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天中学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天中学刊》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天中学刊》为黄淮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其中第1、3、4、6期为社会科学版,第2、5期为自然科学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41-1232/C,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6-5261。
本刊于1986年正式创刊,1986年2月出版了创刊号,时为内刊,登记证号为HN-21,刊名为《驻马店师专学报》。当年出版两期,均为文理综合版。1987年,文理科开始分版,社科版出版2期,自科版出版1期。1988年,社科版改为季刊,登记证号为HN-18;自科版改为半年刊,登记证号为HN-21。1991年,自科版也改为季刊,社科版每期固定100页,自科版每期固定80页。1994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41-1232/C,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6-5261。同时,原《驻马店师专学报》更名为《天中学刊》,1995年第1期开始,本刊正式起用公开刊号和新刊名。1997年刊期改为双月,其中第1、3、4、6期为社会科学版,第2、5期为自然科学版,每期固定124页。2001年期刊改为A4开本,刊期、页码不变。2005年开始,每期页码增至140页。
1999年,《天中学刊》成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入编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2002年,本刊成为《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2003年,本刊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全文上网,成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
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服务部统计,《天中学刊》历年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高教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文摘杂志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篇目在全国同类学报中均名列前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河南省优秀学报一等奖
河南省一级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政治·法律·哲学·社会学研究、经济·管理研究、文学·语言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教育·心理研究、编辑·图书·其他、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生物·化学·体育。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1 生命不止,学词不停——马兴荣先生的词学成就 吴晗; 1-5
2 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赵仁珪先生的学术道路 杜丽萍; 6-9
3 学问途上的“会通”者——许结教授的学思历程 王思豪; 10-13
4 拓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视野的成功实践——评宁稼雨教授倡导的“中国叙事文化学” 程国赋; 14-15
5 张良故事侠主题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李悠罗; 16-19
6 温太真玉镜台故事的演变及文化意蕴 董艳玲; 20-23
7 “扬州梦”故事的文本流变及其文化意蕴 欧阳春勇; 24-27
8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纵览 张建云; 28-37
9 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不可忽视——基于陕西部分高校的调查 刘建伟;侯桂红; 38-42
10 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要因素 邱世兵; 43-45
11 裁判文书网上公开问题研究 王琳;王芳; 46-49
12 试论保密认识与保密实践的关系 巨乃岐;卢晓莉;王恒桓; 50-54
13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及对当代的启示 吴洋; 55-57
14 《诗比兴笺》陶渊明诗注评议 张建伟;盛寅; 58-61
15 陶渊明的“静”“恨”人生与美学范式的生成 钟书林; 62-66
16 袁宏道与《庄子》关系研究 白宪娟; 67-70
17 《滕大尹鬼断家私》故事渊源综论 陶成涛;何研; 71-73
18 《金瓶梅》中巫术现象刍议 王永莉; 74-77
哲学论文发表: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类幸福思想
摘要: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其人类幸福思想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对其予以探讨,有利于直接地推论、切近生活地解读、清晰地呈现和与时俱进地转换、衍扩其人类幸福思想。在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其人类幸福思想的理论架构中,现实交往的人是人类幸福的主体,生存实践的交往是通往自由与解放的人类幸福之路。“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是核心的现实交往理念,财富“普遍的交换”的人类幸福价值就在于“生产出完整的人”,真正联合的自由交往,是人类幸福生存的理想化交往形式。
关键词:哲学论文发表 ,马克思,交往理论,人类幸福思想
它基于人的生命社会存在的本质需求,反映人作为现实存在的社会属性,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彼此联系、协调沟通之主体间性。正是通过交往的作用,人类的生存境域才得以不断地突破、拓展,人类才能成其为自在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生命活动的类存在者,不断地趋近于更高层次的幸福。马克思特别重视交往问题,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的交往与幸福生存的紧密关联,在马克思的理论架构中,其交往理论始终居于基础性地位。交往与幸福一直是他人类幸福思想中的重要主题。
天中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高校赋能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着力点探析————作者:许青云;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拓展,为我们阔步迈入新发展领域、新发展赛道,锻造发展新动能指明了方向。高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和战略支点,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产业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多角度服务企业等,可以助推新质生产力全面发展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验与问题————作者:杜纯布;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坚持发挥市场的资源整合配置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等,但在企业管理体制机制转型、发展质量、制度法律法规建设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为继续推进和做好“国企混改”完善工作,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厘清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建立完...
