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科学文化评论》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科学文化评论》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科学文化评论》创刊于2004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主办。主编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钝和中科院副秘书长曹效业。作为一份高端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科学文化评论》旨在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加强科学与人文及社会科学之间的对话,以促进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科学技术不仅是先进的生产力,同时也是人类先进文化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西方科学史和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的研究表明,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在我国,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管理层和学术界也开始显示出对科学的文化内涵以及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的强烈关注。与此相应,国内知名大学和国立研究机构都加强了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有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同时也需要有人文和社会思想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方面的文化创新。本刊正是致力于这一目标。
作为连接科学与人文之间桥梁,《科学文化评论》定位为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登载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以及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科学文化评论》的栏目设计,基本上依照国际学术刊物的通行规范,按论文、评论(包括争鸣、笔谈、访谈等)和书评等加以分类,主要栏目包括专题、科技中国、科学与人文、科技与社会、学术前沿、人物访谈、读书评论、机构简介等。为本刊撰稿的知名学者有杨振宁、李政道、李学勤、资中筠、饶毅等。
读者对象,除专门从事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技政策研究的学者外,还包括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广大知识群: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人文学者、艺术工作者和科技管理人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
栏目设置
栏目包括特稿或专辑、科技中国、科学与人文、科技与社会、探索与争鸣、访谈和书评等。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1 关于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历史的反思 曹效业;熊卫民;王扬宗; 5-24
2 希腊化时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互动 郝刘祥; 25-39
3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解剖学的两重性 以维萨留斯为中心 洪性烈; 40-49
4 谁见幽人独往来 迪惠尔与噬菌体的发现 平立岩; 50-59
5 清末中医对西药的批评 王传超; 60-68
6 弗莱克研究现状及其在中国的意义 夏钊; 69-83
7 1979年冬在瑞典的见闻与感触 李靖炎; 84-91
8 两篇处女作的反响 康宏逵; 92-96
9 《“李约瑟问题”辨析》之澄清 对陈方正教授答复之答复 陈晓平; 97-107
10 叶渚沛:中国化工冶金的开拓者 刘伟;许志宏; 108-118
11 图书信息 张卜天; 119-124
12 解剖学:科学、艺术、教育及其他(Ⅰ) 梦隐; 125-129+2
文学杂志征稿范文:论差异教学在高校展示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展示设计专业是一个新兴的综合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很高的开发和推广价值。运用差异教学方法,力图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强调教师应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满足不同学生在经验、兴趣以及爱好具有差异性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文学杂志征稿,展示设计,差异教学,教学目标
0 前言
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一般包括展示的空间环境设计、版式设计、文字设计、标志与装饰设计、道具设计、色彩设计、照明设计、招牌设计等,从形式上看,是三维空间环境中建立一个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全方位感官刺激的信息传递空间;从空间上看,展示设计近乎建筑和室内空间艺术设计,具有象征和表现主义精神;从平面上看,展示设计近似于商业美术,每个展示面的设计都充分显示出视觉传达的魅力;而就其表现形式和手段而言,它又好像是个舞台,以突出的主题在上演一场剧幕。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科教文化的进步而兴起的一门应用型学科,包括各类型的博物馆、展览会、商业店面与橱窗的陈列设计和展示道具造型设计,现已发展成一项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极大文化影响力的产业,它将建筑空间设计、室内艺术设计与平面艺术设计等几方面内容高度结合起来,是从事商业美术设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术。
科学文化评论最新期刊目录
卡皮查论大科技时代的科技政策与管理————作者:厚宇德;林书羽;
摘要:卡皮查与贝尔纳一样,既是著名的科学家,也是优秀的科研组织者、科技政策理论家。他在20世纪40年代末就有了大科学的理念,认为在大科学时代科学管理者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只有出色的科学家才有资格做科学管理者。在他看来,有价值的科研计划是粗线条的、把握大方向的,而追求制定无懈可击的科研计划是违背科研事实与规律的;与此相反,他认为技术与发明的推广计划越详尽、越具有可行性越好。他认识到,所有与科技有关的问题,其...
新书推荐
摘要:<正>《科学编史学新论》刘兵主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定价:168元该书是刘兵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们在科学编史学研究方向的成果精华汇集,也是《科学编史学研究》的续集,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科学史研究新方向的科学编史学考察,包括建构主义、女性主义、人类学视角的科学编史学以及科学修辞学、视觉图像等与科学史的关系等;第二部分是编史学人物研究,涉及皮克林、伽里森、阿伽西三位科学编史领...
