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学刊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岭南学刊

《岭南学刊》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4-1005/C
国际标准刊号:1003-7462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党校
主管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上一本期杂志:《今日重庆》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世界博览》文学省级期刊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岭南学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岭南学刊》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岭南学刊》是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办刊宗旨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百家争鸣的方针,着力反映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反映广东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和学术成果,并发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刊在办刊过程中,坚持了理论性、学术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把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以及党的中心任务与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有机地统一起来,融宣传和研究问题于一体;把总结广东改革开放的经验与研究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把理论性、学术性与政策建议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决策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咨询服务;把理论探讨与舆论导向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地开展;把引导党政领导干部学习理论与总结现实工作有机地统一起来,促进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观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由于坚持了上述的五个结合,使刊物立足于广东,面向全国,较好地体现了它的理论特色、广东特色和党校特色。刊物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在理论界、宣传界、党校系统和广大读者中享有一定声誉,不少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和摘登。刊物于1999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确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刊物现为广东省期刊协会理事单位、全国党校系统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1992年9月,《岭南学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类核心期刊。1999年,《岭南学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确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12月,《岭南学刊》被认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经国务院、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核备案,刊物每期内容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

  政治学、社会学:1、我国农村制度创新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2、农民政治参与和新时期乡镇治理

  行政学:1、大部制改革的进展与评价;2、政府绩效管理;3、行政问责制及其制度建设;4、电子政务建设

  法学:1、依法治国基本方略;2、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3、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党的建设:1、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2、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研究;3、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研究:对辩证法、社会主义辩证法、和谐社会辩证法、矛盾论、对立统一规律等专题的研究

  经济与工商管理:港澳珠三角(珠三角城市协作、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整合、园区发展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现代理性主义与西方虚无主义的关联——“古今之争”视域中的施特劳斯现代性批判思想探析 王升平16-21

  共同富裕新论——基于平等理论的分析 蒋政22-26

  试论广东如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头兵 陈培永27-31

  复合型特色社区统战新模式——基于珠海市香洲区社区统战实践的案例分析 林伟;肖莉32-36

  优化我国宏观文化人才结构的思考 钟龙彪37-41

  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的价值、限度与展望——以深圳市为例 陈景云42-49

  政党适应性视角下党务公开的政治功能探析 王可园50-55

  党代表联系群众问题研究——以湛江为例 郭波56-63

  中国特色反腐败视阈下的党内民主及其建设 王冲63-69

  论维权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刑法规制 陈小彪;佘杰新70-75

  传导、主导与领导:行政主导体制的三个面向——以澳门特区为对象 潘爱国76-81

  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马文聪;张光宇82-87

  社会福利水平地区差异衡量——基于广东21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马斌;李勇88-92

  财政支农、城市偏向与城乡差距的扩大——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郑尚植93-98

  贸易摩擦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模式的影响研究 李建萍;张乃丽99-104

  群体性事件的根源、诱因、诉求及伦理应对 王常柱105-109

  服务进城务工群体政策变迁的动力分析 黄绪;凌宁110-116

  道德代价及其相关概念探析 吴灿新117-122

  核心期刊发表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分析

  摘 要: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的首府,近些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分析得出乌鲁木齐市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核心期刊发表,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乌鲁木齐市

  引言

  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的首府,近些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养老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大量的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自主创业人员、农民工、自由职业者都纷纷加入这种灵活就业行列。一方面,灵活就业人员对于乌鲁木齐市的发展功不可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工荒的局面,但另一方面,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完善,他们也成了游离在养老保险边缘的群体。

 

  岭南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共同富裕的机制研究————作者:王家庭;曾慧;

摘要: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对于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后测度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实证分析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新质生产力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该结论经过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低、非粮...

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哲学阐释————作者:喻中;

摘要: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可以通过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观来阐释。根据唯物论,实事求是为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客观规律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根据辩证法,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应当把握党的领导与法治的辩证关系,以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改革与法...