唐代诗歌中疾病的多重言说空间————作者:张丽丽;
摘要:疾病作为诗歌题材,在唐诗中多有呈现。卧疾书写倾向于私人空间的病体传达,卧疾自述与繁复的思绪相关联,卧病寄远扩大了病体言说空间,成为情绪纾解的方式。问疾与酬和是交游空间的病体互动,从中可以窥见以疾病作为交流话题所展开的士人、僧俗之间的生活常态。当诗人将对生命的关注迁移至自然空间,病物就成为诗歌意象。病物既是病体自况,也是人生处境的隐喻。疾病视域下迁客逐臣关于南方地理空间的想象和建构,以致病的瘴疠之气...
党的创新理论的生成逻辑、时代价值、实践要求————作者:王倩;陈思琪;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世情、国情、党情及民情,在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民族复兴伟大实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集中体现。研究和分析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生成逻辑、时代价值、实践要求,对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的中心目标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价值
基于新质生产力推进数字政府治理——学习践行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作者:曹冬英;
摘要:新质生产力与数字政府治理密切相关,基于新质生产力推进数字政府治理的理论基础是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由于受技术、管理、人才、法规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新质生产力推进数字政府治理,面临诸如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挑战、数据管理与安全的挑战、制度与政策创新的挑战、人才队伍建设的挑战等。基于新质生产力推进数字政府治理的前景十分广阔,需要进一步完善数字政府治理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强化数据治理和应用能力...
论现代国家建构与国家认同的内在关联性————作者:于春洋;白鹏雁;
摘要:现代民族国家是建立在“民族认同国家”基础上的国家形态。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也日趋复杂,民族国家普遍面临国家认同被侵蚀和消解的压力。国家建构被视为民族国家维持和巩固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国家建构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外观建构,它是由统治阶级依托国家政权力量主导的、为建立民主政治体制而进行的国家政治体系现代化的过程。国家建构和国家认同相伴而生,国家建构通过廓清国家主权边界、明确国家...
高校思政课引导大学生坚定制度自信的机理研究————作者:魏晓彤;
摘要: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准确理解其优越性,深刻体会其生命力。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遵循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同”,再到“坚定信仰”的渐进性规律,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引导大学生树立制度自信
浅论我国的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作者:史烁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近年边试点边总结,逐渐在司法体系中建立了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目前该制度尚处于探索、建构阶段,理论上有待深化,立法上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具体适用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不仅要关注企业家的责任承担问题,还要综合考虑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从宽情节,立足客观实际对企业刑事合规进行评价;同时,检察机关内部要合理分工,为企业合规计划分配更多司法资源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学术论文评价体系的优化——从突破论文买卖治理困局角度切入————作者:张晟炜;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与学术论文评价体系优化存在共同的理论与相通的逻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优化学术论文评价体系。然则,论文买卖、代写代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正严重破坏学术生态,并呈现高发、多发态势,学术论文评价体系存在诸如论文买卖治理缺乏整体性法治理念、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与现实科研供给不匹配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如细化学术不端行为,允许刑法、民法等实体法介入,为学术论文评价体系的优化提供实...
论罗宗强先生的古代文论研究————作者:邓心强;刘莹;
摘要:著名学者罗宗强先生,在古代文学与文论领域耕耘数十年,开创了中国文学思想史的书写范式和研究领地,其学术成就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他的多种论著成为学术精品,为学人所取法和参鉴,这与罗先生根据自身特点,综合选择研究方法有关。他以精致的审美和细腻的体验切入古文论研究,将独到的审美感悟和理论思辨有机结合,给读者思想冲击;他将文学思想立体还原,探究其逻辑演变和趋势发展,并在作品与文论的互动中彰显理论思维;他在...
略论陶渊明的“酒趣”及其影响————作者:黄林燕;吴国富;
摘要:陶渊明好酒而深得“酒趣”,并善于在诗歌中表现出来,对后世的饮酒文化影响巨大。总结后人的评述,陶渊明的“酒趣”具体表现在“野酌”“酒适”“饮酒忘俗”等方面,且体现了“饮酒有德”的理性原则,故而人们对他推崇有加、仿效不已
《洛阳伽蓝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作者:林宗毛;刘志引;
摘要:在《洛阳伽蓝记》的研究史上,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点:一是明代,二是近代。明代以前,《洛阳伽蓝记》的研究无几,且偏重校勘一隅。明代以降,《洛阳伽蓝记》的研究渐兴,呈现出校勘与注释并重的趋势。近代以前,《洛阳伽蓝记》的研究深受明代以来研究趋势的影响。近代以后,《洛阳伽蓝记》的研究则在校勘与注释之外,开拓出了更多的研究视角,如文史结合、史地结合、建筑与美学的结合等,另外随着《洛阳伽蓝记》影响的不断扩大,欧美...
