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创刊于2011年,2012年改为月刊,办刊宗旨:解读农业工程政策,聚焦农业工程各领域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成套技术系统集成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示范,搭建农业工程交叉学科产学研集成信息平台,推进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更好地为“三农”服务。读者对象:农业工程各专业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生产和推广的科技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等。
报道范围:农业工程学科领域的应用技术基础研究、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土地利用工程、农村建筑和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副产品加工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工程,计算机技术、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应用,以及与农业工程领域相关的农学与生物技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综述、实用技术研究、新产品推广以及生产实践运用成果报告。
农业工程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农业工程栏目设置
综述与评析、装备与机械化、信息与电气化、生物环境与能源、农副产品加工与贮藏、食品科学与工程、水土工程、土地资源管理、设计制造及理论研究、农学与生物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国外研究、专著点评、企业风采。
阅读推荐:热带农业工程
《热带农业工程》(双月刊)创刊于1976年,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农业部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热带作物机械技术协会和中国热作学会热作加工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专业性科技刊物,全国发行。
农业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制种玉米播种机研究现状及展望————作者:陶春顺;杨薇;李建东;张振东;鲍国丞;李辉;吕洲翼;陈欣新;
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农作物,大面积种植玉米使玉米制种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制种玉米播种多采用大田通用播种机播种母本,父本播种依然停留在人工播种阶段,缺少父、母本兼用的制种玉米专用播种机。结合制种玉米播种农艺要求,阐述国内外覆膜播种机发展现状,介绍部分典型产品的性能特点。结合播种关键技术,分析现有播种机不足之处,提出制种玉米播种机发展趋势
黄淮海麦玉两熟区小麦高性能复式精量匀播技术推广应用————作者:孙鑫;彭俊明;张雨辰;程晓磊;徐峰;
摘要: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确保其高产、稳产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其主流播种机存在作业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黄淮海麦玉两熟区小麦高性能复式精量匀播技术推广研究,分析麦玉两熟区小麦机播现状,揭示小麦复式条播技术增产机理,明确小麦复式条播技术应用要点,推广复式精量匀播技术形成示范效应,并提出推广建...
蔬菜机械化播种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作者:李琳;陈芳;梁学强;王帅;郭玉林;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蔬菜机械化播种技术已成为提高种植效率和保证作物质量的关键。综述国内外蔬菜机械化播种技术发展,提出我国在该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重点讨论种子前期处理方法及其对机械化播种效果的影响,强调处理方法的适宜性选择。深入分析线播、气吸精播和电动精播等核心技术,阐述操作原理、特点及实际应用成效,以及影响播种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出技术选择和改进策略,并展望蔬菜机械化播种技术发展趋势
宽幅机器人作业平台最优路径跟踪控制系统研究————作者:李蓉萱;闫洪峰;李法镰;赵传波;李璐;刘成李;邓育荣;
摘要:为提升宽幅机器人作业平台在田间作业的精度并减少由于土壤土质不均和农机几何形状不对称等因素导致的行驶横向偏移,提出一种最优路径跟踪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KF),融合北斗卫星定位和机器视觉技术,监测和控制车辆行驶状态参数。介绍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策略,建立车辆运动学模型,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AMPC)方法相比较,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对于路径跟踪系统,NMPC有更快...
基于改进YOLOv5的番茄品质识别技术————作者:吴秀君;丁琼;
摘要:为提高番茄品质识别的精度与速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识别方法。以YOLOv5为基础识别框架,通过Bottleneck Transformer(BoT3)模块替换YOLOv5中CSPDarknet53网络的空间卷积模块,从而提高网络计算速度;引入注意力机制增强YOLOv5的特征表达能力,并使用SIoU损失函数替换YOLOv5的CIoU损失函数;最后,利用改进YOLOv5对番茄品质进行识别。...
