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音乐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当代音乐

当代音乐

关注()
期刊周期:半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22-1414/I
国际标准刊号:1007-2233
主办单位:吉林省音乐家协会;吉林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主管单位: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上一本期杂志:当代戏剧杂志论文格式范例参考
下一本期杂志:东北之窗杂志大连报业集团主办刊物

   当代音乐杂志

  主管单位: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音乐家协会;吉林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国内统一刊号:22-1414/I

  国际标准刊号:1007-2233

  省级期刊

  《当代音乐》杂志简介

  《当代音乐》Modern Music(半月刊)1985年创刊,报道当今乐坛信息资讯,刊发具有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和创新性的音乐研究成果。《当代音乐》将依托全国各个大学音乐学科优势,强化学术性和研究性,以质取胜;不断探索音乐艺术学科的基本规律,促进我国音乐学科的建设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当代音乐》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当代音乐》杂志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收录

  《当代音乐》杂志栏目设置

  当代音乐家、专家视点、对话与争鸣、音乐美学、高等音乐教育、基础音乐教育、民族音乐研究、声乐艺术、钢琴艺术、器乐理论研究、外国音乐研究、作曲技术理论、流行音乐研究、舞蹈艺术、博硕论坛、书评。

  《当代音乐》杂志投稿须知:

  1.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专家稿件。

  2.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或QQ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1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本刊来稿直接由编辑人员审阅,疑难重点稿件送交相关专家审阅,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6.来稿一经采用,杂志社将发出《用稿通知单》,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确认刊载后,赠送当期杂志1册。

  当代音乐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的梦想————作者:胡乾坤;杨柳青;

摘要:<正>~

音乐教育家费承铿“兴趣”音乐教育思想解读————作者:刘宁;吴跃华;

摘要:21世纪音乐新课程改革以来,“课标”及其修订版格外重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问题,但音乐学习在强调“兴趣”时一旦遇上强调“勤奋”就尴尬了,平民音乐教育家费承铿的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兴趣”观,因此他非常擅长趣味教学。他的“趣味”音乐教育思想对解决学习既强调“兴趣”又强调“勤奋”这一尴尬问题有启发意义。费先生将兴趣分为三个层次即“有趣、乐趣、志趣”,并以此来理解“兴趣”,他既对三者作出质性区分,又对三...

东北解放区红色歌曲思想价值探赜——以《知识》为例————作者:杨馥嫚;

摘要:《知识》是由东北书店发行、面向广大青年的综合性刊物,在东北解放区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较大的影响力。本文以1946—1949期间《知识》的发行为线索,以其刊载的歌曲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音乐形态特征与题材内容属性,力图呈现东北解放区红色歌曲传播的历史原貌,深入挖掘音乐作品对青年一辈的思想启蒙作用,阐释《知识》在解放战争时期文化战线上的重大意义

《当代音乐》投稿、征订启事

摘要:<正>《当代音乐》(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吉林省音乐家协会、吉林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当代音乐》编辑部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2233。国内统一刊号:CN22-1414/J。1.论文三版(5500字)起发,字数按摘要、正文、注释以及谱例、表格或图片面积计核;声乐、器乐作品稿件均要求线谱,简谱不收。2.本刊要求来稿的重复率(相似率)不得超过15%,建...

神州星梦————作者:刘铮;

摘要:<正>~

晚霞满天————作者:潘英;黄璇;

摘要:<正>~

作客南花————作者:潘明福;蔡丽;马相华;

摘要:<正>~

妙曲方千变 箫韶亦九成——【紫竹调】曲牌溯源研究————作者:黄晓畅;

摘要:【紫竹调】是在我国吴语区广为流传的民间音乐曲牌,旋律婉转悠扬,颇具江南风韵,但一直以来,学界对于【紫竹调】之源鲜有关注。通过对史料及前人研究的梳理,笔者发现【紫竹调】的前身可追溯至明清俗曲【粉红莲】与【八段景】,并与明代更早出现的【玉娥郎】曲牌有所关联。本文选择【紫竹调】流传最广的江苏地区为主要研究地域,结合史料梳理与研究,探讨上述诸曲牌与【紫竹调】的关系,提出【紫竹调】曲牌形成的几种可能性。[关...

叙事 情境 隐喻——试析刘青琵琶协奏曲《雾鬓云鬟娇女将》————作者:罗安琪;

摘要:琵琶协奏曲,是根植于西方器乐协奏曲、吸收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最后生长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独特体裁。刘青创作的琵琶协奏曲《雾鬓云鬟娇女将》,极具哲思性地选择了“扈三娘”这个集娇柔与刚强于一身的女子作为主角,将古典文学意象用当代音乐进行诠释,展现女性独有的细腻多情及刚柔并济的丰富形象。作品运用与文学互文的手段补全人物在原文中的空白,让文学意象丰富立体、焕发生机。本文以《雾鬓云鬟娇女将》为研究对象,对作...

