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与管理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农业经济与管理

《农业经济与管理》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23-1564/F
国际标准刊号:1674-9189
主办单位:东北农大
主管单位:东北农大
查看农业经济与管理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农业机械》农业林业类论文发表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河北农业》省级农业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农业经济与管理》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农业经济与管理》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期刊简介:《农业经济与管理》始终坚持国家科技期刊办刊方针,紧紧围绕我国农业经济与管理中心工作和发展前沿,及时跟踪和报道农业经济与管理理论、技术,为我国农业经济与管理的发展提供信息,为世界各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也为我国农业经济与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可借鉴的资料,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和欢迎。在新形势下,该刊将一如既往,继续办好本刊,为我国农业经济与管理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栏目:

  发展战略、经济分析、理论研究、管理实践、问题探讨、研究进展、技术研究、地方渔业

  期刊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1、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2、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3、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671;总被引频次:206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700;综合影响因子:0.508

  鸣网郑重承诺:

  1、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各类杂志的官方网站或杂志社,是快速高效发表论文的中介机构,谢绝投递杂志社的稿件。

  2、本站提供服务全面,包括期刊推荐、论文发表、论文写作等指导服务,如有需要请点击在线客服人员进行具体咨询。

  3、本站只适当收取维持网站正常运转的编审排录费、排版、制作、印刷、邮寄样刊、发票等综合费用,无其他额外费用。

  4、本站所合作的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www.gapp.gov.cn)认证的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5、本站凭借多年的论文发表经验,审核、发表成功率高,文章审核通过确认录用支付费用。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网站及合作期刊《农业经济与管理》 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与您携手共进!

  农业经济与管理最新期刊目录

农户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特征与路径优化研究————作者:穆月英;张婷;

摘要:农户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格局,农户如何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关系到我国农业整体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22年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四省农户的样本数据,在分析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服务—技术—协作”的农户绿色发展研究框架,探讨碳计量、农户绿色发展路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农户是否接受农业生产性服务、是否采用绿色生产技术以及农户间协作程度的不同,带来农业绿色发展的差异,服务嵌...

加快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视角————作者:朱战国;张彤;

摘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家庭农场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文章从引入新技术应用场景、运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优化资源要素组合出发,构建新质生产力赋能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并结合实践案例,提出融合制度创新、农业全产业链组织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与农业品牌体系创新的实施路径。因此,为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家庭农场...

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与政策路径————作者:田云;夏锐;

摘要: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尽管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政策、技术、组织与市场等方面具有一定现实基础,但进一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服务主体与政策指向悖离、服务供给与产品获取障碍、机构质量与人才储备存在短板等问题。因此,文章提出优化服务供给体系、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网络,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强化金融支持与技术应用,激发服务市场活力、推动主体培育与市场建设等政...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作者:张连刚;陈天庆;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载体,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力量。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未来发展的核心议题。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新质生产力能够赋能农民专业合...

地权整合对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影响研究————作者:王岩;李静爽;王贺;

摘要: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成为聚焦农业强国建设的现实关切,深度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内生发展动力,亟须构建与之发展水平相适配的农地制度框架和治理体系。基于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地权整合和农业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了地权整合对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影响效应、机制和异质性。研究表明,地权整合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效果在粮食主产区和农地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更强。...

“硒”望的田野: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组织化助推农业绿色转型——来自新疆案例的经验考察与过程追踪————作者:赵向豪;杨景淳;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组织化是突破传统合作社发展困境、助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组织化路径探究的基础上,选取新疆沙湾市乌兰乌苏镇绿色富硒产业发展案例,探寻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组织化助推农业绿色转型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组织化体系聚焦“社企联合”“社民联合”“社社联合”等不同发展模式,通过形成生产规模效益、确保全程绿色生产、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和推动绿色农产品品牌体系...

农业经济与管理2024年总目录

摘要:<正>~

高标准农田建设下农户生计策略转变及其效益————作者:吴诗嫚;祝浩;卢新海;

摘要: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下农户生计策略转变及其效益,对于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效率、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北省江汉平原与武陵山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不同模式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高标准农田建设下农户生计策略转变的生计效益。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促进传统小农生计策略向专业化、多样化、非农化转变的重要途径。政府主导模式促...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粮食生产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作者:刘佳;秦芳;

摘要: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提升粮食生产韧性显得尤为重要。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实践,对实现粮食增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准自然实验,通过熵值法测度2000—2022年全国31个省份粮食生产韧性,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粮食生产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显著提升了粮食生产韧性,且该结论...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绿色转型: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作者:张驰;雷小雨;

摘要:农业绿色转型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取得显著进展,不仅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成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基于2008—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村产业融合显著促进农业绿色转型。机制分析表明,农村产业融合通过提升农业绿色技术创新...

