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文史杂志》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文史杂志》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抗日战争时创办的《文史杂志》系文史学术刊物。1941年1月在重庆创刊,先后由独立出版社、重庆商务印书馆(1941年1月一卷三期起)、重庆中华书局(1944年1月三卷一期起)出版。该刊原由朱家骅发起创办,隶属于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处,受秘书长吴铁城领导,社长为叶楚伦,但都不过问社内具体事务。创刊时主编为卢逮曾。1941年6月顾颉刚任副社长兼主编,自一卷九期起直至停刊。史念海、魏建猷等都曾担任过编辑。1945年2月,因顾颉刚在文化界对时局宣言上签名,秘书处停发经费,刊物与国民党的关系就此中断,由顾颉刚自任社长,艰苦支撑至抗战胜利,出满了五卷。抗战胜利后,曾两度在上海复刊。第一次在1946年,由中国出版公司出版了两期;第二次在1948年,由文通书局出版了三期。顾颉刚坚持自主办刊的方针,认为“文与史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唤起民族意识的利器”。因此,《文史杂志》虽系纯学术刊物,但内容力求通俗,讨论的问题亦能和时代相联系,受到读者的欢迎,销售遍及内地各省。 1985年,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著名历史学家隗瀛涛重新创办《文史杂志》,新版《文史杂志》是一本综合性的通俗文史读物,开辟有史坛纵论、文化透视、人物春秋、艺术长廊、文苑漫步、论语说文、文史杂谈、文史信息等栏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巴蜀文化、文化透视、文苑漫步、人物春秋、艺术长廊、论语说文、文史杂谈、抗战史研究、西部开发、史坛纵论。
期刊目录参考:
1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作品选 2+121
2 家学渊源 垂裕后昆——蒙默先生访谈录(上) 陈沫吾; 4-6
3 龚荫先生和他的土司制度研究 安山; 7-9
4 前后蜀时期的蜀文化概貌 慧绘; 10-13
5 富顺县 明清文科进士总数说 章春熙; 14-19
6 石经寺及其禅茶文化 胡开全; 20-23
7 新发现《敝昔医论》中“敝昔”的辨析 钱玉趾; 24
8 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与靖国神社 史式; 25-27
9 论夏代的青铜器、文字和城堡 李殿元; 28-32
10 艺术长廊 侯开嘉; 33-36
11 略论蜀汉政权的选举制度 吴超; 33-36
12 《世说新语》中士族畸形性消费述析——以王氏家族为例 赵曾银; 37-41
13 唐人自信中的女性亮色 青子衿; 42-46
14 中国音乐初留声价值述评 聂莺; 47-53
15 情趣横溢的《洛带古镇》 王灭; 54-55
16 用心研大千,挚情释敦煌——《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最新诠释》序 汪毅; 56-58
17 试论潼南大佛的价值及其影响 徐林; 58-61
核心历史期刊投稿:越南河内传统民居及三十六街的保护
摘要:越南河内现存的三十六街历史街区于11世纪时初步成形,15世纪时经系统性分行划市,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历史肌理,是研究越南传统民居的鲜活样本。从城市规划师的角度,介绍了三十六街地区的发展历史、布局特征及传统建筑形式,分析了若干代表性的街区与建筑,并与中国南方传统民居进行比对,提出了对该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历史街区、民居保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心历史期刊投稿,河内三十六街,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民居保护,城市肌理
19世纪初阮朝建立,越南的首都迁至顺化,并将此地重新命名为“升隆”。因城市被环抱于红河大堤之内,遂改名为“河内”,沿袭至今。1873年法国侵占越南,并成立法属印度支那政府,首都定为河内,持续至二战时期。二战后越南独立,当时政局分为南北两派,北越首都为河内。1975年越战结束后南北越统一,河内成为统一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
文史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从摩尼教“白衣师”到苯教的“白帽巫师”——兼论摩尼教传入吐蕃时间————作者:杨铭;