探析20世纪20至30年代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发展与局限性————作者:王芳;秦妤菲;

摘要:本文探讨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兴起、演变及其影响。该思潮旨在抵御西方文化冲击,保护并复兴中国传统音乐,强化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通过分析其历史背景、特征及对西方挑战的应对策略,本文揭示了国粹主义音乐思潮如何体现文化自信,并探讨其在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背景下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坚守。最后,评估了国粹主义音乐思潮的历史贡献与现代启示,指出其在传承上的价值及创新上的局限,为理解中国音乐文...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色彩探析——以前奏曲《帆》为例————作者:胡亚哲;翟庆玲;

摘要:印象派音乐是20世纪初形成的一种音乐风格,它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强调音色、旋律及和声的色彩感,对20世纪的西方音乐乃至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德彪西个人角度并不承认自己是印象派开拓者,他总是想方设法地远离“印象派”称呼。前奏曲(Prelude)是西方历史中产生的第一个为器乐音乐量身打造的体裁,通常为短小而独立的乐曲,用于引入或铺垫在演唱或其他乐曲前。前奏曲既有快速活泼、充满能量的乐曲,也有悠扬...

贝多芬《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9 No.30》的录音版本比较分析————作者:丛雨帆;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贝多芬的《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9 No.30》的多个录音版本,包括来自丹尼尔·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阿图尔·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毛里奇奥·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威廉·肯普夫(Wilhelm Kempff)的版本。通过比较这些不同版本的录音,结合现有资料和创作背景,更深入地理解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演奏技巧,从而感受...

引用与交融——姚晨《此山彼水》中的和声运用研究————作者:黄培雨;

摘要:姚晨《此山彼水》以德彪西《单簧管狂想曲》中的主题动机为伊始动机,以调式音列——五声调式与七声自然调式构建作品的音高组织体系。本文拟从音高的纵向结合、调式音列及调性布局方面进行剖析,以揭示作品动机发展过程中与之相适应的民族化和声风格

中国传统器乐曲的模仿现象及美学意义————作者:梁梓淇;

摘要:在古今中外各类音乐体裁中,一种具有明确模仿目标对象的音乐模仿现象广泛存在,这种现象在中国传统器乐曲中尤为突出。音乐模仿曾是音乐美学争论的中心问题。音乐模仿论产生于人们对音乐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识之中,自古希腊以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直延续到19世纪依然具有生命力。中国传统器乐曲的模仿现象促使笔者通过回顾已有音乐美学理论,重新思考音乐模仿现象的美学意义

论萨克斯四重奏的音色统一与声部平衡训练————作者:童剑;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萨克斯四重奏的音色统一与声部平衡的重要性和训练方式。音色统一和声部平衡是影响音乐表现的关键因素。萨克斯四重奏的音色统一需要通过系统的训练来实现,声部平衡也是萨克斯四重奏演奏中的重要问题,不同声部之间的平衡关系会影响整个乐队的和谐度。因此,训练中需要注重各声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以实现最佳的演奏效果。通过对团队的训练,可以增强音色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使音乐更具有感染力

古诗词歌曲演唱方法分析与探讨————作者:彭隆基;

摘要:本文探讨了古诗词歌曲的演唱方法,通过对古诗词的音乐化处理、演唱方法的分析以及演唱体会与启示三个方面的详细研究,揭示了如何通过多样化的唱腔、精细化的演唱技巧和情感的真实投入来准确传达古诗词的情感和内涵。古诗词的音乐演绎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文通过对《将进酒》的具体案例分析,揭示了古诗词歌曲演唱的多样化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以期为未来的音乐教育和古诗词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承前人风骨 铸我辈风华——“互文性”视域下《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曲解集注》赋格主题探赜————作者:张文龙;韦辉;

摘要:中国悠久而灿烂的传统文化,历经了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作品,是当代作曲家进行文化传承的最佳路径。林华用前奏曲与赋格曲的形式创作了《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曲解集注》(以下简称《曲集》),以中国古雅诗篇为创作题材并融入了现代的作曲技术,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语言。本文以《曲集》中赋格曲主题为例,在“互文性...

现代舞发展史对舞蹈编导的启示————作者:刘卓;

摘要:现代舞形成于20世纪初期,是源自于古典芭蕾并与其相对的舞蹈派别。当时作为主流的古典芭蕾舞蹈表演,在形式和题材上严重地脱离现实且停滞不前。现代舞的诞生,带来了更自由的舞蹈形式,无论是在表演形式上,还是在编创方式上都更加不拘一格,也为舞蹈编创技巧带来了巨大的革命。现代舞可分为自由舞、早期现代舞、古典现代舞、后现代舞以及后现代舞蹈剧场时期等几个基本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带给了我们不同的启示

新中国红色舞蹈的悲剧美学探析————作者:王紫萱;叶玲;

摘要:“红色舞蹈”作为映射中国革命历程与中国共产党精神的艺术形式,其悲剧美聚焦于审美体验中由悲剧元素引发的感伤共鸣。本文以悲剧美学为切入点,以1978年为界,探寻新中国成立初期及新时期红色舞蹈悲剧性的发展规律与审美特征,并展开论述新时代红色舞蹈中悲剧美学呈现的创作思考

新时代音乐与科技创新融合策略研究————作者:曹原;

摘要:音乐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艺术形式,当前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音乐。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当前音乐艺术正在加速与科技的融合进程,实现了音乐创作、音乐传播、音乐演奏等多方面的创新。深入探索音乐与科技的创新融合,有助于推动音乐产业更加健康、蓬勃地发展,为社会文化事业注入强劲力量。基于此,通过对现代科技在音乐领域的创新运用,分析了科技力量的重要性,并具体提出了新时代音乐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可行策略,希望能够有助...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