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方志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新疆地方志

《新疆地方志》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65-1128/K
国际标准刊号:1004-1826
主办单位:新疆自治区地方志编委员会;新疆地方志学会
主管单位:新疆自治区地方志编委员会;新疆地方志学会
上一本期杂志:《寻根》文学省级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文史杂志》研究生省级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新疆地方志》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新疆地方志》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新疆地方志》是一本史志刊物。旨在及时指导和推动自治区的修志工作。主要刊载自治区有关修纂地方志工作的批示及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问题的论述,交流编纂经验,探讨编纂的新方法。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志书评述、方志论谈、工作研究、年鉴编纂、为现实服务、史海拾贝。

  2014年01期目录参考:

  1 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五届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王伟光 3-6

  2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五届一次会议纪要 7-8

  3 附: 关于组成第五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通知 8

  4 谈第二轮志书教育篇章编纂 詹跃华 9-12

  5 第二轮志书篇目设计要正确认识三个问题———以第二轮《江西省志》分志篇目初稿为例 13-15+18

  6 第二轮《兵团志》志稿修改初探 苏国萍 16-18

  7 浅析档案资料在第二轮修志中的作用 俞富江 19-21

  8 鉴往知来 美彰盛传———读《来安县志( 1986 2005) 》 张 军 22-25

  9 从“一纳入、五到位”看《中国民用航空志》的编纂 王立新 26-31

  10 关于推进第二轮修志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阿勒泰地区地方志办公室 32-35

  11 牢记使命,勤奋敬业,推进第二轮修志工作顺利进行———托里县第二轮修志工作的做法、经验及体会 梁晓燕 36-37+47

  12 龟兹飞天的起源及发展 台来提.乌布力 38-41

  13 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的思考 马正坤 42-43

  14 古代新疆的打马球运动 安尼瓦尔.哈斯木 44-47

  15 民国时期新疆盟旗制度的废除 刘国俊 48-54

  16 浅谈方志馆的独特地情定位与社会价值 游桃琴 55-57

  17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效性内涵、特征认识 吴绍珍 58-60

  历史教学反思论文史官及史学影响下的唐代古文运动

  摘 要: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有着复杂的原因,若将其与中唐史官及史学联系起来,便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一,古文运动的发起人员多为史官及其交游者;其二,古文运动的“文以明道”观与史家的道德裁判思想一脉相承;其三,古文创作的崇真尚质文风是史传文学实录直书精神的内在转化。

  关键词:历史教学反思,史官,史学,古文运动

  张氏已意识到史官、史学与古文运动的关系,可惜未见深论。笔者通过对古文运动先驱及倡导者生平的考察,发现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有过史官经历或者与史官交往密切。同时,通过对他们文学观的考察,发现其中颇多与史学精神及史传文学相通,如文道观,对文体、文风的态度等。由此看来,古文运动与史官及史学二者关系密切,正是在史官及史学的影响下,古文运动逐渐兴起,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

  新疆地方志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塔吉克族古籍整理评述————作者:古丽茹合萨·扎米尔;

摘要:被誉为中国极西边陲“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是塔吉克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之地。塔吉克族人民以坚韧的精神和独特的文化,书写了壮丽的历史篇章,留下了丰富的古籍资料。随着历史的发展,塔吉克族古籍的整理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承载了文化传承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重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了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这对研究塔吉克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以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中国塔吉...

实体和数字方志馆建设现状与功能定位研究————作者:杜海;

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方志馆分为实体方志馆和数字方志馆。通过中国方志网公布的相关数据阐述方志馆的建设现状,并对方志馆的功能定位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实体方志馆和数字方志馆的总体功能定位是一致的,但在具体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二者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方志馆既包括那些独立建馆的方志馆,也包括那些与党史、档案、村史等文化机构或展览馆合作共建,具有一馆多用功能,但可能没有命名为“方志馆...

谈村志的社会功能与编修意义————作者:王悦;

摘要:村志全面记录了乡村自然地理、发展历程、农民生产生活和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民情等状况,是乡村历史保存和乡土文化传续的重要方式,在地方志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通过追溯不同历史时期村志的演变过程,揭示其内在价值和社会功能,并进一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村志编修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使我们看到村志在留住乡村历史、传承乡土文化、推动乡村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新疆北庭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优化整合研究————作者:吴利刚;

摘要:新疆北庭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厚重,古代城池遗址、烽燧驿站遗存、碑刻印章遗物、文书钱币实物、佛寺坛庙遗址、书院会馆遗迹等历史遗存广泛分布。北庭历史文化资源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的历史印证,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具体呈现。新时代做好北庭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应加强对北庭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的研究阐释,创新传播载体,促进交流互鉴等,建立起北庭历史文化的资源地标,增强对北庭历史文...

方志典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基于《新疆乡土志稿》“学堂”文献的考察————作者:张晓燕;闫伟伟;

摘要: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统一性”为核心特征,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清代新疆的《新疆乡土志稿》便是这一特性的具体体现。作为研究清末新政时期新疆地区的重要历史文献,《新疆乡土志稿》详细记载了清末学堂作为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场所,在“以文化人”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学堂教育融入的强烈爱国思想,体现其在延续文化大一统、塑造及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的关键作用。清末新疆地区...