周边安全秩序演进的新态势和治理新议程————作者:刘向洋;

摘要:中国周边是大国并存、利益交织的地缘热点地区。受地缘危机外溢和中美战略博弈升级的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秩序在延续与变革中呈现出复杂的演进态势。为大国崛起塑造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需要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践行周边安全共同体理念和落实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关注重点议题和关键节点的治理:一是加强大国间的协调合作,引领周边区域安全格局的有序演进;二是增进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夯实周边区域安全共同体的基础;三是...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政策体系建构————作者:郑维伟;

摘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围绕总目标,党中央专设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委员会)作为前线指挥部,进行顶层设计、总体布局、掌握议程,注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其他领域改革,探索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规范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民主法制领域依法授权重大改革试点,为其提供法律依据,文化体制改革协同推进。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保证...

习近平思想方法论的三大特征————作者:汪信砚;

摘要:习近平思想方法论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征:一是着力于解决思想方法问题,强调要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由此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强调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二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强调要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求人们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

郑观应国际观探析————作者:黄海蓉;

摘要:郑观应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晚清士人,在把握时局变化及参与实业实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观。郑观应国际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舞台是弱肉强食的“角斗场”、国际列强劣性不一应对策略应有区别、掌握国际交往主动权须是兵战与商战并重以及融入国际社会才能更好谋求国际地位等。郑观应国际观为客观理性洞察国际大势、更加笃定做好中国的事情以争取更大的国际主动权以及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构...

我国网络安全审查的制度发展、实践逻辑及完善路径————作者:谢波;王颖;

摘要: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加剧了网络安全风险,为维护国家安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势在必行。我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发展涵盖网络安全战略设计、网络安全相关法律及专门规章制定与修订等演变历程。典型案例“滴滴案”与“美光案”反映出我国网络安全审查由政府主导、以点带面并强调“保障”而非“反制”之实践路径。然而,当前尚存在制度体系不健全、类型化管理不够、预警监测机制滞后及专业人员短缺等问题。为建立起有效应对网络安全...

利己个体、自由竞争与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作者:王永香;王博;

摘要: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构成无产阶级革命与共产主义社会之历史必然性的逻辑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由主义的现实机制因其对个体利己自由的承认和保障而将人塑造为利己个体,即狭隘地追求私人利益而对他人和社会漠不关心的个人。利己个体的普遍存在必然导致在商业活动中展开的每个人与每个人的对立与斗争,这种自由竞争的后果是多数个体事实上无法利己,大多数人沦为无产者,而无产者因其在竞争中日益处于的绝对劣势和无力地位,其利益...

论阿多诺的唯物主义精神概念————作者:王晓升;

摘要:过去,人们在同一性逻辑的框架下理解精神,忽视了精神概念的内容所存在的差别。阿多诺认为,人的精神是在生存斗争中产生的,是从肉体的需要中产生的,因此精神之中包含了肉体的冲动。虽然阿多诺也吸收了黑格尔关于精神和精神他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的观点,从类的自我意识的角度来理解精神,但是他认为,黑格尔的精神概念虽然看到了他者的作用,但是这个他者最终被消解在精神之中。因此,黑格尔的精神概念最终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精神概念...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逻辑理路与现实路径————作者:罗明忠;

摘要:基于合作收益和风险规避视角,促使农民走向合作,催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从历史和现实看,随着现代农业及市场的发展,农民加入合作组织,建立合作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历史必然和现实使然。但是,对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选择及其运行机制构建还存在“争议”和“困惑”,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还存在可用资源不足、经营管理人才短缺和发展思路不清等方面难题。对此,广东各地积极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可借鉴的经验

弱父爱主义解释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吗?——密尔功利原则与自由原则之间的两难————作者:鲁毅;

摘要:密尔的修正方案拓展了功利主义解释的纵深与幅围,也不得不直面与自由原则相冲突的问题,在过去一个半多世纪的讨论中,学者们的批评与辩护热情从未止歇。约翰·格雷在梳理与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给出了一个兼具首创性与忠实性的辩护,其中弱父爱主义立场的论述经典地重构了密尔功利原则与自由原则之间的关系框架,但仍存在一些解释方面的内在困境。通过对密尔文本和论证逻辑的重新检视,在约翰·格雷论证的基础上,尝试...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党的意识形态建议的价值意义、风险挑战及应对策略————作者:肖光荣;罗嘉宁;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因其巨量化数据、多模态融合、强人机交互等特点给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带来拓展内容、丰富表达、创新主体等积极影响。同时,生成内容真伪并存增加党的意识形态甄别难度,话语表达良莠不齐降低党的意识形态解释精度,人机主体主从错位削弱党的意识形态传播力度。面对这些消极影响,应该规范生成内容以增强理论甄别力,改进话语表达以提高现实解释力,协同多方主体以加大话语传播力,从而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改革再造一个新广东》丛书的特点和价值————作者:陈金龙;