论莫言新世纪小说杂糅歌谣的审美表征————作者:曹金合;
摘要:莫言在新世纪的小说创作中加大了儿歌、民谣、顺口溜、流行歌曲等与小说情节结构相互融合的力度,借此表现民间的地域文化、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审美意蕴。时政类歌谣、生活类歌谣、爱情类歌谣的审美表征,在边缘化的处境中才能更显示出自身的独特风采。当然,莫言杂糅歌谣并不仅仅从审美形式的表征出发,而是力主为表现主题的审美意蕴服务。小说中杂糅的歌谣不论是对事物和现象的正面形容,还是带有讽刺性意味的模...
赵叔孺居沪期间经济生活探究————作者:陈园园;
摘要:赵叔孺是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书画篆刻家,自民国初移居上海后,以鬻艺为生。经济生活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础。他在融入书画市场的过程中并未因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自身艺术品格,其艺术创作亦未过多受限于经济而呈现出与世无争的平和姿态
论红色歌曲的创作、传播与当代价值————作者:李田甜;
摘要:革命时期,以民歌为主要载体而创作的红色歌曲,为革命思想的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红色歌曲不断发展创新,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乃至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仍葆有生机和活力,在促进祖国繁荣发展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邓小平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继承与发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作者:王成功;
摘要:在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改革。二者都在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下产生,却有天壤之别的历史命运。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路。二者在观念上都超脱了意识形态藩篱,在起点上都从农村问题开始突破,在方向上都坚守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同时邓小平的改革吸取了新经济政策所带来的经验教训,从反对空喊、不搞争论,到自下而上、农民自主...
叔本华性格理论述评————作者:粟铄然;
摘要:叔本华提出了一种颇具特色的自我学说。他从自我、意志与理智的三方关系着手,揭示了心灵世界中的无意识部分和压抑机制,从而在心理学层面上阐明了自我认知的困难之处。他在康德双重性格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习得性格说,由此建立了性格与自我认知之间的深层关联。他的性格说虽不乏实践智慧,但却存在两个明显的局限:第一,性格说对自我采取了一种静态化的理解;第二,性格说脱离了社会的现实因素。以尼采和马克思的学说对这两个局限进...
钩沉辑佚 明珠重现——评《〈论语解〉辑注》————作者:李祖哲;张弦生;
摘要:杨周靖先生以辑佚校注的方式整理出版了《〈论语解〉辑注》,该书分为正编、补编、附编、附录四部分,体例完备,校勘规范,最大限度地恢复了《论语解》一书的原貌,对深入理解“上蔡学派”的理论,了解“上蔡学派”在宋明理学尤其是程朱理学中的枢纽作用有一定帮助。王钢在该书序言中对谢良佐生平及著作情况的考证也极具学术价值
西汉至明清“秋胡戏妻”故事流变研究————作者:张惠;黄倩洁;
摘要:“秋胡戏妻”故事要素历经汉代史传、魏晋南北朝诗歌、唐代诗歌及变文小说、宋代诗文、明清诗歌与小说的书写,在动态流变过程中不断丰富与创新,容纳了不同时代的主流思想与民俗文化生活。其中元杂剧《鲁大夫秋胡戏妻》一改传统的秋胡妻投水自杀的情节,取而代之的是夫妻和好的大团圆结局。其求新求异的独创精神与叙事手法,使其成为历史题材杂剧的典范之作。关注“秋胡戏妻”故事叙事的变与不变,挖掘其创作的文化心态及文化内涵,...
“羽衣”主题的中西方叙事流变研究————作者:曾晓娟;
摘要:羽衣主题又称天鹅处女主题,在中国乃至世界民间故事中较为常见。在中国传统的志怪传奇中,能够看到其主要情节的成型过程。《牛郎织女》故事是在两类志怪的基础上成型的,即以《姑获鸟》为代表的“羽衣”主题与以《白水素女》《董永》为代表的福报故事。这类故事成型后在民间流传,从目前所见已具备成熟完整情节的一些故事来看,可能是受到了佛经故事以及唐代志怪小说《田昆仑》等的影响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国家级《中华诗词》
- 北大核心浙江学刊
- 省级《安徽文学》
- 省级《戏文》
- 国家级世界文学评论
- 国家级《中国新闻周刊》
- 省级《天津人大》
- 省级闽南风
- 省级远方的家
- 省级《阅江学刊》
- 省级南京史志
- 省级今古传奇
- 南大核心民俗研究
- 省级花火
- 北大核心《云南大学学报》
- 省级民间对联故事
- 省级《书画世界》
- 省级《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南大核心音乐研究
- 省级星星
- 北大核心《世界电影》
- 国家级《艺术教育》
- 国家级《江河文学》
- 省级百师文摘
- 省级淮海文汇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道教》
- 国家级《民族文学》
- 北大核心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杂志
- 北大核心《清明》
- 省级时代文学(上半月)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