简析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斗争及其经验启示————作者:郁冲;贾秀慧;

摘要:清末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清政府经营新疆的重要事件,也是我国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的里程碑事件。它不仅粉碎了俄、英帝国主义勾结阿古柏侵占新疆的阴谋,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更向全世界宣示了新疆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国家、个人或组织都不可能将新疆分裂出祖国大家庭。分析此次反侵略斗争的前后过程,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和总结反分裂斗争的方式方法、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

抗战时期来新疆的中国共产党人“讲学习”述评————作者:顿时春;李春平;

摘要:“讲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中国共产党是学习型政党。抗战时期在新疆活动的中国共产党人“讲学习”的事迹和精神是新疆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学习的情况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即:负责同志高度重视干部和西路军左支队指战员的学习、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学习、围绕中心工作和重大问题开展主题学习教育。他们“讲学习”的事迹和精神,是一笔激励来者、滋养党性的宝贵精神财富

清末新疆乡土志编纂概况————作者:高健;

摘要:<正>清代新疆方志编纂较为盛行,乾嘉、光宣是两个成果较为集中的时期,前者代表《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徐松《新疆识略》,后者代表王树枏《新疆图志》及为图志编纂提供素材的新疆各地乡土志。清末,新疆建置有6府、8直隶厅、2直隶州、2分防厅、1州、21县、2分县,共计42个地方政权机构,除迪化府、疏附县、霍尔果斯分防厅3地的乡土志尚未发现外,其余均有传世,其中哈密、昌吉、婼羌、沙雅、和阗等地,先后各编写两种...

从《伊江汇览》看清代新疆水资源利用————作者:姜文雪;

摘要:清人格琫额的《伊江汇览》,对乾隆时期伊犁地区的自然、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情况进行记载,其中不乏关于伊犁地区自然河道、沟渠水井、造船河运、祭祀文化等水资源及其利用情况的详细描写。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乾隆时期伊犁地区的水资源利用详情,加深对清代中央政府治理新疆的理解,并为今天新疆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边疆治理提供历史借鉴

论志书特载的使用————作者:詹跃华;

摘要:首轮志书在体例创新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创设特载类目,第二轮志书使用特载类目有所增多,且涉及多个省份,均达到突出重点、展示重大事件的目的。在第三轮修志即将全面启动之际,深入研究志书特载使用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特载使用应该做到:在篇目中的位置科学、构成合理,显示重要、符合实际;选题范围突出一个“准”字,选题要求突出一个“特”字;使用语体文、记述体,记载事物开门见山、直陈其事,不描写、不议论,用事实说...

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甜水海”地名考略————作者:薛原;

摘要:<正>我们在浏览阿克赛钦这片区域的地图时,看到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境内的新藏线219国道上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地名——“大红柳滩”和“甜水海”。单从字面上来讲,这两个地名很好理解,表意直观,形象生动,作为一名历史工作者,总感觉这两个地名比较“新”,现代化的气息比较浓,相关历史信息隐含得比较深。于是欲探究这两个地名的前尘往事,想看一看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关于这两个地方的记载和描述,以便于加深对这两个地方的认识...

《新疆地方志》2024年总目录

摘要:<正>~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地方志事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摘要:<正>9月5日,由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自治区地方志学会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地方志事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学会会长牛远峰出席并致辞。编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学会会员张权参加研讨会。学会副会长单位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兵团党委党史研究室(兵团志办公室)、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新疆大学历史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和社...

全区地方志机构业务人员培训班在乌鲁木齐举办

摘要:<正>10月29-31日,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在乌鲁木齐举办全区地方志机构业务人员培训班。编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权在开班式上作动员讲话,党组成员、副主任阿里木江·阿皮孜主持开班式。各地(州、市)、县(市、区)地方志机构业务骨干以及部分厅局修志人员共140人参加培训。此次培训,旨在提升全区志书年鉴编纂人员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修志编鉴队伍,为更好地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中国式...

征稿启事

摘要:<正>《新疆地方志》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主管、主办,是新疆唯一一家地方志理论研究、学术指导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办刊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为推动新疆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发挥重要的宣传和理论指导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地方志文化,增强地方志文化自信,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历史据证和智力支持

乡镇村志编修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作者:莫艳梅;

摘要:新时期乡镇村志发展快速,为乡村留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但是,乡镇村志编修也存在若干问题,如未纳入国家统一规划管理,各地发展不平衡;编纂质量参差不齐,各方保障措施少,组稿难;相对乡镇村总数,乡镇村志覆盖率不高;多种编纂模式并存,各有所长与不足。以上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

《新疆全面小康志》通过终审

摘要:<正>9月3日,《新疆全面小康志》终审会在乌鲁木齐召开。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方志出版社、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室、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新疆社会科学院、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共15名专家应邀参加终审。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牛远峰参加终审会并讲话,编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权主持终审会并介绍了《新疆全面小康志》编纂历程及初审、复审修改情况。《新疆全面小康志》编辑部、编委会通志工作处等...

论地方政府规章视野下地方志规章的修订————作者:任璀洛;

摘要:地方志领域的地方政府规章是地方志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各地的地方志规章大部分已施行较长时间,面临着需要修订的问题。基于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区别,探讨如何进一步修订地方志规章的程序和完善地方志规章的法条,对地方志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指出现有地方志规章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建议,同时总结修订地方志规章的工作经验,为推进全面依法修志和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有益探索

《地方志工作条例》修订的必要性及案例分析————作者:蓝碧茹;

摘要:地方志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多重使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地方志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地方志工作条例》的修订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深入探讨了《地方志工作条例》修订的必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提出具体的修订建议,以期推动地方志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历史上新疆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述论————作者:贾秀慧;

摘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新疆各族人民通过与中原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命运的共同体。新疆地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熔铸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过程,就是新疆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朴素的认识到逐步清晰确立的过程。伴随着历史的进程,新疆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从古代(汉—清)天下观场域中的“大一统观”向近代民族国家场域中的“中华民族观”“中华民族意识”的明确形成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新疆地方志》文史类研究生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1692.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