排种轴转速反馈下小麦播种机播种量自动闭环控制————作者:李孝平;刘西允;王艳明;王树军;杜斌;孟庆增;
摘要:受到排种装置结构部件摩擦力的影响,小麦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播种量会产生一定的波动,因此在进行播种量闭环控制时,通常会因缺乏对动态播种量的有效检测,导致控制精度不佳。对此,提出排种轴转速反馈下小麦播种机播种量自动闭环控制方法。构建线电压方程及电机运动方程,对小麦播种机进行数学建模,并采用微分方程描述电机与排种轴之间的动态关系。在种箱和悬挂式侧板之间安装称量传感器,并结合传感器测量信号的加权滤波结果,对...
Solidworks软件在农业机械设计与仿真中的应用————作者:田未沫;汤文翰;师文远;
摘要:围绕拖拉机、播种机、施肥机、收获机及农业无人机等农业机械,结合ANSYS、EDEM、ADAMS等仿真软件,对Solidworks软件在农业机械设计与仿真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及发展趋势开展分析。利用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运动仿真和模态分析等技术,Solidworks能够快速调整设计方案、优化机械性能和设计参数、减少物理样机制作和测试数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未来Solidworks凭借强大...
毕节市花魔芋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体系构建————作者:王彩云;侯俊;徐庆祝;柳敏;周茂嫦;邹涛;
摘要:为构建毕节市花魔芋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体系,促进毕节市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花魔芋根状茎为外植体开展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75%酒精消毒30 s+0.1%HgCl2消毒10 min的消毒组合最佳,此时存活率最高,达87.30%。不同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丛生芽和根诱导的影响不同,其中培养基MS+1.0 mg/L 6-BA+1.0 mg/L NAA较适宜愈伤组织分化,此时愈伤组织分化最早,诱导率最...
不同烤烟新品种(系)适应性筛选研究————作者:喻奇伟;陈建国;杨楷;吴学巧;蔡何青;熊晶;
摘要:为评价8个烤烟新品种(系)在毕节烟区的生态适应性,以云烟87为对照,研究各品种(系)在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等指标间的差异,并采用TOPSIS法对试验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0122、ZY211、MT-7和GY2107大田生育期较长,农艺性状表现较好;9394产量最高,后续依次为ZY211、MT-7和40122;ZY211均价最高,第2位是4012...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作者:杨光;范志华;杨硕;马巍;娄天爱;苗钱义;
摘要:我国智能化温室设施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较低,投入产出效率不高,运行经济效益较差,智能温室相关测控使用技术要求过高,一般用户很难掌握,限制其在温室的应用。利用单片机技术研发一套嵌入式温室智能控制系统,降低温室智能化升级成本。该系统既可以满足新建温室的智能控制需要,又可以将普通温室升级为智能温室,减少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质量,促进智慧农业现代化进程
北京市设施温室智能环境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作者:郭嘉;芦天罡;王剑;鲍文玉;程旭;魏一博;王欣怡;鲁艳丽;
摘要:论述设施温室智能环境调控技术的架构、内容、创新点,分析该技术在北京市设施农业的应用成效及前景展望。针对北京市设施农业生产中生产智能化、管理智慧化水平较低造成的作业方式粗放、运行能耗大、劳动生产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研发适宜设施农业的高集成、高精度、低功耗和低成本的新型物联网监测装备,构建北京市设施动态监测网络,实现设施农业大数据“全息感知”。研发设施农业智能化控制中枢和设施农业智能化控制设备,实现智...
温室大棚保温原理及烤烟育苗大棚性状改善措施————作者:王建文;李建勇;黄国强;刘良教;彭梁睿;邓浏平;刘伟民;熊伟;
摘要:介绍温室大棚保温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烤烟育苗大棚建造和改造设计中。温室大棚增温效果由棚体升温性状和保温性能决定,衡量增温效果主要采用温室大棚保温比、导温比和周长面积比3种方法。结果显示,扩大温室大棚面积或降低温室大棚长宽比,均能通过减小围膜面积增加保温比,降低导温比;在提高保温性能的同时,也提高升温性状和增温效果;3种方法中温室大棚高度对增温效果的影响各不相同。在分别应用3种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同...