摘要:<正>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组织编写的《改革再造一个新广东》丛书,近日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界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主题发表的理论宣传、学术阐释文章较多,以丛书形式呈现研究成果则较为少见。广东省委党校、广东人民出版社在较短时间内推出这套丛书,体现了编者、出版者的政治敏感和责任担当。通读下来,这套丛书具有五方面显著特点

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热点及推进路径————作者:颜佳华;李睿昊;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为热点,学界围绕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应用途径、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对策等内容产出了许多研究成果。但现有的研究仍存在着表面性、片面性等不足,亟待总结与反思。深化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需要加深认识层次、聚焦整体赋能,并深刻总结反思现状,以实践反哺理论

新质生产力对资本主义技术革命衍生困境的三重超越——基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文本分析————作者:张丰清;黄珊琳;

摘要: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开创者之一,其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从技术革命视角探讨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经典之作,蕴含丰富的技术思想。这种技术思想强调了技术的双重属性:一方面,技术变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另一方面,技术变革也导致了社会、生态与个体层面的三重困境。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反思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超越三重困境提供了可能的路径,它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构建...

乡村全面振兴视域下村民集体意识培育路径探赜————作者:吕星卓;李楠;

摘要:村民是乡村振兴的亲历者、受益者,更是参与者,以集体主义教育为最终旨归的村民集体意识培育,是凝聚乡村全面振兴精神力量的重要思想基础。新时代以来,“集体”概念的重要性及优越性在乡村场域愈发凸显,共商、共建、共享已成为村集体主要工作原则,但村民集体意识培育仍面临物质、思想、治理等层面的诸多困境。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中,凝聚和培育村民集体意识,要通过发展夯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来唤醒、通过深化主流意识形态建...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第1条读解暨修改建议————作者:徐国栋;

摘要:我国立法长期不承认拟制婚姻制度,《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第1条补立了该制度,其意义在于修正了《民法典》第1054条第一句: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司法解释(二)第1条但书把无效婚姻的自始无效改成了保留此等婚姻对诚信卷入无效婚姻者的效力,以此作为对诚信者的奖励,由此消减了《民法典》第1054条的严苛性,跟上了承认拟制婚姻的世界潮流。但司法解释...

中国改革进程的鲜明价值追求————作者:郝永平;吕哲;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这要求改革决策以问计于民为基础,改革推进以激发社会活力为路径,改革突破以解决民生痛点堵点为关键,改革成果以惠及全体人民为归属。坚持人民至上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信仰信念,集中展现了改革开放整个历史进程的鲜明价值追求,也充分彰显了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推进动力和价值底蕴

前提、过程、归旨:关于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几点思考————作者:聂锦芳;

摘要:文本文献研究本不应该从马克思主义研究总体中分离出来,进而形成一种特殊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但鉴于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一方面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又适逢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文本文献的权威版本问世,翻译文本也渐次精当,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在新时代境遇下重新理解马克思显得非常必要。当前,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文本文献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深究的问题,主要是:作为研究前提,需要自觉进行观念和方式的转换,以扎实的基础和...

智媒时代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的路径探索————作者:吴晓斐;杨晓敏;

摘要:智媒时代话语传播呈现出多重趋势,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话语传播遮蔽了话语主体,话语传播的去中心化消解了话语权威,话语传播的圈层化造成了信息茧房,从而造成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风险。话语传播多样化造成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弱化,传播主体多元化导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淡化,话语传播圈层化导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阻隔,话语传播算法化导致对意识形态认同的疏离。为了化解网络意识形态认同风险,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力,需...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