摘要:记载吐蕃苯教“白帽巫师”的文献,出自敦煌莫高窟的古藏文文书P.T.1285,名为《古藏文苯波为小邦王禳灾故事》。其中在对比黑衣女巫师的背景下,苯教的“白帽巫师”的形象特别突出。笔者经过比较苯教某些元素与摩尼教原理,认为“白帽巫师”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历史上在西亚、中亚传播的摩尼教“白衣师”
妙笔生花绘愁情——古代咏愁诗词浅赏————作者:徐志福;
摘要:在“以悲为美”的古代文学审美影响下,写愁是古代文人诗词创作最多的主旨之一。伤春悲秋、离别相思、忧国伤世、怀古感今、思亲怀旧,各时代的文人以生花妙笔诉说着不同人的万般愁绪,其表现手法异彩纷呈,各尽其妙
江苏将军崖岩画来自古羌人的一些考证————作者:黄立温;
摘要:金丝猴是古羌人的保护神,将军崖岩画中长尾巴的面具表现的是祭司释比的金丝猴皮法帽,双圆圈代表金丝猴头颅崇拜,簇状毛丛代表释比的头翎。其画就是巫神施法图。这或许可以证明江苏将军崖岩画来自古羌人
浅谈四川方言俗语“X+A+八+A”————作者:凌艺桓;
摘要:四川话中有“X+A+八+A”结构,形容某物/某事程度深,能附带言者的主观感情色彩,长久形成了一批相对稳定的特色俗语。该结构中标记程度的副词“八”由数词发展而来,其演变基础是数量范畴与程度范畴的认知相似性,具有重要的类型学意义。不过,四川话“八”的语法化尚不彻底,其副词用法具有临时性,只限进入“X+A+八+A”结构才能实现
《宋史·职官志》勘误一则————作者:崔成彦;
摘要:《宋史·职官志》所载“罢南、北外都水丞司”为误。考其实际,当为文臣都大官之职被裁撤,而非南、北外都水丞司之设被废止。同时,都大提举河事官之任频繁更迭,既涉人选性质之文武变换,又及员额配置之单双调整,变动显著
《蜀宫乐舞》(版画)————作者:王明月;
摘要:<正>~
鲁迅与影戏及傀儡戏————作者:江玉祥;
摘要:鲁迅《书苑折枝》中的一则读书札记,引宋张耒《明道杂志》“京师有富家子”看弄影戏一则笔记,提出现在戏曲表演故事的动作与神情以及勾脸谱可能都与古代影灯戏有关。其后学界衍生出近代戏曲出自傀儡戏影戏的观点,王国维、孙楷第、任二北、周贻白等学者各抒己见,引发了20世纪50年代戏剧界的学术辩论。鲁迅先生提出的戏曲起源猜想,今日“博览者”尚有继续探索的必要和空间
成都市龙泉驿区大佛寺楹联匾额题记释读————作者:张瑞;
摘要: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大佛寺曾被称作石佛寺、三教道场、后周文王神祠、北周文王庙等,其背后“天落石”上镌刻有北周文王碑,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大佛寺殿内现存巨型坐佛为唐大历六年刻凿摩崖“丈六弥勒”大佛,高4.24米;现存匾额一块、楹联三副、宋代庆历四年题记三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佛国仙山——峨眉山————作者:秦福荣;
摘要:<正>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墨西哥梅里达举行的第20届全委会,将峨眉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使其成为世界第十八个、中国第三个、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核心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主峰金顶海拔3079米,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集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的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宋朝的“相权”————作者:丁辉;
摘要:宋朝的相权之强悍不仅超过唐朝,甚至也为汉朝所不及。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公开宣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正是在有宋一代,士大夫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阶层和政治力量才真正走上历史舞台。而宰相集团无疑是这一阶层的优秀分子,或者说中坚力量,这是宋朝的相权所以如此强悍的社会基础
书苏东坡词《望江南·超然台作》————作者:代跃;
摘要:<正>~
省政府文史馆举办2024年馆员履职培训班暨馆员第六次集中学习会————作者:杨龙;