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研究生制度的建立与演变————作者:付邦红;汪明辰;
摘要:民国时期是中国研究生教育的起步和制度建立阶段,在中国教育史和近现代科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央研究院研究生教育是该时段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部分。该院研究生制度的确立与演变,是其研究生教育实践的基础。结合相关制度规定,对照该院职员录和有关人员薪俸档案等资料,详细梳理中央研究院研究生制度的设置缘起、确立与演进。分析表明,中央研究院的“研究生”概念外延较大,事实上某些时间段的练习助理员、练习员、助理员从制度...
1911年在化学和冶金学领域取得博士学位的两个中国人————作者:吴限;
摘要:通过调研原始文献,分别对区庆科于1911年在德国柏林大学,以及温宗禹于同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内容及相关信息做了阐释。认为,此二人很可能分别是最早取得化学博士学位和冶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丹麦拉斯克-奥斯特基金会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的考察————作者:冯乐;
摘要:通过查找尼尔斯玻尔档案馆文献、哥本哈根大学年鉴、丹麦议会档案、国际联盟档案等,对丹麦拉斯克-奥斯特基金会(Rask-?rsted Fondet)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进行了考察。基金会是顺应丹麦政府的中立政策,为了应对“一战”后新的国际形势、促进国际合作而建立的。从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来看,基金会对国际合作的支持,完善了本土的科学支持体系,对各种国际科学交流活动供了资金支持,也使丹麦及时融入了“一战”后...
科学革命视角下对近代“自然状态”学说的理论重构————作者:刘萌萌;
摘要:近代政治哲学的核心“自然状态”学说的实质在于对人属自然的部分和属人的部分做出区分,并凸显前者的实在性与后者的虚幻性、可建构性。自然状态学说这一框架和各哲学家为其赋予的内容关联着近代自然科学领域对于自然新的理解,即把“自然”首先理解为客观的独立于人的“自然界”,因而关联着近代人从整体上对自然世界与人的世界的划分。自然状态学说所体现的对社会的消解和还原,对附着在各种社会关系、意义网络中的人的消解与还原...
中国高温超导领航人赵忠贤————作者:董文凯;熊卫民;
摘要:赵忠贤是中国高温超导研究的重要推动者和践行者。他从1976年开始在国内推动和开展高温超导研究,取得了发现液氮温区铜氧化物超导体和超导临界转变温度在50K以上铁基超导体等重要创新成果。他两度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7年又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通过对赵忠贤个人经历的考察,发现他在科研上能够不断取得突破与其敏锐的物理直觉、前沿的学科训练以及优秀的科研组织能力息息相关。基于赵忠贤的科研特点,提出...
康熙时代的中法文化与科技交流————作者:梦隐;
摘要:<正>2024年是法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60周年,为此两国政府与民间机构推出了多种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旅游形活动。4月1日至6月30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就是其中的一个重头项目。本期封面图像是一件景德镇出品的外销青花磁盘,盘高6厘米、直径34厘米,大约烧成于1700年前后,现藏法国洛林瓷器协会博物馆。据研究盘心画面源自法国艺术家的版画,描绘...
基于STS理论视角对流行“减肥”观念及其问题的研究————作者:岳丽媛;
摘要:减肥作为广泛流行的文化现象,是当下人们,尤其女性普遍关心的问题,人们也早已对各类打着“科学”“医学”旗号的减肥信息司空见惯。不恰当的减肥观念和行为会引起肥胖歧视、社会焦虑、饮食障碍等一系列社会和个人问题,这已引起国际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结合已有的减肥研究文献,针对我国当下广为流传的、代表性的主要减肥观念、内容及其问题,进行科学(医学)基础和来源追溯,基于STS的理论视角进行综合讨论和分析,进...
十年再聚首 1966年第二次遗传学座谈会预备会————作者:康丽婷;
摘要:1956年青岛遗传学座谈会,是中国遗传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米丘林学派和摩尔根学派关系破冰。然而,受政治环境的影响,遗传学两派的关系仍不明朗。1966年,在青岛遗传学座谈会召开十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宣传部发起召开第二次遗传学座谈会预备会。会议延续了“百家争鸣”的精神,旨在破除两个学派的门户之见,集中有限力量,自力更生地发展我国遗传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本次会议是凝聚学术共同体和推进学科建设的有益...
纸留笔迹墨留香 评《中国印刷技术史》————作者:戴念祖;
摘要:<正>潘吉星著,《中国印刷技术史》,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2年,198元。《中国印刷技术史》出版于2022年,是科技史学家潘吉星先生的遗著。印刷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潘先生对其中三项发明均有专著问世。这些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起源和进步有着重大作用。潘吉星在该书“前言”中指出:“纸张的发明使文化传播具备廉价且普及的载体,那么印刷术的出现便使文化的传播变得方便而快捷。...