宜机收芝麻新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引进与示范————作者:高树广;徐东阳;胡敏杰;王瑞霞;张春花;李伟峰;徐博涵;张留平;
摘要:为加快芝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在黄淮芝麻生态区推广应用,引进3个宜机收芝麻新品种:豫芝ND837、豫芝NS610和豫芝619,集成配套高效生产技术,2022和2023年在周口市进行示范种植,在示范田测定品种的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和茎秆强度。结果表明,豫芝619和豫芝NS610田间表现节间短、抗落粒,豫芝ND837田间表现节间短、抗裂蒴;盛花期品种之间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细胞间隙CO2 不同机械耕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作者:乔晓琳;成冰;陈宪信; 摘要:为解决多年秸秆还田和单一旋耕模式使土壤耕层变浅、土壤持水能力变弱、土壤容重加大及土壤速效养分提升慢等问题,连续6年选择有代表性土壤,以常规旋耕作业为对照,开展小麦播种前机械深松、深翻、旋耕不同耕作技术模式作业试验,探究其对土壤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深翻、深松都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通透性,小麦穗数、千粒质量均高于对照旋耕作业,较旋耕小麦产量分别增产5.66%和3.87% 链条侧举升式装烟上炕机设计与试验————作者:艾永峰;温宇鑫;孙红权;周兴华;郑乐;张富贵;刘国权;苏畅涛; 摘要:为解决烟夹装烟上炕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根据密集烤房结构和烟叶烘烤工艺要求,设计链条侧举升式装烟上炕机。该机主要由动力底盘、烟夹举升机构、操作台升降机构和上炕控制系统组成。分析烟叶装烟上炕过程,设计链条式烟夹举升装置和丝杆式操作台升降机构,确定其结构参数。烟夹举升机构与密集烤房墙壁形成35°夹角,避免烟叶在举升过程中发生刮伤。烤房内样机实际测试结果表明,链条侧举升式装烟上炕机可以正常实现... 鲜食大豆收获机采收装置设计及试验分析————作者:戴文华;徐成嘉;戈秀龙;李泉胜;王艺蓉;朱立成; 摘要:针对鲜食大豆收获面临的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工采摘成本高且效率低等问题,引进和改进鲜食大豆收获机,并对鲜食大豆采收装置进行试验。分析浙江省嘉兴市鲜食大豆种植业发展现状和5个典型大豆品种物理特性,阐述采收装置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计算分析运动参数,并进行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机最低采收点与滚筒齿尖最低点的高度差4.39 cm;豆荚荚柄高度与漏荚率密切相关,其大于滚筒齿尖最下端5 cm时,采收漏... 基于PSO-LSTM预测的农田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作者:程舜;曹兵; 摘要:对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预测的农田智能灌溉系统进行研究,提出基于PSO-LSTM的农田智能灌溉系统。以华北平原农作物种植区作为研究区,提取小麦灌溉日需水量相关样本数据构建数据集,同时对农田智能灌溉系统软硬件进行设计,并对提出的预测模型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小麦播种后到拔节前,基于PSO-LSTM的农田灌溉需水量预测模型的预测值曲线与实际需水量曲线几乎完全贴合,最大误差值0.01 mm/... 基于种养模式的乌蒙山河谷地带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践————作者:葛霖;张印;李强; 摘要:为探讨乌蒙山河谷地带旱改水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收益情况,更好地推动山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自给区粮食安全,选取乌蒙山腹地的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为研究区,以七星关区燕子口镇甘沟河村、海子社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实例,具体分析项目开展种养结合的效益情况。结果表明,水源供需是否平衡、土壤是否符合水稻种植条件是旱地改造水田项目选址是否可行的最重要因素;乌蒙山河谷地带旱改水项目主要工程措施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 《农业工程》征稿简则 摘要:<正>《农业工程》是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农业工程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11年5月创刊,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6025/S,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1795。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 花椒采摘机关键部件设计————作者:苏安晋; 摘要:山西省花椒采摘采用传统手工采摘方式,存在采摘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研发花椒采摘机械具有重要意义。花椒采摘机不但能够降低人力投入,提高采摘效率,并且减少对树枝的损伤。主要介绍采摘部分和收集部分的工作原理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