农业农村大数据政策何以促进农民增收?————作者:熊春林;李漱;刘俏;

摘要: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所在。文章以《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的实施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21年我国27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实证探讨农业农村大数据政策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农村大数据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农民收入;其作用机制通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提升农村数字应用水平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农村大数据...

耕地经济价值感知与农户化肥减量——来自中国粮食主产区的证据————作者:丛胜美;张贻茜;

摘要:基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金融政策重大改革背景,耕地的价值内涵不断变化,这将重塑农户生产行为。为探究农户的耕地经济价值感知对化肥减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从耕地所内含的租金价值与金融价值出发,构建了“耕地经济价值感知——耕地质量保护意愿——化肥减量”的分析框架,基于2024年河南省2 110份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对耕地的租金价值感知与金融价值感知程度越强,化肥使用量越低。经过数据...

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基于CLDS数据的经验研究————作者:郝凯;赵康杰;景普秋;

摘要: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更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深刻影响。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可能的中介机制和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工商资本下乡有助于提高农户家庭总收入,而且这种作用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工商资本下乡在中西部地区对农户家庭收入的促进作用更...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区域消费水平和消费升级的中介作用————作者:孔凡斌;陈成;翟郡;徐彩瑶;

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这一目标的关键。以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为研究区域,选取2017—2021年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消费水平和消费升级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了区域内收入差距,但因“数字鸿沟”的存在,扩大了苏南与苏北间的收入差距...

数字化转型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兼论农村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焦虑————作者:林颖洁;张龙耀;熊健;

摘要: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薄弱环节,金融科技浪潮下,其数字化转型是否有助于压降长期高企的经营风险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基于2015—2021年江苏省全县域47家农村商业银行的调查数据,构建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合成指数,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信息改善效应降...

气候变化视角下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粮食主产区为例————作者:张永旺;周欣欣;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粮食生产韧性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以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灰色预测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2009—2021年各地区粮食生产韧性进行测度评价,分析时空演进特征、地区差异,进一步预测未来3年的发展状况,并探索不同气候条件下影响粮食生产韧性的因素及其差异。研究发现,粮食主产区在研究时...

数字素养对农村青年电商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作者:王海龙;韩佳宁;代兴梅;

摘要: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农村青年的数字素养,促使其准确获取数字信息、了解数字媒介和认识数字安全成为助推农村青年电商创业的重要手段。研究基于辽宁省绥中县内10个乡镇的504份农村青年电商创业研究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系统考查了数字素养对农村青年电商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素养对农村青年是否有电商创业行为有正向显著影响。数字内容创建素养和数字应用社交素养对农村青年是否有电商...

基于马克思主义级差地租理论的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理论分析、补偿设计与路径选择————作者:贾晋;丁华;

摘要:为激励粮食主产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快形成“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的粮食安全格局,亟须构建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以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从膳食结构出发,通过计算各省份虚拟耕地净流量和补偿标准,构建特定膳食结构下的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研究发现,在设定的中等膳食标准下,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和新疆等20个地区为受偿区域;广东、浙江和北京等11个地区为补偿区域。从受偿标准来看,受偿区的总补偿...

基于生态视角的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研究————作者:丁存振;纪祥宇;

摘要: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作为平衡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经济利益的制度安排,对于提高粮食主产区种粮积极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基于经济和生态视角,充分考虑主产区发展的显隐性损失,从粮食运输损耗、耕地隐性成本、劳动力隐性成本、农业碳收支、农业水资源等方面综合测算粮食产销区间横向利益补偿标准及补偿额度。结果表明,2013—2022年粮食产销区利益补偿额度不断增加,10年间增加了9.5%,...

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构建研究————作者:李治;陈春丽;何亚萍;

摘要: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主产区利益补偿上迈出实质步伐”,为破解粮食主产区面临的产粮多、经济弱、财政穷、环境紧等现实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导向。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的政策抓手、机制载体,有利于实现粮食供需有效匹配、产销对接模式升级、生产投入转变、生产...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农业经济与管理》农业经济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991.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