摘要:<正>2024年12月3日,省政府文史馆2024年馆员履职培训班暨馆员第六次集中学习会在成都举行。省政府文史馆馆长王元勇出席并讲话,副馆长熊运高,省政府文史馆馆员、特约馆员(特约研究员)等近百人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会议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
冲古寺————作者:伍文;
摘要:<正>~
落霞·孤鹜及其他————作者:李凤能;
摘要:由王勃《滕王阁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引出的“落霞”“孤鹜”之辨延续至今。持“落霞”是飞蛾或绯羽鸟等观点的人,都错在没有从《滕王阁序》的用语规范、意象选择、抒情基调去分析,故这些异说经不起推敲
《雪霁初晴》————作者:张跃进;
摘要:<正>~
《世说新语》评鉴(六)————作者:徐康;
摘要:《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403—444)主持编撰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集,记录东汉后期至魏晋间名士的逸闻趣事及嘉言懿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士林风貌和社会面相。魏晋士人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往往能认识自我,将生命视为最高的价值,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世间万物持有一种超乎功利色彩的人文情怀。宗白华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所以“魏晋时代人的精神是最哲学的,因为是最解放的,最自由的”。本文选...
晚清报刊诗作特色之辨————作者:张文青;
摘要:晚清时期,报刊成为文学传播的新媒介,为传统诗词提供了现代化载体。报载诗歌的发展淡化了诗词传播的地域特质,突破了传统诗词的题材领域,拓宽了诗词创作的受众群体,革新了传统诗词的创作与传播方式,使诗歌创作更多关注时事与新思潮
论扬雄对圣人神秘性的消解————作者:伦凯升;
摘要:汉代谶纬神学盛行,圣人本身的面貌被掩盖,甚至赋予神秘化的倾向。扬雄通过多种方式为圣人正名:著《法言》以学正统的圣道;以孔子为师,学圣人之经;崇圣道
德政碑所书元代州县官吏的三张面孔————作者:高宝钰;
摘要:元代德政碑盛行,是地方文化的一种实物表现。德政碑的描述对象主要为州县官吏,参与群体主要为朝廷、学院和百姓。在德政碑当中,元代州县官吏是“五事”兼具的朝廷良吏;是正一邑之风的儒家循吏;还是公正廉明、为民请命的父母官。德政碑塑造了元代州县官吏的三张面孔。这一方面表现出立碑活动参与各方对于州县官员形象的理解和期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德政碑文化在元代地方社会流行
“輶轩之使”与汉代蜀地文人的学术自觉————作者:李奥;
摘要:“輶轩之使”被概括为一种自周秦以来负责搜求全国各地方言、风俗、歌谣的职官。秦亡以后,此类官职不复存在。蜀地文人严君平、林闾翁孺和扬雄,以个人身份承担起“輶轩之使”的部分职责。三人中以扬雄的成就最高。他通过撰著诸如《方言》之类的小学书籍,参与到注解汉代官方经典的基础性工作中。此举不仅为汉代主流学术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还代表蜀人完成了自身文化形象的转变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艺术界》
- 国家级《大学图书馆学报》
- 省级摄影世界
- 省级《西夏研究》
- 省级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 省级《文化艺术研究》
- 北大核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 国家级写作(上旬刊)
- 省级《阅江学刊》
- 北大核心《学习论坛》
- 省级长白山诗词
- 国家级神州
- 北大核心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杂志
- 北大核心《俄罗斯文艺》
- 省级福建文博
- 省级《图书馆杂志》
- 省级现代广告
- 省级华章
- 北大核心十月
- 国家级《演艺科技》
- 省级艺术时尚
- 省级对外汉语研究
- 省级《回族文学》
- 国家级军营文化天地
- 国家级人民音乐评论
- 北大核心收获
- 北大核心《敦煌学辑刊》
- 北大核心《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 省级《上海艺术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