基于三种文化视角探析钱学森精神的生成动因————作者:宋玉荣;吕成冬;王诗蕙;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科学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推动钱学森精神生成的三种文化,它们既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又彼此融合产生合力,最终经由钱学森98年人生道路上的伟大实践而内化为钱学森精神的重要内核。基于文化视角探析钱学森精神的生成动因,旨在从历史性、逻辑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之角度,为如何进一步传承和传播钱学森精神提供现实启示
科学文化建设与去宗教极端化探析 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作者:齐培潇;郑念 ;曹金;
摘要:首先简述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阐述宗教极端化的表现形式,探究科学文化建设在消除宗教极端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科学文化与宗教极端化经过长期的动态博弈可以达到演化均衡,且收敛于稳定结点;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消除宗教极端化现象的发生。根据上述,提出继续加强我国科学文化建设的一些建议
流动的物质与不确定的身份 评《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作者:张学渝;
摘要:<正>清代初期,文人世界出现追求类似制砚的物质性活动,让“士人”与“工匠”的身份界限变得模糊且复杂。如何理解在“重道轻器”的中国社会传统中产生这一新变化?美国学者高彦颐(Dorothy Ko)《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简称高彦颐《砚史》,图1)[1]讨论了这个问题
艰辛探索稀土新材料与新技术 李碚教授的稀土人生————作者:霍知节;
摘要:访谈整理者按稀土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新能源、环保诸多领域。稀土科技是国之重器,包头稀土研究院是我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稀土科研机构,建院60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在稀土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依据该院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碚的口述资料,回顾他的稀土人生,通过他在电热合金、磁致伸缩材料、磁悬浮熔炼技术领域的工作,阐释“中国稀土...
书讯
摘要:<正>《考工记导读》(增订本)闻人军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12月定价:118元《考工记导读》初版于1988年,1989年获首届全国科技史优秀图书一等奖。“增订本”将学界和作者本人的一系列新研究成果纳入其中,充实了《初探篇》《价值篇》《源流篇》和《方法篇》的内容,新增《国外篇》。《注译篇》含校记、注释和全译。“增订本”还更新补充插图,图随文走,并将《考工记》研究论著索引延伸至2021年
动物能够做类比吗?————作者:鲍建竹;
摘要:类比研究经历了“类比的认知转向”后,类比作为人类认知的核心成为侯世达、根特纳等类比认知研究者的共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人类以外的动物能不能进行类比?对黑猩猩萨拉(Sarah)的研究给出了肯定答案,而对猴子的研究并不能提供辩护。这种思考路径本质上来自于传统认知的研究进路。米利肯基于生物学意向性自然化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虽然她本人并没有直接讨论类比,但是我们能够充分证明,其关于专有功能的动物行为学...
遗失在路上的朋友 怀念乐秀成————作者:尹捷;
摘要:乐秀成(1946—1992,浙江人),“走向未来丛书”编委和编译者之一。追忆20世纪80年代通过“走向未来丛书”与乐秀成的交往,叙述他赴美攻读,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在美国获得科学史博士学位的中国大陆学者,纪念那一充满激情与希望的难忘年代
李政道的首次美国之行及国籍变迁————作者:朱安远;
摘要:1957年,旅美青年才俊李政道和杨振宁一起荣幸地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1946年,李政道受民国政府研制原子弹“种子计划”的派遣赴美研习,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1956年取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绿卡),1963年入籍美国。李政道科艺双馨,长期致力于推动科学和艺术的融合,他身在海外,心系祖国,呕心沥血,亲力亲为,竭尽全力地为中国的人才培养以及基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卓著。本文介绍了李政...
默比乌斯与古罗马的默比乌斯环————作者:梦隐;
摘要:<正>本期封面是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默比乌斯(August Ferdinand M?bius,1790—1868)的画像。默比乌斯生于德国萨克森州的普福尔塔(Pforta),据说其家族与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有关,他就读的普福尔塔中学出了许多名人,包括历史学家兰克(Leopold von Ranke, 1795—1886)与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大家》
- 省级书屋
- 国家级《当代青年研究》
- 北大核心《学习论坛》
- 北大核心《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省级《贵州文史丛刊》
- 北大核心《人民音乐》
- 北大核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壹图壹材
- 省级花火
- 南大核心出版发行研究
- 省级《翠苑》
- 省级《学术探索》
- 省级棋艺象棋
- 省级《厦门文学》
- 省级《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省级新闻论坛
- 南大核心扬子江评论杂志
- 北大核心艺术百家
- 国家级新闻春秋
- 省级《日语知识》
- 北大核心音乐探索
- 省级《神州民俗》
- 省级创作
- 国家级中国社会语言学
- 北大核心中国典籍与文化
- 省级湖北文史
- 北大核心《文艺理论研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