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时间: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5-1255/S
国际标准刊号:1671-5470
主办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主管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查看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下一本期杂志:新农村黑龙江农村建设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办于1953年,原刊名《福建农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al College;1995年因学校更名,刊名改为《福建农业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1997年再次因学校更名以及《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创办,刊名改为《《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6年起刊期改为双月刊,刊号CN35-1255/S、ISSN1671-5470,大16开,每期112页。2006年之前,刊期为季刊。

  报道内容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校内各项课题的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并兼收部分校外优质稿件。刊载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农业、林业、生物及相关学科领域,栏目设置与学校的学科相对应,主要有作物科学、植物保护、园艺科学、生命科学林业科学、动物科学、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材料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与信息等。刊载的论文基本上都来自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学术质量较高。为便于国际学术交流,该刊中英文稿兼发,中文稿附英文摘要、关键词及图题、表题;英文稿附中文摘要、关键词及图题、表题。主要读者对象为农业林业科研人员及农林院校师生。

  阅读推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双月刊)曾用刊名:福建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创刊,主要报道有关海峡西岸经济区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最新研究成果,兼顾刊载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高等农业教育改革服务。主要读者对象为有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农村和农业经济研究、管理人员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期刊目录

毛竹miR156靶向SPL19A调节植物年龄发育————作者:张晓彦;陈自银;谢开旺;雷春华;骆文浩;王琴;张莉;

摘要:【目的】研究毛竹miR156(PhemiR156)及其靶基因SPL(PheSPL)在调控植物年龄发育中的作用,为毛竹开花机制研究及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同源序列比对筛选PhemiR156和PheSPL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结构及理化性质;利用毛竹转录组数据研究基因表达模式;构建拟南芥PheMIR156和PheSPL异源转基因株系,并分析其年龄发育表型。【结果】在毛竹中鉴定到14个PhemiR1...

粘质沙雷氏菌BS-1对云斑白条天牛幼虫体内蛋白质含量和防御类酶活性的影响————作者:杨奇龙;李贝娜;杨振德;范小虎;古恋;谢代祖;

摘要:【目的】探究粘质沙雷氏菌BS-1侵染对云斑白条天牛幼虫中肠和血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和防御类酶活性的影响,为深入了解该菌对云斑白条天牛幼虫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粘质沙雷氏菌BS-1菌悬液浸泡云斑白条天牛幼虫虫体并喂食含BS-1菌液的人工饲料,于感染后1、3、5、7、9d对幼虫的中肠和血淋巴进行取样,测定总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玉米小斑病菌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多态性分析————作者:徐超;李迪;杨艳艳;马旭阳;马庆周;郭雅双;施艳;张猛;

摘要:【目的】基于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转录组数据鉴定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开发可用于该植物病原真菌种内遗传变异分析的全新DNA分子标记。【方法】使用MISA软件对玉米小斑病菌去冗余的unigenes进行SSR标记检索与分析,采用Primer3.0设计SSR引物,通过本地BLASTN比对以及原始测序数据的mapping筛选具有潜在扩增多态性的SSR引物,并通过非变性聚丙烯...

基于SSR标记的牡丹品种鉴定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作者:张雨婷;于雪丹;郑勇奇;张川红;黄金锋;赵国栋;李伟;李丰钰;

摘要:【目的】建立牡丹品种鉴定的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标准技术体系,筛选出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牡丹SSR核心引物和参照品种,并确定品种差异判定标准,为牡丹品种的精准快速鉴定及新品种权审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9个野生牡丹种和5个具有代表性品种群、9种花型及11种花色的48个常见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收集引物信息、核对DNA序列信息、重新设计引物、分析位点多态性,筛选出SSR核心引物和参照品种,并...

造林密度对杉木分枝特征的影响————作者:蓝伟立;陈块明;江惠;马东旭;王佳琪;戚建增;胥清利;叶义全;林开敏;

摘要:【目的】研究造林密度对杉木枝条发育的影响,为确定合理造林密度提供依据。【方法】以8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造林密度(900、1 665、2 505、3 330、6 660株·hm-2),调查其一级枝条的数量、基径、长度、分枝角等数据,并使用单因素方差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活枝数量逐渐减少,死枝数量逐渐增加。枝条基径(9.05~1...

