格。比较两位...

今本《礼记音义》中后人增撰音切考辨————作者:沈红宇;

摘要:自清代以来,多位学者曾指出后人改窜《经典释文》的问题。《经典释文》的不同版本、域内外资料表明,今本《礼记音义》中“诤、寝、版、浮、羸、稟、迸、戾、袪”等字的个别异常反切,是唐代后人由于不明陆德明注音体例,字形混讹致陆德明原书音切缺误或陆德明漏注音切,陆德明音切不合时音和谐要求等多方面原因而补注增撰造成的。这些增撰的音切,部分表现出陆德明之后对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等第开合和谐一致的反切新追求和相近韵类合...

宋本《经典释文》重音音切中的“旧”音再论————作者:刘婕妤;

摘要: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反切中有沿袭前人音注的“保守”成分,也有更改音读的“革新”部分。但今所见宋本《经典释文》中一部分前有首音、后有“旧”音的“重音音切”,并非全是陆德明为辨析新旧读音而注,而是该书流传过程中被后人增改的音注。这一发现有利于剔除反切音注中不合音注原貌的成分,保持文献材料的纯洁性

聚落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传承探索——评《景观基因与地方认同:侗族传统村落的实证》————作者:傅丽华;

摘要:<正>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载体,它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璀璨成果,是重要且亟需保护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传统村落的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传统村落不仅要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更要留得住乡愁,传承一方文化。如何将文化遗产就地保护、在地传承,其中传统村落中本土居民对地方的景观感知和地方认同就成了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以中国网短视频节目《中国三分钟(China Mosaic)》为例————作者:曹晚红;杜潇枭;

摘要:以中国网账号发布在境外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上的节目《中国三分钟(China Mosaic)》为例,使用Python工具软件抓取得到评论数据样本,能很好地分析海外受众对主题类型的关注偏向和态度取向。从整体上看,海外受众对我国国家形象呈现出积极认可的态度,主要表现为:高度肯定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教发展成果,赞许我大国外交所起到的作用和经济建设成就,向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但由于意识形态、东西方认...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武陵学刊》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2097.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