干旱胁迫对不同耐旱型杉木矿质元素分配的影响————作者:郭文娟;张丽仙;陈宇龙;郭嘉龙;周丽丽;李树斌;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耐旱型杉木各器官矿质元素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为揭示杉木的耐旱机理、提高林地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年生不同耐旱型(忍耐型和敏感型)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盆栽控水法,设置正常水分(对照)和干旱胁迫处理(即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和40%~50%),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耐旱型杉木幼苗各器官矿质元素(K、Ca、Mg、Mn、Na、Al)分配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树皮伤口分泌物数量和成分的比较————作者:周柏屹;曾雅玲;孙麟钧;江宇;朱嘉宁;范福金;李明;吴鹏飞;马祥庆;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树皮伤口分泌物数量和组成的差异,为揭示分泌物的作用和功能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分(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测定杉木树皮伤口分泌物化学成分,比较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伤口分泌物数量和成分的差异。【结果】杉木树皮受伤后,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伤口的分泌物数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过熟林>成熟林>中...

鲢、鳙配比对山仔水库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的影响————作者:管永晶;刘惟潇;田欣方;李覃楠;郭子翰;张心怡;林洛萱;覃盼;黄雄伟;吴龙地;方垂弘;

摘要:【目的】探究鲢、鳙配比对山仔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影响,为通过增殖放流技术防控水库富营养化提供依据。【方法】设置鲢、鳙投放比例分别为2∶1(1#箱)、4∶1(2#箱)、6∶1(3#箱)3个生态围隔组(鱼类总密度为50 g·m-3),1个对照围隔组(4#箱,不投放鲢、鳙),1个库区组,每组设3个平行,试验为期3个月。【结果】试验期间共监测出浮游植物7门84属,丰度为1...

牡蛎壳改性蓝藻生物炭对水中四环素的吸附性能————作者:梁耐思;曾悦;陈小丽;李进;

摘要:【目的】通过制备牡蛎壳改性蓝藻生物炭(oyster shell-modified cyanobacterial biochar, CaBC)去除水体中的四环素(tetracycline, TC),探讨CaBC在水中的吸附性能,为水体抗生素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以蓝藻为原料,使用400℃煅烧的牡蛎壳作为钙源,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CaBC,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T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基于信号序列优化的蜂群状态精准识别机器听觉模型————作者:叶大鹏;陈林杰;张林通;张雯清;魏增辉;黄少康;瞿芳芳;

摘要:【目的】通过基于信号序列优化机器听觉模型的研究,为蜂群健康与活动状态的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在蜂箱内设置音频传感器,以非侵入性和无干扰性的方式持续记录6类蜂群音频,针对传统的音频分类方法中未考虑时序信息和分类准确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网络优化的多分类模型。基于梅尔频率倒谱系数提取音频特征,...

基于改进Informed RRT*算法的大棚采摘机械臂路径规划————作者:郑泽斌;郑书河;翁武雄;林添良;郭雷;

摘要:【目的】提出一种机械臂路径规划算法,以解决多自由度机械臂在大棚采摘作业中路径规划速度慢、路径成本高等问题,为采摘机械臂高效作业提供依据。【方法】基于Informed RRT*机械臂路径规划算法,引入自适应目标偏置策略,结合贪婪思想的双向非优化路径搜索方式,增加动态概率节点拒绝策略。提出一种动态拒绝的知情RRT*贪婪连接算法(dynamic rejecti...

朱槿根基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作者:霍行;黄旭光;黄爱玲;黎文韬;赵建文;

摘要:【目的】明确引起朱槿根基腐烂病的病原菌,为该病害的发病规律研究及病情预测预报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集朱槿根基新鲜病组织,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观察其形态特征,并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结合基于多基因HIS3-EF-α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确定引起朱槿根基腐烂病的病原菌。【结果】从病组织中分离获得菌株ZJFI1和MPZJ-1,这两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初期菌落呈白色,后期呈米黄色,产生小...

硫醇化木质素制备及其对聚氨酯性能的影响————作者:巫来秀;方娟;谭非;

摘要:【目的】研究如何提高木质素的醇羟基含量和反应活性,为木质素在聚氨酯材料中的高效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热解聚和硫醇-烯“点击化学”改性的方法,研究木质素替代部分聚醚多元醇对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结果】经过“点击化学”改性,木质素醇羟基含量提高了81.76%。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证实了木质素硫醇化改性成功。热重分析显示硫醇化木质素的热稳定性提高。用Flynn-Wall-Ozawa积分法求得原始木质素...

日本野漆树不同部位浸提物对其组培苗的化感作用————作者:李海琳;马东晓;段晓盟;李文江;王菜;何承忠;江涛;

摘要:【目的】明确日本野漆树不同部位产生的化感物质对其组培苗的化感作用,为引种栽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生根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日本野漆树根皮和树皮的甲醇及水浸提物,分析这些浸提物对组培苗生根数、根直径、根长、鲜质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添加1.2 mL·L-1无水乙醇对组培苗生根影响最小,该体积分数为溶解甲醇浸提物的最佳选择。根皮和树皮的水浸提物以及树皮甲醇浸提物均对组培苗生长有...

土壤含水量对玫瑰茄花青素含量及DFR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作者:汪桦燕;李静;陈浩楠;林荔辉;方平平;徐建堂;张立武;陶爱芬;

摘要:【目的】分析土壤含水量对玫瑰茄萼片花青素含量以及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玫瑰茄栽培时的水分管理以及进一步明确DFR基因在花青素合成中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玫瑰茄品种‘广东早熟’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了33%(极度干旱)、55%(轻度干旱)、80%(渍涝)3个土壤含水量处理,分别测定各处理下开花后10(前期)、20(中期)、30 d(后期)玫瑰茄萼片中花青素的含量以及...

福建省鳞毛蕨属植物新记录————作者:付厚华;韦宏金;陈彬;苏享修;陈新艳;陈世品;

摘要:报道了福建省鳞毛蕨属植物分布新记录8种1变种,分别为中尼鳞毛蕨Dryopteris sinonepalensis Z. Y. Zuo&Fraser-Jenk.、裸叶鳞毛蕨D.gymnophylla(Baker) C. Chr.、狭顶鳞毛蕨D.lacera(Thunb.) Kuntze、羽裂鳞毛蕨D.integriloba C. Chr.、高鳞毛蕨D.simasakii(H. It8) Sa. Ku...

长链非编码RNA编码微肽的鉴定和功能研究进展————作者:黄桂英;王李伟;刘嘉茵;王松;陈吉龙;池晓娟;

摘要:随着翻译组测序、多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大量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含有可编码功能性微肽的短开放阅读框。这些由lncRNA编码的微肽不仅参与调控骨骼肌的生理功能、胚胎发育和神经细胞发育,还对多种癌症的发生与发展、炎症反应及心血管疾病产生影响。研究这些微肽的功能对于深入理解生命活动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为相关疾病的...

酸性饲粮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繁殖与蜜蜂免疫力的影响————作者:魏秀秀;陈雅;黄强;

摘要:【目的】研究酸性饲粮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繁殖和意大利蜜蜂免疫力的影响,验证酸性饲粮是否能够防治蜜蜂微孢子虫疾病,为在养蜂中合理使用酸性饲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意大利蜜蜂为研究对象,选取400只新出房蜜蜂,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微孢子虫组、微孢子虫+柠檬酸组(含50 g·L-1柠檬酸)和微孢子虫+醋酸组(含400 mL·L-1醋酸),每组100只,...

猪源性肠球菌耐药性与抗锌性的相关性————作者:宋辉辉;孙志华;洪娟;赖华敏;任子宁;易灵娴;林欣;俞道进;

摘要:【目的】了解猪源性肠球菌的耐药性及肠球菌对重金属锌抗性的现状,探究耐药基因和锌抗性基因的流行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性,为后期养殖临床上抗菌药物和ZnO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了395份猪粪便样品,使用特异性选择培养基分离肠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肠球菌分离株对9种抗菌药物和ZnSO4的敏感性,并采用PCR检测耐药基因和锌抗性基因。【结果】共分离出348株肠球菌,分离率为8...

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作者:苏进博;王锦祥;殷光文;

摘要:【目的】建立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的快速检测方法,用于兔波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以Bb的fimX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并构建质粒标准品。在此基础上建立检测兔源Bb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并将该方法初步应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荧光定量PCR方法仅对兔源Bb的检测结果呈阳性,对其他常见兔源病原菌的检测结果均呈阴性;对质...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